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鸿恩应用乌梅经验浅析

作者:毛峥嵘清代以前医籍多认为乌梅有止痢、止泻、止嗽、止血等功能,惟陈修园从剖析乌梅性味入手,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乌梅能“和肝气,养肝血”(《神农本草经读卷之三》)。突破了乌梅单纯酸收之能,而变为补肝敛肝之良药。

刘鸿恩为清代医家,所著《医门八法》中称乌梅“最能补肝且能敛肝,用于阴分药中功效甚大,凡虚不受补之证用之尤宜”。并自号为“知梅学究”,可见对乌梅体会至深。《内经》有治肝三法:辛以散之,酸以敛之,甘以缓之,但刘氏不依样画葫芦,他对柴胡、香附、青皮之类的疏肝药几无使用。他撷取《内经》酸收、甘缓且补之旨,并采仲景对肝病“补用酸”之说,更仿《伤寒论》中芍药甘草汤义,力倡酸味药补肝敛肝。同时受《笔花医镜》视乌梅为补肝猛将的启发,悟出“盖山楂耗血,不同于乌梅生血也”,堪为经验之谈。《医门八法》一书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其分析、运用乌梅的思路,简介如下。
 

独梅汤:乌梅一味煎汤,白糖冲服,“五味入腹,各归各喜。脾喜甘,肝喜酸。乌梅酸而敛,白糖甘而清,服之则肝脾各复其常”。凡肝血不足,肝气妄动,克脾、射肺,扰胃等所致的泄泻、吐血、咳嗽、发热、噎膈等均可服用,它具有健脾、肃肺、和胃、清热、润燥的功效。即便是脱证、厥逆等危疾,亦可服用。他在论述产后证治时说:“若夫大虚之证,极危之疾,患不在瘀而在脱。欲救气血之散亡,正赖乌梅之酸敛矣。”“独梅汤与独参汤,可以各树一帜,可以合成一队,其阴阳交济也。”

参梅汤:党参、乌梅、冰糖,该方有阴阳相济之功。用于六气将脱的喘促、厥冷以及大病大劳之后的虚羸危证,固脱复元拯危之力强。

 

乌梅四物汤:乌梅、当归、熟地黄、白芍。这是除独梅汤外刘氏最善用的方药。在61个杂病中施予乌梅四物汤的就有30个之多。他把本方推为“滋阴敛肝之主剂”,分析说“肝气鸱张以乌梅之酸敛约束之,肝血枯槁以归黄之甘润滋养之,肝性虽狂悍饵之以此竞已。”他认为,凡痢疾、消渴、吐血、头痛、眩晕、耳聋、胃脘痛、胁痛、淋浊、遗精、月经不调、带下、妊娠诸疾、小儿风气等,均有使用乌梅四物汤的适应证。刘氏在解释子肿、子气等病何以用本方时说:“证虽百而病则一,病一则方不得不一,一以乌梅四物汤予之。肝敛则脾能消水,而子肿、子气、子满愈矣。肝气静则子烦、子悬、子痫愈矣。肝血足则不作热,不灼肺,而子嗽、子淋愈矣”。可见乌梅四物汤有养肝血,调肝气,敛肝阴、清肝热多种功效。恰如刘氏所誉“乌梅四物汤之滋阴生血,固岁旱之霖雨也。”

 

刘氏运用乌梅四物汤,随证增损,不拘一格。如兼清血热的丹地乌梅四物汤,兼补气的参芪乌梅四物汤,兼温经的桂附乌梅四物汤,兼活血的牛膝乌梅四物汤,双补气血的乌梅八珍膏,还有滋阴止渴的乌梅四物汤加花粉,兼有健胃功效的乌梅四物汤合六君子汤等。

 

刘氏认为,“乌梅则毫无邪胜,可以多用,可以独用,可以与一切补剂并用。”《医门八方》中载有许多古方加乌梅使用的范例。如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加乌梅治疗疝气、脱肛、痔疮,大补元煎加乌梅治疗腰痛;两仪膏加乌梅、本瓜治疗瘫痪;三才膏加乌梅治疗不寐;贞元饮加独梅汤治疗喘促;六君子汤加乌梅、柿蒂治疗呃逆;金水六君煎加乌梅治咳嗽,以及仿芍药甘草汤而拟定的乌梅甘草汤治疗胃脘痛等。

 

纵观刘氏运用乌梅之广,始终遵循补敛二字。但他从不滥用,如外感瘟疫疾患,恐其收敛闭邪,故不选用;产后诸多疾患亦喜用乌梅,但仅限于虚证,若是恶露不净引起的头身腰痛则忌用乌梅。故特设“产后忌用乌梅之证”与“产后宜用乌梅之证”,以明宜忌。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62440528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乌梅四物汤有没有人研究过?
巧用乌梅治杂病
厥阴病的奥妙和乌梅丸之秘密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集卷三(刘渡舟)
从乌梅到《医门八法》
肝气条达带自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