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太阳病”教学必须要搞清的几个问题+论肝脾的病理影响+疟病、少阳病异似初探
    

《伤寒论》“太阳病”教学必须要搞清的几个问题

徐成贺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广州510515)

提要:就《伤寒论》“太阳病”教学必须要搞清的8个观点性的问题进行了论述。1、“病汗”与“药汗”不同;2、桂枝汤证脉“缓”非一般意义上的“缓脉”,是相对脉“紧”显无力、势缓;3、脉浮缓、浮紧,不可拘泥中风、伤寒,因中风、伤寒只从虚实上分,风寒虽有偏颇,难以分清,故中风也可脉浮紧,伤寒也可脉浮缓;4、不可拘泥于“风伤卫,寒伤营”之说;5、强调《伤寒论》治外感重在发表宣透,反对将“咽干咽痛”作为是化风热金标准之说;6、要讲清治表证的层次与表证相关的传变规律;7、强调不要拘泥于“表无补法”,要“随证治之”;8、不主张太阳病分经证、府证,提出桃核承气汤治在大肠。

关键词: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外感病   问题/教学

 

《伤寒论》是最重要的中医课程,号称中医的“医魂”。中医的理法方药完备体系皆由此出,诊法治法皆由此立,方药运用皆自此始,为后世中医教育垂法而立津梁。但《伤寒论》教学必须要搞清一些观点的问题,今就太阳病篇的几个问题指出于下。

一、“病汗”与“药汗”

太阳中风表虚证,也即桂枝汤证,本有“汗自出”,如第2条中风的概念为:“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第12条太阳中风的主证病机主方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用桂枝汤治疗要通过发汗,如12条桂枝汤服后法云:“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那么,不禁要问:桂枝汤证本“自汗出”,用桂枝汤治疗又要发汗,对证言之不会更“出汗”吗?不用发而汗自出,对方言之不就省事了吗?若讲不清其中的道理,学生往往会疑惑或提出这样的疑问。这就是“病汗”与“药汗”的问题。桂枝汤证的“自汗出”是病汗。乃风邪袭表,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使卫气失却固密;又患此证之病人本表气虚,故风邪袭之,卫疏失固,营阴不能内守外走,而自汗出也。桂枝汤的发汗是为 “药汗”。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 、甘草组成。桂枝、生姜疏风解肌,芍药、大枣敛阴和营,与甘草辛甘化阳、酸甘化阴,共凑疏风解肌、调和营卫的作用。治太阳中风证之“自汗出”,就是要通过发汗,使病人漐漐汗出,以散风气,重新达到营卫和调,卫密营固的作用,这种发汗是治疗之汗,也即“药汗”也,二汗自有不同。一般太阳中风之“病汗”,表现为:汗凉显清,面白身冷;用桂枝汤所发之汗(药汗)表现为:汗热显暖,面红润身热。所以,曹颖甫于《经方实验录》言:“‘病汗’常带凉意,‘药汗’则带热意,‘病汗’虽久,不足以去病,‘药汗’瞬时,而功乃大著,此其分也。”[1]即是指此。

二、桂枝汤证脉“缓”非 “缓脉”

我们都知道,太阳中风证(桂枝汤证)是脉浮缓。太阳伤寒证(麻黄汤证)是脉浮紧。《伤寒论》2条言:“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3条言:“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具紧者,名为伤寒。”但一定要讲清楚,这个脉缓,并非一般意义的“缓脉”。众所周知,确定缓脉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脉的至数比正常为少,即一息4至。如《脉经》言:“缓脉,去来小驶(快)于迟,一息四至。”[2]但桂枝汤证之脉缓,决非是次数上缓之脉缓,即非一般意义之缓脉。

外感风寒,正气浮于外抗邪,一般脉浮,脉次偏数。太阳伤寒证之脉紧,因体实寒邪偏多,脉较紧急,为似弦而短,似数而急之象,即紧有若数。太阳中风证之脉浮缓,风为阳邪,其性走窜,怎可脉缓?征之临床,也是脉偏急,只是脉力较紧缓弱,是相对紧而言,以示体质之虚。这也可从仲景自注原文中找到答案,“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不可能脉数少,脉弱是言其这种“缓”象。所以尤在泾在《伤寒贯珠集》言:“桂枝汤证脉缓,注家多从风性开泄言之,而风性走窜,又何以言?此是紧去势缓。”[3]基本否定了脉浮缓是缓脉之缓,现代伤寒论大家李克绍教授也持这一观点,故不可不知,不能讲混。

三、脉浮缓、浮紧,不可拘泥中风、伤寒

在讲到太阳中风证脉浮缓,太阳伤寒证脉浮紧时,一定要强调不可把脉浮缓、脉浮紧拘泥过死,即脉浮缓就是中风,脉浮紧就是伤寒。孰不知在《伤寒论》中,中风、伤寒是对外感太阳病的一种分类方法,体质虚、感风寒不重者即为中风,体质实、感风寒重者就是伤寒。在发病中,又有体虚而感风寒重者,又有因病转体虚者,所以《伤寒论》原文对中风、伤寒的脉并没像分水岭一样限死,太阳中风证也有言脉浮紧者,太阳伤寒证也有言脉浮缓者。如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39条“伤寒,脉浮缓”。对于这一点,柯韵伯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不知仲景治表,只在麻桂二法,麻黄治表实,桂枝治表虚,方治在虚实上分,不在风寒上分也。……言中风脉浮缓,然也有脉浮紧者;伤寒脉浮紧,然亦有脉浮缓者。盖中风、伤寒,各有浅深,或因人之强弱而异,地之高下而异,时之乖和而异,证既不可拘,脉即不可执。……盖仲景凭脉辨证,只审虚实,故不论中风伤寒,脉之紧缓,但于指下有力者为实,脉弱无力为虚。”[4]即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说明。

四、不可拘泥于“风伤卫,寒伤营”之说

历来有“中风主伤卫,伤寒主伤营” 之说。众所周知,卫在脉外,营在脉中,怎么中风是只伤卫气,伤寒是只伤营气?伤寒是隔着卫气不伤而直伤营呢?显然此说不正确。而大多教材或教课者却往往会囿于这一说法。首先,风、寒中人是不可分的。即感受风寒虽有偏颇,但中风中也有寒邪,中寒中也有风邪。临证只能根据风性开泄,寒性收敛来判断,如钱天来所说:“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所以王叔和《伤寒例》不风寒分提,并明确指出:“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柯韵伯也说:“仲景治表,方治在虚实上分,不在风寒上分也。”“不在风寒上分”也就否定了“风伤卫、寒伤营”之说,这是一。

再者,“风伤卫、寒伤营”,是“三纲鼎立说”的一种说法。三纲之说,起自朱肱,发展于许叔微、方有执,建立于喻嘉言。自宋·朱肱于《类证活人书·四十问》说:“大抵感外风者为伤风,感寒冷者为伤寒,桂枝主伤卫,麻黄主伤营,大青龙营卫俱伤也。”许叔微于《伤寒百证歌》进一步提出:“一则桂枝,二麻黄,三则青龙如鼎立。”至明·方有执著《伤寒论条辨》时,即直接将“太阳病”篇按此说法为纲分为三篇了,卫中于风而病者为上篇,营伤于寒而病者为中篇,营卫俱中伤风寒而病为下篇。至清初喻嘉言则沿用了方氏的分篇,并明确提出:“鼎足大纲三法”。从此“三纲之说”立了起来。其实是教条形式化了,把太阳病篇很多有意义的辨证方法及方药运用给丢失和搞混乱了。后世批评者很多,且是批对了,如尤在泾言:“麻黄主寒伤营则非,未有营病而卫不病者也。”柯韵伯也说:“妄谓大青龙为风寒两伤营卫而设,请问石膏之设,为治风欤?治寒欤?营分药欤?卫分药欤?只为热伤中气,用之治内热耳。”南京中医药大学陈亦人教授对此论述甚精,[5]所以,我们在讲到相关内容时,一定不要再讲“风伤卫、寒伤营”了。

五、讲伤寒,应反驳“咽痛”是风热的金标准

《伤寒论》治外感证重视发表宣透,风寒表证要发汗解表,肺有郁热者,也要麻黄配石膏而透解郁热。其谆谆告诫,反对“误下”,以防“误治”,就是这个意思,能解表者要尽量解表,从表而散,能宣泄者,尽量从肺向外发泄。如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其气上冲”,“脉促”皆是说下后里气不虚,还当表散,由表去邪。用桂枝汤解表后,只要表证在,里虽有热,脉洪大,也要解表,表解后才解清其热。更可想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必有发热,口干口渴,舌红咽痛,因已肺热而喘息胸满者,还是仍要用麻黄汤发散。

讲到此,再联系到现在治外感病,虽感之风寒,一见患者出现“咽干咽痛”,即说风寒化成风热,成了判断风热证的一个金标准。动辄用黄芩、大青叶、银花清热解毒,甚至用桑白皮、知母、葶苈子、鱼腥草泻肺清热,并美其名说可抗病毒,可抗菌消炎,实际是虚其里气,属仲景所言的“误下”含义,这是现今造成表证久久不解,或形成慢性咽炎、久咳的主要原因。孙思邈早就曾说:“尚见大医疗伤寒,惟大青、知母诸冷物投之,极与仲景本义相反,汤药虽行,百无一效。”[6]

刘渡舟教授对这种片面性的辨证、片面性的治法而不能醒悟者非常痛心地说:“对风寒外感病,西医见发热气喘,痰声漉漉,湿性罗音,多按“肺炎”治疗,然而打针输液等治法,对临床收效甚微。转请中医会诊,因有畏惧麻、桂之片面性,对患者在体表束缚一层之寒邪,得不到即时的温散之法。其惯用辛凉之银翅、桑菊等方,则必然郁阳气,冰伏寒邪,始终得不到外出的机会。”[7]江西万友生教授说:“不少人以为流感是热性病,所以要用凉药治疗。初时就以辛凉为主,银翅,桑菊广为运用,后来渐至苦咸寒(如板蓝根)。理由是它们可以抑制病毒生长。至今国内感冒药市场为寒凉药占领。结果是大量可用辛温解表的麻黄汤1-2剂治疗的风寒感冒患者,却随意用寒凉药,令表寒闭郁,久久不解,酿成久咳不已,或低热不退,或咽喉不利等后果,临床屡见不鲜,而医者、患者竞不知反省!” [7]刘老评言:“万老之言,是由衷而发,有一种焦急不安的心绪!” [7]我们在讲到这些原文时,一定要指出这一时弊的观点。

六、要讲清治表证的层次与表证相关的传变规律

《伤寒论》治表证是分层次的,因表证往往兼有里证。其传变是有规律的,虽然有并病,合并、直中等。但在三阳病,是先太阳,再阳明,再少阳。对有表证及表证兼有里证者,是表一层里一层。风寒表实证者,一定要用麻黄、桂枝,如麻黄汤发汗解表,散其风寒;风寒表虚证者,一定要用桂枝、芍药,如桂枝汤疏风解肌,调和营卫。里一层者,风寒邪实重而表郁,内有郁热者,一定要用麻、桂解其表郁,用麻黄、石膏清解肺中之郁热,如大青龙汤是也;风寒表束,内有肺阳虚、肺气虚,肺气不布津液而成痰饮者,一定要用麻桂芍解其表邪,内用干姜、细辛等温肺化饮,如小青龙汤是也。

表证而传里之热,是由上而下的,先肺、再胃、再肠。单独肺有郁热者,可用麻杏石甘汤麻黄配石膏清泄,重者用越婢汤清泄,因越婢汤麻、膏用量皆较重。也可视兼表之多少、证之虚实而用大青龙汤、桂二越婢一汤之不等,也可再因兼证而加药,如越婢加半夏汤等。由肺热传至胃热,即已入阳明。阳明胃热的特点是:发热甚,不恶寒,反恶热,汗出,口渴等,治当用白虎汤,主用石膏、知母清解阳明。出现大便干结,则说明已传大肠,除热甚等证外尚有腹满燥实等不同体征,用各承气汤攻下阳明。病入少阳或并有少阳者,必见胆热、胆胃不和的症状,如口苦、咽干,呕恶纳呆等。主用小柴胡汤或合并小柴胡汤治疗。少阳病篇没有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是在太阳病篇,是谁拉入少阳病篇,是宋?庞安常的《伤寒总病论》。人们常说少阳病是半表半里证,怎么个半表半里法,往往解释不清,其实是不表不里,如朱肱于《类证活人书》中认为:没有表证,又无里证,不是寒证,又非热证,则用小柴胡汤。如此,了解了表证、兼证、传变规律的特点则有利于把握太阳病的证治与方药运用。

七、不要拘泥于“表无补法”,要“随证治之”

治表证,人们常讲,有表证不要补,否则会闭门留寇,但《伤寒论》中并不拘泥于此说,它主张有虚就补,随证治之。如桂枝汤证,既有表气大虚的桂枝加黄芪汤证,又有桂枝加人参的新加汤证,还有阳虚的桂枝加附子汤证。补气药,黄茋、人参都能用,还有什么不可用;温阳药,附子都能用,还有什么不能用,可见“表无补法”之说不能拘泥。张仲景的观点是随证治之,有其证必用其药。再如桂枝汤证,本为太阳表虚证,又有桂枝加大黄汤者,大黄都可用,又还有什么不可用。所以柯韵伯言:“仲景之方,因证而设”。又言:“仲景制方,不拘病之命名,惟求证之切当,知其机,得其情,凡中风,伤寒,杂病,宜主某方,随手拈来,无不活法。”不拘“表无补法”和“随证治之”,这二点都应该给学生讲清楚。

八、不要强调经证、府证,桃核承气汤治在大肠

《伤寒论》太阳病篇,虽多次提到“经”字,如“以其经尽故也”,“过经”,“到经不解”,“太阳随经”等,但并不等于是太阳经证,并不是将太阳病分为经证的“经”。“经”,有的是一个病程概念,即太阳病的病程是六、七日;有的是涉及到了太阳经脉的症状。对“府”,更无一处提到太阳府证。那么,分经证、府证又是怎么来的呢?看看来历就清楚了。首先,见于西晋王叔和的《伤寒例》,它是将《素问?热论》中的计日传经说原文引来,只把其中的“脏”字“改成了”“府”字,而这个“府”字在他这里的含义也仅指阳明里实,即胃与大肠,而不是膀胱。云:“此三阳经皆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解,……已入于府者,可下而已”。其次,将太阳病分为经证、府证的始于金?成无己,但他也仅是论“蓄血证”时与膀胱挂起勾来,他对“蓄血证”的106条、124条注解时分别说:“太阳经不解,随经入府,为热结膀胱。”“太阳,经也,膀胱,府也。”第三,到明?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又把“蓄水证”与膀胱挂起勾来,谓:“五苓散两解表里而得汗者,里属府,府者阳也。”第四,到清初?喻嘉言才完全形成了今天有的教科书上将太阳病分经证、府证的编写局面,如喻氏言:“自经而言,则曰太阳,自腑而言,则曰膀胱。”其实张仲景说的 “热在下焦”(124条)、“热结膀胱”(106条)都是下腹部一病位概念,并不是仅限于膀胱。太阳病篇论述了很多表证兼里证的情况,涉及各个脏腑,蓄水、蓄血只是表证兼里证的一种。若把它限于膀胱,尤其是“蓄血证”,就不好解了,学生难解,学了也不知用到哪里。

若“蓄血证”病位在膀胱,那么,小便怎么会“自利”呢?人们常将“蓄水证”与“蓄血证”鉴别要点指为:蓄水、小便不利;蓄血,小便自利。那么,蓄血证的病变部位不在膀胱应在哪里呢?应在大肠。蓄血部位在大肠,不在膀胱,当然“小便自利”。再看所治“蓄血证”的“桃核承气汤”,它主要由桃仁与调胃承气汤组成,方中的大黄、芒硝怎么能治在膀胱呢?所以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伤寒门》将桃核承气汤列入承气汤法下,即是此意。现在用治结肠炎属瘀血并热结者也很有效。

以上讲了《伤寒论》教学中就太阳病篇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整个《伤寒论》中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特提出与大家供参。

参考文献:

[1] 曹颖甫著.经方实验录.上海:上海科学枝术出版社,193:33

[2] 晋.王叔和著.福州市人民医院校释.脉经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3

[3] 清.尤在泾著.伤寒贯珠集.上海科学枝术出版社,1937:42

[4] 清.柯韵伯著.伤寒来苏集.上海科学枝术出版社,1959:42

[5] 陈亦人著.伤寒论求是.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1-22

[6] 唐.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2: 21-22

[7] 熊曼琪等.伤寒论.金匮教学论文汇编.广东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3-16

 

论肝脾的病理影响

徐 成 贺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 510515)

 

摘要:本文对肝脾间的病理影响提出当分为肝实传脾、肝虚累脾、脾病及肝的观点来认识。1.肝实传脾,强调了实则传,虚则不传的观点。对肝之实证肝郁、肝气、肝火、肝阳、肝风、肝寒、肝经湿热、气滞挟饮挟痰挟瘀,认为当分为本气自郁、演变化邪、直中内生挟邪三类,皆可病实传脾。2.肝虚累脾,当分肝之体用。肝用不足为肝气虚、肝阳虚,肝体不足为肝血虚、肝阴虚。肝气虚则不能疏泄脾土,肝阳虚多累及脾阳,肝血虚不能母气多并有肝郁脾虚,肝阴虚累及脾胃之阴,且多肝阴虚火气有余并有胃火之象。3.脾病及肝,主要为“土壅木郁”及脾病生邪犯肝。

关键词:肝脾病理  肝实  肝虚  脾病

 肝脾生理相关,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说起肝对脾,通常是笼统地说肝病传脾,其实只有肝之实证,才可称为传脾;那么肝虚证对脾的影响呢?则少有人提及。反过来,脾对肝的影响提得也不多。有鉴于此。笔者试就肝实传脾,肝虚累脾,及脾病及肝谈点看法,与同道供参。

一.肝实传脾

肝病传脾,其本身就是肝实传脾。何以言之?因《黄帝内经》早已明言,“传,乘之名也”,即相克太过的相乘。“传”在脏腑五行,其一是按照相克的次序,即《素问·玉机真脏论》所说的“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1]其二必须是气实有余,即《素问·五运行大论》说的“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侮所不胜”。[1]反之,就不叫“传”,也不能“传”,故尤在泾、王旭高皆认为,“惟实则能传,而虚则不传。” [2]由此可见,肝病传脾,为肝实传脾明矣,有关这一点,在古今医籍中,无论是从五行运气角度,或是从五脏病理影响谈的传变,都是很明显的,如现在认为肝之主要生理功能的“疏泄”一词,就是岁木太过,“发生之纪”物候反映的一种概括,具体言之,为木专其政,风气独治,风气肆行之际,土为过亢木气所乘的反应,在脏则说明肝实传脾。其他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的“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 [1]《素问·玉机真脏论》的“故风者,百病之长也,……弗治,肝传之于脾”。[1]及《难经·七十七难》与仲景所言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3]等,所论皆为一辄。

  肝实传脾,而肝实有不同证型,那么,其传脾情况又将怎样呢?笔者认为,肝之实证,主要有肝郁、肝气、肝火、肝阳、肝风、肝寒和肝经湿热等,就其发生演变与所感,大致分为三类,即:本气自郁,演变化邪,直中内生挟邪。其中最主要者是本气自郁为病,这主要是指肝郁和肝气。因肝主疏泄,以气为用,病则每从本脏本经之气病开始,多由情志的抑郁或忿怒引起。肝郁与肝气不同,肝郁为郁在本经,肝气为郁且有横逆之象,但二者在病理上气机郁滞则一,因肝郁非肝气虚,郁则气实,气郁至一定程度必然横逆;就肝气言,若不郁气顺,亦不会横逆,故秦伯未称“气郁为肝气之先导”,[4]肝郁则不能疏泄脾土。肝气横逆,则不仅不能疏泄,反而克伐,皆可致脾胃气机逆乱,乱其气则伤正气,故脾胃必不和或虚损,这在临床上最为常见,所以林珮琴在《类证治裁》论肝病说:“肝木之性,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为嗳,为呕吐,为暴怒胁痛,皆肝气横决也。”[5]由郁至气横犯胃乘脾可知。演变化邪,主要指肝火、肝阳、肝风。因肝郁气实,气有余便是火,肝又内藏相火,故极易火化;肝火灼伤肝血(阴),肝火上浮,致肝阳升亢(肝肾阴虚阳亢者也多见);肝阳浮动,则可引发肝风,即“风依于木,木郁则化风者”。可见三者不同,由肝郁气滞演变则一,故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中说:“肝病有肝气肝风肝火之别,然皆同出而异名,” [6]即在指此。肝火,肝阳、肝风,又皆损伤脾胃,如肝火多灼伤胃阴,肝风肝阳上冲多使中焦壅塞,气机不畅,致脾病痰浊随起上犯等,所以王氏进一步指出:“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出异名,其中侮脾乘胃……种种不同”。[6]直中内生挟邪,多见于肝寒,肝经湿热,肝气挟饮、挟痰、挟瘀者。外邪直中肝脏,如《金匮》之肝中风,肝中寒[7],秦伯未指出:“引起肝寒有两个原因,一为直中寒邪”,[4]肝寒犯胃,每挟痰浊上逆,如以干呕,吐诞沫,巅顶头痛为主的吴茱萸汤证即是;邪自内生,如肝经湿热,引发黄疸,肝多有损伤脾胃的症状出现;挟邪损伤,是肝病证杂的原因之一,无一定规律可循,仅就柳宝诒评选王旭高的医案《评选环溪草堂医案》所论,即可窥一斑:肝气与饮邪乘胃,如“肝气与饮邪相合为病,脘腹作痛,呕吐酸水”案;肝气挟痰乘胃,如“脘痛肢冷脉伏,头汗淋漓,防厥”案;肝气挟瘀乘脾,如“久疟之后,脾虚木郁,痰阻气滞,胸闷恶心,头眩心嘈,经事不调”之尤案等[8]。总之,肝实传脾,为肝病影响其他脏的常见形式,亦为肝对脾脏影响的主要病理。

二.肝虚累脾

     “累”,《辞源》作“牵连、妨碍、连累”。《简明中医字典》注“累”引《素问·移精变气论》“内无眷慕之累”时言:“累,带累、使受累。”肝虚累脾,即肝木不足,无能行使对脾的促进作用,使脾受损而失常,可知“累脾”与上述“传脾”有原则性的不同,彼为恃强凌弱的过盛,此为疏泄等功能的不足。有关这一点,则人常忽之,如张锡纯言:“人多谓肝木过盛,可以克伤脾土,即不能消食;不知肝木过弱,不能疏通脾土,亦不能消食”(见《医学衷中参西录·答刘问肝与脾之关系》)[9]。由尤在泾之“脏邪惟实则则传,虚则不传”推之,可知肝“脏气惟虚则累,实则不累。”肝之脏气包括肝气、肝血、肝阴、肝阳,肝虚亦即肝之气血阴阳的不足。

    肝体阴用阳,肝用为肝气、肝阳,肝体为肝血、肝阴,气虚进一步发展可致阳虚,血虚进一步发展可致阴虚,其影响脾者,肝用主要是疏泄不及,肝体亦乃通过肝用来实现。如肝气不足,不能条达疏泄脾之阴土,脾就会阴凝板滞,纳运升降失常,如《杂病广要》引《五脏论》云:“肝气不足,……肝痛不能食。”《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言:“肝之清阳不升,不能疏泄水谷,则渗泻中满之证,在所能免”,[10]其此之阳清,亦主要指肝气虚不能宣达。若肝阳虚,则多在肝气虚见证上伴有寒象,除气虚影响脾之功能外,多累及脾阳,脾阳虚又加重肝阳的不足,故往往以肝脾之虚寒见证于临床,如孙思邈所论肝病,“左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厥阴经也。……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名曰肝虚寒也”。(《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肝脏》)[11],肝虚寒即为肝阳之虚。若肝血不足,血不能母气,可致肝气虚不能疏土。实际上,因气血共存亡,肝气虚时也每有肝血虚的存在,是以二者不能分开。不过更多见者,是血虚而肝气有余的传脾,如赵羽皇言:“肝木之所以郁,……为血不能养也”,但究其本质,因乃属肝血虚所致,故说肝血虚累及于脾,也无有不可。肝阴虚对脾之影响,一为肝阴虚火气有余传脾,一为肝阴虚累及脾胃之阴,这可以从《沈绍九医话》所举病案及治“柔肝当养胃阴”中见其一斑。总之,肝虚累脾较肝实传脾少见,一般病程较长,可在肝病日久,大病之后,年老体衰等中见到,其中又以体不足用偏有余为多,但对肝用不足之影响于脾,尤当注意。

三.脾病及肝

    脾病及肝,一是脾气不足对肝之影响,一是脾邪有余影响及肝。脾气对肝作用有二:一可阻止肝病传脾,一可营养资助肝脏之虚。先就脾气言之,若肝实传脾,往往是先犯胃,引起胃气逆乱,此时虽得传,但脾尚无明显之虚;若不愈,乱其气则伤正气,继之则传乘于脾,现脾虚见证,设脾不虚,那么肝气虽可一时犯胃,致气逆不纳,但随着脾胃的升降调整,肝气也能渐和,而不致久久犯胃,因此,脾气对肝起到了堵截病势,杜滋蔓之祸的作用。肝之虚证可以累脾,但肝虚由脾气不足,不能化生气血以供营养引起者尤多,故《难经》提示要“损其肝者,缓其中”也。可见,脾气对肝,起到了防传、控制病势及营养的作用,若脾病,则必将影响肝病的发展及恢复供给。

    脾邪影响及肝,主要为“土壅木郁”及脾病生邪犯肝。先看“土壅木郁”:脾胃为气机升降枢纽,对全身的气机升降出入有重要作用,肝为人身气机之总司,故对肝气的调畅尤为突出,如黄坤载云:“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行,则胆火不降。”若邪阻脾滞,碍肝疏达,脾气不运,又不能助肝,必致肝郁,如《金匮》之“馨气”,即因饮食自倍,填塞至阴,故尤在泾分析病机指出:“馨气者,食气也,食积太阴,故敦阜之气抑遏肝气……,”所以王旭高对此提出“疏运其中法”,即中气运而肝自舒也。再看脾病生邪犯肝:除土壅木郁之食滞外,以湿热、痰浊为多。脾病湿邪最多,外能招湿,内能生湿,而胃又为阳土,故湿易化热,湿热如面裹油,最滞气机,在肝胆发病因素上,除情志外,有形之邪,当首推之,如《金匮·黄疸病》篇之“谷疸”、“酒疸”,皆是因饮食失节,脾胃内缊湿热,熏蒸肝胆而致,故缪希雍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说:“怒则气并于肝,而脾土受邪之证也。……脾家有积滞,则郁为黄疸。”[12]不仅如此,脾蕴湿热致肝经湿热者,也屡屡可见,脾为生痰之源,脾不化津,痰浊内生,可阻滞气机,或与肝邪冲逆挟杂,引起或加重肝病。如肝风每挟痰浊上升,致眩晕窍闭中风等,故《王旭高医案》的编者方仁渊在阐述中风时说:“此等病最难看,其实在中焦脾胃。盖饮生于脾,聚于胃,苟能治得痰饮,肝风无有不愈。脾气既升,肝自不郁;胃气既降,肝自清宁,何风之有?” [7]就着重强调了脾病在肝风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脾病生痰,痰凝气滞,郁于一处不散的病症,在妇科与外科中亦常见之。如乳房结核、梅核气等。痰气搏结,往往使肝病缠绵难愈。

    除以上所谈外,治疗中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治肝用药常影响脾胃,脾胃受损,则又每影响肝病的治疗,如肝病实证,多用香窜苦寒之药,肝病虚证多用滋补药物,而香窜易滞碍脾胃。脾胃伤后,用药治肝,用食调养,则亦要受到一定的影响,如张景岳说:“凡治病,必先籍胃气以为行药之主”,李中梓也言:“胃气一败,百药难施。”因此。我们在治疗中,注意肝脾之间的用药影响,也是当审慎的。

 

参考文献:

[1] 唐·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3:122,386,531

[2] 清·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 1956:2

[3] 南京中医学院校释.难经校释.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3:119,124,163

[4] 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学名著全书·谦斋医学讲稿·论肝病.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54

[5] 清·林珮琴.类证治裁.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157—159

[6] 清·王泰林.王旭高医书六种.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65: 157—153

[7] 汉·张机.金匮要略方论.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 1956: 31

[8] 清·王旭高著;褚玄仁辑著,李须保审订.王旭高医书全集. 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1:319,303,323

[9]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05

[10] 唐容川著;裴正学主编.血证论评释.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0: 29

[11]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 1982:204

[12] 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58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2):84—87)

 

疟病、少阳病异似初探

 

徐成贺

 

内容提要    疟病寒热休作,少阳病寒热往来,脉皆有弦象,释疟多从少阳解,故有“疟病不离少阳”之说。然二者亦有异:疟病病因复杂,其中主要是“疟气”;少阳病主要为外感风寒。疟病病邪伏藏,发病与阴阳相移、卫气流行有关;少阳病为正邪分争表里,枢机不利。较之少阳病,疟病具有传染性、地域性和季节性,且症状严厉、危证多,发有定时,易成痼疾,预后不佳。“截疟”是治疟的一大特点;而以柴胡剂和解少阳,疏利气机,并忌汗、吐、下,则为少阳病之说。

主题词  疟疾/中医病机     少阳病/中医病机     诊断,鉴别

 

 

疟疾,《内经》称“疟”,《金匮》称“疟病”,《太平圣惠方》始称“疟疾”。“疟病”,以寒热休作有时,病发令人十分痛苦,病情残酷肆虐得名,如姚止庵云:“疟者,······最为暴虐,故病名疟也。”少阳病,是病邪发展之阶段性概念,即邪已离太阳之表未入阳明之里,相对称半表半里,且胆经枢机不利,相火失制炎上正邪分争的总结。疟病寒热休作,少阳病寒热往来,脉皆有弦,因此,释疟者多从少阳作解,有“疟病不离少阳”之说。二者何异也?笔者不揣浅陋,试说其病因、病机、临床治疗略作讨论。

1 病因不同

疟病病因复杂,且有其特殊性。有风、寒、暑、水、疟气、痰、食、疫瘴湿毒气等,如《素问·疟论》言:“夫痎疟 ,皆生于风”,《素问·生气通天论》谓:“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等。其感人发疟,往往为几种病因组合,且有一定的过程,如《疟论》:“夏伤于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怆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即有暑、寒、水、风几种病因相加,并时间较长,从夏持至秋乃病作。此外疟病之主因为“疟邪”,《内经》称为“疟气”,如《疟论》谓:“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疟气者,必更盛更虚,当气之所在也。”显然,疟病之发病,具有明显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一定与其他外感六淫不同,二是具有传染性、地域性,如陈无择首先提出“疫疟”,巢氏《病源》指出:“此病生于岭南”,由“瘴湿毒气”所致。再者,病疟后,一些病理产物易加重病情,与疟邪相合成为致病之因,如严用和“无痰不成疟”,金元时期的“食疟”,虽张子和、张景岳据理相辩,“非痰、食等一因发疟”,但亦突出了病变过程中病因相杂的复杂性。总之,病因复杂、特殊,是疟病病因学的特点。

少阳病,《伤寒论》作专篇讨论,其病因,主要为外感风、寒,如98条“伤寒五六日,中风······”,103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等。但由于邪入少阳,病势正值由寒化热之转变过程,及更有少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由阳明转出少阳等,且病入少阳,即使是风寒所感,亦业已化热,因此,风、寒、热式少阳病的主要病因。与疟病相较,昭然不同。

2   病机有别

疟病发病机理较复杂,不同的疟病亦各不一致。总括《内经》论疟两篇及后世仁智之见,其病邪伏藏,主要有二:一为在经脉之中。如《素问·疟论》言:“(疟)此皆得之,······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营气之所舍也。”张介宾注曰:“其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盖即经脉间耳。营行脉中,故曰:此营气之所舍也”。一为在募原。如《疟论》言:“邪气内藏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募原:募,犹幕、膜、筋膜;原,即盲之原。凡胸腹肉理之间,肉理脏腑之间,上下空隙之处,成片联络薄筋,脉络必分,血分必聚者,谓之膜原(依景岳说)。其论病邪发病特点,亦主要有二:一是邪气虚实更作,阴阳相移,即病邪使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反之,使阴并于阳,则阳实而阴虚。如《疟论》言:“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于阴,当此之时,阳虚而阴盛;······阳气逆极,则复出之阳,则阴虚而阳实。”二是与卫气流行有关,邪气每与卫气相遇合则引发,离则病休。如《疟论》言:“疟气随经络沉以薄,故卫气应乃作”,“卫气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正由于疟病有上述邪气虚实更作,使人体阴阳相并,并与卫气流行有关的发病特点,故使其机理为:疟邪或藏于经脉之中,或内薄五脏横连募原,在与卫气之行相遇之时,或使阳并于阴,或使阴并于阳,致阴阳交争而病作。一般疟邪与卫气相合,入于阴争,在阳并于阴,阴实而阳虚时,则恶寒战栗;出于阴争,阴出之阳,在阳实阴虚时,则内外皆热。疟邪卫气相离,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冷,发作停止。至卫气与疟邪再遇,则引起下次发作。疟病有一日作,间日作,数日作,及作有日早、日宴之不同,此与卫气昼行阳二十五度,夜行阴二十五度,行一周与疟邪是否相合及相合提前或延后有关,亦与疟气之浅深,行之迟速,与卫气相合周期有关,如《疟论》谓:“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乃作也”。值得注意的是,阴阳相并,或三阳,或三阴,是俱受其累,如《疟论》言:“阳并于阴,则阳实而阴虚,阳明虚则寒栗故颔也,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盛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

少阳病,即为病邪入里的过渡阶段,又为邪欲入深,正欲拒出,正邪分争的相持阶段,故《伤寒论》97条言:“邪气因如,与正气相搏······正邪相争,往来寒热”。少阳主枢,其脉虽有手足之分,但以胆经为主,如《金鉴》云:“少阳者,胆经也”。而胆为“中精之腑”,与肝相表里,而肝胆为调畅人身气机之总司,病易传犯脾胃,故病犯少阳,每肝胆不和,气机失枢,脾胃有碍,所以多见97条的症状,“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少阳之上,相火主之,和则不见,游行出入,温煦人体,但病则妄动,故每胆火上炎,以致苦从火化,火胜则干,而口苦、口干。总之,病机为正邪交争于表里之间,病性由寒化热,胆火上炎,枢机不利,多影响脾胃者。与疟病相较,彼邪气随经流行深藏,此病邪由表入里;彼疟邪虚实更作,阴阳相并,寒热交争于阴阳之间,此正邪交争于表里之间;彼发时涉及三阴或三阳,此则一经为主;彼必与卫气流行有关,此则重在胆经枢机失和。

3  临床表现相异

     疟病:a. 具有传染性,如陈无择言:“病者发寒热,一岁之间,长幼相若,或染时流行,变成寒热,名曰疫疟”。b.具有地域性,南方多于北方,如《政治准绳》说:“南人不以疟为意,北人则畏之,北人而在南方发者尤畏之,以上见治者,当之方土之宜也”。c.有季节性多发于夏秋季。d.症状严厉,如《名医指掌》谓:“疟之为状,焮热如炉,振寒如冰,头痛如破,咬牙嚼齿,有暴虐之势”。e.危证多,尤其是疫疟、瘴疟,如张子和谓:“疟病(指瘴疟)除岚瘴,一二发必死”,张景岳引《岭表十说》云:“哑瘴最为危急,其状初得即失音,不过一二日即致补救”,《温病条辨·上焦篇》将热多昏狂、谵语烦渴的疟病称为“心疟”,亦因病急神昏。f.发有定时。g.易成痼疾、预后不佳。如疟病日久,邪留宿根,耗伤正气,长期不愈,遇劳即发的劳疟;疟邪假血依痰,形成癥瘕,结于邪下的疟母等。

少阳病,以其前述病机所涉出现的症状为主。通常主张将98条小柴胡汤的四个主症“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及263条之“口苦,咽干,目眩”,加上“脉弦”为其主证。诚然,这些症状,少阳病却多常见,可作为辩证依据,予以重视。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此症状,绝非少阳病所特有,诸如189条“阳明中风,口苦咽干”,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等,则不属于少阳病;有的并无“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却属少阳病。因此,诊断少阳病,关键在于把握其病机。103条“但见一证便是”,可悟其精神。其与疟病相较,无传染性、地域性、季节性等,症状相对较轻,一般不会有危证,预后较佳,无宿疾留滞。虽寒热往来相似,但少阳病作不分时,即便寒热不甚,它症犹存;作则症状严厉。如明·戴元礼《证治要诀·疟寒热》云:“外有伤寒,往来寒热如疟,谓之如疟,非真疟也。然伤寒寒热如疟,初必恶风寒,发热,头痛体疼,自太阳经而来。······寒热发作有期者,疟也:无期者,诸疟也。”说明有无定时,是二者的临床鉴别要点。

4        治疗也殊

      疟病,以驱邪截疟为治疗原则。截疟是其特点,即在将发之先,阴阳未并之时,行针施药。盖先其时,正气未乱,邪气欲动,利于驱邪助正,从而可堵截病势发展,控制发作,以达治疗目的。如《疟论》云:“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正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并强调“方其盛时必毁”。再者,注重用针对性治疗药物,如蜀漆、常山、青蒿、马鞭草、砒霜等。张仲景首用蜀漆,以蜀漆散治寒多只牝疟;晋·葛洪《肘后急方》及宋《太平圣惠方》多以常山作为治疟方剂的主药;葛洪并首创青蒿治疟,及用砒霜伍入丸药中作为治疟的针对性药物;孙思邈除上述外,则又采用了马鞭草。经现代研究,常山、青蒿、马鞭草等,确有较好的抗疟作用。截疟、遣药固然重要,但还需辩证,如《医部全录》及《万病回春》云:“邪疟及新发者,可散可截;虚疟及火者,宜补气血”,“人壮盛者,宜单截也,人虚者,截补兼用也”,“疟久不愈者,先截而后补也,疟已后者,顺调气血也。:一般临床上,典型发作之正疟,多用柴胡截疟饮、截疟青蒿丸、截疟七宝饮、常山饮、止疟丹治疗;热多之温疟,多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减,以清热解肌为治;寒多之寒疟,温阳达邪,多用蜀漆散、柴胡桂枝干姜汤;瘴疟当分热瘴、冷瘴,总以解毒除瘴为主,热瘴要合以清心开窍,可用清瘴汤,兼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冷瘴要合以芳华湿浊,可用达原饮及不换金正气散;疟久不愈之劳疟,要扶正祛邪,可用何人饮加补气血、调中、滋阴制品;结癥瘕之疟母,要软坚散结、祛瘀化痰,可用鳖甲煎丸、疟母丸等。针灸有好的疗效,也可结合运用。

   少阳病的治则为,和解少阳,疏利气机,扶正达邪。治以柴胡剂为主,小柴胡汤为其代表方。其治无如疟病复杂,亦不需截治服药。但在禁忌上却有特点。少阳病禁汗吐下,如265条“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因此,小柴胡汤俗称“三禁汤”。疟病可汗、可吐、可下,如《金匮·疟病》云:“疟······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故《金鉴》曰:“夫伤寒少阳病,则有汗吐下三法之禁,而疟······何以有汗吐下三法之宜?是盖疟属杂病,不可不知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希恕四逆散合四物汤医案
同为半表半里:为何少阳证有目眩,而厥阴证没有?
你个人对《伤寒杂病论》第326条是如何理解的?
乌梅丸,用它不必囿于上热下寒
《伤寒论》厥阴病病机分析 《伤寒论》厥阴病四大方剂浅释
中医“舒肝和血法”治疗早泄的临床应用与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