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明病篇:腑实证(11)

    (接上篇)当我们在临床上再用这三个承汤的时候,就可以不必要用痞满的,用小承气,燥实的用调胃承气,痞、满、燥、实、坚,俱重的,用大承气,就可以不用这样的话来描述了。那就是热盛的,我要泻热,用调胃承气;大便不通为主的,我要通腑,用小承气;而热盛和腑气不畅两者都重的,我用大承气。如果是在温病病程中,既有热盛,又有大便不通,而你又特别想这个方子的泻热效果的,那你用三一承气。

    这样的话,我们看看讲义的原文,278条第108页:“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在太阳病的病程中,这个病人过了三天之后,用过发汗的方法,病情没有解除,这个时候热型发生了变化,蒸蒸发热,就是里热炽盛的样子,我们讲义上把它解释为发热如热气蒸腾,从内外达之象,这是没有脱离“蒸蒸”这个词的这个字义。

    其实,蒸蒸这个字,怎么写都可以,联绵词无定字,你也可以写成这个字,不加草字头。蒸蒸发热,是里热炽盛的样子,这么解释就可以了。这正是热邪由弥散到内敛的过程中,由热结在里,表里俱热的白虎加人参汤证进一步发展,热邪和阳明糟粕相结之后,热邪已经收敛的一种热型。但是,里热还是很盛的,叫做里热炽盛,24小时都在发热。所以,这个时候它说:“属胃也,与调胃承气汤。”强调了调胃承气汤适应证的热。

    249条:“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这个强调了调胃承气汤适应证中,应当有腹满这样腑气不畅的症状,尽管它腑气不畅的证候,在三承气汤中,不是最严重的,但是你在用调胃承气汤的时候,也一定要有腹满。207条:“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不吐,说明没有泻下的禁忌证,因为后面我们会提到,“阳明病,其呕多不可下。”有呕吐的禁用承气汤泻下。

    现在不吐,就是没有使用承气汤的禁下证;不下,就是没有大便,提示阳明腑气不畅;心烦,提示了里热,这三条综合起来,蒸蒸发热、心烦,是里热盛的表现;不大便、腹胀满,是腑气不畅的特征,辩证的结论是,阳明燥热内盛,所以用调胃承气汤泻热为主,兼以通腑,调胃承气汤在这里我们就讲完了。

    下面我们看小承气汤的适应证。213条:“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这一条所描述的过程,就是热盛伤津,津伤化燥的过程,阳明病在这里是指的里有热的阳明病,其人多汗,是热逼迫津液外越,所以仲景说,“以”就是因为,为什么多汗呀?

    是因为津液被热邪逼迫外越,所以他多汗;津液外越就导致了胃中燥,这就是汗出伤津,或者是说热盛伤津;胃中燥,热与胃肠中的糟粕相结,大便必硬;大便硬,阳明燥热循经上扰心神,使心主言的功能失常,硬则谵语,这个时候就出现了谵语的证候。所以,大便硬、燥热内结,是谵语的原因,“小承气汤主之”,是用小承气汤来治疗,阳明燥热阻结的大便硬。“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吃了一次药,谵语已经消失了,就不要再吃了(转下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理解《伤寒论》之阳明病脉证并治条文?
此微信由伤寒论资料中心为您不打烊播出
伤寒论
金匮方歌——小承气汤
阳明病
夜读伤寒-22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