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见过最详细的重庆下半城攻略

我见过最详细的重庆下半城攻略

老重庆的车水马龙,码头繁盛!如今改造已令发枪响,城市的移动必定以丢失为代价。按物理学原理来看,重庆人,以及重庆需要付出更多的能量来完成前行的每一步!我很感激,以及钦佩我们伟大的老祖先在这样一座山上造出了这样一座城!今,只知有解放碑,不知有十八梯。先有十八梯,后有解放碑。我将按清代重庆城区域,以路为标段,介绍该路以及路上景点,并将其串联起来,形成整个古城区的步行路线指南。从十八梯始,至较场口终。重庆山路七弯十八拐,路线难免不够顺畅甚至绕行,望理解。 
但凡人做之事,皆难免错误不足,望担待与指正。 
X.数字代表路,▲代表路上景点,※代表提醒。文底附路线标识地图,实际景点照片。请注意核对。 


1.十八梯 
重庆被分为上半城和下半城,十八梯位于渝中区较场口,是从上半城(山顶)通到下半城(山脚)的一条老街道。十八梯的来历,大概是在明朝的时候,这里本来有口水井,附近的居民都吃这口井里的水,这口水井距离居民的住处正好十八步石梯,因此人们把这里称作“十八梯”。十八梯蜿蜒崎岖,有九曲十八湾之势,沿途有众多支巷,右可通往中兴路,左可通往较场口,向下可连守备街。巷巷相通,一巷一景,筑构巧妙。老街周围居住着大量普通老百姓,街上市井气息浓厚。掏耳朵的、修脚的、做木工的、做裁缝的、卖烧饼的、卖针线的、打麻将的,还有山城绝对少不了的棒棒军,散布各处,更有狗儿猫儿,随意趴在地上屋顶打着盹。十八梯是老重庆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外人眼中的十八梯,是吊脚丛生、户不蔽雨的棚户区,其实不然,先有十八梯后有解放碑,因大轰炸基本摧毁当时整个繁荣的下半城,后商贸迁移逐步形成繁荣至今的上半城——解放碑。 
▲十八梯防空洞,位于现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纪念碑十八梯平台下,沿十八梯下行走完石阶,左边有大门封锁处。1941年6月5日,日军对重庆实施轰炸,由于十八梯防空洞避难人数超过容量,加之隧道通风不畅,2500人窒息死亡,酿成震惊中外的“较场口大惨案”,又称“六·五大惨案”。同重庆的许多防空洞一样,此防空洞也一直被开放为夏天纳凉点,由于重庆夏暑酷热,下半城区线路老化,很多市民不敢开空调,而防空洞的纳凉效果甚至比空调还管用,所以众多居民来此纳凉,大家一大早就带席子板凳来此占座,高峰时期有一千多人。在防空洞捉迷藏、玩游戏更是很多年长居民儿时记忆。 
▲善果巷。沿十八梯防空洞大门侧厕所处巷口进,上行即善果巷。清末,居民为方便夜间行人,自发凑钱买油点灯,取善果有报得名。此处曾设有观音庙一座。1940年被日机炸毁后,在原庙地修建棚户安置被炸居民,庙主后又重新修建此庙,“文革”被毁。 
▲月台坝。沿小巷上行再沿善果巷平行,至渝中区响水桥执勤点,即月台坝。月台原意是赏月的高台。中国传统建筑中,大殿、正房前方连接台阶的向前方突出的平台称为“月台”。站在月台上,一般前无遮拦,适于赏月。1916年胡子昂之父胡于成在此建公馆,门前修有半圆形地坝,酷似弯月故名。站在月台坝最高处,可眺望至南岸,视野极好。月台坝上行可至较场口,下行可至守备街,是一条连接上下半城的通道。 
▲储奇门大巷子、储奇门小巷子。月台坝下行至中段,有一小卖部处,左为储奇门大巷子,右为储奇门小巷子。储奇门大巷子原名大巷子,“文革”变为储奇门大巷子,旧时也是沟通上下半城的通道,两头与月台坝相接,现里面注射器遍地,极少人出入。储奇门小巷子也叫小巷子,往外走可通往瞿家沟。 
▲瞿家沟。沿储奇门小巷子往外走,即瞿家沟。此巷上连十八梯,下通守备街。 十八梯片区中的瞿家沟应是一条由姓氏得名的街巷。何时何因得名,待考。瞿家沟在十八梯片区是一条大街巷,其长度和十八梯正街差不多,但要窄很多,有的地仅容两人并排通过。2009年4月14日,此带曾发生火灾,现仍可见烧毁房屋漆黑木桩。 
▲轿铺巷。沿储奇门小巷子往外走,从瞿家沟巷口出来,沿十八梯下行30米左右,轿铺巷入口在右边。十八梯据说是清朝时贩夫走卒们为了有个睡觉的窝乱搭乱盖建成的,为方便做抬轿生意,旧时轿夫聚居在这里,因此得名轿铺巷。轿铺巷是十八梯的一条死巷,不长。周末很多老人家摆着地摊在卖二手货,人熙熙攘攘,热闹的很。 
▲永兴巷。出轿铺巷,下行50米左右,即永兴巷入口,比较隐蔽,注意观察。此巷尽头下行,出口是下回水沟,右可去往柑子堡,左可通往十八梯。 
▲柑子堡。出永兴巷,右拐上行,于下回水沟85号旁有一入口,进去即柑子堡。清末,因此处多种柑子而得名。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和中央救灾准备金保管委员会曾设于柑子堡15号。 
▲下回水沟。出永兴巷,左拐出去即十八梯。此巷下连十八梯,上连中兴路、柑子堡。巷中最有名和最热闹的是重庆市跳蚤市场,周六和周日人流熙攘,拥挤不堪,各类商品不分新旧,不管来路,应有尽有。※十八梯支巷众多,在此仅介绍以上几处。这些巷子地形复杂,连地图上也没有标注。现很多外来人口混杂居住,由于巷子破败暗静,滋生很多黄赌毒现象,时不时有案件发生,请各位步行同志一定要注意安全,身上不要携带过多财物,不熟悉多向老人家问路。 
2.厚慈街 
沿十八梯阶梯下行,出口即厚慈街。厚慈街,此地旧时夜间小吃摊遍布,亮油灯壶燃亮街巷,得“好吃街”名,当局嫌此名不雅,以街内有一用于防火的浩大水池更名“浩池街,后合并其他小巷,命名”厚慈街“。 
3.凤凰台 
沿厚慈街往西前行,下行至凤凰台,古重庆凤凰门就位于此外。向楚《巴县·古跡》:“在南纪门内右营署前,昔传有凤凰鸣其上”,后有凤凰池,故名。 
▲凤凰门,古重庆十七门八闭门之一。现不存。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重庆卫指挥使戴鼎垒石筑城,依袭旧俗,因台设门,便在金紫门与南纪门之间建了一道闭门,起名叫“凤凰门”。 
▲法国领事馆旧址,位于凤凰台35号,小巷内。1896年3月,法国政府在重庆设立了领事馆。任命原驻汉口副领事哈士为重庆首任领事,管理着四川、贵州、甘肃、新疆、青海、西藏的有关事务。建筑虽未得到妥善的保护,但气势依然,在看到它的第一眼感叹即是so beautiful! 
▲解放西路老建筑,位于凤凰台出口右转100米左右。为何建筑待考,但其根据其架构应是国民时期筑建。 
4.响水桥 
出凤凰台,沿解放西路往东前行,至响水桥。眼镜面位于响水桥对面再前行几十米即到。古时响水桥三个字,是名副其实的,有水有桥,还能听到水响。水是从较场口上面那一片山来的,古时上半城人烟相对还少,这一片有几湾田,几坡坡土。有山有田,就有水流,有水流必定有水沟。这些大小水沟汇流到了一条大的水沟,叫瞿家沟(在现十八梯支巷)。瞿家沟的水一路往下,流过响水桥,再流到长江。一条水沟不过丈把宽,这桥也长不到哪里去。响水桥不大,水却是响的,水多时哗啦哗的,水少时也听得到丁丁咚咚的声音。 
▲眼镜面,重庆小面二十强,位于解放西路171号,响水桥对面。可吃碗面再继续前行,建议不能吃辣的朋友,记得跟老板讲。 
5.守备街 
进响水桥上行,至守备街。守备街连接花街子。守备街是重庆城中一条老街。清代乾隆时的《巴县志》说:旧名旗彝街,后改名守备街。当时有驻守重庆府的中营守备署,并建有旗赢庙。清制,重庆武装力量最高指挥机关是重庆镇,长官称镇守使、镇台,官署称总兵署(沿明制)又称镇台衙门,设于金紫门,街名镇守使街,也就是现在的重庆日报社处。6.解放西路出花街子,即解放西路,往东方向前是重庆日报大门,古重庆金紫门就位于此外。 
▲金紫门,古重庆十七门九开门之一。现不存。十七门因开门多一座,所以金紫和储奇两个开门在一起。金紫门方位在城的正南方,城门对着江面,没有瓮城。江边是柑桔船集中的地方。此门是因重庆官府衙门集中此地,而专门兴建的。金紫门城门对面,就是重庆镇署衙门(今的重庆日报社处),衙门四周有轿铺、饭馆、茶馆、酒肆,繁华热闹。古民谣:“金紫门,正对着镇台衙门。”镇台衙门是重庆权势显赫的大衙门。在传说中金紫门又叫金子门,因古时附近有一金紫寺而得名,另据载,附近在过去还是官府金库所在地,或许特设此"开门"的目的与官府方便调遣军队及运输库藏金银相关。7.凯旋路过重庆日报大门,沿解放西路向东前行,左转至凯旋路。凯旋路连接上半城和下半城的主干道,1940年开工至1942年4月完成,取“抗战胜利凯旋归来”之意。抗战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外事局、军政部、军令部第一、二厅等军事机构位于此路。下接储奇门直达江边,上连新华路直抵解放碑,乃重庆近代时期进出城的要道,其坡度之陡之长也是一绝。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行营,位于凯旋路复旦中学旁,解放西路14号。现已拆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简称“蒋介石重庆行营”或者“重庆行营”),约建于1935年底。国民政府颁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后,任命顾祝同为主任,行营辖区包括川、康、黔、藏在内的整个大西南。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蒋介石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其最初的官邸就设在“重庆行营”内。 
▲重庆复旦中学。重庆商会主席温少鹤在重庆药才同业公会楼内创办的山城中学(今五十三中学)。1935年,复旦大学重庆校友创办重庆复旦中学。1937年,复旦大学内迁重庆北碚夏坝,设重庆复旦中学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1954年,学校更名为重庆第十二中学校。1995年,重庆第十二中学恢复“重庆复旦中学”校名。2004年,重庆复旦中学、重庆第五十三中学合并,成立新的重庆复旦中学。 
▲凯旋路电梯。现作为重庆特色交通工具的电梯有两座,一直行电梯凯旋路电梯,二两路口皇冠大扶梯。凯旋路电梯,于1987年修建,系重庆城第一座电梯。 
▲旱拱桥桥洞。电梯旁有并行步道,并行步道顶上为旱拱桥桥洞。民国时期,重庆很多建设都是全国首创。利用修旱拱桥来解决山体上下落差的坡度问题,把这样的设计运用到城市里面来,估计全国都没有几个。凯旋路第二个转角处的,曾有元朝寺庙的藏经楼,东华观藏经阁 。东华观上面还有神仙洞。乘电梯或沿步道上行,即至新华路达解放碑。 
8.刁家巷 
凯旋路电梯处过马路,沿街道上行,至刁家巷口。刁家巷,旧时重庆上下半城主要通道之一。现正在拆除区域,沿着这条小巷下行,可感受山城民居昔日风情。※该区域现为拆迁区,巷口堆放很多杂物(有一车辆禁停标志,几块绿色大玻璃),不易寻找,注意观察。 
9.羊子坝 
出刁家巷,过解放东路,右行至巷口,下行即羊子坝。右拐进重庆药才同业公会旧址。 
▲重庆药才同业公会旧址,建于1926年6月,位于羊子坝15号。公会大楼具有巴罗克风格,呈折衷主义特色,但纹样细节又表现出中国民间杂宝吉祥和瓜果药才图案,是重庆早期建筑中不多见的中西合璧建筑。著名实业家,重庆商会主席温少鹤曾在楼内创办了山城中学(今五十三中学)。 
10.储奇门 
顺城街重庆药才同业公会旧址门口下行,至储奇门顺城街,古重庆储奇门就位于此外。 
▲储奇门,古重庆十七门九开门之一。现不存。明洪武砌石筑城,月城城门面向长江上游。旧时为山货、药才集散地,多山货药商字号、堆栈,民间俗谚称“药才行,百病治”。命名“储奇”,含有预兆城丰,祈愿昌盛之意。 
▲黄荆巷。原名黄荆街,在储奇门外,城垣内为储奇门顺城街。抗战时期蹇家巷、胡家巷并入。现已拆的所剩无几。 
▲人和门,古重庆十七门八闭门之一。2012年1月拆迁发掘出。人和门在太平、储奇二门之间,而距储奇门较近。城内有人和湾,城外为人和湾街,两街隔一城垣。《增广重庆地舆全图》在东华观巷口标曰“仁和坊”。以后城内的人和湾并入邮政局巷,城外的人和湾街称人和湾。人和湾外为人和码头,规模甚大,有卷洞十一。卷洞上大书船‘人和码头’四字,字大2米多见方,围以圆圈。人和门原有石板路向南转东,至人和码头。长期埋在街道的地下,嵌在堡坎当中,属邮政局巷41号江滨沙发厂范围。2012年1月,因拆迁,发现该门露出。可沿黄荆巷下行,至拆迁空地上看到此门。 
11.储奇门双巷子 
沿储奇门顺城街东行,到与邮政局巷交接处,卜鳳居旁,即储奇门双子巷。人和门就在其地底下。 
▲储奇门双巷子老房子,位于储奇门双子巷里面,拆迁区域。巷子两边老宅多为民国时期筑建,有整块石雕的门廊,宅内天井镂空四壁雕花,木梯而上,三四层,气派得很。12.邮政局巷 
过储奇门双子巷,即邮政局巷。邮政局巷以前叫做千益巷,处于白象街到储奇门行街之间。1891年重庆开埠后,英国人将海关设置在千益巷附近,当时的海关涵盖了邮局的业务范畴。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86年)中国邮政成立后,重庆海关寄信局改为重庆邮政局,初设在朝天门天上宫侧,1901年,国人将邮政业务收回,后迁太平门顺城街。除了邮政业务外,这里也是老重庆城药才、山货的集散地,附近经营药才的商号就有100多家。清末这里还曾设置过川东总镇左都督府,附近还设有浙江会馆、山西会馆等,不少药才富商为了方便做生意,干脆在老街两边购地修起了私宅。 
▲卜鳳居卜鳳居是清朝末年重庆商会会长李耀庭的豪宅,又称“李楼”。大门由一块巨石凿成,上面曾有大片的镏金装饰。现在的鹅岭公园,曾经就是李耀庭的私家园林。上世纪30年代,这里曾是重庆最早的冰糕厂。 
13.海关巷 
沿邮政局巷往东前行,位于拆迁楼房中,一条石阶梯,即海关巷。巷因海关得名,上连解放东路,下连邮政局巷。 
▲海关办公楼,位于巷内。《马关条约》之后,重庆开埠,于1891年3月起重庆有了海关,距今已有近120年历史。该建筑建于民国初年,为国民政府重庆海关大楼,已是百年古建筑。 
14.解放东路 
出海关巷,过马路沿解放东路上行,左拐进去即巴县衙门。现解放东路至解放西路,原名林森路。旧重庆繁荣区下半城主干道在朝天门一带,民国政府迁驻渝,对此路扩宽改建,调整部份街道名称,以当时国民党主席林森之名命名此路。 
▲巴县衙门,立于维护发掘中那栋木质建筑即是。清代的重庆府下辖有十几个州、县,而只有巴县衙门与重庆府城同为一城,巴县衙门在重庆府衙的眼皮底下,故称之爲“首县”。清朝时,巴县是国内一等大县,属正七品,为皇帝任命。巴县,1994年12月改制为现在的巴南区。古代的重庆城是三级衙门所在地,川东道、重庆府、巴县,尤其是巴县最为有名,抗战时迁移到现在的巴南区鱼洞。巴县始建于北周武成三年(公元561年),明末清初,县衙曾被毁坏,清康熙六年巴县知县张栴在旧址上重建。清乾隆十六年,王尔鉴任知县时大兴土木,重建县衙,豪华度远超当时左邻右舍的上级部门——川东道、重庆府衙门,王尔鉴因此被罢免“下课”。 
▲宋兵部尚书余玠的帅府,现围墙围起来在发掘的地方。2010年5月22日,在巴县衙门的老鼓楼遗址上,发现一座古代夯土高台建筑,依稀可见昔日雄伟,市文物考古所经过20多天的考古发掘及反复论证后,这是近800年前抗蒙山城体系的指挥所——南宋兵部尚书余玠的帅府所在地。蒙军入侵,1242年12月四川战局不利,余玠受命于危亡之际,余抵重庆后,广纳贤才,修筑工事,恢复经济,安抚民心……1252年10月,击退蒙军,因抗蒙治蜀有功,晋升为兵部尚书,仍驻四川。第二年被反战派诬告,理宗听信谗言,召余王还朝。余知有变故,愤懑成疾,服毒自尽。其家属和亲信也被迫害。 
▲杨公馆,位于巴县衙门后面,青瓦白墙那栋建筑即是。杨闇公,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四川党团组织主要创建人和大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重庆革命领袖。此建筑后曾作图书馆。若想看此建筑,可沿原路出去,上行至下一路口,进去往里走爬上人民公园即可看到。人民公园上连新华路、邹容路。 
15.四方街巴县衙门前,过马路下行左转,即四方街。四方街,旧时商业街区。旁有国营重庆市零售公司旧址。 
16. 太平门大码头沿四方街进去,下堡坎为太平门大码头。 
▲太平门,古重庆十七门九开门之一。现不存。相传为南宋彭大雅所筑,城门上书“拥卫蜀东”四字。重庆府署、正县等官署衙门均在此门内,并建有钟楼。城外是竹木集散地,为起到水上运输平安到达,得名“太平门”。辛亥革命前,因巴县署、重庆府署、川东道署都在太平门内,太平门被列为诸城门之首。17.白象街四方街左拐,至白象街。白象街,重庆一条古老的街道,南宋时,在此设有“招贤馆”,广纳有识之士,共谋抗击蒙军大计。1886年于此成立最早的重庆有线电报局。1891年后,英美日等国在此开设洋行、码头,是人烟兴盛的闹市区。《渝报》、《新蜀报》、《大公报》、作家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文化机构曾先后在此落址。青狮白象锁大江——清代乾隆年间,重庆经济发达、文化繁荣、风水好,为让重庆财富不外流,当时的居民便修建“青狮”、“白象”,锁住重庆的财富。如今,遥望着南岸慈云寺门前的青狮,白象街的汉白玉巨象却显得有些冷清。 
▲开埠时期老建筑,白象街166号。建于19世纪末,中西结合折衷主义特风格,重庆开埠时期的沿江街区建筑。 
▲重庆海关报关行(大清邮局)旧址,白象街154号。建于19世纪末,砖木混合结构建筑,高三层,青砖外墙,立面简洁,门窗采用券式结构,木质门窗,细部有西式风格的装饰。 
▲美国大来公司旧址,白象街142号。始建于1850年,整体呈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风格,是白象街最具有特色的老建筑,历史上,这里也曾是汪全泰号丝绸商铺。▲白象街吊脚楼民居。街沿白象街往东前行,穿小巷,至白象街街背面,可见典型吊脚楼结构。继续下行可至长江滨江路。 
▲国民政府外交部(聚兴诚银行)旧址,解放西路112号。白象街街头白象雕塑斜对面即是。外交部为行政院下属部门,设总务、东亚、西亚、美洲、条约、情报等司。从1941年到1945年,外交部长为宋子文,抗战时期该部工作成绩显赫,时称“陪读外交”。银行是由杨氏家族独资经营的聚兴诚商号的一部分资金转化而来,银行的英文招牌叫杨氏兄弟公司。杨氏家族创业人杨文光,派子侄去日本、美国深造。次子杨希仲十分羡慕三井、三菱等大垄断财阀,不断向父亲建议组建银行。1913年回国后创建聚兴诚银行,由留日工程师黎治平仿日本三井银行设计新建大厦,聚兴诚银行于1915年4月1日开业。 

18.望龙门码头出白象街,右边望龙门码头处下行即是。 
▲二府衙,望龙门码头入口对面。原名二府衙街,此街本来也是上下半城之间的通道,少为人注意。原巴县城隍庙旧址就在二府衙巷口的北侧。二府衙是同知署的俗称(同知系府佐贰,习称二府),原在此街。二府衙19号是1925-1927年中共四川省委地方委员会旧址,也是杨闇公的旧居。 
▲太安门,古重庆十七门八闭门之一。现不存。旧时,重庆城的城门从东水门蜿蜒过来,山势向城里弯了一个弯,形成一个凹形。在凹形处设有一个城门,就是太安门。太安门是当时重庆城粮仓所在地,从外面运来的粮食及要运出去的谷米都是囤积在太安门,于是形成了浩大的粮食交易市场。城内的粮仓,接邻成排,米谷库满,“民以食为天”乡人为求吉祥平安,把米粮仓呼为“太平仓”。因是,此处的城门定名为“太安门”。民谣唱:“太安门,太平仓,积谷利民。”清康熙四十六年(1708年),巴县知县孔毓忠突发奇思,他将巴县城区(即今天的渝中区境内)改编细划为二十九坊,城外附郭之区编为十五厢。在这次行政地域重组过程中,太安门地区被分别编为巴字坊、太安厢,太安厢辖地在城门外,但明显残存着太安门的痕迹。此门故址难考,大概位于今望龙门缆车站的地基下。 
▲望龙门缆车道旧址,起点位于今解放东路83号医院门诊部背后,该门诊部就是旧时缆车房。下去围墙内就是缆车道。望龙门,不是重庆古城门名。因隔江与龙门浩相峙,立此可望浩口巨石上南宋绍兴时所镌“龙门”二字,太安门故地周围兴建新的街道,取名“望龙门”。望龙门系城区渡江通南岸的重要渡口,1944年7月,由茅以升、楊炀春主持设计,建造了重庆市第一条缆车道——望龙门缆车道,是为中国内陆城市交通史上的创举。缆车车道全长178米,上下高差近50米,两辆车厢轮流上下,不间断运行,每天往返运送乘客达1万人次。由于乘坐缆车的人太多,售票窗口前往往都是一条长长的队伍,缆车在喧闹声中运转了半个世纪,直到长江滨江路修通后,它悄然消失于人们的视线中。※望龙门码头入口左边,是望龙门巷。也可沿此巷出去即芭蕉园。19.芭蕉园出望龙门码头(可回望整个望龙门片区),沿长江滨江路往东前行,至仿古建群(饭江湖饭馆),沿楼梯爬上去,右拐沿饭馆前行,出去即湖广会馆。过湖广会馆,沿立交桥下通道出去,即东水门。 
▲湖广会馆,长江滨江路芭蕉园1号。明末清初四川遭受长期战乱,人口锐减,清定天下,开始向四川大规模移民。重庆是各地水路来川移民主要落脚的地方,即时有湖广、江西、福建、广东、山西、山溪、浙江等会馆成立。各地移民中湖广最多,固有“湖广填四川”之说。 
▲东水门,古重庆十七门九开门之一。现存2座开门之一。明洪武初于南宋故城址上筑石城,因城门朝东临江得名,是重庆港区第九第十码头,是如今唯一保存完整的城门。出此门横渡长江可抵南岸龙门浩或海棠溪,历来是重庆经南岸通滇黔的重要通道。现在建东水门长江大桥。重庆古城九开八闭17座城门,历600年沧桑变迁,1927年上半年,为拓展重庆的城市空间,重庆首任市长潘文华主持成立了新市区管理局,老重庆城墙不幸被推翻。如今只剩下通远门和东水门两座。东水门空余城门,只有通远门还残留着一段城墙,硕果仅存。 
20.长江滨江路 
出东水门城门,即长江滨江路。沿滨江路东行,至朝天门汽车总站,即丰碑巷区域。朝天门汽车总站大门对面步道即翠微门旧址区域。 
▲丰碑巷,今朝天门汽车总站区域。历史上朝天门江底有壹块礁石,水枯则现,现则丰年,临江街市得名丰碑巷。 
▲翠微门,古重庆十七门八闭门之一。现不存。《清乾隆古城重庆阁》标示,翠微门依山而建紧邻大江边,坐北朝南,面对长江,是道闭门。因而在旁陂陀处的青绿色小山岗筑起的这道城门,便因形取义,名曰:翠微门。当年的翠微门地处今陕西路与新华路交接处靠大江坡坎边,城门外就是朝东路。翠微门码头是丝绸、绸缎及绢帛的出入港口,那时四川境内的重庆、阆中、合川等地都盛产丝绸,川丝也是全国市场上的俏货,翠微门附近也就集聚了川内各大绸缎帮,是全川最大的丝绸市场。当年曾盛极一时的“宝圆通”商号在翠微门外就是以经营布匹、棉纱最为出名。翠微门内的陕西街,明清至民国初年向为陕西籍商人汇聚地,这条街上商号林立,沿街接铺,蜀锦、苏缎、丝绸、花布、洋布……五颜六色,高挑迎客,随风飘荡,好一派斑斓色彩,煞是好看。说到翠微门,就不得不提1949年“九·二”大火灾,事发起点并不是朝天门,火患疯起处就在翠微门。 关于的起因,历来有两说,一说9月2日那天,陕西街石梯下临河的余家巷里,有人家宴客不慎起火;一说是赣江街协合油腊铺起火引起的。无论因何失火,总之风助火势,火乘风威,浓烟滚滚,烈火熊熊,不几时金蛇窜至朝天门,来势凶猛,映红了天空。 这场大火从9月2日下午3时始,一直烧到次日凌晨,翠微门、朝天门、西水门、千厮门全成火海。烧毁街巷39条,受灾9601户,灾民41925人,死亡2874人,伤者4000余人。灾情之重,震惊世界,“九·二”火灾被列为当年世界特大火灾之一。 随拆城围建码头风起,翠微门随即消亡,翠微门好端端一个美名逐渐销声匿迹。甚至于今天的重庆人都不知晓。※朝天门汽车总站门口这条路叫朝东路,也可走至朝天门广场,但不建议,因此道车多无人行道危险。21.朝天门广场沿长江滨江路继续往东前行,至朝天门广场。▲古重庆十七门。重庆最早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筑城,巴人在今渝中区东部范围筑城建都。当时所筑的是土质城墙,也有城门,只是无文字记载。从公元前314年张仪筑江州城,到1371年戴鼎修筑扩建重庆城的1600多年间,重庆共有三次大规模修筑城墙的记载。古重庆城有城门17道,是顺应风水,讲求生克,应“九宫”、“八卦”之象而筑,以示“金城汤池”之意。其中,有九门是专供力夫挑两江河水入城的水门。另外八门本来也可开放,然而后来重庆城内火灾频生,官府认爲乃水门洞开不能制克火星之故,便将八道水门统统封闭,此八门从此有名无实,仅当作摆设。故重庆十七门统称“九开八闭”。这17座城门的排列,习惯以朝天门为起点,按照顺时针方向转一圈,开门和闭门相间排列,开门多一座,所以储奇和金紫两个开门在一起。1927年上半年,为拓展重庆的城市空间,重庆首任市长潘文华主持成立了新市区管理局,老重庆城墙不幸被推翻。▲朝天门,古重庆十七门九开门之一。公元前314年张仪于重庆筑城之后,朝天门作为港埠已成雏形。隋唐时是蜀棉、川茶集散地。明洪武初,以石筑城,建城门十七座,朝天门居首,称“古渝雄关”,因城面向皇城南京“天子”脚下,且是迎圣旨接官之处,故名。1891年重庆辟为商埠,朝天门始设海关。1927年因修建朝天门码头,将旧城门拆除,至少有550多年历史的古代重庆城的象征——朝天门城楼,就此人间消失了,甚至连城门照片也没留下一张。1949年的“九·二”火灾使朝天门附近2千米的区域化为一片废墟,从此,朝天门仅余城基墙垣。现在的朝天门广场为1997年重庆直辖后新修,重庆公路“零公里”点标志将设在朝天门广场。“零公里”是一个国家或城市干线公路的起点,也是一个城市中心点的象征。在此可参观重庆市规划展览馆、重庆历史名人馆、两江交汇。※长江滨江路堡坎下面,也有一条道路,可通往朝天门。下沿长江岸,与江水相接。上有阶梯,可攀爬至朝天门广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庆古城门徒步纪实攻略
揭秘重庆老码头的前世今生
重庆现在仅存的老街小巷地址(不去看就真没机会了)
白象街,重庆另一面
重庆望龙门的历史由来
故城时光 |嘞,才是重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