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用汉方治疗(处方的应用) 之二

4.关节及神经系统疾病

  关节疾病:包括急性关节风湿、淋疾性关节风湿、结核性关节风湿、梅毒性关节风湿、继发性慢性风湿、奇形关节炎、肩周炎等。中医学中将这些关节疾病称为风湿、中湿、湿痹、历节风、痛风等,认为系由风、湿、寒邪所引起的体质性病变,选用具有祛风(即外邪)功效的桂枝、葛根、麻黄、防风,有去湿(即水毒)功效的术、茯苓、防己、黄芪,能温寒促进新陈代谢机能之附子或镇痛之芍药等配伍治疗。而慢性症则被认为系血毒所致,选用活血驱瘀的牡丹皮、桃仁、地黄、当归、川芎等组方。

  急性多发性关节风湿,疼痛剧烈、患部微肿、发赤发烧不能伸屈者用甘草附子汤(甘草2,术6,桂枝3.5,附子1);若不甚疼痛则可用桂枝附子汤(77)。疼痛不如甘草附子汤证剧烈,但发热、发冷、口渴、有苔、发汗、小便少、厌食物及烟味者用越婢加术汤(12)。急性患者,发热恶寒、关节肿痛剧烈时用麻杏薏甘汤(275),若不甚疼痛可用麻黄加术汤(270)。慢性症,体力较衰者,患部轻度肿痛、手足一直发冷时用桂枝加苓术附汤(71)。瘦型人,患部关节肿,周围的肉脱落、皮肤色恶时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知母、防风、生姜、芍药各3,术4,甘草1.5,附子1);若病情发展,有贫血倾向、体虚之人用大防风汤(190)。证似麻杏薏甘汤证,体虚者用防己黄芪汤(261)。该方对肥胖之人,皮肤无弹性、虚胖、易汗、膝关节屈伸不自由的变形性关节炎也多用。

  神经痛:系与神经分布走向一致的疼痛剧烈发作时表现出的各种疾患,分为三叉神经痛、后头神经痛、腕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

  不管神经痛在何部位,初期属表实证、颈部至肩凝滞者用葛根汤(29);若病程缠绵不愈时用葛根汤加术附汤;表虚之人则用桂枝加术附汤(69)。三叉神经痛、口渴、尿少时用五苓散(98)。有头痛时用清上蠲痛汤(166)。三叉神经痛或后头神经痛、头冷喜带帽或头巾者,血色不佳、脉沉细时用麻黄附子细辛汤(272)。肠胃弱之人的肋间神经痛、胸背部疼痛时用枳缩二陈汤(48);若背中感觉冰冷者用清湿化痰汤(165)。肋肩神经痛,心口至胁部痞满难受者用柴陷汤(99)。实证之人,腹部软弱、上肢麻痹疼痛者用防风通圣散(263)。因长时间受寒冷刺激而坐骨神经痛者,一般属冷症、腹部无力、脉沉弱时用五积散(93);因跌打等外伤引起瘀血留滞之坐骨神经痛用桂枝茯苓丸(75)或核桃承气汤(209)。随时足发冷、时有剧痛且便秘者可合用大黄附子汤(183)与芍药甘草汤(128);但对使用下剂后身体不适者用芍药甘草附子汤(129)。老人腰部神经痛,体虚,特别是糖尿病后继发的坐骨神经痛用八味丸(238)。妇人坐骨神经痛、手足冷、有贫血倾向、色白、皮肤无弹性而软绵者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213);夜间疼痛加剧、肠胃功能强者可用疏经活血汤(180)。

  偏头痛:其主要症状是剧烈头痛尤其是左侧疼痛更甚。发作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症状,患部对触摸头发的轻微刺激也有疼痛反应。

  偏头痛发作时情绪很坏,伴有反胃、手足发冷、脉沉迟者用吴茱萸汤(95)。对习惯性头痛,有口渴、小便不利、脉浮数时用五苓散(98)。平日肠胃较弱、足冷、目眩,天气变坏时则出现头痛者用半夏白术天麻汤(244)。更年期障碍之偏头痛有头重、肩凝时用加味逍遥散(35);体力较好,面色黑,体格壮实的女性,症见肩凝、上火、便秘、少腹部胀有压痛感时用桃核承气汤(209);体力弱、寒证、腹直肌紧张之女性月经时的偏头痛用当归建中汤(211)。对有脑动脉硬化征候、情绪沉闷、肩凝、上火的所谓痫症之人的头痛用钩藤散(200)。

  面神经麻痹(颜面神经麻痹):面部肌肉麻痹,可起因于中枢性,或起因于末梢性神经麻痹,一般是指末梢性面神经麻痹。

  因感冒引起的麻痹可用葛根汤(29)。若比葛根汤证虚,有寒证症状时用桂枝加苓术附汤(71)、当归芍药散(215),或两方合用。

  失眠症(不眠症):欲睡但难以入眠,或神经兴奋不能入睡。即使入睡,睡眠浅如打盹,次晨感觉疲劳。这些症状成为慢性症状者就称之为失眠症。

  体质虚弱者,身心皮惫、白日晕头晕脑,夜晚却大脑兴奋,无论怎样努力也难以入睡时用酸枣仁汤(110)。有胃炎者,心下部痞硬、腹胀肠鸣、有下痢倾向、后头部重、梦多不能熟睡时用甘草泻心汤(41);平常肠胃较弱、体质虚弱者,易倦、时有贫血、记忆力衰退的,特别是老人的精神过劳之失眠症用加味归脾汤(32)。神经过敏患者,若平时仍有肠胃弱、胃部水滞振荡有声、梦多不能安眠时用加味温胆汤(31)。体格外强中干者、易受惊、胸胁苦满、心下部动悸、大小便不利、不能深层睡眠者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00);若有寒热往来,用柴胡剂无效时用正气天香汤(138)。有心下部痞满、不眠、不安等神经症状的目眩者,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70)或清心温胆汤(169)。

  神经官能症(ノィロ-ゼ,神经症,自律神经失调症):有不安神经症、心脏神经症、歇斯底里症、反应性抑郁症、神经衰弱症等。

  神经衰弱症是由身心过劳所引起的症候群,有知觉过敏、头痛、目眩、失眠、耳鸣、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减退、疲劳感等症状。

  平素肠胃功能弱,有气郁、目眩、头重、发作性心悸亢进的患者用半夏厚朴汤(242)。神经过敏而易兴奋,自诉有便秘、上逆、失眠症状,引起早泄、遗精等性神经衰弱症状者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70);若证略实,胸胁苦满、心下部痞满者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00)。心下痞满、腹部水鸣、常感不安而情绪不稳定、失眠之人用甘草泻心汤(41)。暴躁易怒、季肋下腹直肌痉挛患者用抑肝散(284)。气郁之症,胸部至心下部有堵塞感、无食欲、乏力者用香苏散(88)。若体质虚弱,有贫血、头重、食欲不振、倦怠等症状,郁闷无精神者用香砂六君子汤(87)。自诉全身倦怠衰弱、有惊恐感、失眠者用归脾汤(51)、加味归脾汤(32),有时也用酸枣仁汤(110)。阳萎,自诉有食欲不振、神经过敏、失眠等症状,腹直肌拘挛者用小建中汤(140)。老人腰痛、脚无力、腹直肌僵硬时用八味丸(238);有阴冷症状时用天雄散(208)。身体壮实之人的阳萎,若有胸胁苦满、心下急迫症状时用大柴胡汤(186);肥满型,有肩凝、便秘倾向、腹部胀满者用防风通圣散(263)。

  歇斯底里:歇斯底里是一种精神创伤性反应,从狭义来说是一种体格症状。中医学称其为脏燥,“脏器燥动”这种称呼是很恰当的。

  自诉感觉有球状体从胃部上逆堵塞咽喉(咽中炙脔),即所谓歇斯底里球者用半夏厚朴汤(242)。歇斯底里发作,又哭又笑、神志朦胧,常打哈欠之人用甘麦大枣汤(44);若兼脐下动悸、剧烈腹痛者用苓桂甘枣汤(295)。发作性腹痛、感觉从下腹部有物向胸部上顶,短时性神志失常者用奔豚汤(269)。情绪多变、精神不定、爱幻想、脸色恶、体虚者用茯苓补心汤(茯苓、生地黄、麦门冬、酸枣仁各4,人参、白术、当归、芍药、陈皮、黄连各3,甘草1,乌梅2);若血色好,但有便秘倾向的实证患者用三黄泻心汤(108)。

  5.新陈代谢疾病

  肥胖症:脂肪组织过度增加,超过标准体重,从而引起各种身体运动障碍及机能障碍的疾病。

  一般属实证者居多,自诉胸胁苦满、心下痞硬、肩凝、目眩、便秘者用大柴胡汤(186);或虽无胸胁苦满但感觉腹胀者用防风通圣散(263)。大柴胡汤的腹证有动悸、呼吸困难等症状时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00);防风通圣散之腹证,有咳嗽、呼吸困难、口渴等症状时用厚朴麻黄汤(厚朴、半夏、杏仁各4,麻黄、五味子各3,石膏、小麦各10),若兼有便秘倾向者可再加大黄。腹部胀满而弹性强、便秘严重者用大承气汤(187)。

  停经后发胖之人用桂枝茯苓丸料(75)或桃核承气汤(209)。阳虚证的所谓虚胖之人,乍见很壮实但色白肌软、易出汗者不能用下剂,用防己黄芪汤(261)。又,中年肥胖,伴有上火、目眩者用九味半夏汤(半夏、橘皮、甘草、柴胡、猪苓各3,泽泻、茯苓各4,干姜、升麻各1)加赤小豆。

  贫血:即血液单位体积中红血球减少、血色素减少。分为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贫血与原因明确的继发性贫血两大类。常见症状有皮肤及粘膜苍白、心悸亢进、贫血性心脏杂音、无力等。中医学称之为亡血。

  贫血持久、口干、睡眠浅之人有便秘时用十全大补汤(132)等的地黄方剂;但有呕吐、下痢等胃肠道障碍者用人参汤(231)、四君子汤(118)、归脾汤(51)等。贫血严重,用地黄方剂后更恶化者应用以人参作主药的四逆加人参汤(115)或独参汤(223)。

  急性失血性贫血、有出血鲜红、上火、不安者用三黄泻心汤(108)或黄连解毒汤(18);若出血色暗、寒证之人用芎归胶艾汤(53)。贫血而有动悸、呼吸困难等症状者用炙甘草汤(126);若浮肿、目眩、有出血倾向者用茵荆汤(5)或四逆汤(117)合猪苓汤(202)。钩虫所致贫血用绿矾丸(297)。

  巴塞多氏病(甲亢):系一种甲状腺机能亢进所致的自体中毒症,也有观点认为是一种神经症。定型之病症主要有梅泽堡三主征,即心动过速、甲状腺肿大及眼球突出。中医学称其为“蟹眼”。

  心悸亢进显著、口渴、脉结滞者用炙甘草汤(126);有上火、口渴、皮肤发作性热感等症状者用白虎加桂枝汤(246)。早期,有体力,但有胸胁苦满、心下部胀满的腹部症状、动悸、失眠、易疲劳者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00);若证略虚,腹力弱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101)。自诉心下痞硬、腹鸣、下痢、呕吐、失眠者用甘草泻心汤(41)。有神经衰弱倾向,咽喉梗塞感,易兴奋、失眠者用半夏厚朴汤(242)。妇人月经不调所致贫血、寒证者用当归芍药散(215)、桂枝茯苓丸料(75)等。

  紫癜(紫斑病):系坏血病、血友病等病因明确者以外的皮肤、粘膜等出血病的总称,分为单纯性紫癜、风湿性紫癜、腹部性紫癜、出血性紫癜、电击性紫癜等。

  轻度出血、手足发冷、自诉有疲劳感者用桂枝加附子汤(77),还可用芎归胶艾汤(53)、温清饮(9)等止血。腹部性紫癜,有严重肠胃障碍、腹痛、下痢、呕吐、腹部胀满等症状时用桂枝加芍药汤(68);若呕吐严重则用人参汤(231);若出血、贫血但不呕吐时用归芪建中汤(45);手足厥冷、脉弱者用真武汤(161)。风湿性紫癜初期症状,兼有恶寒、发热等表证时用越婢加术汤(12)。病势缠绵有疲劳感者用疏经活血汤(180)。

  糖尿病:即中医学称之为消渴的疾病,系高血糖的症候群。根据其发病机理可分为真性糖尿病与岛外糖尿病(胰外性)两大类。糖尿病的主要征候有多饮、多食、多尿,虽食欲强但人消瘦、倦怠、易倦、精力减退。中医治疗糖尿病多用地黄、人参的处方,以改善包括糖代谢在内的全身新陈代谢异常,同时采用食物疗法。

  体格、营养状况良好的身居要职之人,有口渴、多尿、便秘、胸胁苦满等症状时用大柴胡汤(186)加地黄;伴有腹部软弱、肩凝、呼吸困难者用防风通圣散(263)。有口渴、多尿、全身倦怠、精力减退、腰部以下有麻痹感觉而肠胃功能胶好者用生津汤(麦门冬、黄芪、栝楼根、人参、牡蛎各3,甘草1.5,黄连1,地黄4)。糖尿病初期,体力尚存,自诉口渴、尿多者用白虎加人参汤(247);皮肤无光泽、枯燥、目眩者用竹叶石膏汤(193)或麦门冬汤(237)加石膏。全身衰弱、无食欲之糖尿病患者用人参汤(231)、十全大补汤(132),或后者加兰草[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 Trucz.(フジバカマ)的干燥地上部分,现日本市场上称之为泽兰]。

  痛风:由于新陈代谢异常致使正常状况下很易通过肾脏排泄的尿酸或尿酸盐在体内大量形成,血液中尿酸异常增加,沉积于关节等处而引起的疼痛。旧时因多发生于美食家,故又称之为帝王病。一般认为系蛋白质代谢障碍所致。

  营养状况良好、肥胖型并承担有繁重工作的人,有胸胁苦满、腹部胀满而压痛等症状时用大柴胡汤(186)与桃核承气汤(209)或与桂枝茯苓丸料(75)的合方。腹证无胸胁苦满,但腹部软弱、肩凝、呼吸困难、便秘时用防风通圣散(263);肤色白,所谓虚胖者,有多汗、下肢浮肿时用防己黄芪汤(261)。痛风发作,疼痛剧烈、发热、恶寒、小便不利、浮肿时用越婢加术汤(12)。

        6.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疾病

  肾炎、肾病:肾炎有急性球体肾炎,一般所说的肾病,多是指肾病型慢性肾炎。中医学自古所称、的溢饮、水病、水肿等,就包括有肾炎与肾病。

  脸色恶、浮肿、尿量减少、口渴,时常有头痛、恶心等症状时用五苓散(98);与五苓散证相比,属实证,未见贫血、脉有力、浮肿而不虚软、尿量减少、烦躁时用越婢加术汤(12);若似五苓散证,口渴、尿少、浮肿、便秘、心下部胀满、胸部闷之时用茵陈蒿汤(6)。急性肾炎初期伴有浮肿紧硬、血压亢进、脉浮紧、恶寒、发热、咳嗽、喘鸣等症状时用小青龙汤(145)。浮肿紧硬,湿疹等皮肤病所致肾炎,或虽无浮肿但有蛋白尿、胸胁苦满、发热、嗳气、食欲不振者用小柴胡汤(142)加茯苓黄连;伴有脸色苍白、口渴、尿少者合用小柴胡汤(142)与五苓散(98)。慢性肾炎,虽无浮肿但下半身倦怠、夜尿多、蛋白尿、高血压之人用八味丸(238)或其汤剂八味丸料。该处方也用于肾硬化及肾萎缩等,并根据具体情况可加入钩藤、黄柏、牛膝、车前子。对手足及面部不甚浮肿,但腹水显著、脉沉紧者可用分消汤(259)。体力普通者的浮肿严重、尿量减少时用导水茯苓汤(221)。体力、气力皆衰、浮肿长时间不能去时用补气治湿汤(白术、茯苓、陈皮、苍术各3,人参、黄芪、厚朴、泽泻、木通、麦门冬各2,升麻0.5),若更伴有腹水者可用补气建中汤(265)。慢性肾炎或肾病,有心功能不全、呼吸亢进、心脏肥大、喘鸣等、心下部痞硬有抵抗感、尿量减少时用木防己汤(279)。慢性肾炎继发肾萎缩,自诉有耳鸣、耳背者用滋肾通耳汤(121)。慢性肾炎、高血压者,不管有无浮肿都可用七物降下汤(123);若无浮肿,但脐部动悸、高血压、便秘、耳鸣、尿量减少、胸胁苦满时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00)。虚证有贫血倾向者,有浮肿、心悸亢进、喘鸣等症状时用苓甘姜味辛夏仁汤(292)。妇人肾炎,便秘、头痛、目眩、高血压、少腹急结时用桃核承气汤(209);若贫血、肩凝、动悸、腰痛等寒证之人用当归芍药散(215)。妊娠肾或妊娠肾病,腰足冷、浮肿、易出汗、易倦怠者用防己黄芪汤(261)。

  肾盂肾炎(肾盂炎)、膀胱炎:若肾盂有感染,多少会导致实质性感染,所以有人认为不可能有单纯的肾盂肾炎。炎症起因于细菌感染,大多继发有膀胱炎。

  尿意频数、口渴、排尿疼痛患者用猪苓汤(202),也可针对瘀血的腹证用大黄牡丹皮汤(184)、桃核承气汤(209)、桂枝茯苓丸料(75)。证似大黄牡丹皮汤证而比之稍虚,自诉平日腰痛、腰背倦怠感者用八味丸(238)。疝痛发作、腹痛剧烈、腹部冷感、紧张而气滞时用大建中汤(185);若腹肌胀硬、腹痛剧烈时顿服芍药甘草汤(128)。证似大建中汤证而更实,腹痛偏于脐侧的左或右方时用大黄附子汤(183)。肥胖之人,自诉腹部胀满、便秘时用防风通圣散(263)。

  尿道狭窄:系指尿道壁失去扩张性的状态,其原因有先天性畸形、痉挛性、炎症性、肿疡性、壅塞性、压迫性、斑痕性等。排尿时有疼痛感、尿频、严重时可引起尿闭。

  实证有便秘倾向者,自诉排尿时痛苦不堪时用大黄牡丹皮汤(184)。淋毒性,有尿频、排尿痛苦时用龙胆泻肝汤(290)。此外,一般尿道狭窄者用腾龙汤(222)。

  阴囊水肿(阴囊水瘤):系睾丸固有鞘膜间积留浆液的疾病,有急性症与慢性症之分。

  中医学称之为阴肿。

  近代医学上诊断为阴囊水肿时,首先给予五苓散(98)加车前子、木通以改善水分代谢状况,若无效时用半夏厚朴汤(242)。并发睾丸炎时用龙胆泻肝汤(290),该方也系一般的淋病处方。

  前列腺肥大症(前立腺肥大症):前列腺发生良性瘤,压迫尿道使排尿困难。一般认为起因于老年人激素平衡失调。

  精力减退、腰足冷、小便次数增加,但尿量少且有残尿感时用八味丸(238)。下腹部压痛、少腹急结、小便不利时用桂枝茯苓丸料(75);若实证有便秘倾向时用大黄牡丹皮汤(184)或核桃承气汤(209)。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717739777/blog/142020092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用汉方治疗(处方的应用)之二转william先生文章
手抄胡老撰写的《常见病辨证用方提纲》拾肆
经方大师胡希恕治肾炎病
邓嘉成整理:夏仲方治疗肾炎(尿血症、尿毒症)心得
黄煌医案●0773强直性脊柱炎、肾盂肾炎案
【转载】黄煌教授医话 2 效果不错的咽喉干痛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