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急慢性胃肠炎

(一)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系指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胃黏膜的炎性变化。本病临床上缺乏特征性症状,诊断有一定困难。

临床上一般将急性胃炎分为外源性和内生性两大类,外源性急性胃炎包括单纯性与腐蚀性二种;内生急性胃炎则包括感染性和化脓性二种。单纯性胃炎可由化学品、物理性刺激、细菌或细菌毒素等引起,胃黏膜有卡他性病变,主要为充血、水肿、黏液增多,表面盖满灰黄色渗出物,有时伴有出血点与糜烂;症状轻重不一,多有上腹部不适,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有发热、失水、酸中毒、休克等中毒症状。腐蚀性胃炎是由于口服强酸或强碱等腐蚀剂所引起,主要的病理变化为黏膜的充血与水肿,严重病例可发生糜烂、溃疡、坏死,甚至穿孔。临床表现为口腔、胸骨后及上腹部有剧痛,伴吞咽困难与吞咽疼痛,呕吐频繁,吐出血样黏膜腐片,患者多发生虚脱或休克,严重者可有食管或胃的穿孔。

感染性胃炎是机体患全身性急性感染时,病毒、细菌或其毒素循血液途径进入胃组织而产生的急性血源性胃炎。病理变化常弥漫全胃,黏膜可有充血、水肿,广泛的糜烂以至出血。患者常有食欲减退、中上腹部不适或发胀,伴有呕吐、恶心。

化脓性胃炎,又称急性蜂窝织性胃炎,是一种严重的胃炎,由于化脓性细菌侵入胃壁所致。病理变化主要是胃黏膜下层的严重化脓性炎症,可发展至胃壁坏死穿孔;有弥漫及局限二型,临床上以弥漫型较多见。起病突然,有上腹部剧痛,恶心、呕吐、寒战、高热、上腹部肌紧张和显著压痛等全身脓毒血症和急性腹腔炎症的表现,可并发胃穿孔、腹膜炎、血栓性门静脉炎及肝脓肿。

对本病的诊断,可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外,还有胃镜检查、活组织病理检查等手段。

验方一

处方:藿香、佩兰、半夏、黄芩各9克,制川朴415克,橘皮6克。

用法:水煎服。食积加麦芽15克;呕吐剧烈加黄连3克,姜竹茹9克;腹痛加木香6克。

功能:主治单纯性胃炎。

验方二

处方:苏梗9克,藿香梗9克,制半夏9克,陈皮9克,厚朴6克,炒竹茹6克,黄芩9克,生姜415克。水煎服。

功能:健脾利湿,行气宽中,理气降逆,清热和胃;主治急性单纯性糜烂性胃炎。

验方三

处方:红藤18克,败酱草15克,大蓟15克,白芍12克,炒黄连3克,白芨片10克,甘草3克;水煎服。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化淤,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缓急定痛,柔肝滋阴;主治急性出血性糜烂性胃炎。

验方四

处方:高良姜6~15克(酒炒),香附9~15克(醋炒),青皮9克,郁金9~18克,砂仁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能:理气和胃,湿中散寒;治急性胃炎。

验方五

处方:藿香、茯苓各15克,大腹皮、陈皮、厚朴、半夏曲、紫苏各10克,甘草、桔梗各6克,苍术12克,白芷、生姜各9克,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能:对细菌性或过食生冷引起的急性胃炎具有极好的效果。

(二)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以胃黏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根据胃黏膜的组织学改变,可分为浅表性、萎缩性和肥厚性胃炎。按病变的部位又可分为胃体胃炎和胃窦胃炎。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一般都不典型,病程缓慢,常反复发作,除胃部不适或疼痛外,各类型的慢性胃炎临床表现有所不同。浅表性胃炎一般表现为饮后上腹部不适,有饱闷及压迫感,嗳气后自觉舒服,有时还有恶心、呕吐泛酸及一时胃痛,无明显体征。萎缩性胃炎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饭后饱胀,上腹疼痛以及贫血、消瘦、疲倦和腹泻等全身虚弱症状。肥厚性胃炎则以顽固性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食物和碱性药物能使疼痛缓解,但疼痛无节律性。部分病人可有上腹部及左上腹部轻度压痛,亦有表现为反复上消化道出血。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是急性胃炎的遗患,亦可能与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的食物或药物有关,长期胆汁返流可形成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胃镜和活组织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本病目前尚无特别治疗方法,主要采用抗菌、助消化、解痉止痛药物等。本病中医学属胃脘痛范畴。认为此病的发生是由于饮食与情志所伤,两者互为影响,而致胃痛。

验方一

处方:柴胡、白芍、郁金、香附、木香、延胡索、金铃子、香橼皮各9克;水煎服。

功能: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主治肝郁气滞型慢性胃炎。

如泛酸加煅瓦楞15克;嗳气无泛酸加乌梅3克;呕吐加姜半夏9克。

验方二

处方:川楝子9克,玄胡9克,柴胡9克,枳实9克,芍药9克,甘草9克,红藤9克,青木香9克;水煎服。

功能:泄热消滞,和胃止痛;主治慢性胃炎。

验方三

处方:党参2克,丹参2克,川楝子2克,黄芪115克,红花115克,川芎115克,没药115克,玄胡115克,乌药115克。砂仁115克,吴莱萸1克,黄连1克。

用法:按上述比例研末,制成丸剂,每丸重10克。

功能:益气化淤;主治慢性胃炎。

验方四

处方:党参10克,白术15克,茯苓10克,丹参15克,香附10克,高良姜5克,甘草5克,青黛1克。

用法:将前七味药水煎至200毫升,再入青黛即成。每日30毫升分2~3次饭前服下。

功能:健脾温中,活血理气;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

验方五

处方:黄芪30克,蒲公英20克,百合20克,乌药10克,白芍20克,甘草10克,丹参20克,炒神曲10克,炒山楂10克,炒麦芽10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益气健脾,解毒生肌,活血通络,缓急止痛;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

验方六

处方:黄芪20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良姜10克,枳实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功能:益气理气,温中散寒,活血化淤;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验方七

处方:北沙参15克,玉竹15克,石斛15克,生地9克,通草9克,莲子15克,扁豆15克,黑栀子9克,茯苓15克,滑石12克,甘草6克,竹叶6克,灯芯115克;水煎服。

功能:降心火,复胃阴;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三)急慢性肠炎

急慢性肠炎是指由多种因素所引起的肠部(小肠和大肠)的出血、坏死、溃疡等病变的疾病。临床表现一般为腹痛、腹泻,粪便带血,呕吐等。常见的有: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局限性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等,不同的疾病症状轻重不一,起因不尽相同。

诊断本病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另外配以X线检查,肠镜检查,粪便化验等实验室手段。

验方一

处方:朱砂莲15克,蜈蚣2215克,血见愁30克,补血草30克,白芨15克,炒地榆30克,小蓟30克,索骨丹15克。

用法:上药加水浓煎成150毫升,分2次灌肠用,1日1次,每次70~100毫升。1月为1疗程;如1疗程见效不大,休息1周左右,继续第2个疗程治疗。

功能:清热凉血,收敛止血,生肌敛疮;主治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验方二

处方:黄芪30克,银花炭(冲)10克,薏米15克,山楂15克,党参10克,山药10克,云苓10克,白芍10克,木香60克,桔梗6克,甘草6克,砂仁(后下)3克;水煎服。

功能:健脾化湿,固肠止泻,修复溃疡;主治溃疡性结肠炎。

验方三

处方: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芨20克,甘草6克,苍术10克,藿香10克,川椒5克,肉桂30克,田匕3克,河子15克。

用法:制成冲剂,每次服15克,每日服2至3次。3个月为1疗程。也可用水煎服。

功能:健脾化湿,益气温肾;主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验方四

处方:茯苓15克,猪苓9克,苍术9克,厚朴9克,泽泻9克,桂枝3克,甘草3克,苡米9克,杏仁9克,通草3克,白蔻仁6克,滑石9克,生姜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能:运脾化湿,主治急性肠炎。

验方五

处方:川附子30克,炮干姜12克,潞党参15克,白术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肉桂10克,肉蔻霜10克,天生磺3克(吞服),乌梅10克,甘草6克,公丁香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能:湿肾健脾、止泻,主治慢性肠炎。

验方六

处方:桃仁15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乌药15克,元胡10克,甘草10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灵脂10克,红花10克,枳壳10克,香附15克,公英50克,楂炭50克,黄连10克,车前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功能:活血逐淤,清热祛湿;主治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验方七

处方:生地15克,白头翁15克,银花15克,茜草12克,生米仁15克,黄连415克,甘草3克。水煎服。

功能:清热化湿,泻火解毒,止血祛淤,渗湿排脓;主治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五、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又称消化性溃疡,是指仅见于胃肠道与胃液接触的部位的慢性溃疡,其形成和发展与胃液中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溃疡主要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

本病的临床表现不一,主要症状和体征为上腹疼痛,恶心与呕吐,嗳气与反酸及其他消化系统症状。上腹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典型的消化性溃疡疼痛具有长期性、周期性和节律性。在慢性、进行性病程中,可以发生多种并发症,常见的有大量出血、幽门梗阻及急性穿孔等三项。

一般认为,本病发生与精神刺激、饮食不节、生活不规律,吸烟、酗酒、进食有刺激性食品和饮料等有密切相关。根据本病的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上腹部疼痛等特点,通常可作出诊断。另外,帮助确诊的方法有X线钡餐或纤维胃镜检查,活组织检查等。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制酸药、抗胆碱能药,组胺H2受体阻断剂、胃黏膜保护药物等,目的在于减轻或消除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并发症。

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属于中医的胃痛或胃脘痛范畴。

验方一

处方:党参9克,白芷9克,白术9克,山药9克,干姜415克,木香8克,荜拨6克,茯苓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功能:行气温中,主治消化性溃疡。

验方二

处方:血竭60克,孩儿茶150克,参三七60克,生石膏300克,白芨300克,川黄连60克,白芍300克,甘草150克。

用法:先将生石膏放在电炉上直接火煅,其余药物分别用文火或烘箱烘干,将以上诸药研粉过120目筛,装瓶备用。饭前半小时用热水或蜂蜜调成糊状吞服,每次20克,每日3次,服后食道部仍有干涩及物粘附紧束之感属正常反应,勿饮开水。

功能:活血祛腐,生肌敛疮,消炎止痛;主治胃、十二指肠溃汤。

验方三

处方:乌贼骨50克,大贝母50克,生白芍50克,生甘草5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参三七粉30克。

用法:将上药混合研末,装入空心胶囊,每丸重约015克。每日3次,每次6粒,饭前2小时温开水冲服;25~30天为1疗程。

功能:制酸止痛通淤,养胃和中通络;主治消化性溃疡。

验方四

处方:党参60克,黄芪60克,白芨45克,白芍45克,茯苓21克,何首乌21克,鱼腥草21克,山药24克,黄精24克,仙灵脾18克,熟地18克,枸杞子27克,丹参27克,煅瓦楞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鸡血藤15克,田七9支;水煎服。

功能:健脾益气,补益肝肾;主治消化性溃疡。

验方五

处方:紫河车(焙干)250克,黄芪50克,元胡30克,茯苓30克,鸡肉金20克,砂仁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拌匀,早晚饭前各用温开水送服10克。每服10天停用5天,连服2月。

功能:益气补血,养胃健脾,理气祛淤,解痉止痛;主治消化性溃疡(尤宜于寒虚型溃疡)。

验方六

处方:白头翁30克,生黄芪15克,蜂蜜40克。

用法:此为一天量。按比例取白头翁、生黄芪若干,先用清水漂洗5分钟,取出生药,浸泡在冷水中一昼夜,翌日取文火浓煎2次,去药渣,将药液沉淀一夜,取上清液再煮沸浓缩,另将蜂蜜煮沸,去浮沫,用蜂蜜加入药液中,浓缩成糖浆,分装在500毫升盐水瓶中,封口备用(其中含生药白头翁210克,生黄芪105克,蜂蜜280克%)。每次20毫升,日服3次,饭前热开水冲服。

功能:健脾止痛,生血生肌;主治消化性溃疡,尤适于胃阴不足型。

验方七

处方:苏梗9克,广郁金10克,制香附12克,路路通9克,煅瓦楞12克,大白芍12克,佛手片9克,水煎服。

功能:疏肝理气,宽中解郁,活血通脉,柔肝缓急,制酸止痛;主治疼痛型消化性溃疡。

验方八

处方:丹参15克,赤芍12克,炒枳壳9克,制半夏9克,姜竹茹9克,陈皮9克,砂仁壳415克(后入);水煎服。

功能:活血祛淤,醒脾开胃,消胀开痞,降逆止呕,清热和脾;主治以疼痛食入随吐为主症的消化性溃疡。

六、胃下垂

人取站立位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髂嵴连线以上,称为胃下垂。胃下垂常是内脏下垂的一部分。轻度胃下垂者多无症状,下垂明显者可伴有与胃肠动力及分泌功能较低有关的症状,例如上腹不适,易饱胀,厌食,恶心,嗳气及便秘等。有时感觉深部腹隐痛,可能与肠系膜牵拉有关。患者餐后、多站立及劳累后上腹不适常加重;此外尚有其他内脏下垂的表现,以及站立性昏厥、低血压、心悸等循环无力症表现。

患者体征可见肋下有为大于90度,站立时按手于患者上腹部易感到腹主动脉的搏动,以双手托抚患者下腹胀坠减轻的感觉。上腹部压痛点可因卧,立位变动而不固定。有些病例可听见胃有振水声及伴有肝、右肾或结肠下垂的现象。

胃下垂的发生主要和膈肌悬吊力不足,膈胃、肝胃韧带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驰等因素有关。本病诊断依靠X线胃肠钡餐检查证实。采用加强腹肌锻炼、放置胃托、增加营养和对症治疗等方法,对病可取得一些效果。

中医虽无胃下垂的病名,但根据临床表现,当属胃痛、腹胀范畴。

验方一

处方:沙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黄12克,玉竹10克,白芍10克,枳壳10克,党参10克,红花6克,桃仁6克,桃仁10克,当归1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益胃养阴活血,主治胃下垂。

验方二

处方:柴胡3克,炙升麻3克,炙甘草3克,枳壳20克,白芍10克,玄胡10克,炒川楝10克,白术10克,炒神曲10克,山楂10克,党参10克,黄芪10克,鸡内金10克。

用法:每剂煎2次,首次加水约500毫升,煎至200毫升,同法再煎1次,将2次药液混合,分2次饭后服用。

功能:疏肝益气,主治胃下垂。

验方三

处方:柴胡9克,白术12克,白芍12克,茯苓12克,枳实15克,党参15克,山药30克,黄芪30克,生麦芽20克,炒葛根18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功能:补气健脾,升阳举陷,温补肾阳;主治胃下垂。

验方四

处方:附子9克,炒白术15克,焦艾叶6克,小茴香6克;水煎服。

功能:升阳益火,振奋脾胃;主治胃下垂。

验方五

处方:炙黄芪120克,防风3克,炒白术9克,炒枳实15克,煨葛根12克,吴茱萸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益气、举陷、升阳;主治中心下陷,脾胃虚火型胃下垂。

验方六

处方:炙黄芪12克,党参12克,炒白术12克,柴胡415克,炙升麻9克,芡实12克,陈皮9克;水煎服。

功能:益气提阳,健脾固涩,理气和中;主治胃下垂症。

验方七

处方:黄芪20克,白术15克,枳壳15克,防风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功能:升提固脱,补中益气;主治胃下垂。

验方八

处方:党参12克,白术10克,云苓10克,砂仁6克,蔻仁6克,陈皮6克,枳壳6克,厚朴6克,麦芽6克,谷芽6克,神曲6克,山楂6克,木香3克,山药15克,鸡内金12克,甘草6克,大枣6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主治胃下垂。

七、腹痛

腹痛是指腹部发生疼痛的症状而言,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是多种疾病的症状之一。腹腔内脏疾患,脊椎疾患,全身中毒性疾病以及过敏等,均可出现腹痛症状。要寻找腹痛的病因,须从腹痛的部位、性质及伴随症状等几方面着手。

腹痛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上腹痛、下腹痛、侧腹痛及脐周、全腹部疼痛等。腹痛性质有持续性疼痛、阵发性疼痛、持续性剧痛伴阵发性加剧、放射性疼痛等。腹部疼痛可出现一些伴随症状。

诊断和治疗应根据患者腹痛的性质、部位、伴随症状及详细病史,找出原发疾病,然后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在病因尚未弄清的前提下,不要急于使用止痛药物,以免掩盖病情,造成误诊。

验方一

处方:高良姜12克,香附6克,广木香6克,桂枝6克,陈皮6克,炮姜6克,苏叶10克,乌药10克,小茴10克,吴茱萸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能:主治寒气凝聚型腹痛(症见腹痛急暴,遇冷更甚,得温则减,小便清长,大便稀溏,口不渴,脉沉紧,舌苔白)。

验方二

处方:附子理中丸(成药)或人参健脾丸(成药),成人每次1~2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型腹痛(症见腹痛绵绵,痛时喜按,喜热恶冷,时作时止,神疲气短,脉沉细,苔薄白)。

验方三

处方:小茴香10克,大黄10克(后下),五灵脂10克,生蒲黄10克,元胡10克,制没药6克,当归12克,肉桂3克,川芎15克,赤白芍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能:主治气滞血淤型腹痛(以气滞为主,症见有脘腹胀闷,疼痛拒按,烦躁易怒,怒则痛发或加剧;以血淤为主者,症见疼痛较剧,痛处不移)。

验方四

处方:焦山楂15克,炒麦芽15克,茯苓12克,鸡内金12克,神曲10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陈皮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若大便不通,脉实有力者,加大黄(后上)、槟榔、枳壳各10克;若呕吐者,加半夏10克,生姜6克。

功能:主治食滞型腹痛(症见嗳腐吞酸,恶食,脘腹胀痛拒按,痛而欲泻,泻后痛减)。

八、腹泻

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系指排便次数增加,粪便稀薄或含有脓血黏液。小肠病变引起腹泻的特点是腹部不适,多位于脐周,并于餐后或便前加剧,无里急增重,大便量多,色浅,次数可多可少;结肠病变引起腹泻的特点是腹部不适,位于腹部两侧或上腹,常于便后缓解或减轻,排便次数多且急,粪数少,常含有血及黏液;直肠病变引起腹泻常伴有里急后重。

胃肠道的功能可概括为分泌、消化、吸收和运动,其中任何一种功能发生障碍都可引起腹泻;实际上往往是多种功能障碍的相互影响而致腹泻。

腹泻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临床表现、直肠指诊、粪便检查等,如有困难,再进一步作乙状结肠镜、X线检查以及纤维结肠镜或小肠镜检查;必要时作各种功能试验,如小肠吸收功能试验、胰腺功能试验等。

本病主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在确定病因的情况下,对症下药治疗。

中医认为腹泻与脾虚的关系最为密切。

验方一

处方:葛根、黄芩、银花、莱菔各9克,黄连、甘草各3克;水煎服。

功能:主治外感型急性腹泻。

验方二

处方:炒山楂12克,半厦、茯苓、莱菔子、连翅各9克,炒麦芽15克,陈皮6克;水煎服。

功能:主治内伤型急性腹泻。

验方三

处方:天仙子120克,赤石脂1000克,枯矾1000克;研成细末,制成片剂,每片0134克。每次3至5片,每日3次,30天为1疗程。

功能:温中理气,活血行滞,止泻止血。主治慢性腹泻。

验方四

处方:熟地15克,山药12克,炒扁豆12克,炮姜9克,吴茱萸6克,炒白术15~3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功能:温中健脾;主治慢性腹泻。

验方五

处方:秦艽12克,萆藓12克,党参12克,补骨脂12克,茯苓10克,焦白术10克,陈皮10克,砂仁3克;水煎服。

功能:补气健脾调中,补肾止滞利湿。主治慢性腹泻。

验方六

处方:葛根、炒扁豆、滑石各15克,苍术9克,黄芩、黄连、藿香、银花、车前子各10克,甘草3克,陈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能:主治外感暑湿引起的腹泻。

验方七

处方:炒山药30克,炒扁豆、炒薏仁各20克,莲子肉、煨肉蔻各10克,炙甘草、生姜各6克,大枣10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型腹泻。

九、便秘

粪便在肠腔内滞留过久,内含水份过量吸收,以致粪质过于干燥、坚硬,正常的排粪频率消失,称为便秘。正常情况下,人大便一般每天1~2次或2天1次;如排便间隔超过2昼夜,且大便干燥,排便艰难者,可视为便秘。

便秘的原因颇多,主要分为结肠便秘和直肠便秘二类。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有排便动力缺乏、肠道所受刺激不足、肠黏膜应激力减弱、神经精神紊乱,排便反射消失及其他如中毒等。

临床表现因病因和病情不同而有差异。单纯性便秘(即无器质性病变)患者无症状,有时有左下腹张压,里急后重,欲便不畅等症;在习惯用泻药的病人,由于胃肠运动紊乱,可出现中上腹饱胀不适、嗳气、反胃、恶心、腹痛、腹鸣、多屁等症状;在痉挛性结肠便秘时,常有阵发性腹部疼痛。少数病例可有骶骨部、臀部、大腿后侧的隐痛与酸胀感觉。

对本病的诊断,应首先详细分析病史,根据病人所表现的体征等推究引起便秘的原因,以便对症用药。还可借助于直肠指诊、乙结肠镜检、胃肠X线钡餐检查及粪便检验等手段来帮助确诊。

治疗应对症治本。适当多吃蔬菜、水果及含纤维素多的食物,适当增加运动量,使排便次数增加、间隔时间缩短;在治疗初期可辅以轻泻剂,而强泻剂或灌肠应尽量少用或慎用;对顽固性便秘的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如润滑性泻剂、稀释性泻剂、刺激性泻药等药剂。

验方一

处方:大黄(后下)、郁李仁、枳实各10克,厚朴9克,麻子仁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或用大黄30克,水冲服。

功能:主治突热性便秘。

验方二

处方:半夏、疏黄各等份,分别研成细面,然后混合掺匀。每服4克,每日2~3次(用当归15克、肉苁蓉10克煎汤冲服)。

功能:主治寒性便秘。

验方三

处方:当归20克,黄芪15克,麻子仁15克,柏子仁10克,郁李仁10克,生熟地12克,肉苁蓉9克,柴胡9克,升麻6克。

用法:用蜂蜜30毫升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或用番泻叶30克,冲水代茶服。

功能:主治虚秘性便秘。

验方四

处方:生首乌15克,玉竹9克,大腹皮12克,青陈皮6克,生枳壳9克,乌药9克,青橘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能:调气畅中,和胃润肠;主治便秘症。

验方五

处方:肉苁蓉15~24克,熟地黄12~18克,当归9~15克,郁李仁(炒)9~15克,黑芝麻(炒)9~15克,胡桃仁(炒,去脂皮)6~9克,炒枳壳415~6克,玉竹9~12克,知母6~9克,砂仁(捣)3~6克。

用法:诸药加水200毫升,浸泡半小时,以文火煎取100毫升;药渣再加水约150毫升,煎取100毫升,两煎混合,分两次于午、晚饭前温服。服十余剂后,如大便通畅,按原方数倍量,制成9克蜜丸,每服1丸,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以巩固疗效。

功能:主治各种类型的便秘。

验方六

处方:玄参12克,麦冬12克,生地12克,郁李仁6克(打),火麻仁6克(打),枳壳6克。

用法:上6味加水500毫升,浸泡30~50分钟,加热煮沸30~40分钟,过滤;残渣再加水300毫升煮沸3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即得。每日1剂,分3次服用。功能:主治阴虚便秘和习惯便秘。

十、痢疾

(一)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由痢疾杆菌引起、以结肠弥漫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以夏秋季节多见。临床表现主要是阵发性腹痛、腹泻,大便初时为糊状或水样,继而转为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同时伴有发热、恶心、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原体是痢疾杆菌,传染源是急慢性病

人及带菌者,病菌由大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水、食物、蝇和用具经口传染。

本病诊断依据在流行季节,有饮食不洁史,出现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粪便检查有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粪便培养找到有痢疾杆菌。对慢性菌痢可作乙状结肠镜检和X线钡餐检查以资鉴别。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抗菌药物,同时给予补液,解痉,纠正酸中毒等对症处理。本病属于中医的痢疾范畴。

验方一

处方:秦皮30克,白头翁30克,红藤60克,败酱草60克,马齿苋60克,凤尾草60克,赤芍20克,甘草10克;水煎服。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

验方二

处方:葛根、黄连、黄芩、广木香、槟榔、地棉草各等份;制成颗粒型冲剂,每袋17克。轻、中型每日3次,每次1袋;重型每日3次,每次2袋。

功能:清热解毒,行气导滞;主治急性湿热型痢疾。

验方三

处方:银花50克,黄连20克,白头翁50克,秦皮50克,大黄30克,炒地榆50克,乌梅50克,仙鹤草50克,山楂50克。

用法:上药水浸浓煎2次,过滤去渣,取药液500毫升备用。每次灌肠用药150~250毫升,保留30分钟,每日2次,3天为1疗程。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

验方四

处方:葛根9克,黄芩9克,焦槟榔12克,白芍15克,藿香9克,黄连6克,木香9克,生甘草6克,车前草15克,炮姜3克;水煎服。

功能:清热化湿,消积导滞,调和气血;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

验方五

处方:穿心莲12克,鱼腥草12克,黄柏6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清热解毒,利湿止痢;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

验方六

处方:苦参1000克,广木香600克,生甘草150克;研成细末,水泛为丸。日服3次,每次615克。

功能:清热解毒,行气止痛,温中和胃;主治血痢、热痢。

验方七

处方:白头翁15克,黄连415克,黄柏9克,秦皮12克,木香9克,白芍12克,甘草4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解毒,行气导滞,和血敛阴,缓急止痛;主治急性细菌痢疾。

验方八

处方:苍术9克,白术9克,炒白芍9克,木香6克,石榴12克,吴茱萸415克,黄连4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功能:清热燥湿,温中健脾,收涩止泻;主治慢性细菌性痢疾。

(二)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痢疾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侵入人体肠内引起的疾病,腹痛、腹泻暗红色果酱样粪便为本病的主要表现。根据病情的轻重和病程的长短而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阿米巴痢疾可有发热、头痛、乏力或食欲减退,多以腹泻、腹痛开始,大便次数逐渐增多,每日约2~10次不等,含脓血黏液呈暗红色,有腐败恶臭;少数严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和周围循环衰竭征象,易继发肠出血及肠穿孔。慢性阿米巴痢疾多因急性期治疗不当或病人体质较差,症状反复出现,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者,发作期的临床症状与急性的相仿。久病可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及肝肿大。本病一般呈散发性,夏秋季节病较多。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慢性病人和无症状的带虫者是主要的传染病源。对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消化功能紊乱或痢疾样腹泻,排出粪便呈暗红色黏液血便等症状,同时辅以镜检。

临床上对本病采用的抗阿米巴药物分为杀灭肠腔内原虫和杀灭组织内原虫的药物两大类,有的药物同时具有两种作用,但某些药物毒副作用反应明显,须在严密观察下治疗。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痢疾范畴。

验方一

处方:金银花20克,杭白芍15克,甘草6克,三七末3克,鸦胆子(龙眼肉包)10粒。

用法:先将鸦胆子用温开水送服,再将余药煎汤温服。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痢;主治急性阿米巴痢疾。

验方二

处方:仙鹤草20克,木棉花12克,川朴花9克,广木香9克,广霍香9克,马蹄金9克,炒淮山药9克,神曲9克,白头翁9克,

生甘草3克,水煎服。10天为1疗程。

功能:清热凉血除湿;主治阿米巴痢疾。

验方三

处方:白头翁30克,黄芩15克,黄连9克,鸦胆子9克,厚朴9克,藿香9克;水煎服。

功能:清热凉血,解毒化湿;主治阿米巴痢疾。

验方四

处方:铁苋菜60克,苦参45克,白头翁30克,常山12克,大黄10克,丹参24克,川芎15克,毛冬青18克,山楂15克,香附12克,藿香10克,厚朴9克,党参15克,黄芪18克,首乌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山药10克,甘草9克;水煎服。连服14天。同时用白花蛇舌草45克,白头翁30克,加水600毫升,煎成200毫升药液后,加入12毫克扑尔敏灌肠,隔天1次。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调气;主治慢性阿米巴痢疾。

验方五

处方:白头翁30克,黄连9克,黄柏9克,秦皮9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功能:清热祛湿止痢,主治阿米巴痢疾。

验方六

处方:金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5克,桔芩15克,锦纹5克(后下),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能:清热解毒,荡涤肠胃;主治阿米巴痢疾。

验方七

处方:白头翁15克,苦参9克,银花炭9克,椿根皮15克,焦山楂9克,鸦胆子仁10粒(入胶囊或糯米纸包吞);水煎服。

功能:清湿化热,凉血解毒,消食化积,散淤行滞。主治阿米巴痢疾。

验方八

处方:生淮山药300克,田七25克,鸦胆子100粒(分10次服)。以山药煮成粥,调入田七粉,并以此粥吞服鸦胆子10粒,每日2次。

功能:健脾杀虫止痢;主治阿米巴痢疾。

十一、过敏性结肠炎

过敏性结肠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属于肠道易激综合症。其特征是肠道无结构上的缺陷,但整个肠道对刺激的生理反应有过度或反常的现象。临床表现结肠性腹痛腹胀,以左骼窝、左中下腹区疼痛最为多见,便秘或腹泻或两者交替,粪便中有时有大量的黏液,呈粘冻样或栗子样;常伴有胸闷、心悸、失眠、乏力、尿频等神经官能症状。体检除可触及痉挛的结肠外,无其他阳性发现。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不明了,主要与精神因素密切有关。此外,饮食不当、食物过敏、气候变化、某些肠道感染、外科手术、过度疲劳等也可诱发本病的发生或加重症状。

本病的诊断必须在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才能确立,除依靠病史和症状外,尚需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粪检、乙结镜检、钡剂灌肠等。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镇静剂、抗抑郁剂、抗痉挚剂、止泻剂或通便剂等对症处理。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腹痛、泄泻、便秘的范畴。

验方一

处方:秦艽12克,萆薢12克,补骨脂12克,煨河子12克,党参12克,茯苓15克,焦白术15克,山药15克,砂仁3克,陈皮10克;水煎服。

功能:健脾益肾,扶正固本。主治过敏性结肠炎。

验方二

处方:党参10~15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6~10克,广木香6克,白芍15~30克,广陈皮6~10克,防风炭10克,仙茅12克,补骨脂10克,炮姜炭10克;水煎服。

功能:抑激怒,止腹泻;主治以腹泻为主症的过敏性结肠炎。

验方三

处方:厚朴10克,五味子10克,石榴皮10克,乌梅3枚,鸡内金3克,黄芪10克;水煎服。

功能:温中健脾,安神补气,主治过敏性结肠炎。

验方四

处方:白术12克,炒防风9克,大白芍12克,木香6克,广郁金9克,陈皮6克,甘草3克;水煎服。

功能:健脾补中,柔肝疏肝,行气止痛,升清止泻;主治过敏性结肠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主治】萎缩性胃炎 【处方】太子参 、淮...
【一名医一名方】
中医验方|胃下垂处方之14首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治疗名方验方1
中医界推荐治疗急、慢性胃炎5验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