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家解伤寒】“黄疸必伤血”之: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和火逆发黄
   文/裴永清     编辑/九九九九有话说:应众多读者的强烈要求,现特于每周四持续推出【名家解伤寒】系列。希望通过诸位中医大家对伤寒条文或是伤寒方的深入分解,使大家真正读懂伤寒、用会经方!书接上文,继续欣赏伤寒大家裴永清从《伤寒杂病论》中体悟的“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活血”的临证思路。***********************************************《伤寒论》治湿热发黄还有二方,即桅子柏皮汤和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栀子柏皮汤凉血散结的作用上期已述,微信直接回复数字49查看 )。现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黄,《本经》 谓 “治中风伤寒… …破癥坚积聚” ,李时珍言其“散赤目肿痛,水肿,风肿 ,产 后 血 滞”,张锡纯称“麻黄为发汗之主药,于全身之脏腑经络莫不透达”,“《本经》谓其破癥坚积聚者,以其能透达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积痰凝血之中,而消坚化瘀之药可偕之以奏效也”。张氏论麻黄颇有见地,虽不能据此数说而断言麻黄可活血,但其辛散温通透达之力无疑有利于病结的消散 。连轺即连翘,《本经》 言其 “治寒热鼠瘘,瘰疬痈肿 ,恶疮瘿瘤,结热蛊毒”,李杲谓其能“散诸经血气聚,消肿”。是连翘既可清热解毒,又能疏通经络,消散气血结聚。赤小豆一药,仲景在赤小豆当归散中用之,其方两见于《金匮要略》,用以治肠风下血和狐惑病蚀肛成脓者 。二证皆为湿热伤血之患,仲景均用赤小豆治之,是知赤小豆为治湿热而兼以伤血之候的良药,既清热利湿,又行血散瘀。仲景治湿热发黄亦用赤小豆,正是取其这一功用。从仲景用赤小豆的规律看,大可证实湿热发黄与肠风下血以及狐惑病蚀肛成脓证,同具有湿热伤血之机。柯韵伯云赤小豆 “专走血分通经络,行津液而利膀胧”,吴鞠通谓:“赤小豆清血分之湿热”。唐容川曰:“麻黄、杏仁发皮毛以散水于外,用梓白皮利水于内,此三味是去水分之瘀热也;连翘散血分之热,赤小豆疏血分之结,此二味是去血分之瘀热也。 ”李中梓说: “热不去,瘀血在里而黄,小便微利,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是知茵陈蒿证、桅子柏皮汤证、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它们之间相比,尽管邪有兼表偏里之分,湿热有轻重之异,但邪热瘀结于血分是它们在病机上的共同点,因此在治法上,佐以凉血散结的原则是一致的。又,对湿热之邪来说,芩、连的清热燥湿之力远胜于桅子、大黄、茵陈蒿、连翅等,仲景治湿热发黄却不取芩、连 ,而反喜用桅子、大黄、茵陈蒿、连轺等,其道理就在于二者相比 ,芩、连偏于气分,药力守而不走,与邪热瘀结于血分之机不宜。而桅子、大黄、连轺、茵陈蒿等既走气分又行血分,清热利湿之中离有散结之力,走而不守,与邪热瘀结于血分之机恰相吻合。仲景在治黄用药上的这一宝贵经验,颇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加以借鉴。火逆发黄,是火逆证候之一。火逆证候多耗阴伤血。《伤寒论》中第116条说:“微数之脉,甚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114条言:“太阳病,以火熏之 ,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115条云:“脉浮热甚 ,而反灸之… … 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说明火逆证乃为阳热之邪,或阴虚有热之体 ,误以火疗,邪不得外解而反内郁,造成瘀热在里、耗阴伤血之候。火逆发黄自不例外。《伤寒论》中第6条谓: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病 ,时瘛瘲”这种火逆发黄的机理在《伤寒论》111条讲得很明白: “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必黄。”是知火逆发黄亦为瘀热在里,耗阴伤血之候。正如李挺所说: “伤寒发黄虽不一 ,皆因内热而误用温药或被火攻太甚,或失汗下与渗,以致阳明经中血热而见真色于肌肤,谓之瘀热发黄。”火疗之法今已罕用 ,因此火逆发黄之证亦无。但因热毒炽盛,阳热闭郁于里,耗阳伤液,内侵营血.,邪入心包的急黄、疫黄之类证候还是常可见到的。其证发病急而重 ,高热烦渴,全身发黄,胸满腹胀、衄血便血,或发斑疹、烦躁不宁,甚则神昏谵语等。而火逆所见的“发热而渴”、“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痛,时瘛瘲”、“腹满”、“谵语”、“其人必躁”、“必清血”、“必咽燥吐血”、“阳盛则欲衄血”、“必惊狂”等诸症状,与急黄所现症状大抵相同 ,和现代医学的急性黄色肝萎缩颇相类似。为此,了解火逆发黄在病机上的特点,对于运用清热解毒、养阴凉血散血之法治疗急黄以及急性黄色肝萎缩等是有其现实意义的。瘀血发黄纯属血分瘀热证。《伤寒论》中第125条说: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 …小便自利者,其人如狂,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联系124条: “太阳病六七日… … 脉微而沉… … 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 … 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 ,下血乃愈 。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二条互参,显然可见这种发黄乃为表邪入里、由气到血,最后瘀热于血所致,是瘀热伤血最重者。所以仲景说 “血证谛也” ,用凉血散血、逐瘀破结的“抵当汤主之” ,“下血乃愈” 。湿热发黄、火逆发黄、瘀血发黄,属热证、实证。在辨证论治原则下,仲景抓住它们在病机上的邪热伤血之机,因而启发我们,在黄疸病的治疗中,尤其在阳黄的治疗中,在正确进行辨证论治的前提下,适当佐用活血化瘀之法 ,是有其理论和实践根据的,也具有一定临床意义:一 、有利于祛除病邪和退黄。中医学经验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风为百病之长,风字囊括了其它淫邪之气在内,非单指风邪而言。因此活血化瘀对于祛除火热、湿热等病邪,加速退黄是有利的。关幼波老师基于多年的临床经验,指出“治黄必活血,血活黄易却” ,并从实践上证实了这一点。二、黄疸病因湿为患居多,通利小便是治法之常。“血不行则病水” ,活血化瘀有益于通利小便。现代医学证实,小便量的多少直接受肾血流量的影响,活血化瘀可相对地增加肾的血流量,从而有助于肾的排尿功能,使小便通利,湿邪易除。临床上常可见到一味地淡渗利尿不效,加用活血化瘀药而小便得利。究其原因,大抵与此理有关。三、黄疸病中以属热证、实证的阳黄居多,与邪热瘀结于血分有关,而 “恶血必归于肝”。从中药归经理论看,活血化瘀药几乎均入肝经。这样在治疗时用活血化瘀药,更有引药归肝,药到病所之妙。四、目前,肝病引起的黄疸在临床上最为常见 ,治疗这种黄疸时,应用活血化瘀之法尤为适宜。有助于气血通畅,改善肝内血循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 ,加快肝功能的恢复,对肝病的治疗大有裨益。同时肝病多累及脾,引起肝脾肿大,肝病又可影响肾的排尿功能或肾实质性改变,即所谓“肝肾综合征“。因此,在肝病所致的黄疸的治疗中,正确施用活血化瘀之法 ,尚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和治疗肝脾肿大、肝肾综合征的积极作用。--------未完待续,下期更精彩---------【本文经作者裴永清特别授权发表,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往期相关推送精选(回复前面数字即可查看):49 “黄疸必伤血”系列之:瘀热和茵陈蒿汤48  升麻鳖甲汤治顽固荨麻疹(数十年临证经验)29  北京名医裴永清的面瘫经验方21  裴永清:学好《伤寒论》的十三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疸必伤血 治黄要活血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63)搜狗网页
伤寒论条辨浅释76——阳明篇,条辨272-276
《伤寒论》中论黄疸(理论探讨)
身黄湿热黄疸条辨
《伤寒论》学习笔记12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