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解读腹泻,如何用艾灸来调理

中医解读腹泻

泻在中医称为“泄泻”,是指因感受外邪(寒、湿、热),或被饮食所伤,或情志失调,或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等原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为主证的病证。

泄泻的病位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肠,其中主脏在脾,其致病原因包括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其主要致病因素为湿,即《难经》所谓“湿多成五泄”。

1、感受外邪:六淫外邪伤人,主要以湿为主,常夹杂寒、暑、热等病邪,导致肠胃功能失调,皆使人发生泄泻。寒邪或者暑邪也能直接影响脾胃,使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常,清浊不分,而成泄泻。

2、饮食所伤:脾胃为仓廪之官,脾主运化水谷和水液;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故饮食不结、食肥甘厚味、误食馊腐不洁之物,伤及肠胃;或过食生冷,导致寒湿交阻等,皆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致使脾胃失调,水谷停滞而导致泄泻。

3、情志不舒: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木横乘土,脾胃受制,运化失常,或忧思气结,脾运阻滞,均致水谷不化,下趋肠道为泻。若素体脾虚湿盛,运化无力,复因情志刺激、精神紧张或于怒时进食,均可致肝脾失调,易形成泄泻。

4、脾胃虚弱: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因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中阳不健,运化无权,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清气下陷,水谷糟粕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5、脾肾阳虚: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命门火衰,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水谷不化,而为泄泻。

6、中气下陷:久病失治误治,导致中气被损伤引起中气下陷,不能提升阳气,故而不能温煦腐熟水谷,水谷不化,成为泄泻。

艾灸秉天地之阳,具有温通经络、燥脾温肾的功效,不失为调理腹泻的上佳手段!

腹泻常用穴位:神阙,天枢,足三里

①神阙隔盐或隔姜灸。这里介绍下隔盐灸:取仰卧位,暴露脐部,取纯净干燥的细白盐适量,可炒至温热,纳入脐中,使与脐平。用大艾壮5壮灸肚脐,大约20分钟;

②用艾条温和灸天枢和足三里,每穴大约15-20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发热;天枢在神阙左右各三横指处。

③急性腹泻可每日2次,慢性腹泻每日1次,一般10次一个疗程,直到腹泻停止。当然,以上只是基础穴位,各位还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加减穴位。

例一 :湿寒,湿热引起的急性泄泻

主穴:天枢 、上巨虚、阴陵泉、水分。

配穴: 寒湿者,加神阙(隔姜灸);湿热者,加内庭;食滞者,加中脘。灸后热敷:神阙穴。

天枢为大肠募穴,可调理肠胃气机。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可运化湿滞,取“合治内腑”之意。阴陵泉可健脾化湿。水分利小便而实大便。

例二 :脾肾虚引起的慢性泄泻,五更泻

主穴:神阙、天枢、足三里、公孙。

配穴:脾虚者,加脾俞、太白;肝郁者,加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命门。灸后热敷:神阙穴,关元。

灸神阙可温补元阳,固本止泻。天枢为大肠募穴,能调理肠胃气机。足三里、公孙健脾益胃。

“湖北蕲艾厂“为您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识。查经络、查穴位在首页的右下角有一个“艾灸学堂”的工具,可以学到更多穴位知识。还有“您哪里不舒服”等常见疾病的艾灸方法。了解更多的艾灸知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灸一穴,常喝一粥,治愈长期慢性腹泻!
艾灸常用穴位超多图超详细
泄泻
一起学艾灸(八)艾灸治疗腹泻
小儿腹泻的艾灸治疗取穴方法
天凉了,腹泻增多,最有效的腹泻防治方案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