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中风与升降逆乱

    气血升降逆乱是中风的主要病机,不仅经典著作中有充分的依据,而且后世诸家如刘元素将息失宜而致心火暴甚论;李东垣本气自病论;张景岳阴虚于下,阳浮于上论;朱丹溪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气论;叶天士等的阴虚阳亢肝风内动论等所提示的问题,均可做出较为系统的解释。

    据临床观察,中风多有先兆症状,《医林改错》中列举出中风先兆34个之多,但以头晕、头痛、阵发目盲、耳聋、流涎等为最常见。这是气血运行逆乱,髓海失养的反应。说明气血运行由失调进一步加重,但瞬间即逝。提示气血逆乱不重,只是短暂的,机体尚能调整自身的功能,使之趋于阴平阳秘。此时若恰当调摄,积极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不致发生中风。相反,若病情进一步发展,或有害因素再作用于机体,脏腑功能则由失调而突然发生急剧变化,使气血运行失调或短暂逆乱,变为严重的持续逆乱甚至停息,即为中风。若气机升降骤停则暴死,严重逆乱不能回复常态,亦多死。这正是《素问·调经论》“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的道理。若升降虽未停息,但由于逆乱严重,气血津液运行不循常道,或停留某处,或充溢某位,而形成痰饮、瘀血、气泄等。瘀痰、气泄停积于神明之府,闭塞络窍,则发生神志昏蒙,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等中风的主要症状。痰、瘀、气等留而不祛,均可化火,故中风初病之时多无火象,而两三天后始为明显。这就是中风诸邪骤至的道理。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但是,不管病情多么严重和复杂,都是气机逆乱、气血津液不循常道,痰浊、瘀血积于神明之府,闭塞络窍的结果。所以,气机升降逆乱,是中风急性期的根本。只有明确这一点,才不致误把痰饮、瘀血、火旺、气泄等标象,看作病机的本质。若把痰、瘀、火等当作病机之本,而进行化痰、活血、清热,多数效果不好。对于这一点,不仅古人早有明训,如见痰勿治痰,见血勿治血的经验总结。我们在临床中也有深刻体会。虽痰涎壅盛而化痰效果不著,痰邪随化随生,有瘀血而祛瘀,血瘀不除。相反,若以调理气机着手,则常常随气机升降回复常态诸症向安,痰、火、瘀血不治而渐消。所以,朱丹溪虽倡痰热生风论,但在治疗中,却深有体会地说:“治风之,初得之即当顺气,及日久,即当活血。此万古不易之至理。”这确是经验的总结。

    几年来,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对中风急性期患者,紧紧抓住气机升降逆乱这个中心环节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近几年来,治疗急性中风96例(根据1983年烟台会议全国中风中医诊断标准辨证),其中78例有不同程度的腑气不畅,方中选用大黄。结果13例中脏患者死亡4例,其余中经中腑患者全部获救,总有效率88.3%。调理气机升降首选大黄的根据是:黄色黄气香长于入中焦,畅脾气。中焦通上连下,是升降的枢纽,脾居中焦,有斡旋升降之功,清·邹澎在《本经疏证》中说:“大黄之用,人概知其能启脾滞,通闭塞,荡积聚而已。予以谓卢芷园行用一语。实得火能生土之机括。”所以在调理气机升降中,着重从疏利中焦着手,药物首选大黄。

    北京东直门医院的王永炎等报导,通过对500余例中风患者的系统观察,发现中风急性期50%以上辨证属痰热腑实,运用星蒌承气汤(胆南星、大黄、瓜蒌、芒硝)治疗,获得很满意的效果,这也证明,通利中焦,调理升降是中风急性期治疗的关键。由上所述可以看出,中风病机主要是气机升降逆乱,且主要是乱于头,其脏主要在脾。这不仅有较充分的文献依据,且能较圆满的解释临床所遇到的问题,指导临床亦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岐黄卢话】卢尚岭调气为主治疗急性中风经验
健康知识丨中风不可怕 中医有招“降服”它
卢尚岭教授调气为主治疗急性中风经验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官网】
治中风急性期,是中行还是西医行?(肖春宏老师)
王永炎中风病学术精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