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腹针治呃逆

腹针治呃逆  

2012-02-09 13:30:46|  分类: 岐黄针推|举报|字号 订阅

腹针治呃逆

2012-02-07 11:30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范某,男,38岁,2012年1月10日初诊。主诉呃逆数天。喉间呃呃连声,昼夜不分,寝食难安。虽经治疗呃逆减少,但仍时有发作,现呃声低沉,断续无力,自觉头晕,怕冷,脘腹胀满不舒,腰酸乏力。予以腹针及TDP照射治疗,每日一次,6次呃止。

    1.患者取仰卧位,主穴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辅穴取梁门(双)、天枢(双)。局部常规消毒后,选0.22×30毫米薄氏腹针一次性针灸针,对准穴位,进针时首先应避开毛孔、血管、快速进针、中刺、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6次为一疗程。

    2.取神阙穴,医者用TDP特定电磁波治疗器CQ-23立式照射,每日一次,6次为一疗程。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格致余论·呃逆论》中说“呃病气逆也,气自脐下直冲,上出于口而作声之名也”,病因多由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和正气亏虚等所致。胃失和降,气逆动膈,是呃逆的主要病机,虚损误攻损伤中气,发生呃逆,甚则病深及肾、肾气失摄,浊气上乘,上逆动膈,亦可发生呃逆。

    薄氏腹针是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以神阙布气学说为核心形成的一个微针系统,其腹部穴位,又是一个小的空间系统,同一个穴位,根据针刺的深浅分为天、地、人三部,浅刺调筋骨,中刺调经脉,深刺调脏腑。

    引气归元之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四穴均属任脉,任脉是阴脉之海,总任手足三阴。中脘、下脘属胃脘,两穴含有理中焦、调升降的作用,气海为气之海,关元培肾固本,肾又主先天之元气。

    梁门、天枢均属足阳明胃经,根据腹针理论,通过中刺调理这些经脉,能够起到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的作用。《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故用TDP照射神阙穴,即取其扶阳散寒止呃之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经常打嗝吗?
打嗝不用怕,宝宝有妙法
针灸名家医话(绝对经典)
纳气归肾治呃逆[摘]
一种足敷治疗呃逆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打嗝不是病?错!这种打嗝一定要重视(小儿、成人|呃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