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乌梅丸

 1)乌梅丸乃厥阴篇之主方,惜用于驱蛔.下利,乃小视其用耳.  

                                                                                          

2)  厥  阴 经包括手足厥阴经,然足经长手经短,足经涵盖手经,故厥阴经主要讨论肝的问题.<<伤寒论>>六经皆言厥阴篇杂乱,余不以为然,实乃井然有序.厥阴篇的本质是肝经虚寒,以此形成全篇主线.肝乃阴尽阳生之脏,阴寒匝退,阳气未胜,最易形成虚寒之证.肝应春,必待阳气升,始能生发疏泻.一方面是阳虚阴寒内胜,一方面是相火内郁而化热,这就是造成厥阴病寒热错杂的病机.  

                                                                                           

3) 寒热错杂,阴阳交争进退,故有厥热之胜复.相火内於化热,必上下攻冲.郁热上冲则善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热痛;阴寒内胜,有饥而不能食,食则吐蛔,下利不止.                                                                                                                                          

4)乌梅丸乃寒热并用之偶方.附子.干姜.川椒.桂枝.细辛皆辛热或辛温,功能扶阳温肝,令肝舒起.敷和.当归补肝之体,人参益肝之气,皆助肝之生发疏泻.黄连.黄柏苦寒,泻相火郁伏所化之热.乌梅味酸,敛其散越之气,已固本原,故以为君.<<衷中参西录>>云:"凡脱,皆脱在肝."重用味酸之吴茱萸救脱,与乌梅丸重用乌梅丸理出一辙.                                                                                                                                         

5)余运用本方,若无真气超越只象,乌梅常减量.热重者加大寒药之量,或加龙胆草;寒重时加大附子用量;气嘘者加黄芪;阴血虚肿者恒加白芍;肾气虚者加巴蕺天;清阳不生加柴胡.灵活加吧.

                                                                                                                      

6) 例1:立氏,女,51 岁.昼身如冰水浸,虽穿厚衣不解;夜如火焚,虽隆冬也裸睡,盗汗如洗,脉沉涩寸滑.先后住院18次,或称绝经中和症,或自主神经紊乱.我以乌梅丸为汤剂,2剂寒热除,汗止,心下痞结大减,四剂而愈.已数年,未再发作.

 

伤寒论》:乌梅丸

 【处方】 乌梅300枚 细辛84克 干姜140克 黄连224克 当归56克 附子84克(去皮,炮,)蜀椒56克(出汗)桂枝(去皮)84克 人参84克 黄柏84克

【制法】上十味,各捣筛,混合和匀;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于米饭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药理作用】排胆及驱蛔等作用 《中成药研究》1986(3):33~35,本方能促进胆囊收缩和排胆作用,有利于胆汁引流,减少或防止胆道感染及蛔虫卵留在胆道内形成胆石核心,减少胆石症发生。加大乌梅剂量作用更为明显,而单用乌梅作用没有复方强,表明复方有协同作用。实验还表明,本方在麻醉蛔虫体,使其失去附着肠壁的能力,促进肝脏分泌胆汁量增加,降低pH值,明显扩张奥狄氏括约肌,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尤对痢疾杆菌作用明显。


【功能主治】温脏安蛔。治蛔厥。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至吐蛔,手足厥冷,或久痢不止,反胃呕吐,脉沉细或弦紧。现用于胆道蛔虫病。


【用法用量】空腹时饮服10丸,一日三次,稍加至20丸。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滑物、臭食等。


【备注】本方所治蛔厥,是因胃热肠寒,蛔动不安所致。蛔虫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方中重用乌梅味酸以安蛔,配细辛、干姜、桂枝、附子、川椒辛热之品以温脏驱蛔,黄连、黄柏苦寒之品以清热下蛔;更以人参、当归补气养血,以顾正气之不足。全方合用,具有温脏安蛔,寒热并治,邪正兼顾之功。


【摘录】《伤寒论》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19503501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寒热错杂,正气虚弱,乌梅汤
乌梅丸《中医治法与方剂》
蛔厥(胆道蛔虫病)
祛蛔虫——乌梅丸
乌梅丸-《经方100首》
《伤寒论》113方——乌梅丸(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