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君子汤加减-治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以中上腹痛、食后腹胀为主证。
对于慢性胃炎中医根据整体情况及证候而治疗,从脾胃为后天之本来考虑。

不管什么性质的慢性胃炎,平常治疗都用六君子汤为主,随证加减,惟慢性萎缩性胃炎不用制酸药(如瓦楞子、乌贼骨之类),香燥也少用。

六君子汤中参、苓、术、草有改善体质功能,因为这类局部病都与整体有关,改善了整体,也改善了局部,其中陈皮有消除腹胀,增进食欲作用,半夏有制止呕吐作用,二药对胃肌均有轻微解痉镇痛作用。

六君子汤

处方人参去芦、甘草炙、白茯苓去皮、白术去芦、陈皮、半夏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健脾补气,和中化痰。治脾胃虚弱,面黄体瘦,或久患疟痢,不思乳食,或呕吐泄泻,饮食不化,或时患饮食停滞,或母有前症,致儿为患。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不拘时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五

六君子汤

处方陈皮1钱,半夏1钱5分,茯苓1钱,甘草1钱,人参1钱,白术1钱5分。

功能主治益气补中,健脾养胃,行气化滞,燥湿除痰,理气降逆。主脾胃虚弱,气逆痰滞。食少便溏,咳嗽有痰,色白清稀,短气痞满,呕恶呃逆,吞酸,面色萎黄,四肢倦怠;以及脾虚膨胀,外疡久溃,食少胃弱者;痔漏日久,脉数而涩,饮食日减,肢体愈倦,一切不足之证;胃气虚热,口舌生疮;中气不和,时时带下。

用法用量方中人参改为党参,制成丸剂,名六君子丸(见《中药成方配本》)。

注意真阴亏损者忌用。

各家论述《医方考》:壮者气行则愈,怯者着而成病。东南之土卑湿,人人有痰,然而不病者,气壮足以行其痰也。若中气一虚,则不足以运痰而痰证见矣。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前之四君子也,所以补气;乃半夏则燥湿以制痰,陈皮则利气以行痰耳。名之曰六君子者,表半夏之无毒,陈皮之弗悍,可以与参、苓、术、草比德云尔!

临床应用1.泻痢《寿世保元》:一人患痢,后重,自知医,用芍药汤,后重益急,饮食少思,腹寒肢冷。予以为脾胃亏损,用六君子汤加木香、炮姜,三剂而愈。

2.吞酸《寿世保元》:一妇人吞酸嗳腐,呕吐痰涎,面色纯白。用二陈、黄连、枳实之类,加发热作渴,肚腹胀满。予曰:此脾胃亏损,末传寒中。不信,仍作火治,肢体肿胀如蛊。余以六君加附子、木香治之,胃气渐醒,饮食渐进,虚火归原,又以补中益气加炮姜、木香、茯苓、半夏兼服,全愈。

3.眩晕痞闷《张氏医通》:缪某,偶因小愤,遂致眩晕痞闷,三月来服豁痰利气药不应,反觉疲倦,饮食日减,下元乏力。至七月下浣,邀石顽诊之,六脉似觉有余,指下略无冲和之气,气口独滞不调,时大时小,两尺俱濡大少力,此素多痰湿,渐渍于水土二经,复加剥削之剂屡犯中气,疲倦少食,迨所必致。法当先调中气,输运水谷之精微,然后徐图温补下元。为疏六君子汤加当归兼调营血,庶无阳无以化之虞。

摘录《医学正传》卷三引《局方》

一般加入
神曲、谷麦芽、藿苏梗和中醒胃化食;
噫气多加旋覆花9g,丁香1.5g;
吐酸多加乌贼骨9g,煅瓦楞30g,或煅牡蛎30g;
疼痛多加高良姜9g,延胡索15g;
腹胀加枳实、莪术各9g;
其余如绿梅花、陈香橼、佛手花皆可对症酌用。

根据体质,结合证候分型:

如表现为虚寒证,见疼痛为主,则采用香砂六君汤加乌药、高良姜、吴茱萸、桂心;

如证属实热,舌红,口干,便秘,腹胀,则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

如胃阴不足,症见口干,舌上少苔,食欲减退或心嘈,常用麦冬汤加减(麦冬、玉竹、天花粉、太子参、北沙参、乌梅、全瓜蒌等);

如肝气横逆,症见易怒,泛酸,嗳气,胁痛,则用左金丸(川黄连、吴茱萸)加白芍、橘叶、九香虫、柴胡、延胡索之类。

如果服药不便,可服丸药
四君子丸用于一般症状不严重者;
六君子丸用于兼有胀满者;
香砂六君用于纳呆、饱满者;
枳术丸能健胃助消化,消除痞闷,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防恶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半夏厚朴汤方证。
80种中成药丨六君子丸
张氏胃病八法 【中医临床经验版】
二陈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胃...
一个可以治痰多咳嗽、慢性胃炎、梅核气的方子
耐药性HP阳性胃炎验案一则(小陷胸汤加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