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逆转代偿期肝硬化中医临床治疗思路研究

目前,肝硬化虽已突破“不治之症”概念,但部分顽固病例治疗尚不满意。现代医学对肝硬化病因病理进行了很多研究,辅助诊断方法较多,并且近年来有不少新的进展,临床体会对肝硬化治疗在强调中医辨证施治的同时,重视和采用现代医学诊断方法和某些药物,疗效可望进一步提高。可以肯定中西医结合共同实践,必将为本病的研究开创新的前景。

 

对于逆转代偿期肝硬化,我们可以根据刘华宝老师讲过的代偿期肝硬化中医的治疗思路进行思考。



刘华宝,重庆中医院大内科教研室、肝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中医慢性病防治产业发展促进会全国肝胆病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肝病专业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4年腾讯·大渝网评选的“2014年度重庆名医。2016年推荐为重庆区域最美中医。证型研究鼓胀并发症证型,鼓胀尿闭证、鼓胀腹痛证。承担国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的横向课题1项。国家“十二五”重大传染病专项肝纤维化课题子课题1项。承担重庆市科委“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研究—代偿期乙肝肝硬化逆转的诊疗技术方案研究。承担重庆市卫计委课题4项。学术著作6均已出版。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总的治疗思路为以下六大类:

 

1.扶肝理肝

 

扶肝:肝硬化肝之气血阴阳的不足而言,遵循“虚则补之”,“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品”,“损其肝缓其中”等针对不同个体予以施治。肝硬化的肝用而言,升发太过和不及。肝主升发,为肝之禀性,肝硬化病程日久,肝之升发常不及。因此,扶肝助肝当为治肝常法。

 

理肝:理肝而言,主要针对肝气功能而言,即疏泄失常,如疏泄太过或不及,或不循常道等,当予理肝,或谓疏肝解郁,或谓疏肝理气等。

 

2.健脾补肾

 

健脾:肝病传脾主要体现在肝脾关系的实质即肝脾两脏一体。体现在肝之疏泄和脾之运化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肝气的生发与脾主升清相关;同时,肝得脾所输布的精微濡养,疏泄功能才能正常,脾运健旺,生血有源,肝藏血和脾统血功能正常,可以防止血瘀、血虚和血络损伤出血。基于以上认识,健脾运脾实为治疗肝硬化的常法。脾健则肝气有源,肝升则脾得助而健;脾健则肝血肝阴有源,肝络肝叶得养得润而茂。

 

补肾:久病及肾主要体现是三个方面,即肝之阴阳、肝肾同源、肝疏肾藏。首先肝硬化肝自体病理,主要是肝阳、肝气渐微;肝阴、肝血渐枯。《景岳全书》曾述“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而肝肾同源对于临床中医并不难理解。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之问亦存在着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微物质的阳施阴布方面,临床上除了代偿期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病症也可参考肝疏肾藏的关系进行辨证论治。

 

3.和络逐瘀

 

肝络瘀阻首先属于基本病理状态;其次是导致肝外器官组织的广泛瘀血而发生的相应病理改变;第三是肝内瘀血导致肝脏自体的自内而外,由微至全肝的病理改变;第四是瘀血痹阻肝络所致的精微物质化生、吸收、营养的障碍。

 

瘀血的调治:参考肝硬化气、血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可得瘀分轻中重三度,化从轻中重三剂。其中化瘀轻剂针对瘀血轻症,常予苏木、瞿麦、桃仁、丹参、鸡血藤、土鳖虫等。将软肝汤定位为化瘀中剂,余生大黄,桃仁,土元,丹参,甲珠,鳖甲,黄芪,白术,党参。瘀血重症者,可予化瘀重剂如三棱、莪术、水蛭、蛴螬等。

 

肝硬化肝之络脉调治分络阻、络虚、络损:

 

络阻分为闭阻不通和阻而未闭,闭阻不通必然改道,轻则延及自身,重则可损其他脏腑经络。至为甚者,非本脏腑经络之精微物质而归之,则可为有害之物,变作起矣。阻而未闭可按正常流向,必流而不畅或流而回漩等。

 

络虚即络脉空虚也,代偿期肝硬化缺血性居多,肝病重者,出血性居多。其中出血、出血倾向与瘀血并存,更属难题。

 

络损与淤滞、瘀阻和出血等并存。中医药调当安络治气、复络治阴、宁络气血阴阳、寒热虚实共治实为关键。

 

4.软坚散结,是中医药治疗肝硬化的共识之一

 

代偿期肝硬化其病理特证是纤维组织、假小叶和内生结节形成,属中医学“积证”范畴。据“坚者削之”,“积者消之”,“结者散之”的提示,临证中治疗肝硬化多将软坚散结作为贯穿始终的常法之一。在临证中,对于软坚,常在经典的软坚基础上,加用润肝之法,考虑肝络肝叶枯而失养失润,非质厚多汁之品难为,如玄参、桃仁等。对于散结之法,因结性多见寒、热、痰、瘀和阴血亏虚,结合辩证,可适度给予温通、清热、祛痰、化瘀和养血滋阴之剂。关于软坚散结,临证中也当据情而定,精确药味、精当药量。如结属热、痰,选象贝、夏枯草;阴虚、热结者,主选鳖甲等。

 

5.补肝柔肝

 


6.解毒祛邪—病因

 



治疗代偿期肝硬化,对于肝气,视其虚实,当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升降有序。肝能顺其性而为之,则胆之性也可复常。故治肝一般情况下,不必治胆;治胆疾一定要治肝

 

刘华宝老师中医药治疗代偿期肝硬化新思路主要遵循燮理体用、燮理气机、和络逐瘀、解毒祛邪

 

常用代偿期肝硬化基础方

 

黄芪   当归   丹参   郁金   

芍药   洋参   茯苓   白术   

柴胡   黄芩   防风   鳖甲   

甲珠   桃仁   泽兰   茜草  

佛手   土元   蒺藜   知母  

三棱   莪术   仙灵脾 陈皮

 

以上药味,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化裁施治。

 

方中黄芪、西洋参补肝助肝,燮理体用。西洋参为阴阳之药,主一身之气阴,取体用同调之意;黄芪补肝气,助肝升,两药合用,共为君药。以量小清轻合肝之常性,有和肝之求。

 

柴胡、黄芩,防风、白蒺藜既助肝之升,又有监肝升太过,有升已而降之意,且柴芩相伍,升清阳,降浊阴,调转厥阴少阳、燮理阴阳升降之枢机。防风、白蒺藜一升一降,燮理气机,共为臣药。甲珠、土鳖虫、三棱、莪术为化瘀重剂,取其量轻和络逐瘀,也为臣药。

 

更兼丹参、郁金、桃仁等化瘀轻剂,强化和络逐瘀之效,为佐药。

 

仙灵脾温肝助肝;浙贝母,鳖甲软坚散结;茯苓,白术健脾和胃;当归,白芍补肝养肝;佛手疏肝理气;知母苦寒,归肺、胃、肾经,其意有:1、监制黄芪之温;2、有制其所不胜而畅其性之意;3、取其润,合西洋参、当归、白芍为肝升之用。以上诸药共为佐使之用。

 

治疗肝病应遵循“土疏泄,苍气达,阳和布化,阴气乃随,生气淳化,万物以荣……”和“木德周行,阳舒阴布,五化宣平,其气端,其性随,其用曲直,其化生荣……”之理。

 

肝硬化基础放基于对肝的生理功能和特性的研析和对肝硬化基础病理演变规律的研究而制,为个人经验总结,临床使用当辨证论治,切勿盲目乱用。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肝病生化指标异常的中医诊治(2)
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候研究评述
根据临床效验,探讨肝硬化逆转的中医治疗思路
徐庆会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
肝硬化的早期症状
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调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