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画家陈田老师情感和文化在作品中的深入

陈田,原名陈社春,1962年生,江苏苏州人。师承西泠印社功勋会员著名画家张绶葆老师。师承著名海派画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柴祖舜老师。

一九九零年毕业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美术系。先后在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等院校学习。曾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苏中分校实用美术部主任、教师。近几年游历新疆,致力于新疆民族风情艺术的研究和创作。其作品多次参加展览并获奖。多幅作品被海内外艺术机构及藏家收藏。

陈田现为新疆美术家协会会员、新疆兵团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少年书画研修院画家、北京中艺燕京书画院画家、新疆丝路书画院画家、新疆文化艺术研究会会员、江苏泰州南社社员、新疆江苏商会高级文化顾问、新疆兵团江苏商会高级文化顾问、新疆苏州商会高级文化顾问。

画里唤诗意 言事总归情

——谈画家陈田老师情感和文化在作品中的深入

从古至今的书画艺术家们大多喜爱寻访名山大川,眼前的湖光山色皆可化为他们笔下的文章画作,横看成岭侧成峰,在艺术家们看来,山水之间总有赏不完的美景,品不尽的雅趣……

而对于大多数观者来说,欣赏山水画只止于能否“看懂”: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美不美?壮不壮观?其实衡量一件山水画作品的好坏,或我们欣赏一件山水画作品,首先不在于它像或不像,而在于山水画作品的主题,或者说山水画作品中所衍射出的某种观念、某种思想、某种情绪,能否紧紧地抓住观赏者的心弦,能否给人以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并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应该说,这才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真正目的。

欣赏陈田老师的画作,恰恰给笔者一见如故和反复咀嚼的回味,思维时常会被轻盈地牵引到历史的深远、情感的深处;让我觉得画中云层在流动却行走得很慢很留念、空谷很宁静又似乎隐藏着勃勃躁动,山脉很遥远却诱人的勾着我极度希望走近,树木若隐若现好像繁密中遮隐了许多东西,石岩光秃坚硬抑或表层还有一丝暖暖的温意,看他的画,我更愿意将自己置身于这幽美寂静的层峦密林之间,从茂密的树林间缓步穿行,从潺潺流淌的小溪上一跃而过,走进这山水洗礼的幽谷里,爬到一块浑厚稳重的山石之上,双手叉腰站定,去俯瞰这清凉世界里的神奇美妙;或选择一处空旷平缓之地,然后闭上眼睛,静心捕捉那已经移步北国的春的气息。

细品陈田老师的破笔散锋,或提或按,或湿或干,顺来逆往,自由挥洒,山水之间,层层渲染,申明阴阳,挽结虚实,而点景之笔则谨严细巧,以致使乱头粗服的画面跌宕生姿,真可谓大胆落笔挥毫情,小心收拾臻妙诣!展现着一幅动人的雨后看松图,画面整体和谐统一,在这里,画者陈田老师敏捷准确地捕捉到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的!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换句话说,是陈田老师即兴咏景,进而咏物言志,是他本人内在精神世界的一种表露。画里画外无不传递着雨后看松色 随山到水源的自然生机和他本人对中国画的体悟和精神的美好追求,令观者赏之,倍感清风明月之意、质朴清雅之韵……

何以言此?笔者不得不对上面提及的“移步北国的春的气息”做简要的介绍,古语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在陈田老师上大学期间,一位从新疆艺术学院调来的老师不幸病逝,学校为他举办遗作展,展出的绘画作品都是新疆风情。独特的西域风光深深吸引了他,至此,便萌生了去新疆写生画画的念头。这一去就二十年,至今定居乌鲁木齐。从客观理性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并非出于偶然,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审美进步对于艺术家的一种自然选择,以及山水画生存发展内在规律作用的结果。

纵观中国绘画史,从早期简单的勾勒,到逐渐逼真的摹写,经过魏晋至唐及以后的发展,中国画逐渐完成了由形到神、由实象到虚象的变化,中国山水画发展史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永远有主流、支流之分。主流山水画风或画派通过艺术竞争而形成,是符合艺术发展规律、进而决定中国山水画发展方向的力量,从陈田老师的情况看,只要坚持下去,必然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一方面,因为陈田老师追求的山水创作的方向是正确的,符合中国画的层次渐进理念。他出生于江苏后辗转于新疆,长期的生活和研习,对于西域地域的风情和特色必然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因而在其创作里能很好的把握地域特色,欧阳修说“古画画意不画形”。苏东坡诗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齐白石也说过,“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另一方面,他有深厚的基础和功力,线条色彩运用,随心所欲没有障碍。绘画的风格同诗文音乐一样,与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诚如李贽说的,“性格清彻者音调自然宣畅,性格舒徐者音调自然疏缓,旷达者自然浩荡,雄迈者自然壮烈,沉郁者自然悲酸,古怪者自然奇绝。”由陈田的画作反观其性格特点,从他的作品中能感受到他坚忍不拔滚石上山的精神,隐约可见他抿着嘴在摸索中坚定前行的神态,也能在其画作里窥见对故乡明月的怀念。

苏东坡论画,“法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这个“理”就是规律性认识。艺术家在创作中对古人总结的成熟经验须多体会借鉴,比如山水四季春夏秋冬。“真山水之云气, 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暗淡……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还有“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萧萧;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以及“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天色春晃、夏苍、秋净、冬黯”等等。有这些规律性认识为指导,难怪随处可见的春夏秋冬四条屏普遍质量比较高。当然对于陈田老师他们业内行家来说,这些都只是早已烂熟于心的基础入门知识而已。借用歌德的话,“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前人都已经思考过了,我们必须做的只是重新加以思考而已”。对艺术家来说,就是把它表现出来。

身在新疆的陈田老师,创作指向非常明确,主题上他侧重人性本质的表达和渲染,“出淤泥而不染”直指不同境遇中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技法上大胆创新,内涵呼之欲出又若隐若现,思绪溢于画面又神秘莫测,作品中强烈表达江南画家的情感又刻画新疆地域所给予他的新生气息,在这两者的相互一致中,达至“我画我心”的艺术新境。

欣赏陈田老师笔下的胡杨,有种真实的质感,剥蚀的斑斓,还有那容易拉近观览者心灵的纵深穿越感,都说明这是一幅匠心独具的成功之作。他给人们带来太多的思考和感动。仿佛贯穿着高贵的灵魂追求,铺设着时代的笔墨,就为那岁寒独尊,傲立于大漠深处的簇簇胡杨。

胡杨多情,胡杨永生,在陈田老师的画作里,笔者感受到陈田老师正讲述着生命的执着,演绎生长的自然法则!雄伟的身躯,刚劲的枝条,微风中闪烁的枝叶,恰恰表现了画作的雄奇于庄严。把传统的品质,自然的生机,用现代的手法抒发的宁静而又执着,这当然是画家发自内心的恬静与馨香。

而陈田老师走的是一条更为艰难的探索之路。从这一阶段的画作看,他似乎有意无意在寻找一个结合点,我觉得,这大概正是他应把握的着力点和可能的突破口,自然中的山水,是一种精神。是造物者创造之初,所赋予自然生命的灵性。而绘画中的山水,又有一种精神,是画家情感的家园,而陈田老师的画,在写意性和写生性的基础上,将笔墨进一步概括,甚至在某些画作中提升到近乎抽象的程度,在笔墨飘缈、聚散开合之间,将自已的笔墨从浓淡干湿、快慢徐疾的言情状物上升为高品格的笔墨语言特质,这是他自己画作从形而下描摹物象到形而上精神层面的转变,是对中国画人文内涵的精神的追求。这种追求,笔者定义为陈田老师对于绘画艺术的一种自觉选择。

《礼记·少仪》说“士依于德,游于艺”,清楚表达了德与艺的关系。《学记》有言:“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兴其艺,游于艺,从而乐于艺,所“乐”在“艺”。

陈田老师也曾说过:“艺术家的修养要在作品中体现出来,一些多年前的大家慢慢淡出了视线,就是文化底蕴不够。几百年过去了,唐伯虎、郑板桥依然耳熟能详,画家要懂历史,不要混迹官场,只要努力就有一席之地。”作为一个有独创精神的画家,陈田老师的作品为我们提示了什么,他的艺术践行之路启迪了什么?一言以蔽之:陈田老师的画就是一种朴实的情感再现!

对于中国画而言,水墨是基础,但画面作为笔墨语言的最终呈现状态,又往往折射着作者的境界和文化修养、胸襟和情怀!纵观陈田老师画作,其高逸之处还在于他用老庄哲学营造而成的山水意境,在他的作品里:山水画不是以真实的再现山水为目的,而是以山水为主要审美符号寄托生命理想,隐显着对生命崇拜的“情结”, 将山水视为宇宙的自然符号并推及生命,感悟自由精神之意境。这是他多年来生命体验生活累积和艺术实验之后的走向,其实更源自于他的沉潜性情和颇有一些老庄意昧的为人为艺的人生观念。真水无香和大象无形,这看似朴素实则深奥的哲学命题,在画家的从艺观念上有着深深的浸洇。

古人云:“今夫善射者,有仪表之度,如工匠有矩之数,此皆所得以至于妙”.今人迎合世俗,潜心于古,却不知袭古不是为了复古。【淮南子】有一段话“以涅染缁,则黑于涅,以蓝染青,则青于蓝。涅非缁也,青非蓝也,缁虽遇其母,而无能复化已”。陈田老师的画作,以画添彩,诗来琢句,在他的山水里意境就是他山水的魂灵,良好的文学修养使他的作品溢出阵阵书卷气息,艺术格调自然升华,这也是很多人喜欢他作品的原因之一,重意境,是一种境界,来自心中的山、心中的水,静谧飘渺,温馨祥和,既脱离了山水的油滑,又保留了笔墨的童真,不拒山是山,不拒水是水,色调青绿淡雅,黑白灰层次分明,意境很美!幽静,空灵,大气,超脱笔墨!诚如古人说的那样“然而奚仲不能为逢蒙,造父不能为伯乐者,是日谕一曲,而不通于万方之际也”,这无疑是陈田老师凭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对生活的体会与深刻的理解,在书画的阵地上守住自己的灵魂,于从艺者而言,这也是极为难得的。

但陈田老师做到了,因为有“根”,陈田老师的脚下就显得坚实:不松动、不浮泛。他的自信来源于他有自己的生命和艺术给养。他不会扮演一个艺术的漂泊者,他更不会为了艺术去流浪。作为一个内心富有的人,陈田在新疆悄然收获的是自己的情感,作品也是文化和情感的渗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少梅 山水画《少梅绝诣册》
画家张谦精品画作:清新脱俗,意境高雅
是胡乱涂抹,还是挥写恣狂,陈子庄绘大写意山水《山居待渡图》
吴宝琛画家
「今日头条」画家饶怀安山水:匠心独运,清秀俊逸
茶室挂画选什么?广西画家徐坤连典雅画作,山水雅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