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2)[转载]易道医解伤寒论

傷寒雜病論第一
平脈法第一
【1.1】問曰:脈何以知氣血臟腑之砸玻繋熢唬好}乃氣血先見。氣血有盛衰,臟腑有偏勝。氣血俱盛,脈陰陽俱盛;氣血俱衰,脈陰陽俱衰。氣獨盛者,則脈強;血獨盛者,則脈滑。氣偏衰者,則脈微;血偏衰者,則脈濇。氣血和者,則脈緩;氣血平者,則脈平;氣血亂者,則脈亂;氣血脫者,則脈絕。陽迫氣血,則脈數;陰阻氣血,則脈遲。若感於邪,氣血擾動,脈隨變化,變化無窮,氣血使之。病變百端,本原別之。欲知病源,當憑脈變;欲知病變①,先揣其本。本之不齊,在人體躬。相體以裕o遁情。
知易子:这段话说明了脉法原理:脏腑气血状态会有脉象显示,强弱盛衰 脉象不同;缓强 数迟皆有所指;滑 濇不同 血流所别。气血乃君主身体国家的状态表达,弦 洪 毛 沉 糯所应脏腑的《健康人脉象表》一下子就可以判断出来了。


【1.2】問曰:脈有三部,陰陽相乘;榮衛血氣,在人體躬;呼吸出入,上下於中;因息遊布,津液流通;隨時動作,肖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觀脈,大小不同;一時之間,變無經常;尺寸參差,或短或長;上下乖錯,或存或亡;病輒改易,進退低昂;心迷意惑,動失紀綱;願為俱陳,令得分明。師曰:子之所問,道之根源。脈有三部,尺寸及關;榮衛流行,不失衡銓;腎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經常,不失銖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②,一周循環;當復寸口,虛實見焉;變化相乘,陰陽相干;風則浮虛,寒則牢堅③;沉潛水蓄,支飲急弦;動則為痛,數則熱煩④;設有不應,知變所緣;三部不同,病各異端;太⑤過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見,中必有奸;審察表裏,三焦別焉;知其⑥所舍,消息钥矗涣隙扰K腑⑦,獨見若神。為子條記,傳與賢人。
知易子:浮,就是羽毛感觉,浮上来感觉。参差 乖错 长短 存亡啥意思呀,就是健康人脉象表脉象错位了。冬沉的,它浮了,毛的 它弦了,洪的它没了,春天搞冬天去了 夏天搞冬天去了 冬天搞夏天脉象来了。上下移动叫做乖错左右移动叫做参差,长短变化也叫做参差。乖错参差是病态,疾病状态脉象。三焦:上焦心肺 中焦肝脾 下焦肾命门有脏腑所在。消息就是增长减弱意思。


【1.3】 師曰:平脈大法,脈分三部。浮部分經,以候皮膚經絡之氣;沉部分經,以候五臟之氣;中部分經,以候六腑之氣。
知易子:这个说法对么,对,也不对。浮中沉三部,代表从春天到夏天 脉象由沉转浮;从夏天到冬天脉象由浮转沉。内气从脏腑发出体表,从体表收敛归藏脏腑过程。冬天取到浮脉,可能是体表受寒,得伤寒病了。也可能是脏腑本身隐伏寒风,被人体正气驱赶发出来了,也会有浮脉。夏天取到沉脉,脏腑伏寒了,也会造成体表紧闭。脉象是全面表达身体脏腑组织气血运行状态的。张大圣人认识有些片面了。
【1.4】師曰:脈分寸關尺。寸脈分經以候陽,陽者氣之統也;尺脈分經以候陰,陰者血之注也;故曰陰陽。關上陰陽交界,應氣血升降,分經以候中州之氣。
知易子:这个说法就离谱了,对气机不明了表现。阴阳也不是这个说法。寸关尺脉象代表上中下三焦脏腑气机循环状态。左尺脉不强升水不力,阳气不足也。右寸脉不强降气不力,失水之上源,阴性收敛不足表现。左右关脉右寸脉代表脾肝肺血库阴血不足,功能差。左寸脉不强代表气血都不足。左右尺脉不强代表气不足,肾元空虚。浮代表气散沉代表气藏。散则阳的表现 藏则阴所凝。

【1.5】問曰:經說脈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謂也?師曰:脈,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氣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氣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氣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氣也;按之至骨者,腎氣也。假令下利,寸口、關上、尺中悉不見脈,然尺中時一小見,脈再舉頭者①,腎氣也;若見損至脈來②,為難治。
知易子:这个啥意思呢,脉的轻重,代表脏腑气的强弱。应指力度问题,三菽力度,肺脉都能跳动,才是正常的,其余类推。很用力按至骨头肾脉都可以按到,才是正常的,没有了,那是不正常了。很多病人,轻按有脉象,用力一点就没有了,都是脏腑气不足表现,病态表达。寸关没脉尺脉小见间断的鸟啄脉漏脉,都是肾元气快耗尽,生命垂危病态脉象。

【1.6】問曰:東方肝脈,其形何似?師曰:肝者,木也,名厥陰,其脈微弦,濡弱而長,是肝脈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純弦脈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脈如弦直,此是肝臟傷,故知死也。
知易子:肝脉象是竹管似的微弦长而糯。纯弦不糯的,失胃气,没有后天滋养了,死脉也。
【1.7】南方心脈,其形何似?師曰:心者,火也,名少陰,其脈洪大而長,是心脈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脈來微去大,故名反,病在裏也;脈來頭小本大,故曰覆③,病在表也。上微頭小者,則汗出;下微本大者,則為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知易子:心脉为泉水冒涌洪脉。来微去大为反脉,啥意思呢,就是洪而不散,往里收脉象,病里,跟洪脉发散相反。脉来头小尾大,为覆脉,意思是有收敛的水滴珠子状,寒包火,体表伏寒。后面死证在易道医不存在,贯通中焦就可以了,小问题。只要命门脉在,都可治。
【1.8】西方肺脈,其形何似?師曰:肺者,金也,名太陰,其脈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脈。若得緩遲者,皆愈;若得數者,則劇。何以知之?數者,南方火也。火剋西方金,法當癰腫,為難治也。
知易子:迟缓是毛脉特征,得之则肺病病愈。数快是火热特征,得之臃肿炎症。其他的说法大家都懂了。书稿说很清楚,一样说法。肺部毛脉变成洪数脉,秋天变夏天。不就是病态么,参差乖错了么。
【1.9】北方腎脈,其形何似?師曰:腎者,水也,其脈沉而石。腎病自得此脈者,愈;若得實大者,則劇。何以知之?實大者,長夏土王,土剋北方水,水臟立涸也。
知易子:实大啥意思呢,沉而洪意思;还有石头似的脆,不糯,板结意思;冰封柝涸,无法蒸腾运动意思。这样的话,肾升水功能还在么,病不加剧么。不糯失胃气的话,还是死脉呢。

【1.10】師曰:人迎脈大,趺陽脈小,其常也。假令人迎、趺陽平等,為逆;人迎負趺陽,為大逆。所以然者,胃氣上升,動在人迎;胃氣下降,動在趺陽。上升力強,故曰大;下降力弱,故曰小。反此為逆。大逆則死。
知易子:人迎脉是颈侧动脉,这个很清楚。趺陽脉在那呢?其实这个脉象是摸不到的,摸到的话,不是要死了么,只有散元暴脱时才显现,冷汗淋漓,就要拜拜了。就在膀胱经上,右边的暴脱的话,死期不远了。两脚颤抖伸直拜拜。这个需要大医水平才能诊断,你们调理过的,不是我的手在那那里就心跳么?摸到命门脉暴脱,就可以断生死了。

【1.11】師曰:六氣所傷,各有法度,舍有專屬,病有先後。風中於前,寒中於背;濕傷於下,霧傷於上;霧客皮腠,濕流關節;極寒傷經,極熱傷絡;風令脈浮,寒令脈緊,又令脈急;暑則浮虛,濕則濡濇;燥短以促,火躁而數。風寒所中,先客太陽;暑氣炎熱,肺金則傷;濕生長夏,病入脾胃;燥氣先傷,大腸合肺;壯火食氣,病生於內,心與小腸,先受其害。六氣合化,表裏相傳,臟氣偏勝,或移或干;病之變證,難以殫論,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知易子:这段话把六邪伤人道理说清楚了。仔细体悟去哦。后面六邪篇还有更仔细展开解释。参阅了就明白了。

【1.12】
問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問而知之,下工脈而知之,願聞其說。師曰:夫色合脈,色主形外,脈主應內。其色露藏,亦有內外。察色之妙,明堂闕庭。察色之法,大指推之。察明堂,推而下之;察闕庭,推而上之。五色應五臟,如肝色青、脾色黃、肺色白、心色赤、腎色黑,顯然易曉。色之生死,在思用精。心迷意惑,難與為言。

知易子:五性人,有红白黄青黑肤色显现,是正常的。本来黑脸的,突然泛红,那就出问题了。本来白的,变绿了,也是病态了。本来黄的,变黑了,也有问题。看生克情况:黑克红,绿克黄,红克白,白克绿,黄克黑,为大逆,危重死证。顺生的容易治疗,自己去类推了。健康时候,没有那颜色的,突然出现颜色,都是脏腑有问题,泛色出来表现。张大圣人说的还是肤浅的。透视察色才是内经精髓。那个就精确了。可以看到所有脏腑颜色状态。需要内视修炼功夫。

【1.13】
色青者,病在肝與膽。假令身色青,明堂色微赤者,生;白者,死;黃白者,半死半生也。


张大圣人凭啥这么断呀?色青肝胆木 色赤心血火 色白肺金收,木化火色,顺生 金木相刑克死。黄白土金色,半生半死,何也?木火化土顺生则生木克土刑金则死。说伤寒论没五行的人,都是睁眼瞎而已。一些糊涂虫《伤寒杂病论》看不懂胡说八道,说什么张仲景很少运用五行。平脉法,伤寒杂病论开篇内容,是所有方药演绎开始,辨什么病脉证,辨的啥?首先就是四诊信息脉色音,问啥?还是大小便月经颜色 形状 数量,包含了五行 阴阳生克精髓。不是问你那里有病呀?不舒服呀,知道哪里有病 还要你大夫干啥的?问诊问的是衣食住行起居情况吃喝拉撒情况,问这些的,印证脉色音三诊的,才是大夫。

【1.14】
色赤者,病在心與小腸。假令身色赤,明堂微黃者,生;黑者,死;黃黑者,半死半生也。
【1.15】
色黃者,病在脾與胃。假令身色黃,明堂微白者,生;青者,死;黃青者,半死半生也。
【1.16】
色白者,病在肺與大腸。假令身色白,明堂色微黑者,生;赤者,死;黃赤者,半死半生也。
【1.17】
色黑者,病在腎與膀胱。假令身色黑,明堂色微青者,生;黃者,死;黃赤者,半死半生也。
【1.18】
闕庭脈色青而沉細,推之不移者,病在肝;青而浮大,推之隨轉者,病在膽。
【1.19】
闕庭脈色赤而沉細,推之參差不齊者,病在心;赤而橫戈,推之愈赤者,病在小腸。
【1.20】
闕庭脈色黃,推之如水停留者,病在脾;如水急流者,病在胃。

【1.21】
闕庭脈色青白,推之久不還者,病在肺;推之即至者,病在大腸。

【1.22】
闕庭脈色青黑直下睛明,推之不變者,病在腎;推之即至者,病在膀胱。
【1.23】
明堂闕庭色不見,推之色青紫者,病在中焦有積;推之明於①水者,病在上焦有飲;推之黑赤參差者,病在下焦有寒熱。
【1.24】
問曰:色有內外,何以別之?師曰:一望而知者,謂之外;在明堂闕庭,推而見之者,謂之內。
【1.25】
病暴至者,先形於色,不見於脈;病久發者,先見於脈,不形於色;病入於②臟,無餘證者,見於脈,不形於色;病痼疾者,見於脈,不形於色也。
【1.26】
問曰:色有生死,何謂也?師曰:假令色黃,如蟹腹者生,如枳實者死。有氣則生,無氣則死,餘色仿③此。
知易子:这些颜色解读仔细参阅了。说的很清楚了,都很对的。内经仲景版色脉解释。切望闻问四诊判断,不会的话,很难说是中医大夫了。会治病也是抄方书童而已。看到师傅处方治病他记住了,也来自己学学,自己开药自己吃,病好了。色脉部分大家看得懂么?很清楚的就不解释了。不懂提问哦,什么生死半生半死问题,看出来什么原理没?不就是五行生克原理么?记住什么颜色表达什么行属性就明白了。

很多死证可以不死,死证出来了,就是气机逆乱、散架子,气散完了也就拜拜了,我们易道医干啥的?专门调节气机的,气机通顺了,收敛归藏了,什么急脉、脆脉、漏脉、鸟啄脉统统消失,气血重新补起来,还会死么?养生咋养的?就这么养,这么生,让死滚蛋吧,该哪去哪去。

五行对应:
木 火 土 金 水 /顺生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反克 木克土 火克金 土克水 金克木 水克火
反侮 木刑金 火刑水 土刑木 金刑火 水刑土
相乘 木乘水 火乘木 土乘火 金乘土 水乘金
脉象:弦 洪 糯 毛 沉 把脉象按照行属填进去,就知道生克侮乘关系了。
色象:青 红 黄 白 黑 把色象按照行属填进去,就知道生克侮乘关系了。
声象:角 徵 宫 商 羽 把声象按照行属填进去,就知道生克侮乘关系了。

运用上面五行关系,对于上述张大圣人判断就很明了了。
那些糊涂虫怎么就敢张口就说伤寒论运用五行很少呢,没有五行判断,还能出来方剂证型么?都是不懂伤寒埋中医的家伙。

加上药物性气味五行归属,就是张大圣人证型处方依据:药物归经使用原理。
五行对应:
木 火 土 金 水 /顺生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反克 木克土 火克金 土克水 金克木 水克火
反侮 木刑金 火刑水 土刑木 金刑火 水刑土
相乘 木乘水 火乘木 土乘火 金乘土 水乘金
脉象:弦 洪 糯 毛 沉 把脉象按照行属填进去,就知道生克侮乘关系了。
色象:青 红 黄 白 黑 把色象按照行属填进去,就知道生克侮乘关系了。
声象:角 徵 宫 商 羽 把声象按照行属填进去,就知道生克侮乘关系了。
前面条文张大圣人判断就很明了了。
药味:甜 辣 咸 酸 苦 把药味按照行属填进去,就知道生克侮乘关系归行归经归脏腑使用
药气:臊 辛 香 腥 腐 把药味按照行属填进去,就知道生克侮乘关系归行归经归脏腑使用

那些糊涂虫怎么就敢张口就说伤寒论运用五行很少呢,没有五行判断,还能出来方剂证型么?都是不懂《伤寒杂病论》埋中医的家伙。

烟头:刑什么意思? 珍惜机会:就是反克”木克土火克金 土克水 金克木 水克火”, 师父这是正常克呀.知易子:你欺负你老婆,老婆拿刀子捅你,明白吗?烟头:恩 明白了,那乘呢知易子:用点脑子读读,别水过鸭背,就知道乘啥意思了。珍惜没看见顺生么,木可以生土,不是克土,克土就是反.还有更高层次含义,克就是生生就是克,别机械脑袋,这里包含辩证法最高辩证法系统问题.

我们《易道医岐黄术养生》不过是《整体生命科学》导论篇前奏曲而已。整体生命科学包容所有科学专业非科学专业博大知识系统,还需要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持,核磁共振红外拍照,更多对能量的检测手段进来,还要能看见立体肌体组织的技术手段,三维高维拍摄手段进来。现在新手段出来了先进点了,可以看见血液流动情况了,更微观点,达到纳米分子原子水平,就有戏唱了。目前对中微子运用不怎么样,拿中微子定点辐射,立体扫描,人体就会很清楚了,核磁共振还是水分子层次,达到核子层次,就大不一样了。核子层次就可以原子点阵成像,还可以出来脏腑能量色彩图谱,跟我们易道医就接近了,电子云吸收释放能量谱出来,立体成像处理的话,就相当于透视人体了,具有初步内视透视功能,脏腑组织的结构功能解读就会深刻很多,很多疾病早起检测就会起作用:早期癌症检查 癌症征兆检查原子分子层次脏器损伤检查 结构蛋白质变异检查异化细胞检查。不需要活检,损伤人体,分解培养处理,就可以出诊断结果。

286 楼: 班国务卿 于 2011-02-19 11:35:04 发表 只看该作者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驳知易子
1、现代医学进步,哪一项不是西医研究发现的?---别臭美了,跟西医一点关系没有。那是物理学 化学生物学等学科技术手段进步。
2、研究发动机,就等于从汽车上砍掉发动机吗?研究轮胎,就等于砍掉轮胎吗?---你把生命分子组合成人体组织了吗?人家汽车发动机可拆可组装,你做到了吗?
3、不要说中医,就是中国发现的所有自然科学范畴,有过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等严格的概念、精确地生物学机理描述吗?---这个问题,科学研究还是空白。出过什么机理了吗?不都是机制不明吗?你学过西医吗?
如果你能代表中医——现代中医可够得上厚颜无耻了!---如果你代表西医,那真是颜厚无耻如树皮了。

【1.27】師曰:人秉五常有五臟,五臟發五聲,宮、商、角、徵、羽是也;五聲在人,各具一體。假令人本聲角,變商聲者,為金剋木,至秋當死;變宮、徵、羽,皆病,以本聲不可變故也。知易子:宫土商金角木 徵火 羽水。声音五行属性,一样表达五行气的生克状态。
【1.28】 人本聲宮,變角聲者,為木剋土,至春當死;變商、徵、羽皆病。
【1.29】 人本聲商,變徵聲者,為火剋金,至夏當死;變宮、角、羽皆病。
【1.30】 人本聲徵,變羽聲者,為水剋火,至冬當死;變角、宮、商皆病。
【1.31】 人本聲羽,變宮聲者,為土剋水,至長夏當死;變角、商、徵皆病。
【1.32】 以上所言,皆人不病而聲先變者。初變可治,變成難瘳。詞④聲之妙,差在毫釐,本不易曉,若病至⑤發聲,則易知也。

知易子:仔细阅读了,对照色脉归五行,意思就一样了。另外一种判断方式而已。多重因素综合,同时指向某地方脏腑,那不是直线相交,钉钉子出交点了么。

【1.33】師曰:持脈,病人欠者,無病也;脈之呻者,病也;言遲者,風也;搖頭言者,裏痛也;行遲者,表強也;坐而伏者,短氣也;坐而下一,腳者,腰痛也;裏實護腹,如懷卵物者,心痛也。
知易子:持脉就是把脉时候,病人欠者,就是打呵欠,这样的话没病的。把脉时呻吟,有病。说话迟钝,有风。
摇头,脏腑里面痛;行动迟缓,皮肤肌肉强硬,坐下来就趴那,短气。坐下来伸脚,腰痛,好像抱着什么东西,心痛。你们看看,张大圣人看病诊断时候,病人都是不说话的,拿个手给你把脉,做各种动作出来,大圣人就猜到病人有什么病了,打呵欠不以为然的,没病试你功夫的。不要胡说八道人什么病了。会闹笑话的。自然而然动作,也许是了。不做准的,还是得四诊判断。人家故意摇头,你也说人家里面痛呀?故意伸脚,腰就不行?这样判断,看来也不太行哦。具体咋样,还是得岐黄术点穴诊断,经络查找诊断,比较准确。

【1.34】    病人長歎聲,出高入卑者,病在上焦;出卑入高者,病在下焦;出入急促者,病在中焦有痛處;聲唧唧而歎者,身體疼痛。問之不欲語,語先淚下者,必有憂鬱;問之不語,淚下不止者,必有隱衷;問之不語,數問之而微笑者,必有隱疾。

知易子:这里出入指呼吸,随着呼吸,发出来叹息呻吟,咿咿呀呀的,呼出时候大声,叫做高,小声叫做卑,有气则高,无气则卑。呼出去高上焦有气,吸入高下焦有气,出入急促中焦堵塞了,是不是气机问题呀!

湛素:中焦堵塞为何会出入急促呢?

珍惜机会:额不能循环了,气不能周流三焦。

知易子:短气意思,可能胸口闷疼痛了,周身疼痛就会叽叽喳喳叫唤,问她不说话,说话就哭,肯定受了什么委屈,无处申诉,忧郁了,问她不说话,只知道流泪,肯定有说不出来苦衷了,涉及隐私,估计多生殖系统问题,多次问他,在那里笑,肯定鸡巴问题了,隐私不说,中礁了,乱搞出来性病了,流脓流水,糜烂、梅毒、湿疣、瘙痒、发臭,气味难闻。

【1.35】    實則讝語,虛則鄭聲;假令言出聲卑者,為氣虛;言出聲高者,為氣實。欲言手按胸中者,胸中滿痛;欲言手按腹者,腹中滿痛;欲言聲不出者,咽中腫痛。

知易子:谵语、仄声,阳明气实,很多谵语条文,气冲头不降,扰神谵语了,胡说八道,发神经,仄声是说话没力,低沉声哑,虚火上浮了,前几天治疗一个,说话都是半句的,不完整,正气严重不足,气海空空的,引火归元法治疗一个多小时,发出来完整话语了,第二天治疗,肚子才有气感,说话就按胸口上焦堵气胀满疼痛了,按腹部下焦寒冰硬化,堵塞疼痛了,还鼓着气,多数是寒湿热交战,说话发不出来声音,那是咽炎肿痛了,咽肿气不顺,声带受阻,怎么发声音呀!

【1.36】師曰:脈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無王氣,卒眩僕、不識人者,短命則死;人病脈不病,名曰內虛,以少穀神,雖困無苦。

知易子:脉病,就是脏腑出问题了,人看起来没事,啥意思呀。散元气了 保住命,突然仆倒不省人事,命元气差不多耗尽了。人病了,脉象没事,啥意思呢?也是元气在损耗保命,胃气不足,少谷神意思,脏腑功能虚耗中,老想睡觉,躺棺材去,手淫患者散元,多数会出来这样结果,困顿不堪,精神萎靡!很多甚至腰都直不起来,脚抽筋,手脚冒虚汗、冰冷,元气保脏腑,无法温暖、温养四肢了,脊柱了。阴液阳气不相守,虚汗如油出来,冒的不是汗,是精血。核酸类的,营养精华,还会脚臭、腋臭、腹股沟臭、鸡巴臭;营养腐化,不发臭呀!鱼汤发霉,尸体腐烂臭味,行尸走肉了!

 

下面还很多四诊条文,伤寒杂病条文前奏曲,就不解读了。在这里详细解读了,后面展开时候就带去,你不前后对照来读伤寒杂病论,甚至把平脉法四诊当作可有可无,误解张大圣人大作伤寒就应该的了。

伤寒论版本,就把平脉法这几篇内容当作附录,伤寒论没了头,那还是张大圣人大作呀?伤寒论不死才怪呢!人没了头还能活呀?书没了头,还能摸到脉搏跳动呀!还能体会作者原意呀!死书而已,活活的伤寒杂病论就死亡了。再来肢解的话,只剩下几块烂肉了,还能用来治病呀!

 

其实呀!张大圣人脉诊、四诊水平,才入岐黄门而已,离炉火纯青还很早,不过他说的,都是他碰到的,医治过的实例病人千千万,就那么简单么?照着他的说法,很多时候不灵的,后世头痛
就在这里,厉害的四诊法门在哪里呀?就是我们书稿的《健康人五行脉阵表》,可以演绎无数种脉象出来,对应千千万万人,同人、不同时间、地方,都不会一样,脉阵改为色诊,声音诊,那就齐了,还有药味诊、气味诊,你还不知道怎么处方么?笼中抓鸡了,要做的就是尝药,看看是不是那个药味、药气,厚薄多寡,这样问题了,不要开了方子没效,就来赖药物,什么假药害人,那些都是废话,托词遁词而已。

网友:厚薄多寡怎么理解?

知易子:甘蔗、蔗头蔗尾,一样甜呀,不是厚薄是什么?不懂药物采摘季节,乱采的话,乱用的话,嘿嘿,那个叫做啥?胡搞乱来,知道不?同一种药物,看你那来干啥,采摘季节就不同,炮制方法也大有区别,都是药物性气味取舍问题。取阳的去掉酸苦味,取阴的去掉甜辣味,取味的散掉气,取气的熬一下就拿来喝了,取气的你熬一两个小时,有个鬼药效呀!取味道的熬一下你就拿来喝了,那是药呀,味道都有还没出来。你处方不就是废纸一张呀!浪费钱财呀!最后来赖药物没效呀!

 

【1.37】
師曰:脈,肥人責浮,瘦人責沉;肥人當沉今反浮,瘦人當浮今反沉,
故責之。
【1.38】
師曰:呼吸者,脈之頭也。初持脈,來疾去遲,此出疾入遲,名曰內
虛外實也;初持脈,來遲去疾,此出遲入疾,名曰內實外虛也。
【1.39】
寸口衛氣盛,名曰高;榮氣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綱。衛氣弱,
名曰惵;榮氣弱,名曰卑;惵卑相搏,名曰損。衛氣和,名曰緩;榮
氣和,名曰遲;緩遲相搏,名曰沉。
【1.40】
陽脈浮大而濡,陰脈浮大而濡,陰脈與陽脈同等者,名曰緩也。
记住这些概念定义,后面条文用到,都是张大圣人定义的,照着他的意思
才能理解他说啥,岐黄脉法可不是这样看问题的,三部九候判断,参差错位,就是问题,针对脉阵就知道了,夏天当洪则洪,不是病态,不应季节,就是病态,说法很具体的。
艾草:右寸肺金毛脉,关肝木弦脉,尺命门水沉脉,左寸心火洪脉,关脾土糯脉,尺肾水沉脉。
这个是脉阵??

知易子:不是那样笼统的,这个艾草,拿着宝贝问在哪里呢,你不会翻开脉诊篇看看呀!
艾草:泡脚养生是什么原理呢?为啥睡前泡脚好??热乎乎的,符合归藏吗??

知易子:记住这些概念定义,后面条文用到。都是张大圣人定义的,照着他的意思
才能理解他说啥岐黄脉法可不是这样看问题的。三部九候判断,夏天当洪则洪,不是病态,参差、错位就是问题,针对脉阵就知道了。
【1.41】
問曰:二月得毛浮脈,何以處言至秋當死?師曰:二月之時,脈當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屬木,脈應濡弱,反得毛浮脈者,是肺脈也。肺屬金,金來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倣此。
【1.42】
師曰:立夏得洪大脈,是其本位,其人病身體苦疼重者,鬚髮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須發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脈洪大是其時脈,故使然也。四時倣此。
知易子:这个才是岐黄正法,参差乖错,都是病脉,甚至死脉。应节气之脉象,虽病当愈。四时仿此,说的就是我们健康人五行脉阵表。参差乖错表就是病态脉阵表了。

【1.43】問曰:凡病欲知何時得、何時愈,何以知之?師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陽得陰則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陰得陽則解也。
【1.44】問曰:脈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別之?師曰: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脈陰陽為和平,雖劇當愈。師曰: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此皆不治,決死也。若計其餘命生死之期,期以月節剋之也。

知易子:病愈不愈可不是这么简单的,看气机运行正常否,应节气否。寸脉很强,关尺无,气堵上焦也,为下焦阳气绝。尺脉上不至关寸,不收降藏散元也。都是危险脉象,死脉多,真元还在,贯通三焦气机,未必死哦。


【1.45】
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後,其病在裏。假令濡而上魚際者,宗氣泄也;孤而下尺中者,精不藏也;若乍高乍卑,乍升乍墜,為難治。

知易子:这个脉象是冬天出来的才对吗,夏天出来是正常脉,前后当指啥呢?寸为前
尺为后?开始病为前,病了好几天为后么?糊涂表达,病为准,解释比较通畅。始病浮
表受风寒也,病了几天还是浮脉,就是入里了,不但寸脉浮关脉也浮了,侵入下焦的话,尺脉也会浮,散元气了,也是入里意思,脉跳到鱼际散阳厉害了,尺脉中取浮都是散元阳泄精了,阳不守阴精了,浮取都有的话,脚汗都要流油了,严重散元状态。后面那几句是气机处于拖拉机上坡状态,哒哒吐吐的,很不畅顺意思。不精通经络气机调理,当然难治了,我们三峡机械似的施工调理也很费劲呢。

 

【1.46】寸口脈緩而遲,緩則陽氣長,其色鮮,其顏光,其聲商,毛髮長;遲則陰氣盛,骨髓生,血滿,肌肉緊薄鮮鞕。陰陽相抱,榮衛俱行,剛柔相得,名曰強也。

【1.47】 寸口脈,浮為在表,沉為在裏;數為在腑,遲為在臟。假令脈遲,此為在臟也。

【1.48】寸口脈浮緊①,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榮衛俱病,骨節煩疼,當發其汗也。

【1.49】 寸口脈浮而數。浮為風,數為熱;風為虛,虛為寒。風虛相搏,則灑淅惡寒也。

知易子:缓迟就是糯脉胃气足 脏腑功能强身体强壮。反之,无胃气则危殆。寸口脉浮,阳气散发,出表也。寸口脉沉,阳气收敛,归脏腑里也。数快,阳性热气,三阳腑气所发;迟,阳气藏,归脏也。浮紧脉风寒也,很多条文涉及,在那部那部出问题,卫气荣血迟滞,脏腑失养功能衰退,疾病就来了。发表汗除之。方剂很多,后面详细解读了。寸口脉浮数,风热也,风热散阳,造成脏腑阳气虚弱不足,则寒。卫固不足外感风寒,则相类感应沥淅恶寒也。

【1.50】問曰:病有灑淅惡寒,而復發熱者,何也?師曰:陰脈不足,陽往從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也②。何謂陽脈不足?③師曰: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也。何謂陰脈不足?④師曰:假令⑤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陰脈弱者,則血虛,血虛則筋急也。其脈濇者,榮氣微也;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榮氣微者,加燒針則血留⑥不行,更發熱而躁煩也。

知易子:这个条文说的很清楚了,不劳解读了。

【1.51】寸口脈,陰陽俱緊者,法當清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清邪中於上,名曰潔也;濁邪中於下,名曰渾也。陰中於邪,必內慄也,表氣虛微,裏氣不守,故使邪中於陰也;陽中於邪,必發熱、頭痛、項強、頸攣、腰痛、脛酸,所謂⑦陽中霧露之氣。故曰清邪中上、濁邪中下。陰氣為慄,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氣微虛,裏氣微急,三焦相溷,內外不通。上焦怫鬱,臟氣相薰,口爛食斷⑧也;中焦不治,胃氣上衝,脾氣不轉,胃中為濁,榮衛不通,血凝不流。若胃氣①前通者,小便赤黃,與熱相搏,因熱作使,游於經絡,出入臟腑,熱氣所過,則為癰膿;若陰氣前通者,陽氣厥微,陰無所使,客氣內入,嚏而出之,聲嗢咽塞;寒厥相追,為熱所擁,血凝自下,狀如豚肝;陰陽俱厥,脾氣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闔,清便下重,令便數難,齊築湫痛,命將難全。

知易子:注意洁渾概念 清邪 浊邪概念三焦概念,后面的张大圣人对气机分析咋样呀?不错吧。跟我们比呢还差点。三焦相溷这个概念好,闷猪(水)在蒸笼子里,亥猪水也,三焦成蒸笼了。我们在伤寒论篇分析过,是气机无升无降闷笼子,各种症状 疾病 就出来了。

【1.52】寸口脈陰陽俱緊者,口中氣出,唇口乾燥,踡臥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來,其人微發熱,手足溫者,此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發熱者,此為難治。設使惡寒者,必欲嘔也;腹內痛者,必欲利也。

【1.53】寸口脈陰陽俱緊,至於吐利,其脈獨不解。緊去人安,此為欲解。若脈遲,至六七日,不欲食,此為晚發,水停故也,為未解;食自可者,為欲解。

知易子:七天以来,啥意思呀?我们调理七天为期明白么,条文所说的,寸口脉阴阳俱紧,就是浮取、中取、沉取都有力紧绷,心火、肺气都在工作,说明升气降气都在做工作,所有脏腑都在工作,气都停留脏腑中,口唇干燥,肾水升不上去,倦卧足冷,气机无力给人体运动,温阳肢体,在脏腑跟紧脉寒邪搏斗呢!气机运转一周期七天,三阴三阳全力对敌,发微热,正气胜利为欲解,发大热为脏腑阳气不敌,退却散表了,难治!恶寒脾寒了,运化不行,呕吐不能吃饭了,肚子痛的话,肠道吸收都有问题,下利了,下面条文也解释了。

后面伤寒杂病论条文气机解释,都在平脉法上面,用药原理都在这里,处方就是了,你们说那里是关键呀!机理不明,能明白处方证型含义么,后面六气主客篇,就是我们讲的节气原理,内经精髓,又是平脉法气机原理来源,没有这几篇内容能读懂伤寒论么,整天辨证论治,对症下药,都是不知所谓,不入伤寒杂病论门槛的,有了脉色音四诊信息,节气气机运转原理,脏腑内节气运转判断,才能明白证型病症,方剂出处。

 

【1.1】寸口脈浮而大,有熱,心下反鞕,屬臟者,攻之,不令發汗;屬腑者,不令溲數。溲數則大便鞕,汗多則熱甚②。脈遲者,尚未可攻也。

知易子:谁来说说啥意思?寸口脉浮大,阳气从上焦散发表,发热了 心下鞭硬 水饮停留了,脏器水饮停留下法处理 不发汗,腑器水停留,就是在消化系统里面,胃 大小肠,顶着心窝感觉心下硬,溲數啥意思呢?是客家话白话,疴咻咻就是拉尿尿,利尿去,利尿了 肠道失水大便就会硬了,这里断句不对,应该是这样断的:寸口脈浮而大,有熱,心下反鞕,屬臟者,攻之,不令發汗;屬腑者,不令溲數。溲數則大便鞕,汗多則熱甚②。脈遲者,尚未可攻也。

寸口脈浮而大,有熱,心下反鞕,---这个是基本症状。属脏的攻之,属腑不利尿,汗多热甚脉浮大迟的,未可攻之,原文没有标点符号的,整理的人加的。

【1.55】問曰:病有戰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師曰:脈浮而緊,按之反芤,此為本虛,故當戰而汗出也。其人本虛,是以發戰,以脈浮緊,故當汗出而解也。若脈浮數,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虛。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發戰也。

【1.56】問曰:病有不戰而汗出解者,何也?師曰:脈大而浮數,故不戰而汗出解也。

【1.57】問曰:病有不戰、不汗出而解者,何也?師曰:其脈自微,此以曾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內無津液,此陰陽自和,必自愈,故不戰、不汗出而解也。

知易子:这几个条文,说的很清楚了。解释一下芤脉,按下去,感觉血管里没血似的,空的。战,是打冷颤意思,血不足气足,卫气驱寒而愈,最后一条阴阳自和痊愈,也是很弱的健康,还需要食疗,药物补充气血,要不然还会容易反复感染伤寒感冒的。

【1.58】問曰:傷寒三日,脈浮數而微,病人身涼和者,何也?師曰:此為欲解也,解以夜半。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數而解者,必能食也;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知易子:这个比较难理解了,谁来说说看,半夜解为啥呀?

珍惜机会:阳病得阴而解。

知易子:很笼统,夜半气归藏,浮数脉发散,意思是不浮数了,在张大圣人这里就是病好了,脉还是微弱,出汗能吃 大汗,都是血不足气不守,阴随阳脱,出的冷汗,身体无力对付伤寒病了,没症状了,也叫做好了,病人给钱应该的了。过几天再来,再治再给钱,门庭若市,反复多次就要赖你了。

 

我们读《伤寒杂病论》,要做到心中没有了《伤寒杂病论》了,才叫做读懂了,啥意思呢?就是要读出来气机问题,用药思路,整天伤寒条文,这汤证那汤证的,基本上还没读懂,或者说还没达到张大圣人境界,试问:张大圣人行医,那来伤寒杂病论呀?不就是他实践写出来的么。伤寒要旨:外邪侵入,气机是怎么变化,出来什么症状,怎么处方,搞懂了,你不需要伤寒杂病论了,需要啥?需要的是张大圣人写出来伤寒杂病论的依据,就是内经本草内涵。读懂了伤寒杂病论,你就加深理解内经、本草的威力所在,其他有成就的医学典籍,也是一个道理,统统要回归内经本草上来,印证其威力。你才进入下大夫境界;接着你精研内经本草,还要心中没有内经、本草,有啥?大自然节气规律而已,回归大自然感觉出来,你就进入中大夫境界,治人境界;回归大自然后,形形色色景象万千,沉迷其中的话,也就中大夫水平而已,什么时候景色没了,大自然唯一气耳!你才进入上大夫门槛,这时候你开了智慧了;万事万物,终归幻灭,唯气独存,进入太极无极不二境界,逍遥圆觉了,归一了,才入道门。

【1.60】脈浮而遲,面熱赤而戰惕者,六七日當汗出而解;反發熱者,差遲,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癢也。

知易子:脉浮阳气上散也,上头脸则面赤,迟则糯,归肌肉腠理土除寒相战而戰惕。六七天周期,汇集五脏六腑阳气,汗出而解,慢速散表除寒。发热无汗,汇集脏腑气不足以推动阴液
开表闭,身痒,就是有阳气开拂不了毛孔表闭结果,差迟,就是脉象更迟缓了,阳气更不足了。

【1.61】此处断不对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脈皆至,大,煩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擾者,未欲解也;若脈和,其人不煩,目重,瞼內際黃者,此欲解也。

知易子:病一周期,三部脉来了还脉大,啥意思呢?就是汽车陷泥里,开足马力,呼呼的冲出来,打滑,出不来烦躁死了,前进不行后退,后退不行前进,气升不行

气降不行
升,目的是搞顺气机,升降自如,脱离泥沼,不烦躁目重,内臉黄,啥意思呀!陷于寒湿泥沼木气生发了!气机运转找到头绪了,目肝胆木气之窍,重,塞满了气,鼓胀鼓胀的,眼脸黄,土色寒湿,整个气机被寒湿闭住
陷泥沼中,被木气冲破了,开始升了,是不是欲解呀,升上去降下来,那就痊愈了是不是呀!懂治病原理没?就在气机运转升降上面,升降自如,内太极就出来了,平衡了,应节气了,健康了。

【1.61】師曰: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知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若脈微弱者,當喉中痛似傷,非喉痹也。病人云:實咽中痛。雖爾,今復宜下之。

知易子:伏气啥意思呢?张大圣人这里是寒湿气潜伏,不宜下之,宜温之。脉微弱更是了,再下之完蛋了,下法都是阴性药物,承气汤类的,石膏芒硝的,大补气血,珍惜一样的,自己就拉肚子了,温法也能下哦,才是正法,回归最深刻认识了,大补气血药物
还会拉肚子?奇怪了哈哈,温补气血足,寒闭水活动起来,不呼啦啦呀?拉完了还爽死了,张大圣人下之病好了,人也奄奄一息了,不爽了,伏气还有暑热湿,脉象不会微弱的,会迟数,可以萝卜水芒硝处理了,不伤人,暑热变正气。

【1.62】師曰:病家人請云「病人苦發熱,身體疼,病人自臥。」師到,云涿}沉而遲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凡表有病者,脈當浮大,今反沉遲,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內卒痛。病人自坐,師到,脈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凡裏有病者,脈當沉細,今反浮大,故知愈也。

【1.63】師曰:病家人來請云「病人發熱煩極」。明日師到,病人向壁臥,此熱已去也。設令脈不和,處言「已愈」;設令向壁臥,聞師到不驚起而盼視,若三言三止,脈之嚥唾者,此詐病也。設令脈自和,處言「此病大重,當須服吐下藥、針灸數十百處乃愈。」

【1.64】問曰:脈有災怪,何謂也?師曰:假令人病,脈得太陽,與形證相應,因為作湯,比還送湯如食頃,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師曰:我前來不見此證,今乃變異,是名災怪。又問曰:何緣得此吐利?師曰:或有舊時服藥,今乃發作,故為災怪耳。

知易子:第一条,啥意思呢?就是说病人说有病,这疼那疼的,不是他说了算,脉象四诊为准,该好的就是好的,要不然你会闹笑话的,人说啥你就啥你还是大夫么?我这疼你就按这痛治疗,那里不行你就按那里治疗,糊涂虫一个,好了都给你搞坏了,当今医生都这样,怎么跟张大圣人比呀?

第二条啥意思呢?病人家属来请医,发热烦极了,你去看了,面壁睡在那呢?不闹腾,知道烦热去了,不去烦热的话,哪里睡得安稳呢?折腾着呢,大夫来了,马上就爬起来诉说了,慢腾腾起来,欲说不说的,诈病也!脉不和的,处方说病好了,脉和的,处方说:病重,需要下重泄药,针上百穴位才能好呢!吓死他,病马上就好了,懒人一个诈病不想干活呢!张大圣人说的灾怪病,是他脉法不精表现,可不是什么灾怪,太阳脉处太阳病方发汗,本来出汗的,呕吐下利了,肚子疼了,关寸脉都是浮弦紧脉,不单表寒胆脾也寒,阳性发表药下去,阴病转阳病了,风寒排阳明胃呕吐,阳明大肠太阳小肠就会拉泄,哪来灾怪呀?这种情况,病邪侵入,还没停留三阴,欲阳转阴时就会出现了,脉病不是很相符,没有三部九候综合考虑系统处理,就觉得灾怪了哦!好了,平脉法第一解读完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脉经》
云阁藏本 《伤寒杂病论》平脉法讲解 (三)
结合《伤寒杂病论》,谈谈中医眼中的“阴虚自汗”到底是什么?
中医基础知识之二
姚荷生-脉学综述.doc
《伤寒论》中阴阳脉法辨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