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彩画与中国画的意境美比较

水彩画与中国画的意境美比较

文章来源_网络

水彩画源于西方,在进入中国后受到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对意境美的追求逐渐成为中国水彩画的特色,即对情与景的真实美、民族化的意象美、有与无的虚实美、节奏与韵味的动静美的追求。而在中国画的美学思想里,意境是十分重要的美学范 畴,是中国画美学思想中最具民族特色的审美元素,虚实相生的意境美、质朴纯真的自然美、诗画结合的诗意美是中国画家极力追求 的一种艺术境界。水彩画与中国画二者对意境美的追求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

水彩画与中国画的特点剖析

水彩画源于西方,大致出现于16世纪的英国,在我国属于外来画种。水彩画讲究用水、用色以及水色融合,重视造型的准确和色光效果。水彩画较之中国画而言注重物体造型的准确性,它的色彩绘画理论是以西方现代色彩学和光谱学为基础的,注重光 源色和环境色对物体固有色的影响,重视画面中色彩的冷暖、明 暗、对比关系,以及色彩的空间感和物体质感之间的相互关系。 水彩画和中国画都非常重视用水,但是中国画视水为生命,这与 中国自古以来的哲学思想有关,而水彩画只是将水作为绘画的媒 介,这种差异是因为中西方文化背景、绘画理论、审美原则以及表 现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与水彩画相比中国画有其自身的 特点。

中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门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底 蕴,它因自身鲜明的特点历经各朝各代的发展、成长而愈加成 熟。中国画大体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种类,讲究“气 韵生动”“形神兼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中国画注重意境 和笔墨,对色彩的应用不以生活中的真实色彩为依据,而是根据 画面本身的内在需要上色。这种用色方法与中国画自身的意境 追求和画者主观情感的强调密切相关。水彩画虽然也重视画面 的效果,但与中国画相比却有所不同。

水彩画的意境美

水彩画虽然是外来画种,但进入中国之后逐渐融入了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从而具有了鲜明的特点,对意境的追求成为中国 水彩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苍白平淡的画是无法打动人心的, 只有具有意境美感的作品才能使人为之动容,意境美已经成为中 国水彩画最重要的审美特点之一。水彩画的意境美有多种表现 形式,这是由艺术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气质决定的。但是水 彩作为绘画艺术的一个独立画种,它必然会具有区别于其他画种 的特点,在营造意境时必然具有其独特之处,即水彩画意境美的 审美特征。

1.情与景的真实美 王国维对意境本质的理解,就是首先要有情感的真实。正如 他在《人间词话》里说过:“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 景也必豁人耳目。……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艺术家被自 然万物所陶冶、感动而产生真情实感,伴随着这份沁人心脾的真 实情感,艺术家对艺术对象进行概括、提炼和再创造,并通过精湛 的艺术表现技巧使其成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这种充满了意 境美的作品情中见景、景中见情,充分体现了情景交融的真实 美。在欣赏水彩作品时,我们经常会见到这种情景交融,具有真实美、意境美的水彩作品。如古元的水彩作品《太湖炊烟》,画家 怀着对劳动人民的尊敬与热爱,描绘了太湖之上船家辛苦而又富 有生趣的生活图景。画面中天高水阔,远山衬托着白帆,近景芦 苇丛中,渔家正在生火做饭,湖上升起袅袅炊烟,更增添了画面的 情致,表现出情景交融的人间生活美景。

2.民族化的意象美 水彩画从进入中国开始,就被中国的画家融入了中华民族的 审美品格。中国的水彩画家饱受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熏陶,在学 习和吸收国外水彩画精华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将传统的美学精神 融入其中,从而创作出具有民族审美品格的水彩画。中国水彩画 讲究对意象的表达,缘物寄情,表达画家内心的情感、意志和精 神。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是水彩画家创造的源泉和土壤, 中国水彩画家把对内在精神、气韵的追求和对物象生动、精致的 描绘运用于水彩画中,使水彩画流淌出一种民族化的意境美感。

3.有与无的虚实美 虚与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学文化中一对非常重要的审美元 素,水彩画较之其他画种,似乎与中国画保持着一种审美默契。 水彩画与中国画都以水作为上色媒介,中国画通过对水的细微变 化,巧妙处理了画面的虚实关系;而水彩画也以水为媒介,将中国 画中处理虚实的表现手法运用到水彩画中,通过水与色的相互交 融、流动、渗化,从而产生一种介于有无之间、虚实之间的空灵、飘 逸之美,让人感受作品展现的美妙意境。

4.节奏与韵味的动静美 一幅充满意境美的水彩作品,除了要具有艺术家的主观情 感,还要依靠水彩的造型语言,而这些造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美 的符号。艺术家将水彩造型语言——点、线、面、色、水、纸等通过 高超的绘画技巧按照一定的审美原则有机地组织起来,这种形式 本身就会呈现出一种节奏美。而这种节奏除了和谐地呈现在画 面中,也是艺术家心中对美的感受以及情感表现的节奏。这种节 奏会带来一种视觉的动态美,这种动态美也会成为艺术家意境创 造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这种节奏与韵 味的相互作用恰好体现了一种动静结合的意境美。

中国画的意境美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国 画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和艺术体系。意境是中国画美学 思想里非常重要的美学范畴,是中国画最具民族特色的审美元 素,是画家极力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中国画的美学思想受中国 古代哲学儒、释、道三家的影响,强调艺术家的主体精神,强调艺 术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画中,将主观精神与客观物象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情景相融的境界,使观赏者仿佛身临其境,使其心灵、思想 受到感染和升华。

首先,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决定了中国画要讲究虚实相生的 意境美。中国画中虚境与实境对比、有与无对比,虚中有实、实中 有虚,二者相互转化与渗透,在虚实之间创造出一种悠远、深邃的 意境美。如齐白石先生的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画中以虚写 实,让观者产生联想,体现出一种幽静深远的山涧意境,让观众的 心灵为之一动。

其次,中国画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讲究一种质朴、纯 真的自然美。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认为“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中国画受庄子思想的影响把追求画面意境的自然美、纯真美作为 中国画的重要审美准则。中国画的大家力求在画面中表现自然 的本真,表达万物的真性,这种本真不局限于外在的、表面的真 实,而是天地万物内在的真实。如中国文人画家历来喜欢以“四 君子”为作画题材,以“四君子”的自然特质表现画家心中的情感 追求,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再次,中国画受充满生命活力的民族精神的影响,讲究一种 生动的气韵美。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民族,是一个具有 积极精神的民族,中国画是民族艺术的瑰宝,也自然会展现出民 族的生命力与气质。南北朝时期南齐著名画家谢赫在“六法论” 里提出了“气韵生动”的观点,在此之后,作品中是否具有生动的气度和韵致就成为中国画重要的审美准则之一。中国画家在作 画时无不追求一种气度、韵味,追求一种生动的、充满生命力的意 境美。

最后,中国画尤其是中国的文人画讲究一种诗画结合的诗意 美。中国古代的很多艺术家既是画家又是诗人,因此他们的作品 中常会表现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意美。北宋的大文 学家苏东坡在欣赏王维的画时曾经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种诗画结合的意境美被后世的中国画 家推崇,成为中国画追求画面诗意美的典范。尤其是中国的文人 画家更讲究诗、书、画、印的贯通融合,在纸面上透露出一种美妙、 含蓄的诗意美。

水彩画意境美

与中国画意境美之异同

水彩画与中国画都是独立画种,中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 水彩画是从西方引入的一种绘画形式,两者在绘画工具、作画媒 介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 水彩画与中国画虽然起源的国家、时代不同,但是它们都以 水为媒介,在绘画用笔和运笔技巧上也有某些共同点,如中国画 作画所用的毛笔水彩画也可以使用,并且作画时它们都讲究用笔的干湿、浓淡以及丰富的笔触变化等。这些共同之处尤其是以水 入画使得二者相较于其他画种而言更擅长于对画面意境的表达, 水与色、水与墨的融合、渗透更容易营造出一种意境美。这种对 意境美的追求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审美观念的影响而 表现出某种相似之处:强调虚与实所营造的含蓄、空灵、悠远的意 境美,情景交融的真实、纯真、质朴的意境美,丰富生命力、富有节 奏的气度与韵味美,等等,这些都表现出水彩画与中国画对审美 意境的共同追求。

但是,水彩画与中国画在追求意境美方面也存在差异,各有 特点。首先,水彩画虽以水为媒介,但它的生命表现力在于对色 彩的运用,因此水彩画主要通过水对色彩的润化、色彩的对比、色 相的选择、色彩的明暗掌握营造意境。而在中国画中水与墨的运 用是同等重要的,有时画面中的意境美往往通过水的运用来表 现,水与墨的相互作用是营造意境、追求意境美的主要方式。因 此,水彩画与中国画二者所创造的意境美的视觉效果是不同的。 其次,水彩画与中国画虽然有一些共通之处,但是由于它们所产 生的国家及发展历史不同,在文化背景、美学理论、表现技巧、审 美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性,由此创造的意境韵味也是不同 的。

最后,水彩画所追求的意境美受到中国画意境理论的影响, 水彩画中所表达、追求的意境美是从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中借鉴 的,是水彩画进入中国后走向民族化的结果。所以,中国画与水 彩画所追求、创造的意境美都来源于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思想, 具有民族特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赵规划山水画的美学特征
《画里阴晴》教案
中国画怎样表现意境 (转)
浅论中国画的意境之美——转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模糊美
国画独特的审美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