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各等分
 
【用法】水煎服。
 
【主治】脾虚气弱,食少便溏,面色萎白,语声低微,四肢无力,脉细软,或沉缓。
 
【证析】此证属于脾虚气弱机理。胃虚不纳,脾虚不运,则食少便溏;脾虚食少,无以养其四肢百骸,则四肢无力。《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气夺也。气由水谷精微所化,脾虚食少,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故气虚而发语卢低,懒于言语。阳明经脉荣于面,脾虚气弱,则面色无华。综上,此证的基本病理是:脾运不健,导致生化不足,生化不足导致肺脾气虚。
 
【病机】脾虚气弱。
 
【治法】补气健脾法。
 
【方义】根据衰者补之、损者益之治疗原则,气虚法当补气,气虚是由脾虚所致,理当健脾,脾运健则运化复,运化复则谷气充,生化之机旺盛,诸证才能向愈。方用人参大补元气,激发肾中精气生发之机,白术健运脾胃,增强谷气生化功能,两药先后两天齐补,真元可望逐渐充盛。白术健全脾胃运化功能,使肠道消化吸收良好,茯苓健脾渗湿,令水湿从前阴下行,两药相须为用,照顾到了脾恶湿的生理特点。甘草调中益脾,亦能补气,四药合用,能呈补气健脾功效。本方药性冲和,不偏不倚,有谦谦君子之风,故以四君为方名,是补气方的基础。此方所用人参,一般方书多从补益肺脾之气解释其义,未能揭示真谛。如果仅补肺脾之气,则独参汤能够强心救脱,不可解矣?须知五脏真气均以肾精生化的元气为其根本,《神农本草经》谓人参能补五脏,实即能补元气之故。此方可以治疗一切气虚,实与人参能补元气有关。
 
【应用】以面色萎白,语声低微,食少便溏,四肢无力,脉象细软为其辨证依据。《医方考》说:“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象细软,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诊合参,较为全面。此方不仅可治一切气虚,气不摄血的出血证候亦可见效。气不摄血的皮下出血,本应使用归脾汤。如果气虚夹湿而用归脾,防其碍湿反生胀满。用本方加陈皮、半夏、防己、黄芪益气摄血,燥湿行津,可以获效。加人田艾治疗地中海贫血,也可使证象改善,因为田艾能治溶血性疾患。
 
【化裁】
1.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即本方加陈皮。治呕吐、泻下、不欲饮食等证。较四君子汤多芳香醒脾与化湿利气之功,更加符合脾的生理特点。
 
2.六君子汤(《校注妇人良方》)即本方加陈皮、半夏。治胃虚食少,咳嗽吐痰,呕吐或腹泻。有健脾燥湿,降气祛痰之功。治疗脾为湿困,最宜燥湿、芳化、淡渗同用,本方是四君子汤合二陈汤,展示了此种配方法度。
 
3.香砂六君子汤(《中国医学大辞典》)即本方加陈皮、半夏、木香、砂仁。治气虚而兼食、痰、气滞所致的痞满、纳呆、呕吐、泄泻等证;亦治妊娠呕吐。较四君子汤多燥湿、醒脾利气之功,结构较为完善。
 
4.六君子汤(《世医得效方》)即本方加肉豆蔻、诃子。肉豆蔻用湿纸裹,煨熟研细,以厚纸压去油,诃子煨,去核,与余药共细末,每次服10g,生姜3片,红枣2枚,煎服。或为末,热盐汤调服亦可。治脾胃虚弱,肠滑不固,脘腹胀满,呕吐不食,肠鸣泄泻。有补气健脾,涩肠固脱作用。
 
5.黄连六君子汤(《张氏医通》)即本方加陈皮、半夏、姜汁炒黄连。治饥不能食,属胃中虚者。再加吴茱萸,治嘈杂如饥,得食则嘈杂少止,止而复作,火盛作酸者。方中白术、陈皮、黄连即三圣丸,《医统》谓治嘈杂神效。
 
6.柴芍六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本方加陈皮、半夏、白芍、柴胡。治脾虚腹痛,或妇女痛经,或经行泄泻;亦治长期低热不退。本方有益气健脾,调肝和胃之功。善治肝脾不和诸证,凡当归芍药散证偏于气虚,逍遥散散证偏于气虚湿盛,均可使用本方。亦可加人当归,增强补血和肝,调经止痛力量。
 
7.加味六君子汤(《中医妇科治疗学》)即本方加陈皮、半夏、苍术、升麻、柴胡、生姜。治胃虚有痰,饮食减少,时时带下。此证是因脾虚不运,湿浊下注前阴,故加苍术、半夏、生姜、陈皮燥湿醒脾,升麻、柴胡升举阳气,使脾胃健运,气机升举,带下可止,颇似完带汤的结构。若加黄芪,补中益气汤去当归加半夏,治带下兼头晕尤宜。
 
8.姜沥六君子汤(《张氏医通》)即本方加陈皮、半夏、姜汁、竹沥、天麻。治中风,但舌强、语涩、痰壅,口眼喁斜,肢体不遂者;亦治中风后,体虚有痰者。再加秦艽,治猝然昏倒,口眼喁斜,口角流涎;或四肢不举,肥盛色白痰多者。风痰阻于窍隧,法当益气扶正,搜涤经隧痰涎。此方用四君子汤益气扶脾,二陈汤燥湿祛痰,姜汁、竹沥善涤经隧痰涎,配人尤为对证,天麻解其经隧挛急,亦与病情相符,用之得当,久服可以收效。
 
【歌括】
四君子汤治气虚,参苓术草四般齐
补气健脾基础剂,变通加减可随机。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刻局方》

 
【组成】人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15g、山药15g、白扁豆12g、莲子肉9g、薏苡仁9g、缩砂仁9g、桔梗9g。加陈皮6克。
 
【用法】细末为散,开水冲服。亦可作汤剂。小儿可将药末蒸瘦肉服。
 
【主治】
1.脾胃虚弱,饮食不消,脘部痞闷,或吐或泻,四肢无力,形体消瘦,脉象虚弱。

2.小儿营养不良,身体瘦弱。

3.妇女脾虚湿盛,带下色白,面色苍白,身体肥胖,大便溏薄,或两足浮肿,或经行泄泻。
 
【证析】胃主纳谷,脾司运化。脾胃虚弱,纳运失常,津气不能正常升降,遂从纳运升降各个方面出现病态。运化力弱,则饮食不消;湿凝气阻,则脘部痞闷;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或吐或泻;不能化生水谷精微,形体失养,则四肢乏力,形体消瘦;小儿营养不良,亦由脾运不健所致。妇女带下色白时兼体胖便溏,自是脾虚湿盛,下注前阴;两腿浮肿亦系水湿下流所致。经行泄泻,是因平素湿滞,当其月经来时气机降多于升,湿浊随气下行,遂呈泄泻。综上本方所治诸证,属于脾虚湿滞,升降失调。
 
【病机】脾虚湿滞,升降失调。
 
【治法】补气健脾,升清降浊法。
 
【方义】
治疗脾胃,当补其虚,除其湿,导其滞,调其气。方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扁豆、莲子、薏苡仁补其脾,茯苓、薏苡仁渗其湿,砂仁芳化湿浊,醒脾利气,合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暖胃补中,并能克服诸药呆滞,使其补而不滞;扁豆功能化清降浊,配合桔梗升清,薏苡仁、茯苓降浊,清气得升,浊阴得降,则呕吐、泄泻等证可愈。脾胃健运,湿滞得化,水谷精微生化恢复,则衰弱的机体可以逐步好转。
 
《医方考》说:“脾胃喜甘而恶苦,喜香而恶秽,喜燥而恶湿,喜利而恶滞。是方也,人参、扁豆、甘草,味之甘者也;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甘而微燥者也;砂仁辛香而燥,可以开宵醒脾;桔梗甘而微苦,甘则性缓,故为诸药之舟楫,苦则喜降,则能通天气于地道也,吴崑根据脾胃喜恶释方,颇有特色,唯谓“桔梗甘则性缓,故为诸药之舟楫一语则不够确切。若谓味甘即可为诸药舟楫,首选药物是甘草,何不竟谓甘草是诸药之舟楫?所有药物均系甘淡实脾之品,不须引导即能直入中焦,又何须桔梗为其舟楫?
 
此方配伍桔梗包含两层意义:
 
①开宣肺气水津运行有赖气为其帅,湿滞中焦而用宣上药物,有气行则津行之意,即吴氏所谓“能通天气于地道也。
升举清气:清气上升,浊阴自降。本方治经行泄泻,是经期气机降多于升,用此即寓升清之意。此方于补气药中配伍行气的砂仁,燥湿、芳化、淡渗之中配伍固涩的莲子,成为补中有行,通中寓涩的配伍形式。药力和平,温而不燥,益气健脾,补而不滞,既杜生湿之源,又化已成之湿,令清升浊降,津气运行出人正常,而诸证可瘳。是一常用有效名方。《医方集解》于本方加人芳香醒脾,化湿利气的陈皮,结构更为完善。此方所用之品,多静而不动,意在减缓肠道蠕动,使其充分吸收,学者留意。
 
【应用】
1.以食少便溏,面色萎黄,困倦乏力,苔白脉缓,为其辨证要点。治呕少用此方,泄泻较为常用。
 
2.减去桔梗,加鸡内金,研末,分成10次蒸瘦肉服。特别宜于小儿脾虚营养不良。
 
3.带下色白,审属脾虚湿浊下注机理,可投此方;两足微肿,尿蛋白日久不消,属脾虚不能固摄精微,可用本方加黄芪、五味子。
 
4.经行泄泻,寒热证象不显,可投此方。
 
5.减桔梗,加黄芪10g ,熟地黄12g,红花15g。用洒醋一碗炒药7次。才开叫声的雄鸡一只,吊死,去内脏,将药纳人鸡腹;铁树叶一枝,用砂锅炖服。预防哮喘,有效。
 
【歌括】
参苓白术桔梗莲,山药扁豆苡砂甘,
脾虚湿滞儿消瘦,补脾渗湿即能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脾虚湿盛如何调理?(兼谈参苓白术丸与四君子汤)
每日学一方【六君子汤】(健脾益气,和胃化痰)
补气第一名方——“四君子汤”
治疗腹泻的方剂(一):痛泻要方
一、 从脾胃本脏论治
夏季食欲不振、便溏、气短乏力?学用6种中成药补气健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