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名医一名方】

1.路志正 腰痛方

处方:蚕沙100克,苍术100克,大青盐200克

制法:将这三样东西放入锅中热炒,然后装入布袋,热敷腰部

2.郭子光 过敏方

处方:防风15~20g、蝉蜕15g、丹皮15g、地骨皮20~30克、白鲜皮15~20g、生地15~20g、白蒺藜15g、银花20g、连翘15g、甘草5~10g。忌虾、蟹、甜酒、酒等发物。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过敏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过敏性皮炎、鼻炎等。

3邓铁涛  软肝煎

处方: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楮实子12克,川萆薢10克,云苓15克,菟丝子12克,土鳖虫3克,甘草6克,丹参18 克,鳖甲(醋炙)3克。

制法:土鳖虫烘干研成细末。鳖甲加水三碗,先煎半小时,纳诸药煎至一碗,冲服土鳖虫末,渣再煎服。

4朱良春   风湿性关节炎方

处方:①熟地黄100克,当归90克,鹿衔草90克,炙露蜂房45克,炙鸟梢蛇60 克,炙全蝎25克,炙蜈蚣25克,淫羊藿80克,千斤拔90克,甘草40克,寻骨风90克,伸筋草60克,炙地龙50克;②鸡血藤100克,老鹤草100克,苍耳子100 克。

制法:先将①组药共研极细末,再将② 组药中鸡血藤、老鹤草、苍耳子等煎取浓汁注丸。每服6克,1日2次。

功用:益肾壮督,蠲痹通络。(按:顽痹病变在骨,骨又为肾所主,而督脉能督司一身之脉,故“益肾壮督”是治本之道,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整骨质代谢,对根治本病起着决定性作用。

5何任   当归芍药散

处方:当归9克,芍药18克,茯苓12 克,白术12克,泽泻12克,川芎9克。

用法:上六味,杵为散。每服6克,温酒送下,一日三次。

功效;活血祛淤,行气止痛。

6方和谦   和肝汤

处方:当归10克,白芍10克,党参10 克,柴胡10克,茯苓12克,香附10克,白术10克,苏梗6克,大枣4枚,薄荷(后下)5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7徐景藩   胃痛方

处方:皮硝(或芒硝)外治

用法:用皮硝(或芒硝)30克,以薄纸包成方形,外加一层纱布,敷于胃痛部,再用布带围裹固定,晚上睡觉时加盖衣被。第二天早晨取下,清洁皮肤,如法再敷。如属卧床患者,不分昼夜均可外敷,凡得温而使皮硝(或芒硝)潮解者效果尤佳。潮解后取下,再如法外敷,直至疼痛控制后再用药1~2次。适用于胃病消化不良,因食滞内停而诱发疼痛者,或胃中郁热,脘痛有灼热感的患者。

8周仲英      降脂方

处方:制首乌12克,甘杞子10克,制黄精12克,桑寄生12克,泽泻15克,银花10克,决明子12克,荷叶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l剂,煎服2次。3 个月为一疗程,可连续服用2个疗程,一般不少于1个疗程。

功效:滋肾养肝,降脂。

主治:高血脂伴头昏晕痛目涩视糊,耳鸣,健忘,心悸,失眠,腰酸肢麻,口干。

9张灿玾      遗精方

处方:五倍子30克,茯苓6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为丸或为散。

用法:每日空腹服6克,早晚各1次, 温水送服。

10何任    痛经方

处方:当归9克,芍药18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泽泻12克,川芎9克。

 用法:上六味,杵为散。每服6克,温酒送下,一日三次。

 功效:活血祛淤,行气止痛。

11颜正华   美白方

 处方:柴胡10克,当归6克,生白芍10克,生白术10克,茯苓15克,香附10克,苏梗6克,刺蒺藜10克,炒山栀10克,丹皮6克,郁金10克,橘叶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合兑,分2次温服。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佐以清肝火为治法。

 12邓铁涛   生发汤

处方:何首乌30克,黑豆30克,大枣4枚,甘草5克,黄精15克,熟地24克,桑葚子12克,鸡血藤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l剂,煎服2次。3个月为一疗程,一般不少于1个疗程。

功效:滋补肝肾,养血生发。

主治:脱发,斑秃,白发。

13周仲瑛   降脂方

 处方:制首乌12克,甘杞子10克,制黄精12克,桑寄生12克,泽泻15克,银花10克,决明子12克,荷叶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l剂,煎服2次。3个月为一疗程,可连续服用2个疗程,一般不少于1个疗程。

 功效:滋肾养肝,降脂。

 主治:高血脂伴头昏晕痛目涩视糊,耳鸣,健忘,心悸,失眠,腰酸肢麻,口干。

 14贺普仁    美容粥

 处方:白米100克,鸡汤1200毫升,川芎3克,当归10克,黄芪5克,红花2克。

  用法:将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当归、川芎、黄芪切成薄片,与红花一起装入小布袋中;将米及装药小布袋一起放入锅内,加鸡汤、适量水,大火煮开,小火煮稠,捞出布袋即成。

 功效:改善机体功能,让女性面部皮肤滋润、细嫩,对预防和治疗影响容貌的疾病也有好处。

15董建华

处方:苏梗6g 香附6g 陈皮6g 毕澄茄6g 枳壳10g 大腹皮10g 香橼皮10g 佛手6g。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效:有理气和胃通降之功。

适应症;胃胀痛为主之胃炎患者。胃苏冲剂就是以此为基础做成。

16张镜人

处方:柴胡,苏梗,六曲各6g,炒黄芩,炒白术,炙香附,炙元胡个9g,炙甘草3g八月札15,香谷芽12g。 

功效:有调肝和胃,调脾安中之功。故名安中汤。

适应症;胃炎有脘部胀满疼痛,口苦,食欲减退或伴有嗳气泛酸等症。

17谢昌仁

处方:陈皮,枳实,竹茹6g,黄连2g,姜半夏10,茯苓12g甘草3g。

功效:有苦降辛通,化湿和中之效。

适应症;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窦炎,属痰热中困,胃失和降者。

18梁建波

处方:佩兰10g,元胡10g,普洱茶,厚朴,炙甘草各5g,素馨花12g。

功效:有芳香解郁行气止痛之功。

适应症;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之伴有胃痛胃灼热,胁涨嗳气,呐呆等肝郁气滞,湿浊阻痹者。

19姚奇蔚

处方:北沙参,石斛,淮山药,焦山楂各30g 桑寄生,玉竹20g,青黛,白芍,浙贝各10g。

功效:有养阴建中之效。 

适应症;胃痛胃胀噪杂灼热,口干口苦等肺虚肝热,胃阴不足型萎缩性胃炎。

20赵棻

处方:麦芽,谷芽各30g,内金15g山药15g党参10g甘草5g 为粉加清水超过药面一寸,泡一个小时,沸后继续沸5分钟即可,不宜久煎。

功效:有健脾和胃,复元益气之功。 

适应症;慢性胃炎之脾不建运者,有增加食欲之效。临床功效特彰,确有良效,为脾胃良方,对胃炎有有卓效。

21李振华

处方:沙参20 白芍20 麦冬15 山楂15 石斛15 知母12 花粉12 内金10 丹皮10 乌梅10 陈皮10 甘草3g 

功效:养阴和胃,理气清热。

适应症;各种慢性胃炎属阴虚者,疗效卓著。

22李寿山

处方:党参15 丹参15 蒲公英15 白芍15 炙半夏6 干姜3 炙甘草3 

功效:有益气健胃辛开苦降,和中开痞之功。

适应症;浅表性胃炎,反流性和萎缩性胃炎,此方荣古方三首为一炉,适用于寒热错杂症。

23何任

处方:元胡,川楝子,甘草,海螵蛸,炙香附,沉香各9g 白芍12蒲公英20 乌药6g 有缓解脘腹疼痛之效。

适应症;凡是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肠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慢性胰腺炎,内脏神经功能紊乱等所致气血不调者均可应用。

24李孔定   消斑汤

处方:鲜泽漆10克(干品减半)、大茯苓30克、黄精30克夏枯草30克、连翘15克、山楂15克、枳壳12克甘草3克

主治:斑历(淋巴结核)

用法:诸药纳陶罐内,清水浸泡1小时,煮沸10分钟,取200毫升,煎3次,将药液混匀,分3次温服,1日1剂,连服1~2个月,一般可愈,不愈再服,服药期间加强营养。

25裘笑梅   理气逐瘀消脂汤

处方:炒当归9克、赤芍9克、川芎3克、橘红6克姜半夏6克、炙甘草3克、制香附9克、元参9克 浙贝9克、炒川断9克、炒枳壳6克、失笑散12克生山楂、牡蛎(先煎)各20克、白花蛇舌草12克莪朮6克

主治: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合并不孕。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26罗元凯   理血通经汤

处方:1.吴茱萸60克 2.赤芍60克 3.三棱30克 4.莪朮30克 5.红花30克 6.苏木30克 7.桃仁30克 8.续断60克 9.益母草30克 10.党参45克 11.香附45克

主治: 气滞血瘀所致闭经。症见月经数月不行,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小腹胀痛或拒按,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

用法: 共研细末,每次服12克,用熟地30克、麦冬15克,煎汤送服,每日二次。

27俞慎初  加味五金汤

处方:1.金钱草30克 2.海金砂15克 3.鸡内金10克 4.金铃子10克5.川郁金10克 6.玉米须15克。

主治:肝胆结石,尿路结石,以及肝炎、胆囊炎、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服。

28单兆伟   “芪竹方”  

处方:黄芪20克,玉竹15克,灵芝10克,法半夏6克,白花蛇舌草15克,仙鹤草15克,炒薏仁15克,莪术10克。

功能: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清热解毒。

主治:消化道肿瘤术后,尤其是行化疗的胃癌术后气阴两虚者。

29巴坤杰   活瘀消积汤 

处方:荆三棱(炒)10克,蓬莪术(炒)10克,青皮(炒)10克,枳壳(炒)10克,柴胡8克,郁金10克,当归10克,赤芍12克,鳖甲(醋制)15克,牡蛎(生用先煎)20克。 

功能:养血活瘀,疏肝止痛,软化肝脾。 

主治:痞积癥块,肝脾肿大或肝缩脾大,多种病因引起的肝硬变。证见:脘腹胀满,两胁胀痛,腹大青筋,或有少量腹水,面色黧黑,或见蜘蛛痣、肝掌,唇青舌瘀或舌质暗红,脉细涩。 

用法:将生牡蛎先煎20分钟后,投入全方药物,加水至淹覆药面,置火上煎煮,沸后20分钟,滤滓取汁,早晚各服1次,每日1剂。 

30陈伯咸   清肝化滞汤 

处方:柴胡10克,白芍15克,金钱草10克,浙贝10克,鸡内金10克,茯苓10克,枳实10克,郁金10克,莱菔子10克,香附10克,丹参15克,黄芪30克,山楂10克,陈皮10克。 

功能:疏利肝胆,悦脾化滞。 

主治:肝郁胆热,脾虚失运,痰浊滞留而致的脂肪肝。证见胁肋胀痛,口苦纳少,脘胀体倦,便秘或便溏,苔腻,脉弦细滑等。 

用法:清水浸泡1小时许,中火煎两遍,共熬汁500毫升,分早晚服,忌食辛辣油腻。

31陈庚吉  柴桂汤 

处方:柴胡8~12克,桂枝6~9克,半夏9~12克,白芍15~60克,甘草3克,生姜三片为引。 

功能:舒肝和胃镇痛。 

主治:胃脘痛。 

用法:日1剂,水煎分2次服。 

32陈乔林   疏肝暖土汤 

处方:白术10克,苍术10克,炮姜10克,吴萸6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防风15克,羌活10克,藁木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 

功能:疏肝暖土,顺气解郁。 

主治:老年结肠功能紊乱,表现为脾土虚寒、肝气郁滞者。临床见症为脘痞纳呆,左下腹痛,或腹部不适,腹胀,肠鸣,大便不爽,或泻或结,甚或少腹胀痛即欲如厕势极窘迫。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多弦缓乏力。有的还伴有情绪不安、失眠、心烦。腹胀痛作泻易在餐后,受寒后及情绪受刺激时诱发。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日3次分服。

33陈士奎   三黄胃炎汤 

处方:黄芪18~30克,黄精12~15克,黄连3~6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神曲30克,生姜3片,大枣6枚。 

功能:健脾益气,温中和胃。 

主治:慢性胃炎等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15剂为1疗程。

34陈枢燮   两和镇痛饮 

处方:竹柴胡12克,生白芍15克,枳壳12克,厚朴12克,炒香附15克,佛手12克,炒建曲15克,甘草4克。 

功能:疏肝和胃,行滞镇痛。 

主治:肝胃不和所致胃脘疼痛,包括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囊炎、胃肠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上腹疼痛。 

用法:上药每剂煎3次,每日早、中、晚分服,日1剂。 

35陈亦人   开肺宣郁汤 

处方:秋桔梗6克,炙紫菀12克,川郁金9克,炒枳壳9克,炙杷叶(包)12克,粉甘草3克。 

功能:开宣肺气,利气疏郁。 

主治:食道炎,食道痉挛,慢性胃炎,习惯性便秘,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属肺失宣降,气机郁滞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36陈增潭  复元养肝汤 

处方:白芍15克,何首乌15克,山萸肉12克,百合15克,白茅根15克,炒酸枣仁15克,生黄芪15克,丹参15克,丹皮12克,鸡血藤15克,水红花子15克,生炒苡米各12克,金银花20克,蒲公英15克。 

功能:凉血解毒,养血柔肝,滋肾扶脾。 

主治: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面色晦暗,头昏目涩,手心灼热,两胁隐痛,腰腿酸软或见齿鼻衄血。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煎取400毫升,早晚2次分服。 

37单兆伟  清幽养胃汤 

处方:党参15克,白术15克,白芍20克,佛手片10克,丹参15克,红花10克,黄芩10克,仙鹤草15克,山楂12克,神曲12克,甘草5克。 

功能:益气活血,清幽养胃。 

主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十二指肠炎症、溃疡病辨属中虚气滞血瘀证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2个月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1周。 

38翟明义  首乌汤 

处方:生首乌15克,连翘15克,丹皮15克,大青叶15克,板蓝根15克,半枝莲15克。茜草15克,丹参15克,柴胡12克,茵陈30克,白茅根30克,甘草6克。 

功能:清热解毒,清肝利胆,祛湿热,退黄疸。 

主治:湿热蕴结型黄疸(阳黄)。对急性乙型黄疸型肝炎乙肝血清标志物抗原三项阳性及转氨酶、总胆红质、黄疸指数升高者有效。以发热或不发热、身黄、目黄、尿黄三大主症为特征。 

用法:冷水浸泡连煎2次,加水高出药面1~2寸。用砂锅煎煮沸后约30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煮。两次药液加在一起,1日分3次服完。每日1剂,连服50~60剂。

39丁光迪   升降汤 

处方:柴胡5克,炒枳壳7克,炙甘草4克,广郁金10克,丹皮10克,黑山栀10克,枇杷叶(去毛包)10克。 

功能:升降气机。 

主治:胁痛及肝胆道病证。 

用法:水煎服,1日1剂,每周服5剂。 

40丁泽民  榆槐脏连丸 

处方:黄连37.5克,黄芩225克,槐角150克,炒槐米112.5克,地榆炭112.5克,生地112.5克,当归75克,荆芥75克,阿胶75克,猪大肠80克,防风75克,赤芍80克。 

功能: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主治:肠热便血、脏毒下血、肛门水肿、灼热坠痛者。 

用法:将猪大肠煮烂,余药共研细末,诸药混合加炼白蜜为丸。 

41方药中    苍牛防己汤 

处方:苍、白术各30克,川、怀牛膝各30克,汉防己30克,大腹皮30克。 

功能:健脾、活血、行水。 

主治:水臌(肝性腹水)。 

用法:上方先用冷水浸泡2小时,浸透后煎煮。煎时水量以水淹没全药为度,细火煎煮2次,首煎50分钟,二煎30分钟,煎成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一般分两次,饭后2小时服用。如腹胀甚不能多进饮食、服药后腹满加重者,可少量多次分服,分4、5次服用亦可,但须在1日之内服完1剂。服药期间饮食应绝对忌盐忌碱。 

42高钦颖   活胃饮 

处方:白术12克、苍术12克、厚朴12克、香附10克、木香10克、佛手10克、白芨20克、乌贼骨20克、甘草10克。 

功能:健脾燥湿,行气开胃,收敛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症见胃脘疼痛,痞满胀闷,呕哕噫气,嘈杂泛酸,食欲不振,倦怠无力,口中粘腻不爽,大便不调,脉象弦滑或沉细,舌淡苔白厚腻等。 

用法:每日1剂 ,水煎两次,取汁500毫升左右,分2-3次服用。 

43高上林   柴胡利胆汤 

处方:柴胡10克,半夏10克,党参15克,甘草lO克,郁金10克,金钱草50克,丹皮15克,芍药15克,薏仁30克。 

功能:利胆和胃,清热渗湿。 

主治:慢性胆囊炎是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为胆囊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病有时为急性胆囊炎的遗患,但大多数病例,既往没有急性发作病史,发现时即为慢性。症见:右胁下隐痛,或右肩胛区疼痛,上腹或右上腹不适,胃脘胀满或灼热,口苦,嗳气,恶心,进油煎或脂肪类食物后,上述症状加重,小便时黄,大便时干时稀,脉弦,舌苔厚腻。 

用法:浸泡20分钟,水煎两次,每次煎25分钟,两煎混合,早、晚空腹各温服一半,每日1剂。 

44高省身  肝郁得效方 

处方:全当归15克,赤白芍各9克,醋青皮12克,郁金9克,醋香附12克,广木香9克,炒枳壳9克,陈皮12克,焦白术12克,云茯苓12克,醋柴胡6克,甘草6克。 

功能:疏肝理气,和血散瘀,健脾和中。 

主治:胁痛脘胀,嗳气频作,纳谷减少,身倦乏力,精神郁闷等,并治慢性肝炎、肝硬变等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煎2~3次均可。早、中、晚餐后1~2小时温服。 

45龚琼模   消胃痞方 

处方:黄芪20~3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3克,丹参15~30克,檀香8克(后下),枳壳10克,白芍15~30克,薏苡仁30克,蛇舌草20克,猪苓15克,乌梅15克,黄连5克,山慈菇10克。 

功能:健脾益气,养胃生津,活血化瘀。 

主治:中医胃痞证,西医慢性胃炎、胃癌前期病变。表现为胃脘痞满疼痛,纳呆,嗳气,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消瘦乏力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3个月为1疗程。 

46郭国兴  行气香苏散 

处方:10克,香附12克,陈皮10克,枳实10克,台乌药10克,木香10克,元胡10克,小茴香10克,草豆蔻10克,六神曲12克,白芷10克,甘草5克,生姜3片。 

功能:温通行气,和胃止痛。 

主治:气滞中寒,饮食生冷,外感寒邪,胃胀胃痛,寒疝腹痛,妇女痛经等。 

用法:水煎服。 

47郭谦亨  久泻断下汤 

处方:炙椿皮9克,土茯苓9克,川黄连6克,炒干姜6克,石榴皮4~6克,防风4克,广木香4克,炙粟壳9克,元胡4克。 

功能:燥湿开结,寒热并调,理气涩肠。 

主治:久泻久痢之湿热郁肠,虚实交错证(过敏性结肠炎、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适应症:长期溏便中杂有脓液,或形似痢疾,先粘液脓血,后继下粪便,左下腹痛,或兼见里急后重时轻时重。 

用法:一般常法煎服,也可加大剂量改作散剂或丸剂。丸剂每服9克,散剂每服6克,日服2次,勿在铜铁器中煎、捣。 

48何炎焱   二甲调肝汤 

处方:炒山甲15克,鳖甲24克,三七6克,丹参15克,茵陈30克,田基黄30克,太子参18克,茯苓18克,黄芪18克,白芍15克,女贞子15克,糯稻根须24克。 

功能:消癥、活血、清热、益气、养阴。 

主治: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 

49贺执茂   通便润肠汤 

处方:生地20克,归尾15克,白芍10克,火麻仁(打碎)30克,郁李仁15克,枳壳10克,厚朴8克,大黄10克,黄芩10克。 

功能:润肠通便,清热养血。 

主治:痔等肛肠疾病所致的便秘及习惯性便秘。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50胡翘武  姜莲养肠汤 

处方:干姜3克,毛姜10克,阿胶10克,旱莲草20克,当归10克,黄连6克,白术10克,木香6克,防风6克,炙甘草6克。 

功能:燮理阴阳,祛邪厚肠止泻。 

主治: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等),证见腹泻经久反复不已,大便溏薄,日2、3次,或挟赤白粘液,腹痛隐绵,按之不减,形体消瘦,四末不温,神疲倦怠,纳谷不馨,脘腹不适,口干粘或苦,不甚喜饮,舌质淡红或暗红,多细裂纹,苔薄白微腻,脉虚濡或细弦略数。 

用法:每日1剂,头煎二煎药液合并约400毫升,早晚两次空腹分服。其中阿胶应另炖烊化,分2次兑入药液中。症状缓解取得疗效后,可以上方剂量比例研末(阿胶烊化)为丸,每服10克,日两次空腹吞服,以资巩固,以2~6个月为宜。 

51蒋文照  健脾胜湿汤 

处方: 炒白术9克,制川朴4.5克,白蔻仁3克,广藿香9克,新会皮6克,石菖蒲6克,广木香6克,炒枳壳6克,神曲9克,炒苡仁20克,白茯苓12克,车前草9克。 

功能:健脾助运,分化湿浊。 

主治:胃脘胀,食欲不振,泛恶欲吐,身倦困重或头身重痛、面浮肢肿、小便短少、大便溏泻、脉濡缓或濡数,舌质淡或红,苔白腻或黄腻。 

52康良石  小芩连汤 

处方:录子芩10克,川黄连3克,蒲公英12克,绵茵陈12克,广郁金10克,威灵仙10克,菜豆壳10克,北柴胡5克,生甘草3克。 

功能:清热利湿,理气解郁,通络止痛,利胆退黄。 

主治:胁痛(慢性胆囊炎及急性发作)。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遍,15剂为1疗程。禁饮酒、忌油腻、羊肉、狗肉、辣椒、胡椒、蒜、葱等大辛大热食物。并发病毒性肝炎者,当视具体证候综合辨治。 

53来春茂    乙肝解毒汤 

处方:方1:黄芪30克,虎杖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露蜂房15克,半枝莲15克,仙鹤草15克,土茯苓15克,仙灵脾15克,鹿衔草15克,柴胡12克,郁金12克,当归12克,生鸡内金12克,桂枝9克,甘草3克。方2:雄黄30克(色赤如鸡冠者为上品,效高毒性小),生白矾(即酸矾)15克,五灵脂60克,共研细末装胶囊。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健脾疏肝,益气温肾。 

主治:慢性乙型肝炎。 

用法:方1:水煎服,先将诸药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沸后再煎5分钟即可。方2:胶囊用汤药或温开水送服均可,每次吞服0.3克(2粒),每日2次汤药、胶囊均6日1个疗程。服完1个疗程停药1天,再服第2个疗程。 

54劳绍贤    清浊安中汤 

处方:白蔻仁12克,川厚朴12克,法半夏12克,滑石30克,生苡米30克,郁金12克,珍珠母30克,炙甘草5克。 

功能:清利湿热,理气安中。 

主治: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见有湿热内盛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55郭剑华    痛风舒方  

处方: 黄柏15克,苍术12克,威灵仙12克,独活15克,土茯苓20克,络石藤15克,山慈菇6克,丹参15克,薏苡仁30克,车前子(包)20克,川牛膝15克。

功能 :清利湿热、活血止痛。

主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56胡国俊   麻旋二虫饮

处方: 麻黄8克,旋覆花(包)10克,蝉蜕6克,僵蚕10克,杏仁10克,炒白芍10克,枇杷叶10克,桔梗10克,甘草6克。

功能 :宣肃太阴,祛风化痰,解痉缓急。

主治 :凡外感咳嗽、感冒后咳嗽,或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病症见有咳嗽咽痒、胸闷、气促,或微喘,痰多色白质清稀,或缠扰咽部不易外排,或微恶风寒,或胸胁微痛,或口干不欲饮,甚则彻夜咳嗽不已、无以入寐,一两月甚或缠绵半年不已者,舌淡红,苔薄白微黏或白滑,脉浮紧或浮滑等。

用法: 一日一剂,水煎服。煎煮时间不宜过久,早晚各一次温服。

57何承志  三奇汤

处方:人参3g 天冬15g 熟地20g 女贞子15g 丹参15g 仙灵脾15g 阿胶10g 鹿角霜10g 黄精20g 羊蹄根10g 黄芪20g

功能:补肾益精,调和阴阳。

主治: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球减少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人参另冲服或单独炖服。

58.周信有    调更汤

组成:淫羊藿20克,当归9克,丹参20克,生地20克,杭白芍15克,菊花15克,山栀子9克,黄芩9克,炒枣仁20克,夜交藤20克,五味子2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珍珠母30克,紫草9克。水煎服。

功效:补益肝肾、调理阴阳、温下清上,育阴潜阳。

主治:更年期综合征。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59.周信有     助脬化气汤

处方仙灵脾(羊脂炙制)20克,仙茅20克,金毛狗脊15克,炒金铃子9~15克,王不留行15~20克,香附9克,肉桂6克,醋鳖甲30克,桃仁9克,怀牛膝15~20克,赤芍20克,冬葵子9~15克,泽泻15克,炒车前子15~30克(包煎)

功效益肾疏肝理气,活血散结利水。

主治:癃闭,多见于前列腺增生之排尿困难,肾虚之证明显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二煎药液相混,早、晚分2~3次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散佚中医名方总钩沉(三)
急慢性胃肠炎
张羹梅内科秘验方
慢性胃炎中医常用处方
内科临床秘方第五十至六十九
民间散佚中医名方总钩沉(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