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画家 | 梅启林 · 淡墨轻岚

寄至味于淡泊

文/薛永年

《次一村云车圣会》360X145cm 2012年

接触梅启林,是他来到协会以后,若非在开会的间隙,就是在办班的过程中。由于他为人低调,开始对他的印象,仅限为人与工作,只觉得他踏实诚恳,尽职尽责。直到前几年,才在一个联展中看到他的作品,发现了那种与众不同的绘画旨趣,这就是苏东坡说的“寄至味于淡泊”。前几个月,又有机会看到他一批同样追求的近作,于是不免略述所感。

《康巴汉子》160X124cm 2014年

《守望圣城》150X148cm 2016年

《高原红》160X124cm 2014年

《回眸》136X68cm 2014年

时下画展中的作品,大幅多而小品少,躁动的多而宁静的少,浓墨重彩刺激眼球的多,而清淡幽雅余味无穷的少。然而,梅启林的作品,是清一色的淡墨山水,或者淡墨微色,又差不多都是斗方。画的是乡间寻常景色,朴素而亲切,平淡而有味,不乏“天工与清新”之美, 仿佛眷恋田园的游子,娓娓叙说着内心的精神家园。

《苹果来了》190X180cm 2016年

《玩牌者》190x180cm 2016年

《玩纸牌的女人们》190x180cm 2016年

《绚年华》230x135cm 1997年

品赏他近年的作品,有三点值得重视。一是清新而淡泊的诗意。大味必淡,有如太羹玄酒,六经之首,即是诗经。中国是诗的国度,山水画的诗意,在于“境与意会”,在于来自文化修养和审美感情的意,选择了特殊的空间境象。在精神的寻觅中,梅启林以淡泊的意趣去发现平凡中的美,在平凡中体悟天人合一的境界,体味诗情与哲理相融的道,创造耐人寻味的清新而淡泊的境界,然而又充满现代的生活气息。

《晓雾春烟》68X136cm 2016年

《茶山浣衣图》68X136cm 2016年

《田园诗意》65x78cm 2012年

二是似古而实新的境象。中国画尚提炼,历代的山水画家,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创造出种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图式,抓住了对象的特点,却不与照相机争功。20世纪以来,这写意图式开始融入带有一定视觉幻象写实因素。梅启林的图式无常形而有常理。写意为主,师古人之心,而非师古人之迹。又以写实辅之,构图饱满,有空间感而注意虚实有无的平面布白,写实、写意融洽无间,不受任何成法的局限,有效地表现了一定的体积感、块面感和层次感。

《普洛斯岛》136X68cm 2013年

《普洛斯岛上的屋巷》160X124cm 2011年

《山岗上》78X65cm 2011年

三是淡雅而丰富的笔墨。笔墨是中国画的语言方式,不独用以状物,而且用以表达感情个性,甚至还有相对独立的美。梅启林适应“寄至味于淡泊”的精神,画树笔法外露,皴山笔法含蓄,以积墨法作长条子皴,笔墨虚淡,淡而厚,实而清,既以灰调子表现“烟笼寒水月笼纱”的微妙光感,体现“致虚极,守静笃”的精神境界,同时,这种自然而朴实的笔墨,平淡而饶有意味的状物抒写无意中流露出禅意,又努力实现淡墨中的丰富与浑厚,更以点线面的关系来阐释笔墨结构,在组合点线以成面上,甚至也借鉴平面构成的意识,实现笔墨的与时俱进。

《兵马时代》138X135cm 2002年

《转经图》48X48cm 2012年

《加车山寨》46X46cm 2017年

在60后的画家中,梅启林不仅重视生活积累,旅行写生,饱游饫看,而且十分重视全面的修养。他的书法功力深厚,尤长于汉隶,格律诗也写得法度井然。我还看过他一篇论画文章,名为《恬淡清新闲和趣远》,从中可见他对中国山水文化的深入理解,更可以看到他把心性修炼与画品提升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认识。文中他引用屈原的诗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祝他不断进步。

《春雨江南》76X62cm 2011年

《朝雾空濛》192X189cm 2009年

《高山铺路图》195X200cm 2014年

《晓色初动》200X200cm 2010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画丨寄至味于淡泊 ——观梅启林的淡墨山水
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写意刘西洁
经典| 气韵与墨法—龚贤绘画风格论析(节选)
坚持与创造——包信源山水画近作评述
下笔大刀阔斧 用墨石破天惊
周俊论艺(3)写意水墨画的图式处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