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脏病专家郑新教授的养生经,对心脏病患者很有启示!(必看)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在中国,每10个人中就有2人患有心血管疾病,每10秒就有1个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按照这个趋势,中国很快就将面临心脏病的大流行危险。


心脏病来势汹汹,我们应该怎么办?



郑新

国医大师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


今年已经90岁高龄的郑新教授,是重庆市中医院主任医师,重庆市中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学术带头人,他在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上颇有研究。


结合60年的从医经验和自己的日常生活,郑新教授总结了4句日常保健建议,对中老年人心病的防治很有借鉴意义:



未病先防 进补必需按体质来

面对现实 学会与疾病共生存

简朴惜物 家务是最好的运动

调节饮食 不吃超市卖的粗粮






【未病先防 进补必需按体质来】


“国医大师郑新教授提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


这与《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精髓正好是契合的。


郑新教授认为,气血的亏损很大程度和年龄的增长有关,这是无法逃避的自然规律。比如:冠心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脑中卒多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


但这并不是必然情况,适当进行药物的增补,完全可以弥补这种因为年龄而造成的气血亏虚。




郑新教授提醒:选用补药也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像冬季许多人都喜食羊肉炖附片这类温补菜品。但阴虚体质就不适合食用。


郑新教授自己对于补药的选用坚持“顺应四时”的规律。


通常,郑新教授在夏、冬两季会每日服用3~5克西洋参。西洋参有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各位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试一试。






【面对现实 学会与疾病共生存】


郑新教授自己就患糖尿病多年,不过身为“国医大师”的他却从不过度担心。日常坚持低糖低脂的食物,运动调理,按时检查,每天还出诊,身体一样很健康。


郑新认为:慢性病其实并不可怕。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老人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疾病,这是规律,不能逃避。


西医也有“带异物生存”的说法,慢性疾病就像身体的异物,要学会与之和谐相处。所以,我们要面对现实,好生调理,配合治疗,完全可以活得开心。






【简朴惜物 家务是最好的运动】


运动几乎是所有“国医大师”都推崇的一种养生方法。但是,郑新教授却对运动的理解很不一样。


已经90岁高龄的郑新教授在家中却是“多面手”——家中事务全都一手操持。他说:



“家务事就是最好的运动。做家务不但能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还能维持与家人的良好关系,一举多得。”



用郑新教授的话说,运动可使全身血液循环,还能带动骨骼、肌肉的全面活动,推动正常的新陈代谢,对身体很有好处。






【慎重饮食 不吃超市卖的粗粮】


在郑新教授看来,饮食是人体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它与健康、长寿有密切的关系。郑新教授说:



“任何事物都是“物极必反”。很多药物用多了也会对身体有损伤。药补只能起辅助作用,合理饮食及规律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郑新教授提醒:老年人应慎食,要学会调节饮食



超市的粗粮有添加


郑新教授认为,超市里的“窝窝头”、“荞麦馒头”为了方便售卖,都放入了各种添加剂。口感虽然好了,但功效却比过去的粗粮差了很多。


因此郑新教授长期自制粗粮当主食。大家也可以在家中自制粗粮,毕竟养在平时好过临时用药。





喝红酒、饮绿茶


郑新教授还有喝红酒的习惯,每天他都会饮用20~50毫升的红葡萄酒。饮用适量的葡萄酒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失眠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但是切不可多喝。


此外,郑新教授还坚持饮用较淡的绿茶,不喝浓茶。因为绿茶作为一种非发酵茶,富含了多种茶多酚。茶多酚具有一定的抗癌的作用。





90岁的“国医大师”郑新教授的养生建议很实用。按照他的建议操作,对于慢性病的调理是很有用的。


名医的建议赶紧收藏下来,然后转发给朋友,送去您的祝福吧!


整理很不易,小编真尽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医大师”郑新驾鹤仙逝,享年96岁!晚年公开透露长寿秘诀
国医大师郑新:人老腿先老,一张椅子十分钟,教你保持腿部活力!
首都国医名师教你一招看出心脏病!
你会选粗粮吗?根据体质“对症下药”
国医大师王琦教授的九种体质与食疗药膳,超实用!
《养生堂》辨清体质巧补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