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中医情志病

  [摘要] 祖国医学认为,情志因素与疾病发生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情志活动属于心理活动,从中医理论来说,是五脏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能动反映,是各脏腑机能活动的一种表现。不同的情志变化,产生不同形式的气机逆乱,气机逆乱导致津液运行失常而生痰瘀。虽然传统的七情学说蕴含着有效防治经验,但它本身带有的先天性缺陷使它无法满足时代要求和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七情学说需要适应时代要求,建立一个与时俱进的情志辨证体系。
  [关键词] 情志;脏腑;辨证;病症
  [中图分类号] R2-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c)-067-02
  
  祖国医学理论将人的心理活动称之为心神,“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的活动是由“五神”、“五志”表现的。所谓五神指神、魄、魂、意、志,为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五脏又生五志,“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由五志生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1]。
  1 情志与五脏的关系
  情志活动,是人体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情志证候,是指由于精神刺激过于强烈或过于持久,人体不能调节适应,导致神气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表现出的证候。情志活动的产生,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情志活动是各脏腑机能活动的一种表现。当内外情景触动时,先是脏腑有感,然后表现于外在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所以只有在脏腑气血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人的情志活动才能正常,才能表现出正常的情感。
  2 情志失调所导致的疾病证候
  情志为病,具有先伤神、后伤脏,先伤气、后伤形的特点,即情志为病应有精神情志方面异常的症状,同时可有脏腑气机失常的症状。而七情内伤,气机逆乱,又可化生痰瘀。
  2.1 情志失调影响气机逆乱
  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内脏有不同的影响,会产生不同形式的气机逆乱,如《素问·举痛论》[2]说: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等。其具体表现[3]:
  2.1.1 喜症喜笑不休,心神不安,精神涣散,甚则语无伦次,举止失常,脉缓等。喜证的辨证依据是,有导致喜悦的情志因素存在,以喜笑不休、精神涣散等为主要表现。
  2.1.2 怒证烦躁多怒,胸胁胀闷,头胀头痛,面红目赤,眩晕,甚至发狂、昏厥,舌红苔黄,脉弦劲有力。怒证的辨证依据是,有导致愤怒的情志因素存在,以烦躁易怒、胸胁胀闷、面赤头痛等为主要表现。
  2.1.3 忧思证情志抑郁,忧愁不乐,胸闷胁胀,善太息,失眠多梦,头昏健忘,心悸,倦怠乏力,腹胀,脉沉弦等。忧思证的辨证依据是,有导致忧思的情志因素存在,以情绪忧愁不乐、失眠多梦等为主要表现。
  2.1.4 悲恐证喜悲善哭,精神萎靡,疲乏少力,面色惨淡;恐惧不安,心悸失眠,常被恶梦惊醒,或为滑精、阳痿等。悲恐证的辨证依据是,有导致悲恐的情志因素存在,以情绪悲哀或恐惧、胆怯易惊等为主要表现。
  2.2 七情内伤,气机逆乱,津液运行失常而生痰瘀
  七情损伤使脏腑气机逆乱,进一步影响津液输布和血液运行,而化生郁痰;又可因情志失调,五志化火,炼液成痰。痰邪形成后,可随气机升降,无处不到。痰阻在肺则咳,阻在胃则呕,阻在心则悸,阻在肠则泻,阻在四肢则痹等。
  3 情志的自身缺陷
  情志是中医学对情绪包括情感的特有称谓。情绪是目前国际医学、心理学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利柏称:“人类在经历了两个艰难的生存和技术时代后,当今已步入情绪时代,人们是带着情绪去认识世界和研究人类自身的。” 时代要求医学、心理学对情绪在生命活动和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并做出系统回答。传统的七情学说蕴含着中医学对情志与健康,尤其与疾病关系的深刻认识和有效防治经验,但它本身带有的先天性缺陷使它无法满足时代要求和发挥应有的作用。
  七情学说形成于两千余年前的封建社会,它有关情志与疾病关系的认识、经验不能反映当今社会的变化,已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七情学说理论薄弱,概念含糊,缺乏对情志本质和情志生命价值的理论认识,无法满足时代对情志理论的需求。
  4 建立与时俱进的情志辨证体系
  由上面的阐述得出结论,七情学说需要适应时代要求,实现自身飞跃,建立与时俱进的情志辨证体系,有关其设想如下:
  4.1 情志种类及其分类
  情绪科学研究进展证明:人类包括高级哺乳动物的情志丰富多样,七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主要的情志有哪些,如何对种类繁多的情志作出准确的、科学的分类,将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的心理疾病——情志病
威德先生:逍遥散铃百病――治疗情志病的方药(一)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五篇 中医的病因学说 第一讲 概述
小结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中医心理学
病因学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