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6)[转载]易道医解伤寒论

少阴篇解读: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细辛二两 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芍药二两 阿胶三两 鸡子黄二枚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附子汤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 ?? ?? ?? ?? ?? ?? ?? ?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桂枝三两 细辛三两 木通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二十五枚(劈)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纳赤石脂末方寸匙,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 人参二两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猪肤汤方:

猪肤一斤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分温六服。(白粉即米粉)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甘草二两,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苦酒汤方:

半夏十四枚(洗,破如枣核)鸡子一枚(去黄,纳上苦酒著鸡子壳中)

右二味,纳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半夏散方:

半夏(洗) 桂枝甘草(炙),右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匙,日三服。若不能服散者,以水一升,煎七沸,纳散两方寸匙,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白通汤方: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右五味,以水三升①,先煮三物,取一升,去滓,纳人尿、猪胆汁,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汁,亦可用。

真武汤方: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白术二两生姜三两(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若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一两;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 人参二两②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四逆散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 干姜一两半 人参二两

右四味,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匙。咳者,去人参,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两,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匙纳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猪苓汤方

猪苓一两(去皮)茯苓一两(去皮) 阿胶一两 泽泻一两 滑石一两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温服七合,日三服。

大承气汤方

枳实五枚(炙)厚朴半斤(去皮,炙用) 大黄四两(洗)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味,取五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火令一二沸,分温再服,一服得利,止后服。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二两半 人参二两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知易子:你们看这些方子,主要调哪里呀?基本都是调节中焦方剂是不?调脾为主,脾通气降气升,少阴肾少阴心,还有问题么?后天问题解决了 先天得以培养,对于很多人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对先天肾严重受伤的,这些方剂 基本无用,用的最多的是附子,附子温脾肾,主要是温脾,祛寒湿。我们来分析一下:附子 四川江油的好,温湿热湿环境出来的,温土气十足,味道辛涩,辛属火涩入土,除寒湿良药。李可老中医在治疗心肺寒闭综合症 大量使用附子,从60克到200克,在甘草解毒下使用百无一失,起沉疴决疑难,效果显著,关键就在于把附子药性固定在脾系统。出了脾系统附子就是大毒,入肾则散阳滑精,入肝则燥烈难收,入肺还好点,量大也会呼吸困难,造成肺金衰竭,入心则肢体麻木,心神摇曳,这个药物非大医不可为之。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麻黄附子细心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干啥来?温脾基础上 开肺表,通上焦的。

附子汤 甘草汤半夏汤干啥来?温脾而已。

加上桔梗汤,四逆汤 散通脉四逆 当归四逆干啥来?温中通上。

吴茱萸方 苦酒方 猪苓汤大承气汤干啥来?通中焦往下。

还有个猪胆汁,少阳胆,干啥来?增强木气是不?往上通的玩意,化木气为心火,解决少阴心问题,解决木克土问题良药,我们在厥阴篇大量方剂调脾,少阴篇还是一样,干啥来?都是后天培养问题呀!

茯苓 猪苓泽泻,除脾湿水良药。

白术,啥玩意呀?我们来看看,你们查查它的性气味,甘苦味使用根部,水木性强,开脾降水药物。

风寒好去一湿难除,啥意思呢?关键在于 脾肾之寒,不是伤寒论方剂可以解决问题。湿气分温热凉寒,涉及五脏六腑,系统问题,先天后天问题,伤寒论对后天问题研究颇深,对于先天,那是一筹莫展的,手淫后遗症患者,目前中医界无人可治就是这个道理,很多方剂调动先后天来除寒湿,开始可以 终究无效,越治越严重,都在于这个局限内,后天药物补先天那是做梦,先天怎么补?甲骨药物可以担负一点功能,关键在于接受大自然父母恩赐,非修炼不可,我们明天来对照证症解读方剂,就知道这些方剂干啥的,能不能解决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 ?

 

少阴症状解读。

症状如下:

11.1】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11.2】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饮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11.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11.4】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①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11.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11.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11.7】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11.8】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

11.9】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11.10】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11.11】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11.12】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11.13】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11.14】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而出,或从口

11.15】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11.16】 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11.17】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11.18】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心烦而躁者,死。

11.19】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11.20】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11.21】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11.22】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11.23】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11.24】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11.25】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方见前)

11.26】少阴病,脉微而弱,身痛如掣者,此荣卫不和故也,当归四逆汤主。

11.27】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11.28】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方见上)

11.29】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足阳明。

11.30】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11.31】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11.32】少阴病,二三日,咽中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11.33】少阴病,咽中伤,生疮,痛引喉旁,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11.34】少阴病,咽中痛,脉反浮者,半夏散及汤主之。

11.35】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11.36】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后,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11.37】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11.38】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11.39】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11.40】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11.41】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11.42】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方见上)

11.43】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方见上)

11.44】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11.45】少阴病,饮食入口即吐,或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方见上)

11.46】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知易子:少阴病,要么上火咽痛咽炎,要么下利,要么拉要么吐,要么又吐又拉要么手足厥冷,要么微热,脉象都是弦迟虚弱,甚至细弱游丝命悬一线,死证很多。手足不冷者,散阳待毙,手足厥冷者阴盛阳脱,虚火上炎者真水不继,呕吐拉泄者 食纳全无,张圣人治疗这些病症都是手忙脚乱的,几多哭声四起,几多生死离别,族人十之八九死之非命,痛定思痛,毅然从医,览岐黄书简,寻救命之方,公堂成诊所,生死之间偶有所得,遂成伤寒杂病论。可为后世借鉴乎?少阴篇很多证症有些是耽误出来的,有些是被别人误治出来的,有些是张大圣人本人搞出来的,该散表的被引入里阳转阴症,该下的被拖延日久,阴霾重结,偶得良方,也是生死参半。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还没死,先睡了。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饮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肾元衰弱,下焦虚寒,化机顿失。食纳消化不了,连吐出去都难。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林妹妹死前出一身汗,阳气亡完,也该走了。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火劫发汗,气上逆,虚火冲头,咳而谵语,元气丧失小便固难。

 

“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脉细还沉数,阳气衰弱,再发汗散阳,死期不远了。

 

“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脉微,阳气丧失,汗发散阳则死,尺脉虚涩,元阳大失,下之也死。不可汗不可下,唯温之旺发气血可救。

“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下利,邪去也,手足反温,元阳气所为也。看来还有点银行存款,死期不到。虽愈元气必伤。

 

“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 以上几条都是花存款,消耗几辈子积累的元阳气保命之故。虽死不了,元神境界必然降低。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同上。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阳失阴脱。亡阳阴不可守也。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而出,或从口”

---同上,要不吐血便血,抢救不及时,死亡瞬间事情。

11.15】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11.16】 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11.17】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11.18】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心烦而躁者,死。

11.19】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11.20】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阴不守阳,阳气散失。阴阳离绝死证。

易道医救治,未必就死。李可老中医方剂可救之,易道医贯通中焦升降气机可救之。

我们看少阴病方剂,都是调中焦脾的。要不温中带升,要不温中带排水带下,带升的 必调节肝胆。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 桃花汤 当归四逆汤 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汤 四逆汤散都是温中带升的。吴茱萸汤 真武汤 猪苓汤 大承气汤都是温中带下的,有单温中任由气机上下的方剂:桔梗汤苦酒汤 半夏散方 附子汤方甘草汤方。这些方剂针对症状气机不是很懂所处的方剂,我们易道医怎么处理呀?早上升阳,下午晚上降阴,不是比他们厉害多了?加上手法贯通中焦经络,死证不死了?不是必然的吗。珍惜说的那小孩子,还有北海频临死亡那女孩,都是伤了厥阴伤少阴,出来的病症。

可以展开讨论了,提问了哦!少阴病,饮食入口即吐,或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二两半 人参二两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大家讨论一下,可吐可温 不可下,唯有上通 升阳,甘草附子温中,人参姜升散。

入口即吐温温欲吐,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啥意思呀?是不是中焦阳气衰弱无法运化,消化功能丧失呀!连消化食物阳气都没了,哪有阳气温手足呀!脉迟就是脉迟缓,无力了,弦迟就是木气虚弱,生化功能没了,吃也没用,不吃等死境界了!为啥这样呀被贼盗去了,家里只有四壁空空,饿死啰!甘草附子祛除阴霾,人参干姜补足阳气,不就是家里人借点钱度日么,不至于饿死么,借粮食也可以。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 人参二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劈)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讨论一下这个这个方剂,烦躁的要死要活的,还有气,不为所用,快给人盗走了,吴茱萸一收藏起来,加上借点人参大枣生姜阳火气,吐利消化不良不吸纳问题解决,生产自救了。厥阴肝将军做事了,国家可保太平了,烦躁不安都是内鬼作乱,盗贼四起,武将军不用事结果。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真武汤方: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白术二两生姜三两(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若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一两;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

讨论一下这个方剂,看看怎么个真武法,真武就是武将军干事了!武将军要干事拖泥带水 能行吗?后勤部拖后腿 后院起火能行吗?腹痛小便不利啥意思呀?不是后勤贪污腐化会这样吗?四肢沉重疼痛,不就是筋骨被拖累,后院美人拖累吗!后勤补给不利 老婆孩子拖累 大将军能打仗去吗?腐化怎么来?就是下焦湿热嘛!茯苓白术 芍药附子温湿去水,消除后患,生姜火辣 振奋心火君阳,忠君报国意志不就起来了?真武了?这个方剂还不完善,加点人参 大枣 来点牡丹乌梅美人陪伴,这个将军就要死而后已了,霸王虞姬吻别乌江了!这个张大圣人有点抠门,别怪他哦!毕竟饱读诗书 之乎者也不会要求那么高的,搞得不好来个岳母刺字了!老娘搬出来了,哪里会给你江东子弟虞姬美人呢,将军之勇首推项羽,其关键在于江东子弟美人虞姬,立国不成唯将军之份也,立国须有君主之分,很多人西医仪器检查不心疼,调理治疗 吃补药花钱心疼要死,人体国家覆灭很自然的了,周朝立国八百年,分封诸侯,利益大家沾,秦始皇二世而没,为啥?天下之利聚于咸阳,暴政与民,不灭亡才怪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伤寒论校对(五)----归正先生
卷第六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十一
伤寒挈要 摘要(六)
西安中医赵红军讲授《孙曼之伤寒论讲稿》厥阴 339-359条
读书笔记——《伤寒论》四逆汤与当归四逆汤之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