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课程实施中的高中数学考试评价研究


——阶段研究总结报告


.课题情况介绍: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转型期,世界的激烈竞争和时代的迅猛发展不断改写着“人才”概念。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观念应时而至,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改革的关键首先是课程和考试评价改革,因为课程是构链学科内容与学习主体(学生)、国家教育整体目标与学校教学活动的枢纽。因此,当前正全面展开的课程改革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重大工程。正如钟启泉教授领衔主编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封面上的醒目标题“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所揭示的那样,课程改革无疑是中国当代教育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关系着国民素质升降和民族的兴衰。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的改革,而课程改革的焦点则是评价体系和考试制度的改革。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李岚清指出:“把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之一。”新课程标准重新构建了教学活动中的种种关系,也对获取知识主体(即学生)的知识系统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科学地测量学生素质的真实内涵?如何突破传统考试的屏障,把新课程教学活动引向素质教育的健康轨道?如何确定数学考试在升学中的权重?如何界定数学学科考试与教育系统中其他要素之间的价值伦理关系……这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使数学学科的考试与评价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育领域学术视野的焦点!迅猛推进的课程改革呼唤着新的评价体系和考试制度的产生,为顺应这一趋势,促进全面推开的课程改革的发展,我们提出新课程实施中高中数学考试评价改革的研究课题。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研究解决在新课程评价理念中“如何评”的问题

新课程评价的主要特点是发展性,如何看待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并通过一定的手段分别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作出全面而科学的评价,不仅包括教育质量的评价,而且包括教育的其他方面,如道德、体、美、劳的评价,教育管理、教师管理、教育科研以及社区教育等各方面的评价,这些都会因课程改革的深入而出现新的动向,当然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学生发展的全面评价。这些都是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最难的问题。

(2)、研究解决在新的课程评价理念中“如何考”的问题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这句话在课程改革中应该不灵。现在不仅教师不知道如何考,连考试专家、考试官员们也遇到新问题了。比如研究性学习、综合活动课,还有思想政治的开卷、实践活动的评定等一系列问题,都必须重新研究,新课程考试的新政策、新特点、新思路、新题目、新对策、新标准、新答案、新评分等等,许多问题都还没有现成的答案,等待着我们去研究解决。

(3)、研究解决在新的课程评价理念中“如何教”的问题

我国课程改革的推进应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决策层,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方针政策,构建理念范型。第二层面是设计编制数学新课程,提供改革抓手。第三层面就是贯彻实施,如何让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落到实处。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数学教育实际工作者,最主要也是最困难的就是“如何教”的问题。就目前课改实验区所遇到的最大问题也是教师不知道如何教,老的教法不能适应,新的教法又不能掌握,教师处于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通过本课题研究,首先就是要帮助一线教师掌握使用新教材的方法,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3.基本指导思想:

(1) 对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的全面准备,积极我校全体数学教师进行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培养我校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师资队伍.

(2)加强对现阶段高中数学考试评价模式、考试方式的针对性研究与探讨,为变革考试评价,改革考试提供理论指导。

   (3)对少数对实施新课程标准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教师,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与培训,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对新课程实施的水平,增强他们自觉研究与实施新课程,适应新课程标准。

   (4)新课程教材的选取要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必须是经过科学研究后的成果;在教育手段上,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原则,以人为本,强调应用性;在考试评价方法上,要借助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如心理测量等;在建立心理档案方面,要力争做到“严、实、详”,建立科学、赏识评价为主体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5)要注意收集国内各相关地区实施新课程后考试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以此来指导我校在新课程实施后如何进行考试评价方面的改革。

   (6)积极进行情感教育评价、赏识教育与激励教育评价考试。要注重评价手段、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学生学习与发展过程的创新。我们要确保考试评价手段科学,不能靠简单测试结果下结论。要确实发挥考试评价的激励功能,赏识功能,为我校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探索方法论。

    4、研究目标

   (1)探寻我校实施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积累切合我校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高中数学考试评价体系及经验。  

   (2)研究我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心理现状进行科学的测查分析,掌握基本情况,并针对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际提出相应的考试评价策论。

   (3)对个别学习数学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与赏识教育,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与辅导,一方面帮助他们解决学习高中数学的心理问题,摆脱心理障碍,调节自我;另一方面,也为他们积极创设成功的契机,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为全面实施高中数学考试评价,探索经验,积累个案,为个案研究提供素材。

   (4)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我校实施高中数学考试评价理论,建立考试评价体系,为我校全面实施数学新课标培养一批骨干教师。

5)积极进行师资培训,积极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实施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水平,保障和推进我校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与考试评价改革的健康、稳步、深入开展。

5、实施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考试评价。

    (2)在新课程实施中面向全体学生,普遍开展考试评价研究,使学生对心考试评价有积极的认识,使他们考试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段的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考试评价方式,加强针对性,时效性,使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手段更科学,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认同,并充分发挥其功能。提高我们实施新课程的理论水平。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考试评价手段、方式、内容与学校的考试评价手段、方式、内容和谐统一,保障考试评价的稳步推进与健康快速发展。

6、 实验内容

1)、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数学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数学课程评价的基础,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数学课程标准与数学教学大纲不同,它不规定教师的具体教育教学行为。这一方面给教师和学生创设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对教师把握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能力提出了挑战。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很多具有时代特点、体现新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的数学评价内容及评价标准。教师面对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必然也必须有一个摸索和尝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在深刻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数学课程标准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提出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这样才有可能在教育教学中发挥评价目标的导向作用。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之前就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设立恰当的评价目标,并据此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收集各种信息,监控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

    从数学课程标准到数学评价目标再到评价内容是一个具体化的过程,体现了教师对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和教育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数学评价内容过于笼统,会削弱评价的可操作性并且有可能增加评价结论的不一致性。对数学学科评价内容的恰当把握反映了数学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深刻理解,有助于教师通过评价确定学生在某个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评价内容进行分解时,所提出的评价指标必须是全面、重要和有效的,否则就会削弱评价数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如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时,将上课时的学生的坐姿作为评价内容和关键指标可能是不恰当的。因此,教师必须在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将那些能够真实、恰当地体现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的重要指标归纳出来,以增强评价的操作性和导向性。数学课程标准都强调了培养目标的三大领域,即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过程与方法,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相比,后者的评价有着较大的难度。

    我们要把数学教育目标和日常教学活动目标紧密结合,因为这些内容是培养目标的一部分,是必须关注的,同时它们也是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要避免为了评价而评价的现象,人为“制造”某些情境,或采用标准化的量表对学生非数学学业内容进行评价是不值得提倡的。而日常数学教学活动则为数学评价提供了平台和载体,如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观察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是否积极参加讨论,是否愿意帮助他人,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是否有合作精神等,这样才能将数学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落到实处。

    另外,还要认真处理好数学评价内容的模糊度和精确性之间的关系。如果经过一个阶段的摸索和实践,对于某一项评价内容学生有了深刻的理解,能够比较全面地概括出其中的关键与具体要素,就可以将该评价内容进行分解,提出评价的具体指标,以增强评价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和一致性。例如,对学生数学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可以分解为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及时纠正错误等。但要注意关键指标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如果不能概括出评价内容的主要指标,宁可模糊一些,也不要将其固定化,以避免最终评价的片面性。

    最后还要避免给学生的数学评价一个等级甚至是分数。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某些能力简单进行定量评价是困难的,进行权重评价也是不恰当的。如对学生合作精神和能力进行评价,简单地用68分、75分表示可能是不准确的,而且不利于学生数学合作能力的培养或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在非数学学业评价中应提倡质性描述,在给学生下结论的时候应该慎重,而且要有简洁的描述作为支持性的资料和证据。

2)、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

    评价学生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含一系列环节。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数学的发展、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即通过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和引导,在一定的目标指引下通过评价改进教学,不断促进学生发展。要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给予评价和反馈能有效地改变评价过分偏向终结性的现象,也有助于实现评价的个体化,是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可以根据“短、小、勤、快”的原则,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利用口头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效地促使学生向既定的学习目标迈进。

   教师要利用一些成长记录的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即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方方面面的资料,包括父母的期望,教师、同学和自我的评价,各次的作业和竞赛成绩,自己满意的作品等等。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成长记录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虽然成长记录方法应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这种关注学生差异和发展过程的思路是值得提倡的。

    评价的过程性应具体体现在收集学生学习状况的数据和资料,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在一定的目标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反馈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而不只是简单地给学生下一个结论,无论这个结论是五星、等级还是分数。例如,在一个单元的教学或完成某项作业后,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知识和技能、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交流与分享等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判断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基础,指出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具体、合理的改进建议,就典型地体现了评价的过程性。因此,我们教师要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期末成绩中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以及期末数学考试各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做的导向作用是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数学考试,体现了形成性评价的精神并将评价融人日常教学中,做到教评相长。

    因此,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参与状态。一是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二是看有的学生是否还参与教,把教与学的角色集于一身。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是谈不上开发学生潜能的。

    ②交往状态。一看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二看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在人为不适当地强化学业竞争的学校班级里,会滋生自私、冷漠与厌学,把学生变得不想合作也不愿合作,而学习无助感的加深又使学业的失败现象雪上加霜。   

    ③思维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数学问题、发表数学见解,二看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学生的主动创造是课堂教学中最令人激动的一道风景,而创造这样的景观绝非教师一日之功。

    ④情绪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数学学习的情绪。有时课堂会突然爆出笑声又嘎然而止,会从激烈的争论转入专注的聆听,就是一种自发并能自控的良好情绪状态。

    ⑤生成状态。一看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二看学生是否对后继的数学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

3)实行多主体评价

发展性评价提倡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来,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多主体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首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其次,学生对他人数学评价的过程也是自己数学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数学优势和不足。再次,多主体评价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数学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实行多主体评价一是要注意多主体评价的实效性。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进行多主体评价,这样会造成费时费力,而且有可能出现形式主义。一般说来,多主体评价的目的是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或者使评价的多个主体都能从评价中受益。如学生相互评价可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和交流,家长评价学生能使家长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更多的了解,教师也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更多有关学生数学学习的信息。二是必须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对不同的评价主体来说,其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往往是不同的。例如,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可能主要是在家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如果让家长对学生数学科的学习进行评价,家长可能感到无从下手,这样做还会造成家长感觉教师推卸责任,教师感觉家长不负责任。同样,学生之间互评也要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长处和优点,进而改进自己的学习。三是在多主体评价时,特别是学生互评中要淡化等级和分数,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强调对“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业成绩”的描述和体察,强调关注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强调自我的反思。不要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给对方打分数或划等级上,这样不但无助于学生向他人学习,还往往会造成同学之间互不服气,只关注对方的缺点和不足,评价变成互相“挑错”和“指责”。

4)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评价中的反馈环节对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功能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评价反馈,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目前的数学学习状态,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看到自己数学存在的不足,还有可能得到教师、同学和家长对改进学习所提出的建议,这些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要建立在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及其发展变化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无论是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荣誉卡或是大红花,如果没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准确的观察和资料收集、恰当的评价结论,随意的激励是无法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的,而且还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造成很多学生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盲目乐观起来。此外,随着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和愿望的提高,他们会对表面化、形式化的激励感到空洞和乏味。激励不在于对学生一味表扬或“藏拙”,只要教师与学生形成坦诚、关怀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并用发展的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逐步培养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提高他们的反省能力,不因存在某些不足而怀疑自我价值,这样即使教师指出学生的不足甚至是批评,学生所感受到的仍是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期望,并由此产生进步的动力。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数学评价反馈时要特别注意考虑采用学生喜闻乐见并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形式,但仍不能忽视学生发展的目标,盲目追求形式化的激励,认为只要学生“快乐”就行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此外,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同样应包含探究、实践和创新等基本要素,只不过其表现形式与高年级的学生和成人不同而已。这些都需要在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的目标指引下,通过评价反馈不断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他们采用即时的口头评价、谈心式的评语激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数学成绩不佳的学生,更要注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评价语言的措辞上要非常谨慎,让学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与进步,对未来的数学学习充满信心。很多学校设立了多种激励学生的评价项目,如体育之星、劳动之星、纪律之星、数学之星等,争取通过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和学习的乐趣。特别是小学一年级的教师,他们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以及小幼衔接的问题,采取了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激励形式,如学生上课积极发言、认真完成作业、在测验中表现优异都能够得到相应的鼓励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很多教师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一味的表扬、激励使得学生往往对自己没有清醒的和全面的认识,反而不利于他们进一步的成长。所以,不能认为说好不说差才是激励,在对学生有全面和客观认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优势和进步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才是成功的激励。另外,很多“差生”是由于我们的评价标准单一而“制造”出来的,在采用多元评价标准后,对学生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价,不只凭数学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是一种最有效的激励。

5)多方位,多角度评价

我们要改变数学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数学学科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就必须实施多方位,多角度评价,确实废止数学学科单一的升学评价、纸笔测验评价。

我们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合新世纪学生特点的评价手段,充分发挥数学学科评价的激励功能。首先要改革评价主体,积极改革过去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倾向,积极探索一位教师评价学生、多位教师共同评价学生、家长评价学生、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己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措施。其次要改革数学学科评价方式单一,积极探索多层面评价。如教师口头评价、教师书面评价;单元检测、过关考试、期中调研、期末调研等等

教师只有采用多种评价手段,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学习手段、学习技能进行评价;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评价功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绩。

总之数学学科的评价,必须以促进学生数学成绩、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为出发点。切实改变数学学科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突出评价的发展性是我们实施数学学科评价改革的核心; 数学学科评价改革要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 尤其要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发展过程的评价,实行多主体、多层面、多角度评价,切实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功能,才能切实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7、课题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1)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量表法、个案法、调查法、文献分析法、教育实验法等,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测查、研究。

   (2)途径:全面渗透在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在数学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中渗透考试评价。

①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数学情感教育、赏识教育、激励教育,数学考试评价教育,培养良好的考试评价方面的心理素质。

②建立学生数学学科考试评价袋,对学生进行数学考试评价的跟踪评价。对个别数学学科成绩偏弱的学生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的情感、学习的专注程度等方面进行有效评价,帮助学生解除数学学习方面的心理障碍,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与自觉性。

    ③建立学校和家庭学生考试评价联系渠道,优化考试评价氛围。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数学考试评价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评价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8、研究周期:

    本课题2004年9月被宿迁市教科所批准立项,2004年10月进行了开题论证,研究周期为四年。

二、主要研究活动

1.加强师资培训,整合我校考试评价资源

    教师自身的考试评价能力与素质直接决定其考试评价的行为。教师只有掌握了数学学科考试评价的内容、方式、途径、策略,掌握考试评价的赏识性与激励性,才能按照考试评价的相关知识、理论对学生的考试进行有效评价,才能青少年的认知特点、按照科学的规律和评价方法开展考试评价工作、处理学生日常数学学习中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将数学学科考试评价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重视数学教师自身评价素质的提高非常关键,是真正深入、有效开展考试评价的前提和保障。为此,课题组在老师培训方面开展了如下研究:

(1)   在全校开展考试评价方面的知识培训,进行考试方面的评价研究。

(2)   定期在学校网站刊登有考试评价方面的文章,供老师们参考学习。

   (3)聘请考试评价方面专家为我校数学教师开设考试评价专题讲座。

   (4)充分整理充实图书资源,完善借阅制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资源,为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2、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论文评选,进行考试评价大讨论,提高全体教师参与考试评价研究的自觉性。   

3、开设以讲授为主的数学学科考试评价方面的专题讲座。

开设考试评价内容研究、考试评价方式研究、考试评价的激励性研究、考试评价的过程性研究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向全体教师传授、普及考试评价方面的有关知识,提高他们正确实施评价提供方法论。

     4、结合班情、学情开展考试评价研究。

     5、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将考试评价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始终

    课堂教学是实施评价的的主渠道、主阵地 。 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数学问题都产生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这些问题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地解决,这些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教师自然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客观的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在有利于实施评价的有效教育情境,因此教师要细心挖掘、善于利用。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评价的有效功能,才能收到良好得数学教育实效。近年来,我校老师在数学、英语、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教学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果。  

    6.注重数学学科教育实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展考试评价研究。

    7.注重家长的参与,共同完善数学学科考试评价理论。

     除了学校、数学教师,学生的发展制约着考试评价。其中,家长对数学学科考试评价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考试评价的有效开展。因此,我们提出,学校、教师进行考试评价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数学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就是数学水平高的旧观念、旧框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科学的评价观,教师的评价与家长的评价有机合理相容,必然使数学教育的评价发挥神奇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鼓励家长参与评价,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评价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使数学学科的考试评价朝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数学教育水平。

       8、学生的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是数学学科考试评价的重要补充。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数学能力与成绩的提高,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而成长与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过程。如果学生缺乏主动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精神,缺少相互与自我激励动机,我们强行对他进行激励,必然会造成老师损自己、同学损自己、家长损自己的错误认识,从而使学生产生抗拒、冷漠和敌意而毫无效果。这正如西方谚语所说:你可以牵马到河边,但不能强迫它饮水。评价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过程。“助人”只是手段,让学生“自助”才是目的。它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数学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激励与学生之间的评价与激励更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欲望,因此学生的相互评价、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主地把握个人命运与独立地进行数学学习,只有当学生以主体的身身份积极参与教育与考试评价,才能真正发挥数学学科考试评价的功能。

三、阶段研究成果

    1、课题组成员有十几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或在国家、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

    2、初步构建了学校数学学科考试评价网络与考试评价方法和途径体系。

3、积累了一部分考试评价理论材料与考试评价的案例,为下阶段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4.对学生的进行考试评价方面的心理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赏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5、编写了《新课程实施中的高中数学考试评价研究》研究指南

    四、下阶段研究计划

    1、进一步探索可操作的数学学科考试评价理论体系和评价模式,形成切合我校实际的数学学科考试评价机制。

2、总结研究成果,编写《如何进行考试评价》研究成果。

3.总结编写《我们需要这样的评价》研究成果。

4.全面实施高中数学新课程,全面进行考试评价改革与尝试。搭建考试评价理论框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与实施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情况调研报告
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思考
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教学六认真的基本要求(教学六认真讲座一之3) - zhongwei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