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武汤+《千金》附子汤:治疗关节肿胀疼痛麻木】

真武汤加《千金》附子汤治疗关节肿胀疼痛麻木

刘某,女,52岁,201852号来就诊。               

  中等个头,面黑黄,皮肤致密,不容易出汗。主诉为:肘关节疼痛,双手关节僵硬疼痛,不能屈伸,伴有手指麻木,偶尔伴有头剧烈的疼痛;不怕风,不发热,不出汗,口不干,口不苦,不想喝水,口中和,吃饭正常,二便正常,右脉沉滑,左脉沉弱无力。

   辩证分析:没有恶寒发热就没有太阳表证;口不干,口不苦,没有脉弦,就没有少阳证;没有大渴喜饮,就没有阳明证;没有寒热错杂,虚实结合的复杂病症,就没有厥阴证;手指关节肿胀,僵硬强直,不能屈伸,舌质白,舌苔白,太阴水湿,水湿(痰饮)留注于手指,手指则不能屈伸;手肘疼痛,长期一过性剧烈疼痛,脉沉而弱,少阴里虚寒证(久病入少阴),辩证为太阴少阴里虚寒水饮(痰湿,痰湿水饮很多时候互为致病因素)证,方用真武汤温阳利水消肿胀(真武汤擅长于温阳利水消肿),《伤寒论》附子汤:益气温阳止痛(附子汤温阳益气,止痛为优),两者结合优势互补,温阳益气利水消肿同时能止痛,药物如下:茯苓50克,炒白芍15克,生姜25克,生白术40克,制白附片30克,党参20克,防己15克,川芎30克,白芷20克,白芥子30克。先煎附片生姜40分钟,然后其他药物不浸泡,再煎一个小时,分六次喝完,4剂。

   2018年59号二诊,疼痛没有减轻,麻木减轻不多,肿胀僵硬减轻很多,对效果很满意,其他症状同一诊,我再次脉诊,双手脉沉而无力。加重附片温少阴止痛(如果是真正的虚寒证,附子的止痛效果基本上与剂量成正比例关系) ,同时合上薏苡仁汤中的麻黄与薏仁,为用薏仁汤试探的基础(薏仁汤治疗太阳太阴痰湿寒湿水饮麻木证),希望能对疼痛和麻木都有所帮助,减去头痛药物川芎,辩证为太阴少阴里虚寒水饮(痰湿)证,方用真武汤加《千金》附子汤加薏苡仁汤成分,药物如下:茯苓50克,炒白芍15克,生姜20克,炒苍术25克,白附片40克,党参15克,桂枝30克,炙甘草10克,麻黄10克,白芥子30克,薏苡仁50克。4剂。

 2018年515日三诊,病人说肘关节,手指疼痛完全消失,肿胀僵硬完全消失,只是手指头前端麻木了,病人非常高兴,效不更方,减少附片的量,加入完整的薏苡仁汤专门治疗麻木,对于以前的僵硬肿胀继续巩固,药物如下:茯苓50克,炒白芍15克,生姜20克,炒苍术20克,炮附片20克,炙甘草10克,桂枝40克,党参10克,麻黄12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薏苡仁60克,制南星30克,白芥子30克。4剂。

2018年518号四诊,病人来电话说,肿胀僵硬麻木完全消失,要求药丸善后,丸剂缓慢,汤剂快,由汤剂突然换成丸剂,效果会打折扣,还有她是农民接触水多,不注意保养,手指肿胀麻木的原因是水饮(痰湿)过重,所以加五苓散在三诊方子里。方子如下:茯苓50克,炒白芍15克,生姜(换成炮姜)20克,炒苍术20克,炮附子20克,炙甘草10克,桂枝40克,党参10克,制南星30克,白芥子30克,泽泻30克,猪苓12克。4剂。

2018年26号来五诊,各种症状消失,效不更方,四诊的方子4剂做成丸剂善后。

点评:经方看病大道至简:先四诊,准确详细的四诊是成功的前提和保证;然后对收集来的症状进行逻辑推理,辩证出一个或是几个证;接着就是对符合这些证的多个方子进行鉴别诊断,选出最佳的方子;最后就是根据药证对方子中的药物进行加减,这就是经方看病的大致流程。简言之也就是先四诊,接着用六经辩证法(广义经方还有体质辩证,病机辩证,平脉辩证等辩证法)辩证出疾病的表里,虚实,寒热即可,然后就是鉴别诊断最佳方子,最后是药物的加减,这样就省去很多复杂的脏腑和五行生克制化,简单直接好用高效。                

 一诊,辩证为太阴少阴证,说明疾病是在里,属于虚,属于寒(包括水饮痰湿),或是进一步表达为疾病的病位在里,病态属于虚,病性属于寒,辩证法基本完成了(只能说基本,后面还有辩方证);然后就是鉴别方子(也就是胡老说的辩方证法,是六经辩证法的进一步延续和精细化),对于证,粗看就有几个方子适合,但是细细的甄别最佳最合适的就很少,要方证对应(或是说方机对应,方的病机与病机疾病的病机对于)。比如这个病人手指关节肿胀僵硬厉害,为啥不选用防己黄芪汤而选用真武汤,防己黄芪汤是黄芪体质的水肿,面白,体质胖,少劳动,皮肤松弛,容易出汗,怕风厉害,疲倦无力,水肿,脉浮而缓。。。这些症状这个,病人恰好是相反的:面色黑,体质壮实,不爱出汗,不疲倦,脉沉而弱;再从六经辩证法上讲,防己黄芪汤是太阳太阴气虚水湿证,固表益气利水湿,但是不能止痛;真武汤是少阴水饮寒湿证,温阳化饮消肿,同时可以止痛,所以排除了防己黄芪汤,选用真武汤,这个过程叫辩方证法,后面的附子汤可以协助真武汤温阳利水,同时可以加强止痛。一诊加了川芎,白芷好像是为止头痛,现在想来也许是多余的,当时患者并没有头痛,就算有头痛,把太阴少阴里虚寒水饮痰湿治了,头痛就根治,所以一个成功的医案也有败笔,不要认为只要一个医案成功了,就不用追究了,成功的医案要追究,是不是最佳的方案,有何不妥和不完美的地方;失败的医案更要追究失败的原因,这样临床才会真正的提高,很多医生对自己成功医案很洋洋得意,自己不去挑剔,也不让他人挑剔,这样不利于以后进步。   

二诊将《伤寒论》附子汤,换成《千金》附子汤,有很多的妙处,他们的差别不是多个桂枝甘草两个药物这样简单,里面无形间多了很多个方子,后来效果也证明了疼痛完全消除,后面我们会附录《千金》附子汤方证;同时根据患者不出汗,麻木减轻慢,试探性的加入麻黄,薏苡仁就是想试试加入《明医指掌》中的薏仁汤,后来的三诊麻木完全缓解,只遗留手指头前端的部分,证明二诊的试探的正确性,看病就是一个思考动脑与大胆尝试的事情。                                               

三诊全力治疗残留的麻木,完全加入薏仁汤,全面合方治疗麻木为主,薏仁汤后面要专门列出来讲方证。对于药物药证需要细细体会:一诊用生白术40克,二诊改用炒苍术25克,是觉得白术燥湿力量不足,对水饮引起的麻木慢;附片一诊三十克,二诊加四十克是为了止痛,三诊痛止后减量为二十克;党参一诊用二十克,二诊三诊用十克,都是为了不让它生津太多;白芥子,南星药对的加入就是为了增加化痰湿,去无形之痰,后世医家认为麻木一证有痰湿水饮瘀血(在《内经》中认为是营卫不和)等因素所致。

  制南星药证:《本经》:"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痿,拘缓,利水道。"

  白芥子药证:别录》:"发汗,主胸膈痰冷上气,面口黄赤。又醋研敷射工毒。"

一《千金要方》附子汤方证详细讲解:

一、原方主治:治湿痹缓风,身体疼痛如欲折,肉如锥刺刀割方。

二、组成

       附子三枚(四十五克),芍药、桂心、甘草、茯苓、人参各三两,白术四两。

三、用法:上七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四、方解

      ①茯苓、白术、桂枝、甘草有苓桂术甘汤之义,太阴药物,化饮化痰除湿。      

      ②附子、白术,白术附子汤之义,燥湿祛痹证治疼痛,术附同用,相得益彰。      

      ③甘草、附子、白术、桂枝有甘草附子汤之义,治疗痹证剧烈疼痛伴肿胀或是微汗出。      

      ④芍药、甘草、附子有芍药甘草汤之义,缓急止痛,加附子更加止痛。     

      ⑤桂枝、芍药、甘草含桂枝汤之义,对应太阳表证。      

      ⑥人参生津。  

      ⑦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四君子汤之义,补气生津扶正。

     8、附子,茯苓,(芍药),白术,有真武汤之义,真武汤温少阴利水结合苓桂术甘汤利太阴水饮,把太阴和少阴水饮一起排出。

五、辨证要点

      太阳表虚太阴少阴痹证、痿弱证、中风等证,表现为:爱出汗、怕冷,怕风、疲倦、没力气或是胃口差、四肢疼痛,四肢肿胀,脉沉弱,四肢冰冷。

六、病机辨证:太阳太阴少阴证。

七、临床运用:痹痛、肿胀、疼痛、痿弱以及咳嗽等病证。

八、类方区别

    《千金要方》的附子汤比《伤寒论》的附子汤多了“桂枝甘草”就多了甘草附子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四君子汤,芍药甘草附子汤,桂枝汤等,多了味药,就多了六个方子,好美妙,效果自然好的很,真的《千金方》价值千金。

九、方歌:千金附子伤寒中,桂枝甘草奇妙功。

选自《补遗方证躬耕录》邓文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仲景“暖胃”经典方,5味药,扫净胃中寒邪,屡试不爽!
小经方,治大病------门纯德老中医运用小方治病的体会精编整理版之三
千金乌头汤治疗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
《千金》附子汤证
从这两个小方子开始阻击风湿,汗少且关节疼痛沉重该用什么方?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八五)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之历节的治疗/桂枝芍药知母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