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国专家称:朝鲜战争换掉彭德怀就能赢!网友:碰到粟裕你们更惨

1953年7月,中国、美国、朝鲜三方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

美国人的心情很郁闷,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会成为战争的输家。

停战之后,美国对于朝鲜战争中的失败,依旧耿耿于怀。

为了分析失败的原因,白宫方面召集了一大批军事专家,而这些专家分析一通之后,得出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结论:“要是换了彭德怀,我们就有胜算。”

彭德怀

挂帅人选

彭德怀作为志愿军的总指挥,他在战场上的表现,的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走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克敌制胜的关键所在。

美国人在朝鲜战场吃尽了苦头,对于彭德怀这个对手,他们恨之入骨,又不得不承认彭德怀能力不凡。

正因如此,美国人做起了春秋大梦,认为如果朝鲜战争的总指挥不是彭德怀,那美国就会成为胜利者。

这完全是精神胜利法,因为,即便不是彭德怀挂帅,中国也有其他的将领能够扛起这个责任。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心面前,美国人做再多的美梦也是枉然。

不过,或许是当年的失败太惨重,所以几十年来,他们不断推演抗美援朝的另一种“可能性”,幻想自己在没有彭德怀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胜利。

但问题来了,不管美国如何假设,抗美援朝,中国方面肯定会有人挂帅出征。

不是彭德怀的话,谁最有可能是挂帅之人呢?

美国方面经过反复猜测、推导,最后终于得到了答案,最有可能替代彭德怀挂帅的人,是粟裕将军。

这种假设,毫无疑问的引发了中国网友的嘲讽。

美国人难道以为把彭德怀换成粟裕,这场仗就能赢了吗?

一些中国网友更是发表评论:“遇到粟裕,你们输的更惨。”

粟裕

美国人觉得粟裕当年有可能挂帅,这倒不是胡乱猜测。当年毛主席和中央都有过这种想法,一些历史资料也可以证明,让粟裕挂帅,是抗美援朝的主流方案之一。

在1950年7月的时候,毛主席给粟裕发去了一份电报,内容是:“现有重要任务委托粟裕同志执行,请粟于7月16日前将三野事务处理完毕,并于7月18日来到北京接受任务,粟来时可随带秘书及参谋人员数人。”

而就在电报发出的不久前,北京召开了国防会议,主要讨论的就是朝鲜问题。

当时我们还没有做好开战的最后决定,但是,美军嚣张地将战火烧到了中国边境。

所以,毛主席认为,这场仗是必须打的。

为了保证胜利,中央抽调兵力,组建了东北边防军,以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司令员就是让粟裕担任。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粟裕是抗美援朝挂帅的首选。

实力不凡

中央选择粟裕,有几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首先,抗美援朝战争,可以预料到是大规模兵团作战,而在我国诸多的开国将领之中,指挥过大规模兵团作战的人其实不多,粟裕在这方面的能力是比较突出的。

在粟裕后来的讣告里,还专门有一句“尤擅指挥大兵团作战”。

所以,让粟裕去指挥朝鲜战场的千军万马,是合情合理的。

另外,粟裕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尤其擅长打逆风仗。粟裕军事生涯之中的几场经典战役,基本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而且出其不意,用兵如神。

林彪当年这么评价:“粟裕尽打神仙仗。”

在调兵遣将,创造战机方面,粟裕显得尤为灵活,在己方劣势的情况下,也能找到敌人的弱点,进而利用弱点击垮敌人。

恰恰我们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就需要采取粟裕的这种策略。

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年的志愿军和美军整体的硬实力上,存在巨大的差异。

当时的美军基本已经实现了军队的现代化,高精尖武器层出不穷,有人评价美军武装到牙齿,这不是开玩笑。

我军当时则刚刚经历了连年的战争,在百废待兴的大环境下,我军的物质条件很差。

不要说高端的武器了,我们就连棉被棉衣这些基础的生存物资,都没办法保证一人一套。

这样两支军事发展水平相差了足有二十年的军队,一旦在战场上交锋,我们志愿军是很难取得胜利的。

所以对付美军,战略战术非常重要,将领必须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本领。

粟裕简直太适合这个任务了。

因为,在粟裕漫长的军事生涯之中,他不止一次从绝境之中找到生机。

这主要是因为粟裕军事指挥的前期,经常孤军作战,不冒险找机会的话,胜利绝无可能。

这样特殊的经历,塑造了粟裕独一无二的作战风格。

还有一个原因是,粟裕是新中国一众开国将领之中,最先接触到海陆空协同作战的。

众所周知,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我们的海军和空军建设其实都是白纸一张,这也就导致我军大部分将领,只擅长指挥陆军。

但抗美援朝,只依靠陆上作战,显然是不够的。

因为美军方面有着完备的海陆空三军,整个军事防线是极其坚固和完整的。

我军在战争初期,其实也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

美军依靠空中支援,对我军狂轰滥炸,导致我军的后勤线一度陷入瘫痪。

同样是因为对于美国空战的顾虑,毛主席在开战之前,嘱咐前往苏联进行交涉的周总理,一定要和斯大林谈好空军援助的事情。

他还提出,如果苏联方面不给予空中支持的话,我们就只能暂缓开战。

由此可见,当时的抗美援朝指挥官,需要具备指挥海陆空三军的能力。

而巧合的是,建国之后,我国针对海军和空军的建设,最直接的目标是要解放台湾。

当时,粟裕正是攻台计划的指挥官。

盘踞台湾的蒋介石在对岸囤积兵力,又依赖美国的援助构筑放线,为武力解放台湾增加了很多难题。

基于这个前提,粟裕在后续给中央的电报里说:“此次作战,以陆军为主,但必须有海空军配合,不仅必须加速我们的海空军建设,而且要使参战部队学习掌握陆海空协同作战的新作战方法。”

因此,在长达数月的攻台准备工作中,粟裕接触到了大量的海陆空协同作战的宝贵经验。

在出任边防军司令后,粟裕同样考虑到了三军作战的问题。

所以,他很快就召集了各个部队的空军参谋,对于美国空军的主要打法和作战方略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

另外,中央还把海军司令肖劲光也调到了边防军担任副司令,边防军在粟裕和肖劲光的指导下,进行过几次模拟演练。

这种种事例证明,在当时,粟裕是带兵出征朝鲜的极佳人选。

但最后,粟裕却并没有出现在朝鲜战场。

输赢成败

这完全是因为一个原因,那就是粟裕令人担忧的身体状况。

粟裕在建国前的战争中,曾经多次负伤,而且始终没有根治。

甚至,在粟裕遗体火化后,人们还在他骨灰里发现了残存的弹片。

所以,粟裕多年来一直深受伤病的困扰。

建国之后,由于还要筹备台湾解放的事宜,粟裕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过去的头痛、失眠进一步加重,又诊断出了严重的高血压和肠胃疾病。

到了抗美援朝前夕,粟裕的身体状态已经很难支撑高强度的工作了,不得不回到北京进行长期的休养。

而抗美援朝这项任务压力更大,朝鲜的环境又十分恶劣,许多年轻体壮的干部到了朝鲜之后,都或多或少出现了身体超负荷,粟裕当时的身体是肯定支撑不住的。

所以,在斟酌之后,粟裕没有出现在出征朝鲜的名单之中。

粟裕对此感到遗憾,不过,假如粟裕得知,美国人居然觉得将彭德怀换成粟裕,美国就能取胜,恐怕也会哭笑不得。

如果真的按照美国人的假设,把抗美援朝的总指挥换成粟裕,会发生什么呢?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我军和美军总体的优势劣势,不会因为总指挥官的变动而发生改变,美军强在装备人数,我军强在战术。

在这个大前提下,由于粟裕和彭德怀指挥风格的不同,一些战争的具体发展,可能会出现一定差别。但如果以为美军能取胜,未免太轻看志愿军了。

美军最初的指挥官是大名鼎鼎的麦克阿瑟,这是一位很有个人特色的指挥官。麦克阿瑟初入朝鲜,就是打算凭借飞机坦克,一路平推,而且,这个战术在初期是很有效的。

不过,在彭德怀连续发起第一次、第二次战役,打破了美军的闪电攻势之后,麦克阿瑟过度依赖武器的办法就不奏效了。

我军当时对抗美军,主要就是以己之长,克彼之短,对付人数庞大的美军,我们采取诱敌深入,分割包抄的形势瓦解,同时发挥夜战的优势,让美军失去还手之力。

对于朝鲜的地形,我军也做了充分的研究,但凡埋伏,通常都可以取得成功。以至于后期的美军一有风吹草动,就怀疑山上埋伏着志愿军,彻彻底底被打出了心理阴影。

如果换成粟裕,这些大方向的战略战术,大概率是不会改变的。而且,粟裕是个很能出奇制胜的将领,如果他亲临现场,或许能够想出更多精妙绝伦的歼敌之策。

粟裕的指挥统帅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朝鲜战场,我军投入了大规模的兵力,能够调度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士兵,本身就是个很大的学问。

不过,作为指挥官的彭德怀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同样作为革命时期走出来的优秀指挥官,粟裕也具备这样的能力。

事实上,因为我军团结精神的传承,所以人们相信,新中国绝大多数将领,都能维护好部队的团结,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一支军队,如果能做到军纪严明,团结一致,同时又具备足够的谋略,那么,距离胜利也就不远了。

警钟长鸣

而且,由于粟裕经常在逆境之中求生存,所以,把粟裕放在朝鲜战场的环境之中,面对战术上满是漏洞的美军,他或许能够发挥的比以往的战斗更加精彩。

美国人或许应该庆幸,粟裕没有奔赴朝鲜,因为这样,他们还能安慰一下自己。

如果粟裕在朝鲜,美军会迎接一次更惨烈的失败。

无论是今天那些夸夸其谈的美国军事专家,还是几十年前那些自视甚高的联合国军,他们都拼命在中国身上找问题,希望提出一些无聊的假设,给自己当年的失败找理由。

彭德怀战胜了他们,他们归咎于彭德怀“发挥太好”,归咎于当年的麦克阿瑟战术失败,亦或是责怪当年的联合国军不够“英勇”。

可这一切,从来不是问题的核心,根本的问题在于,美军所进行的,是一场明晃晃的侵略,他们以野蛮的方式,干涉了朝鲜半岛地内政,也侵害了中国的边境安全。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美军的所作所为,违背了正义,必将激起强烈的反抗。

无论是中国还是朝鲜,无论当年身在朝鲜的是哪一位将领,都会和美国殊死相拼。

所以,胜利的天平永远不属于美国。

在朝鲜,在后来的越南和中东,美国一次次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今时今日,美国的专家装模作样的分析,本质上还是对于失败的不甘。

他们在战争中为无数百姓带去了深重地苦难,但他们却没有认真的反思,自己对于战争的责任。

美国这样一个对手,让人不得不警惕。

如毛主席当年所说的一样,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所以,抗美援朝的精神不能丢弃,我们需要带着这样的精神,应对未被消灭的敌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美援朝为何三次换帅,毛主席又做了哪个扭转战局的英明决定?
美国专家声称:替换彭德怀,朝鲜战争或可获胜!网友:若面对粟裕,结果更凄惨
林彪拒绝出征抗美援朝,是否是因病怯战?他贴身秘书张云生怎么说
毛主席的军事能力有多强?
朝鲜战争前毛主席几次劝林彪挂帅,都遭拒绝,主席什么反应?
为什么彭德怀讲抗美援朝的胜利大部分应归功于后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