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紫禁城释名[转]

 帝王居住的宫城,古代有不同的称谓,如称禁中、省中、紫宫、禁城、紫禁城等,在这些众多的称谓中,惟紫禁城这一称谓流传了下来,而其禁中、省中早已湮没,鲜为人知。笔者追根溯源,探究其本,以梳理其脉络。

   一皇宫为何又称禁中、省中

   天子居住的宫殿在秦之前,没有一个正式的名称,秦汉时出现了“禁中”一先黥布反时,高帝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

   《汉书·冯唐列传》4记:

   上怒,起入禁中。

   黥布造反时,高祖刘邦生病,躺在禁中,梦见恶人来索他的命。汉景帝时,曾在禁中招待条侯周亚夫,赐给他美食。这样看来汉代禁中指的是帝王的起居之所即睡觉吃饭的地方。

   《史记·梁孝王世家》5记:

   又诸侯王朝见天子,汉法凡当四见耳。始到,入小见。……小见者,燕见于禁门内,饮于省中,非士人所得入也。   

   《汉书·昭帝纪》6记:

   戊辰,太子即皇帝位,谒高庙。帝姊鄂邑公主益汤沐邑,为长公主,共养省中。

   奇怪的是皇宫又称为省中。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诸侯朝见天子,我们汉代规定了四种朝见的方法,刚到时朝见天子,叫小见。燕王小见于禁门,与天子饮于省中。《汉书》记昭帝把他的姐姐鄂邑公主封为长公主,养在省中。

   由此看来在汉代禁中与省中指的都是皇宫。

   到东汉时,就有学者出来解释二者之意,蔡邕解释说:“禁中者,门户有禁,非侍御者不得入内,故曰禁中。”7他说所称禁中者,是指门户守备森严,只有侍御者入内的地方。看来这个地方是非常重要的保密之地,侍御是皇帝身边的人,故这个地方指的是皇帝的居所。

   伏俨对此注释说:“蔡邕云本为禁中,门阁有禁,非侍御之臣不得妄入。行道豹尾中亦为禁中。孝元皇后父名禁,避之,故曰省中。”8他认为蔡邕所云禁中,是指门阁有禁,非侍御之臣不得妄入的地方。我所说的是天子车驾行于道上,于道路两侧插豹尾,豹尾之内也叫禁中。孝元皇后的父亲名禁,为避讳,故改称省中。

   禁中和省中在汉代时已说不清楚了,但禁中改称省中,是因为二者意相同。东汉许慎《说文》曰:“省,视也。从眉省,从屮。古文从少,从囧。”[图2]唐人颜师古注释曰:“省,察也,言入此中皆当察视,不可妄也。共读曰供,音居用反。养音弋亮反。他皆类此。”9省就是察视之意,与蔡邕所言“入内皆当察视,不可妄也”之“禁中”是一个意思。明人宋濂《篇海类编·身体类》说:“省,禁署也。汉以禁中为省,言入此中者皆当察视不可妄也。”宋濂把禁中当成禁署即行政机构,是不对的。 


图2、甲骨、金文中的“省”字  

为何皇宫被称为禁中或省中?原来禁与省与立杆测影有关。

    1、“禁”字之义。禁,《说文》曰:“凶吉之忌也,从示,林声。”禁从示,示在甲骨文中与“工”同,《说文》解释曰:“象人有规矩也,与巫同义。”(注:有规有矩,有通天之木,未必有形,未必无形,方可为巫)巫是沟通上天与人间的鬼,有资格“宾帝”,在商代巫事神通天,假矩为工具,示、工、矩相通,徐中舒解释“示”象以木表或石柱为神主之形。《山海经》和《淮南子》等书记载了巫通天地是因为有了巨大的木、山、柱等物,如《淮南子》“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闻一多先生说直立如建表,故曰“建木”,表所以测日影,故曰“日中无影”。陆思贤《神话考古》认为它们就是测影的圭表。圭表,它实际是一根直立于平地上的杆子,杆子的投影随着一天中太阳视位置的变化而不断游移。测量影长则需要使用一种特殊的量尺,古人叫它土圭,“土”字在这里读为度。每当分至日即将来临的时候,古人就将土圭放在表杆底部的正北,并认真找出正午影长和它最相合的日期。这样不仅可以根据表影尺寸最长或最短的时间周期建立历年的观念,而且可以通过计量一天之中日影方向的改变决定一天的时间10

   圭表即当时的矩,作工或示形11,故禁与矩有关系。

  矩是巫师赖以通天知天的工具,巫师用矩测天,是禁字的察视之意。

   《仪礼·觐礼》记:

   诸侯觐于天子。为宫方三百步,四门坛十有二寻,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方明,木也,方四尺。……上圭下璧

   宫即明堂辟雍,坛上立有方明即木柱,坛的形状为上圭下璧,与《周礼·春官》所记“四圭有邸,以祀天”,即以圆璧为本,四边各立一圭,长一尺二寸,以祀天是一样的。故明堂所立之方明是巫师测天的工具,《说文》曰:“柜,木也。”柜即矩,出土的汉代《马王堆帛书·经书》有“规之内曰员[即圆],柜[即矩]之内曰[缺“方”字]”,汉碑“规矩”亦多作“规柜”。这个方明就是神话中通天的木禾和铜柱,后演变为察天的方士即巫师。《山海经·海内西经》记昆仑之虚,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神异经·中荒经》记:“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注:昆仑也可喻人之首,昆仑山上通天,下通地,山上百神集结。《太平御览》引《河图纬。括地象》曰:昆仑山为柱,气上通天。昆仑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柱广十万里,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这些木禾和铜柱是测天之圭表即矩的讹变12。

   明堂,在古代原是祀天的神秘场所,《史记·五帝本纪》记:“舜受终于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文祖即五帝中的赤帝,《正义》注释说明堂是从唐虞之天府,夏之世室,殷之重屋发展而来的,是祭祀天帝的场所。《史记·封禅书》曰:“天子曰明堂辟雍。”

   明堂辟雍为测天祭天场所,预卜吉凶,通达天命,其测天工具是国家之利器,不可示人,故为禁忌之地,非侍御者不得入内。禁中盖为明堂辟雍之禁地转义而来。

    2、“省”字之义。省,从眉即目,是用眼睛观测;从屮,是指用形如三叉的瞄准器观测,用屮测望曰省[图3]。又古代机弩上的瞄准之仪称作“望山”,实际上应是“望屮”之误望,见于《尚书·舜典》“望于山川,遍于群神”,望是祭山川的专称。《毛序》说《诗经》之《时迈》是“巡守告祭柴望也”,望是祭山川之意,又《诗经·大雅·卷阿》有“如圭如璋,令闻令望”的记载,说明望与圭、璋有关。《周礼·冬官考工记》记载,圭形是由古代山形演变而来,圭、璋是天子祭祀天地日月星辰的,即是把圭、璋作为三叉瞄准器[望],以祭祀。

   故望山之度即是规矩之法。“望山”最早又称为“仪”。仪是射箭的瞄准用具,形为小立柱。《国语·周语下》“度之于轨仪”,《史记·始皇本纪》“垂著仪矩”,这都是借用射仪之义。但它重要的是天文测度之器也用了这个字,《周髀算经》记载的游仪是一个可以移动的立柱,人眼瞄准游仪的顶端和待测天体,以确定方位13



图3、省器[良渚文化三叉形器]



 图5、良渚文化“巨”形器[采自余健:《堪舆考源》]

   望山上有缺口或小孔,它的原形即是规矩上的窥窬[窥觎]之孔[见第四部分第二章]。《周礼·考工记》记:“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测天有两种工具,白天立杆以测日影,用巨;夜晚则用矩窥斗。《史记·天官书》记:“北斗七星……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测量北斗在天空运行的位置,就可确定四季。是因为随着地球的自转,斗杓呈围绕北天极作周日旋转,犹如表盘上的指针,在没有任何计时设备的古代,可以指示夜间时间的早晚;又由于地球的公转,斗杓呈围绕北天极做周年旋转,人们根据斗杓的指向可以掌握寒暑季节的更替14以圭表准望北斗,误差很大,为保证测度的精确,圭表之上一定有配合测望、引绳的孔形器15

 

   圭表最早用于测日影,《周礼》上有记载,其形上圆下方,汉碑就由其演变而来[图4],因为碑同髀,髀即是立杆测影的圭表,故东汉郑玄注曰:“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汉碑碑首与碑身之间有穿孔,则是源于圭表夜晚引绳测星的窥窬之孔,故测星的工具应像汉碑那样有一穿孔16
 

   圭表的原始形状为“巨”,西周金文的“巨”字从“矢”,《说文》云:“巨,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榘,巨或从木、矢,矢者,其中正也。”矢有二义,一是引绳准望北斗之向,如弓之引矢。二是为北斗的符号。窥斗的矩之所以要与测日的巨合为一体[图5],是因为首先需要以日影确定东西南北的方向,其后才可用矢来准望北斗的指向,确定季节17

   省,从囧,《说文》曰:“囧,窗牖丽娄闿明。”囧为户牖之形。丽娄即离娄,为视力极佳之神,《孟子·离娄上》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离娄视力好是与他用规矩测望有关。故赵岐注释说:“离娄者,古之明目者。……能视于百步外,见秋毫之末,然必须规矩乃成方圆。”

   省字从目,从屮,从囧,都与测天之器矩有关,是从测天之行为动作化生出而来,故为察视之意。

   禁、省二字之义与测天有关系,都是矩字之义,表示用有孔的圭形器以测天。

   窥天之器——圭最早由巫师掌握,经过他而传达上天的意志,连君王也要听命于巫师。后来,这个利器成为历代帝王传承国家的一种重要形式。《尚书·禹贡》记:“禹锡玄圭,告厥成功。”大禹治水成功以后,舜帝将玄圭这样的“传国玉玺”交给了大禹,命他接管天下。圭,是天子祀天用的,《周礼·冬官考工记》记:“天子圭中必。四圭尺有二寸,以祀天。”玄,《说文解字》解释为圜,也就是环状的圭即圭璧。圭璧,《周礼·冬官考工记》记:“圭璧五寸,以祀日月星辰。”《后汉书》18记:“朕以暗陋,奉承大业,亲执圭璧,恭祀天地。”圭璧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日月星辰的礼器,是天子执的。那么,秦汉时期明堂的上圭下璧形制反映了从巫师测天到天子祭天的事实,也就是说皇权得到了提高和加强。窥天之器成为礼仪上的皇权象征。皇帝的居所称为禁中、省中就是这一转变的表现。《礼记》记:“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向而立。”《史记·封禅书》记:“天子从禅还,坐明堂,群臣更上寿。”皇帝代表巫师与天对话,控制了国家之利器。

 1.[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卷六,中华书局,1987年。

   2.[汉]司马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卷五七,中华书局,1987年;《汉书·周勃传》亦记:“上居禁中,召亚夫赐食。”

   3.《汉书·樊哙传》卷四一,中华书局,1983年。

   4.《汉书·冯唐列传第四二》卷一○二,中华书局,1983年。

   5.[汉]司马迁:《史记·梁孝王世家第二八》卷五八,中华书局,1987年。

   6.《汉书·昭帝纪第七》卷七,中华书局,1983年。

   7.[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卷六,中华书局,1987年。

   8.《汉书·昭帝纪第七》卷七,中华书局,1983年。

   9.《汉书·昭帝纪第七》卷七,中华书局,1983年。

   10.冯时:《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第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1.余健:《堪舆考源》第177-178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12.余健:《堪舆考源》第177-178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16.余健:《堪舆考源》第73-78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17.余健:《堪舆考源》第73-78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18.《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第二》卷二,中华书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都赋全文
能干是你,卑微是你,后悔是你,汉武帝:你到底是怎样的人?
王煜 | 西王母地域之“西移”及相关问题讨论
【文史】《蒋氏大宗碑记》标注
【李晓璇:汉家祭祀的建立】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 卷三十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