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少阳病篇:概说(17)

    (接下篇)所以,我们在临床遇到沉脉,遇到沉弦脉,也是主气郁的。我们学习266条,就特别强调少阳病的脉象,可以见到沉弦。这样的话,少阳病的主脉,我们遇到两个了,一个是“脉弦细”,一个是“脉沉紧”。以上是我们谈到的小柴胡汤的第一个适应证,就是少阳经腑受邪,枢机不利的证候。

    下面,我们谈小柴胡汤的第二个适应证,小柴胡汤可以治疗三阳同病。原文99条:“伤寒四五日”,一个外感病四五天的时候,“身热,恶风”,这是不是太阳表证啊?这应当是太阳表证。“颈项强”,颈,是脖子的两侧;项,是脖子的后部。

    后项部拘紧不柔和,那是太阳经脉有邪,太阳经气不利;颈部脖子的两侧,既是少阳经脉所过的部位,也是阳明经脉所过的部位,脖子两侧拘紧不柔和,提示了少阳经脉和阳明经脉有邪、少阳经和阳明经的经气不利。

    “胁下满”,胁下,是少阳经所过的部位。胁下胀满,提示了少阳经有邪、少阳经气不利。“手足温而渴”,阳明主四肢,太阴也主四肢,手足温而不渴,属于太阴有邪,手足温而渴的,属于热在阳明,这个渴当然是属于阳明热盛伤津的表现。

    所以,我们说它是三阳同病。我们在这里为什么说是三阳合病,或者并病的话呢?因为张仲景没有用并病和合病,只不过我们分析了它的临床表现,三阳经的症状都存在,所以我们才用了一个同病的词,以避免和《伤寒论》原书中所说的全病和并病相混淆。

    这里的三阳同病,哪一经的邪气偏盛呢?还是少阳经的邪气偏盛。太阳病应当发汗,阳明病应当清下,而发汗是少阳应当禁用的,清下特别是下法,少阳也应当是禁用的。所以当三阳同病,少阳邪盛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和解少阳。

    治取少阳,用小柴胡汤通过和解少阳,畅达枢机,在外可调和太阳经气,在里可以疏达阳明郁热。小柴胡汤在外可以调达太阳经气,在里可以疏达阳明郁热的这个功能,我们后面还会专门提到一句话,那就是吃了小柴胡汤以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及然汗出而解。”等我们讲到那一条的时候,我们再具体分析。所以这是小柴胡汤的第二个适应证,治疗三阳同病,少阳邪气偏重的。

    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这里所说的伤寒,是泛指外感病,一个外感病,出现了“阳脉涩”,阳脉是轻取,轻取脉涩,提示了气血不足,脉气不能充盈,所以出现了涩滞不流畅的现象。

    “阴脉弦”就是脉沉取,沉取脉弦,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刚才谈到的266条的脉沉紧,也就是脉沉弦的另一种说法。阴脉就是沉取,得弦脉,这正是少阳气郁,也就是脉沉弦,提示了少阳有气郁,气血不足,这是脾虚所造成的。因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气血不足就提示脾虚。

    脉沉弦,提示少阳木郁,这就容易导致木郁乘土的这种病机的变化。“木郁乘土”,再加上气血不足,经脉失养,于是乎“法当腹中急痛”这样的病机,应当出现腹部拘急疼痛这样的临床症状,“法当”就是理应当,理应当出现腹部拘急疼痛的症状。为什么腹部拘急疼痛?(转下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学习笔记143
小柴胡汤治阳明中风的原理
《伤寒总病论》
蔡长福闲聊柴胡桂枝汤(文字版)|各家经方
三探小柴胡汤
《伤寒说意》 > 卷五·阳明经虚证 三阳合病发黄 阳明少阳合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