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笔法入画是中国写意画的借古开今之路!

20世纪初对于传统中国画口诛笔伐的争论使中国画出现前所未有的改良运动。中国画的前途命运在西方理念的冲击下莫衷一是,是否强调笔墨的地位与作用成为争论的中心。曾经在一段时间,写意画在坚守传统和求变创新中彷徨、探索,借着“革新”之名进行过很多的尝试,结果大多是绕了圈子,原因是过分强调了形式的新与奇,丢掉了中国画的精神。有识之士为写意画的前途指出了许多发展道路,其中“以书为骨”的观点最令人称道。“以书为骨”抓住了中国画的本质,失去此,写意画则不成其为“国画”了。从文化内涵和表达意境来讲,写意画的最大魅力是要有诗的意境和书法的笔意,脱离了这两个方向,的写意画生存和发展是不堪设想的。正如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绘画,尤其是文人写意画有两大特点,一是引书法入画法,一是融诗意诗境于画景,突出抒情的写意性。

魏晋以前中国画只是工艺绘画,直到有了书法的参与,才突出了笔情墨韵。书和画的发展,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涵,在人类文明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今天,书写与数字信息处理技术相比已经日渐弱化,毛笔的书写法与艺术性表现逐渐被淡化,这种现状对中国画的学习与创作是十分不利的。没有书法基础,写意画仅从材料和制作手法上改革,必将会使其立身之“骨”软化。因此说中国写意画,无论是在材料上,还是在笔墨技法运用上,更主要的是在意境表达上,都与书法有着不可割舍的渊源关系。当代写意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索与借鉴。

齐白石的《虾》

一、书与画工具材料方面

中国书画所用工具材料笔、墨、纸、砚的一致,书法与绘画所用毛笔的结构与使用效果、运墨中所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影响、赏砚的审美习惯以及选纸的讲究等方面,都能体现基本的文化品格。书法中用笔的点划和绘画中的长短曲直,刚柔虚实有一致的地方,都是运用中锋、侧锋、藏锋、露锋、顺锋等表现线条,在书法艺术中墨分五彩,即“渴”、“润”、“浓”、“淡”、“白”,墨虽然只是一色的黑,却是富于变化而多姿多彩的;中国绘画同样也是强调“墨分五色”,即“浓”、“淡”、“干”、“湿”、“枯”。两种“五色”表达的内在含义是相同的,“五色”中的“白”即“计白当黑”。另外,作为载体与材料的纸对中国书画来说意义重大,其材料、质地、厚薄、吃墨的程度、浸晕度等对水墨的渗化产生不同的效果,书画的韵致全由它来体现。中国书画所用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是一致的,从而导致书画的用笔技巧及所要达到的线的要求是相同的。

中国画与书法均是以笔墨为核心的表现语言,离开了作为构成载体的笔墨,也就失去了其原发的魅力,但更重要的是因用用笔而造成的笔意,就形成其应有的艺术深广度。

二、笔墨技法上的联系与借鉴

线是中国画与书法基本的造型手段,占有有着独特的地位。书法实质上就是线条的艺术,也可以说线维系着中国画生命;书法与画是取线条的形式美用笔,通过线条对空间的有规律分割,以及线的长短、粗细、刚柔、强弱、轻重、干湿、浓淡、抑扬、顿抄等变化,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境界。书法的文字源于象形,后来摆脱了形象的束缚演变成文字符号,书法家将汉字的点画线条化,创造和发展了线条的独特形式。,使书法成为线条的艺术。线条的骨力决定着中国画线条的品格,中国画以书法人画是取线条的形式美,通过线的变化,恰到好处地表现书、画的虚实、动静、节奏和质感等艺术效果,使书画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中国画素来重视笔墨,也是以笔墨体现意与神的。书法用笔能直接带来画面的抽象性特征。书法化的线条弥漫在画面中,提高了用笔的表现性和自由度。中国画必须吸取书法用笔的长处,来丰富绘画线条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才能使线条的神韵在画面上得到更加完美的体现。以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操。发展中国画的符号语言,提升中国画线条的生命力。

郑板桥的《竹》

三、书法结体与绘画又有近似的构图

书法脱胎于象形的结体与绘画又有近似的构图,每一个字的笔画安排都意匠经营,“一寸画面一寸金”的法则始终贯穿其中,书法结体几乎达到“增一分过长,减一分过短”的程度。书法艺术中笔画之间的穿插,字与字之间的分行布白,分寸感极强的“计白当黑”“虚实相生”形成独特的空间美,都将对写意画产生影响,书法结体在欹奇反正的变化中求统一的辩证法和韵律、节奏、格调、气势等等,都是中国画有益的借鉴。写意画作品还可以从书法空间的疏密、虚实、开合、对比呼应和取势的连贯统一等构成关系上来借鉴。书法用笔可直接带给画面的抽象性特征。书法化的线条在画面中,使用笔的表现性和自由度大大提高,脱略形似,力韵兼具。从空间的疏密、虚实、开合、对比呼应和取势的连贯统一等构成关系上来看,实践了文人画以书入画的艺术观,“善画者必善书”、“善书者多善画”、“言画法者,先明书法”历来如此。中国画写意画与书法构成审美方面形成了密切的关系。

八大山人的《荷》

四、意境表达的审美方面追求相同神韵写意

中国书画艺术的共同的审美要求可概括为,“以形媚道”。如伍鑫甫先生所说:“线条美的产生,首先是和墨的浓、淡而不是和色相结合。通过墨的干、湿、枯、润种种变化而表现出线条的审美感受。书画在创作技巧上各有侧重,但其追求的意境却是相通的。生动气韵犹如人之精神,是书画艺术的灵魂,书画作品中的墨色或浓或淡,或枯或湿,可以造成雄奇、秀媚的境界,其华润的气韵和情趣渲达出作品的意境美。宗白华说“我们见到书法的妙境通于绘画,虚空中传出动荡,神明中透出画深”。中国画素来以笔墨体现意与神。书法和绘画同样源自作者的内心活动,书与画都是作者内心感受的载体。他们精美绝伦渗透着深厚书法功底的绘画作品和充满线条形式美的书法佳作中,可以领略到书画家内心热烈奔放的情感和个性,以及雄劲旷达的胸襟。那些无与伦比扣人心悬的作品体现了中国书画的“发之情,快之心”的写意精神,这是中国民族绘画的神髓!

根据以上几点我们得知:书法和绘画的艺术情趣、表现技法、欣赏要求的许多基本因素是相同都十分讲究笔墨、讲究线条的艺术性和生命力,以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操书法可以说是一种线条艺术,我国应领悟书法中的美学因素,逐渐吸收到绘画中来,丰富写意画的表现力,同时也充实绘画中的美学因素。

“以书入画”就是要强调写意画用笔的书法化,使画家在体会用笔的迅疾、徐缓、轻拂、重擦、滋润、枯涩等变化,在表现物象的同时,抒发画家的情怀胸臆。使中国写意画转向逸品得以真正意义上的实践。

总而言之,艺术永远是当代体验与当代情感的产物,艺术永远是相承相续的传统的发展与再造,现代中国画笔墨只有在尊重中国画艺术本质的前提下,才可以谈到发展、继承与变革。需要我们对传统的中国画语言形态和结构进行重建和再造,把传统的笔墨语言投射到现在的层面,使之具有现代性,以中国画写意语言形式充分地表现现代意识和精神内容,使形式和内容在更高的基础上达到统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篆刻对写意画金石气的影响(求教于诸位专家学者)
艺道兼求 书画璧合——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书画家喻建十的山水画
浅议中国画临摹方法的误区
浅说中国绘画的线条 直击书画的分享
“得意忘形”的小品
穷途末路的中国人物画尴尬现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