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渡桥不是桥?循礼门没有门?汉口的古城墙会告诉你正确答案

谈及武汉历史,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老”。武汉是一座有着 3500 年文明传承的历史文化名城,人文积淀极为深厚。从商代盘龙城的城市建制,到三国时期夏口、却月城的军事堡垒;从明末汉口成为“天下四聚”之一,到清末汉口被人羡称为“东方芝加哥”;从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区,到国民革命的“中国赤都”,再到抗日战争的临时首都;从屈原在东湖之畔行吟,到李白、崔颢在黄鹤楼上放歌 … … 武汉的历史文化可谓源远流长,色彩斑斓。武汉悠久的历史、曾经的富裕和繁华、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等,是很多大城市所不能比拟的。

现中山大道

民国中山大道

汉口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汉水改道造就的名镇,说到汉口地名的由来,就必须和汉水入江口挂上钩来。从春秋战国至明代汉水改道后析出今天的汉口,汉水入江口几经变化,地名也几经更改。三国时期改称为夏口,南北朝时期,齐和帝中兴元年( 501 年)改称为汉口,这是汉口最早出现在史籍中。

汉口天一阁

但此汉口非彼汉口,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汉水入江口还称过汉皋、汉镇。所谓汉皋,就是汉水迈之地。汉水入江口也称过沔口,鲁口,但这些地名,都与今天的汉口没有关系,其意均指汉阳。自唐宋以来,汉水入江口号称“官商行旅幅揍之区”、”有财赋之雄踞焉”。

汉口老码头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盛行,汉口地方当局为固守汉镇,抵御义军进攻,汉阳知府钟谦钧、县令孙福海与汉口绅商胡兆春等协议,筹集商款,决定在袁公堤外就堤基构筑汉口堡,筑堡开濠,汉口堡在后来的后城马路即中山大道一线上展开,堡基密钉木桩,堡垣用红石砌成。堡外挖一条深濠,堡内培植坚土。开辟包括玉带门、居仁门、循礼门、大智门、通济门以及三个便门在内的8个堡门。堡上建有炮台15座。3年后又加高培宽,并建上、中、下三闸蓄泄洪水。

汉口通济门

但汉口堡修筑以后,不但没有起到抵御农民起义军的作用,反而束缚了汉口市区的扩展。1899年,汉口与汉阳分治后,即建议撤去城堡,创修马路。1905年,湖广总督张之洞设置汉口马路工程局,准备拆毁汉口堡,修筑汉口马路。1907年拆堡修路工程开始,上起桥口,下迄歆生路(今江汉路)。此路当时被称为后城马路。修成之后,从前人迹罕至之处,变成轮轨交通,店铺林立的闹市。这就是今日中山大道的上段和中段。

汉口新马路(现中山大道)

原汉口六渡桥

时隔近一个世纪 1997年汉口中山大道翻修路面 , 掘地三尺,挖出了无数九十年前拆除的仅这些长方型红沙石砌成的城墙砖,许多保存完好。应证了中山大道是建在从一元路江边到桥口路汉江边。拱守汉口镇半个多世纪的汉口城墙,印证汉口古城的岁月沧桑巨变。

1939年汉口地图

原汉口市政府

2015年,在地铁施工中,发现不明石块的地点在原长江书店旧址与六渡桥邮政所门前。红色石块呈长条状,散见在碎石堆里,多数已不完整。石块看上去像打磨过的红砂岩,长约70厘米,宽30厘米,表面覆盖了石灰包浆,有的还刻有槽痕。一个人几乎搬不动。经专家鉴定,原来是挖到了清代的汉口古城墙墙基。据查阅《武汉通览》,上面记载六渡桥一带在明朝建有人工河玉带河,有桥有渡口,这也是六渡桥一名的由来,后在清末年间拆除。“六渡桥一直叫桥不见桥,这会不会正是当年建桥墩或修码头的石头?民国以前没有钢筋混凝土,都是用这种大岩石做基石。”专家表示,汉口城墙早在清末年间就已拆除,墙基时隔百年重见天日,这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大事。

汉口清朝老城墙

城墙作为城市、城池和城堡的抵御外侵的防御性建筑,在武汉的历史上,武昌和汉阳作为千年的古城,城墙的历史还耳有所闻,而汉口曾经有过城墙却少有人知。汉口城墙的发现,让武汉三镇的历史脉络更加清晰,由长江、汉水两条大河孕育的武汉三镇,经历了3500多年的漫长岁月,沉淀楚文化的历史文明,重新拨开迷雾,还原历史的精彩片段及本来面目。

汉口山陕会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汉口,像弯钩
话说武汉 | 汉口城市之根 保寿桥小考
武汉这些地名
比小说还精彩!武汉这些地名大有来头,知道一半算你狠!
汉阳考
宁波话里的“游六门”,想见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