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众读 -- 西蒙娜·德·波伏娃:女人,这个陌生人

你是不是其中之一

西蒙娜·德·波伏娃

她是个备受争议的人

保守主义者指责她敌视男性

无视男女差异,破坏传统家庭观

势必造成离婚率和单亲家庭增多

导致男女对立,社会矛盾增多

而自由主义者则认为

她的观点有平均主义之嫌

她还受到了一些女权主义者批评

但没有谁能够否认

她是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

是享誉世界的法国著名作家

当代最负盛名的女权主义者、存在主义学者

她还是存在主义鼻祖萨特的终身伴侣

她的存在主义女权理论

对西方的思想和习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她为

法国和全世界的最杰出作家

另一位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则在一次讲演中说

她介入文学,代表了某种思想运动

在一个时期标志着我们社会的特点

她,就是西蒙娜·德·波伏娃

波伏娃出生于1908年

她的外祖父曾是凡尔登银行家

后来遭遇破产和监禁,家道衰落

她的母亲受过良好教育,但没有实现个人发展

她的祖父是巴黎的官宦之家

父亲乔治天性细腻、优雅

在法学院学习,大学毕业后进入律师事务所

但是他对工作不用心,却成为狂热的业余演员

童年时的波伏娃

波伏娃从小受父亲影响

对戏剧、文学很感兴趣

幼年就跟父亲一起上台参演

并学着父亲的样子

写诗献给妹妹,显示出惊人的天赋

她五岁时,便被送进了

只为出生于好人家的姑娘而提供教育的学校

在十五岁时,她已暗下决心

要成为一名有名望的作家

1925年,中学会考之后

波伏娃开始了她的大学学业

在法国巴黎天主教大学学习数学

后在圣玛丽学院学习文科

她第一年便得到了巴黎大学的一系列证书

涵盖数学、文学和拉丁语

第二年开始学习哲学,并获得了哲学证书

1928年春天,在获得伦理心理学科证书后

她最终拿到哲学文科学士学位

与此同时,她开始着手编写一本

有关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的毕业论文

19岁时,她发表个人“独立宣言”宣称

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

萨特与波伏娃

在巴黎大学的文学院里

她遇到了许多有抱负的年轻学者

其中包括让-保罗·萨特

从认识萨特的一刻起

波伏娃就觉得他是一个天才

自此,一段神秘的情感交织于两人之间

直到入土而止

萨特对波伏娃说,她是他的“必须的爱情”

而他也需要其它的“偶然的爱情”

来帮助彼此更好地认识彼此

萨特后来回忆了初见波伏娃的印象

我认为她很美,我一直认为她美貌迷人

波伏娃身上不可思议的是

她既有男人的智力,又有女人的敏感

他们很快坠入了爱河,开始整天约会

每天清晨,波伏娃只要能溜出家门

就一定要去见萨特

萨特与波伏娃

某日夜幕降临的时刻

二人在巴黎卡鲁塞尔公园的长椅上

做出了堪称当时世界上

最坦诚又最有伤风化的誓言

他们之间不需要忠诚

但他们将永远不欺骗对方

不隐瞒对方任何事情

他们要分享人生中的一切

事业、生活,以及情感经历

这也许就是真正的萨特式的“契约婚姻”

与萨特这种特殊情侣关系的缔结

激发了波伏娃更旺盛的生命力

她充沛的精力

不耗费在琐屑的家庭事务中

而是用于充分地体验生活

感受人生奋发创作

她迷恋大自然,喜欢一个人步行远足

经常挎着篮子装点吃食

穿着长裙和平底鞋,一个人翻山越岭

她一天可以走40公里

有时候累得躺在地上就睡着了

有时候晚上就睡在农人的谷仓里

波伏娃

她旺盛的生命力和对世界的好奇之心

除了投给大自然之外

也用于体验城市生活各个阴暗而真实的角落

她深入最贫困的街头、码头、酒吧

在学校里,作为老师的波伏娃也是特立独行

她的授课方式与个人魅力

吸引了一大批学生

她与自己喜欢的学生平等相处

“建议学生像她一样解放自我

结交一些情人”

《第二性》法文版

波伏娃一生写了许多作品

而《第二性》无疑是她

获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巨著

是有史以来讨论妇女

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

被誉为女人的“圣经”

成为西方女人必读之书

书中有人类求索中的女性哲学

揭示了当代妇女面临的问题

生命的自由、坠胎和两性平等

既是当代妇女问题的探寻

也是历史与永恒的品味

波伏娃还将自己作为"一种特殊的女性状态"

在四卷本回忆录中"暴露给世人"

她用卢梭《忏悔录》式的笔调

坦诚率真地剖析自己

尽管《第二性》使她遭到恶骂之声

但不能阻止她将自身作为反传统

追求个体独立的典范,不加粉饰和修改地奉献出来

波伏娃将存在主义哲学和现实道德结合在一起

写过多部小说和论文

她的小说《达官贵人》

获得了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

小说《女宾》《他人的血》

《人不免一死》《名士风流》

论文《建立一种模棱两可的伦理学》

《存在主义理论与各民族的智慧》

《皮鲁斯与斯内阿斯》等

提出了道德规范与存在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

她一直被人们视为是第二萨特

波伏娃与萨特之墓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女性

巴黎塞纳河上的第37座桥以她的名字命名

波伏娃曾说过:我的生命将在坟墓外延伸

毫无疑问,她做到了

《第二性》已经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

无数的女性读着她的《第二性》

成长为独立自主的女人

带您深度了解西蒙娜·德·波伏娃背后的故事

01

02

03

04

05

本公众号发布的图片及文章链接均来源于互联网,仅用于分享交流使用,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原作者表明其身份要求本公众号停止使用该图片及文章链接,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蒙娜·德·波伏娃与《第二性》
波伏娃 · 我想要的是生活的一切
西蒙娜·德·波伏娃
哲学家萨特和他的女人们
西蒙·德·波伏娃:使法国文化散发出女性智慧的芳香
了不起的女子丨波伏娃(波伏娃和萨特竟然做了一辈子的合约情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