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那些著名画派:蓝家山水武林派

有个曾归入浙派的画家蓝瑛,其画风与浙派的大有不同。蓝瑛仿作甚多,但有其鲜明的特色。所以后世人为其另立一派,因蓝瑛为钱塘(杭州)人,杭州别称武林,所以这一派就被称为了武林画派。 武林画派在当时是不受重视的,因为在以文人画为尊崇的时代,蓝瑛作为职业画家是被轻视的。

明清之际在江浙一带追随蓝瑛的弟子门生众多,出自“武林画派”的画家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蓝瑛的嫡传弟子,除了其子蓝孟及孙蓝深之外,刘度等嫡传弟子颇得蓝瑛的衣钵真传。第二类是出自蓝瑛的嫡传弟子门下或模仿蓝瑛画风的职业画家。第三类是早年曾经出自蓝氏门下,后来自立门户创立了独立画风,如陈洪绶、禹之鼎。陈洪绶、任伯年、吴昌硕等人都受其影响,他们的探索和努力有效的提升了仿古与师学在绘画史的地位和成就,越来越多的人对蓝瑛,及其武林画派的成就给予肯定。以蓝瑛为代表的武林画派,在中国山水发展史上,也就占有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对近现代画家,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武林画派除了蓝瑛流传下大量的作品,弟子们的作品流传的较少。

蓝瑛 (1585-1664),一作(1585-约1666)字田叔,号蝶叟,晚号石头陀,别署东郭老农、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外史)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毕生以画为业。蓝瑛的山水画取法郭熙、李唐及马、夏,而且对二米、云山也精心研究过。对黄公望的画悉心尤力。当代前辈沈周的画也热心师效。加之漫游南北涉猎既广,眼界自宽,故落笔纵横奇古,风格秀润。中年自立门庭,涉猎既多,眼界宏远,故落笔纵横奇古。用笔讲求顿挫,以疏秀苍劲取胜,善写秋景。兼长竹石梅兰,人物花鸟,俱得古人精蕴。其画当时并不为人所重,后代从学者却甚众。 他是一位十分勤奋的画家,一生以绘画为职业。他的绘画对明末清初影响很大,被后人称为“武林派”,其画派在晚明影响甚大,传其画法者甚多。成就与文征明、沈周并重。

清中期的张庚构建了以戴进为首、以蓝瑛为殿的“浙派”法脉。其实,从蓝瑛的艺术渊源、风格特征和活动经历看,他与吴门派-松江派渊源颇深,而与戴进传派几无关联,他在前半生实为松江画派成员,后半生开创的“武林派”亦可归入吴派支系。

从蓝瑛传世的作品看,他的山水画创作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蓝瑛二十三岁寓居松江,后来长期活动于杭州、嘉兴、南京、扬州、绍兴等地,卖画授徒,影响深远,追随者主要集中于杭州一带。从现存蓝瑛早期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在临习古人绘画作品的过程中,打下了扎实的笔墨功底。

中期为五十至六十五岁之间。这时他不但取法郭熙、李唐及马远、夏圭,而且对二米、云山也精心研究,对黄公望的画更是悉心尤力。时人吴门画派沈周、文徵明的笔法他也热心师效。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绘画风格。

晚年为六十五岁以后,这是蓝瑛一生中最精彩的时期。此时他在融会贯通前人技法的基础上,自立门户,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貌。有人评其晚年画风“绝似仲圭,复似启南”,一语道出蓝瑛画风在渊源上与文人画的关系和晚年苍劲雄浑的画风。 无论是仿荆浩、董源还是仿黄公望,在风格和笔墨上都已化为蓝瑛的典型山水样式。明显地体现出了武林派的典型特征。

纵观蓝瑛早、中、晚三个时期的绘画作品,大体可以得到这样一些认识:早年的作品,是学宋代诸大家的笔法,尤其是学元四家的作品。此时笔法较细润,明显地呈现出某派的笔法痕迹。中年,在学习前人技法的基础上开始变法,也就是向开创独特风格的途程上逐步迈进。晚年则开创了一种雄伟浑穆的独特面貌,画不离苔以及多画秋景,善施赭色,巧用荷叶皴等等,也都是蓝瑛作品的特点。

蓝瑛长寿,并且是一个勤奋的画家,流传下来作品亦较多。蓝虽然他下苦功夫临习了晋唐宋元诸家,并达到了精妙乱真的程度,但他不以摹仿为能事。因为他胸中有真丘壑的观察积累,眼界开阔,所以能落笔纵横,水墨淋漓,独创一格一派—武林画派。 千百年来,能够开宗立派的画家屈指可数。蓝瑛的绘画崛起于江南,熔铸古今,独开门庭,这是难能可贵的。

蓝瑛的嫡传弟子由于直接受蓝瑛影响,所以画风同蓝瑛本人很接近,有些甚至可以乱真。

刘度(明末清初时人),字叔宪,一字叔献,钱塘(今杭州)人。是蓝瑛的学生中最有名的一个,活动于明崇祯初年到清康熙初年。山水师蓝瑛,深得画理,被人誉为能过蓝瑛者,他的作品细密工致,极为精严,以摹宋人为主,画风接近蓝瑛早年风格。《山水楼阁图》册页就是一幅构图精当、笔法细腻,接近蓝瑛早中期细笔风格的作品。

后师李思训、李昭道,工界限画楼台,所画人物,细入毛发。十洲(仇英)之后,道屈一指。崇祯五年(一六三二)作看枫图,现藏日本。康熙十年(一六七一)作寒林话旧图。

刘度 《山水图册页》,绢本,设色,纵27厘米,横20厘米。此册共有八开,刊出其中两开。

山水图之一《溪山楼阁图》。冈阜叠起,林木茂密,左面山崖处瀑布直泻,板桥横跨,溪水潺潺,主山峥嵘突兀,烟霭弥漫,屋字隐露,虚实相生,宁静而空灵。山石轮廓线笔法曲折而短捷有力,皴法用披麻兼解索皴,富有连绵的跃动感。

山水图之二《溪山雪霁图》,用三段式构图。下方近岸画老树四株,倾斜多姿。周围有柴篱屋宇及草亭;中间是浩渺的江水,渔翁戴笠披蓑船头独钓。老树墨色浓垂,白雪、红树、绿山,对比强烈,大片江水,清旷空灵。

《白云红树图》轴,绢本设色,纵159厘米,横93厘米。

此图以没骨法绘青绿山水。画面悬崖接天,山势奇特,云烟缭绕,流动飘渺,着色浓重、艳丽,自具特色,再现了山川恬静、奇幽的自然美景。自识“仿张僧繇白云红树图画法,甲申十月之望。刘度”。钤“刘度之印”、“叔宪”白文方印。按甲申为崇祯十七年,公元一六四四年。

蓝孟(明末清初时人),蓝瑛之子,字次公,一字亦舆。“诸生,能习家法。山水规摹前人,惟云林、黄鹤,疏秀殆过其父”(徐沁《明画录》)。蓝孟活动于明崇祯初年到清康熙、雍正年间。他的作品与其父相比,在笔法和结构上都显得松散,画风疏秀有余而苍劲不足,更多地体现了蓝瑛早期的绘画风格。蓝孟仿倪瓒、王蒙的作品则比蓝瑛更能体现元人的境界。

溪山深秀 立轴 设色纸本

《秋林逸居图》

《乔岳高秋图》

蓝深(清代康熙年间人)生卒年不详,蓝瑛之孙,蓝孟之子,字谢青,钱塘痒生。关于蓝深的记述寥寥。为人倜傥,颇有文采。画艺得祖父之传,画风错综变化,自得其巧。国内现存他的作品有十件左右。《垂钓图》轴(上海博物馆)反映出蓝深的画风属于仿蓝瑛早中年细笔山水一路,而比蓝瑛的山水更为错综繁复,笔致也更加的秀润。

除此之外,前面提到的其他一些“武林画派”传人的作品或流传不多或已失传,不足以或无法从中比较与蓝瑛画风的差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蓝瑛|落笔纵横淋漓 独创武林画派(110幅)
蓝瑛书画
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夏圭
蓝瑛|他摆脱“摹古”的思想桎梏,独创“武林画派”,笔力苍劲
中国美术史上那些最具代表性的“画派”及代表画家(元清)(三)
国画常识大全《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