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少阴病用药[刘文澄]

6.1 磁石
古作慈石,气味辛寒,无毒。主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消,除大热烦满及耳聋
慈石出太山山谷及慈山山阴。今慈州、徐州及南海旁山中皆有之。《南州异物志》云:涨海崎头水浅而多慈石,大舟以铁叶固之者,至此皆不得过。以此言之,南海所出尤多也。慈州者,岁贡最佳,能吸铁,虚连数十铁,或一二斤刀器,回转不落者,尤良。其石中有孔,孔中有黄赤色,其上有细毛,功用更胜。土宿真君曰:铁受大阳之气,始生之初,卤石产焉,百五十年而成慈石。又二百年孕而成铁,是慈石乃铁之母精也。
慈石色黑味辛性寒,盖秉金水之精气所生。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真气不能周也。慈石能启金水之精,通调血脉,故能治之。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消者,风湿之邪伤于肢节而痛,致手不能持物,足洗洗酸消不能行。酸消,犹瘦削也。慈石秉阳明、太阳金水之气,散其风湿,故能治之。除大热烦满及耳聋者,乃水济其火,阴交干阳,亦慈石引针,下而升上之义。
澄空按:磁石秉太阳阳明少阴之气而成,能交通心肾,既济水火。


6.2 丹参
丹参气味苦,微寒,无毒。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
丹参出桐柏川谷及太山,今近道处处有之,其根赤色。大者如指,长尺余,一苗数根。
丹参、玄参,皆气味苦寒,而得少阴之气化,但玄参色黑,秉少阴寒水之精,而上通于天,丹参色赤,秉少阴君火之气,而下交于地,上下相交,则中土自和。故玄参下交于上,而治腹中寒热积聚,丹参上交于下,而治心腹邪气,寒热积聚。君火之气下交,则土温而水不泛溢,故治肠鸣幽幽如走水。破症除瘕者,治寒热之积聚也。止烦满益气者,治心腹之邪气也。夫止烦而治心邪,止满而治腹邪,益正气所以治邪气也。
澄空按:丹参色赤入心,秉少阴君火之气,性微寒,善治心腹结热。


6.3 附子、乌头、天雄、乌喙
附子气味辛温,有大毒。主治风寒咳逆邪气,寒湿痿蹩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破症坚积聚,血瘕金疮。
附子以蜀地绵州出者为良,他处虽有,力薄不堪用也。绵州邻县八惟彰明出附子。彰明邻乡二十,惟赤水、廉水、昌明、会昌四乡出附子,而又推赤水一乡出者为最佳。其初种而成者,为乌头,形如乌鸟之头也。其附母根而生,虽相须实不相连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旁生支出而小者,名侧子。种而独生无所附,长三四寸者,名天雄。附子之形以蹲坐正节,而侧子少者为上,有节多乳者次之。形不正而伤缺风皱者为下。其色以花白者为上,黑色者次之,青色者为下,俗呼黑附子,正以其色黑,兼以别于白附之子名耳。
附子秉雄壮之质,具温热之性,故有大毒。《本经》下品之药,大毒、有毒者居多,《素问》所谓毒药攻邪也。夫攻其邪而正气复,是攻之即所以补之。附子味辛性温,生于彰明赤水,是秉大热之气,而益太阳之标阳,助少阳之火热者也。太阳阳热之气,不循行于通体之皮毛,则有风寒咳逆之邪气。附子益太阳之标阳,故能治也。少阳火热之气,不游行于肌关之骨节,则有寒湿痿蹩拘挛,膝痛不能行步之证。附子助少阳之火热,故能治也。症坚积聚,阳气虚而寒气内凝也。血瘕,乃阴血聚而为假。金疮,乃刀斧伤而溃烂。附子具温热之气,以散阴寒,真阳火之气,以长肌肉,故皆治之。
经云: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故在天时,宜司岁备物;在地利,有五方五土之宜。附子以产彰明、赤水者为胜,盖得地土之专精。夫太阳之阳,天一之水也,生于滂沱水府,而彰明于上。少阳之阳,地二之火也,生于下焦之火,而赤日行天。据所出之地,曰彰明、曰赤水者,盖亦有巧符者矣。学者欲知物性之精微,而五方生产之宜,与先圣命名之意,亦当体认毋忽。今陕西亦蔺。植附子,谓之西附,性辛温,而力稍薄,不如生于川中者,土厚而力雄也。又,今药肆中零卖制熟附子,皆西附之类。盖川附价高,市利者皆整卖,不切片卖,用者须知之。
凡人火气内衰,阳气外驰,急用炮熟附子助火之原,使神机上行而不下散,环行而不外脱,治之于微,奏功颇易。奈世医不明医理,不识病机,必至脉脱厥冷,神去魄存,方谓宜用附子。夫附子治病者也,何能治命?甚至终身行医,而终身视附子为蛇蝎。每告人曰:附子不可服,服之必发狂,而九窍流血:服之必发火,而痈毒顿生;服之必内烂五脏,今年服之,明年毒发。嗟矣!以若医而遇附子之证,何以治之?肯后利轻名而白谢不及乎?肯自居庸浅而荐贤以补救乎?必至今日药之,明日药之,神气已变,然后覆之,斯时虽有仙丹,莫之能救。贤者于此,或具热衷,不忍立而视其死,间投附子以救之,投之而效,功也。投之不效,亦非后人之过。前医惟恐后医奏功,幸其死,死后推过,谓其死由饮附子而死。嗦里若医而有良心者乎,医不通经旨,牛马而襟据,医云乎哉。
如用附子,本身有一两余者,方为有力。侧子分两须除去之,土人欲增分两,用木杯将侧子敲平于上,故连侧子重一两五六钱者,方好。土人又恐南方得种,生时以戎盐醚之,然后入杠献平。是附子本无咸味,而以盐醚之,故咸也。制附子之法,以刀削去皮脐,剖作四块,切片,用滚水连泡二次,去盐味、毒味,晒半燥,于铜器内炒熟用之。盖上古司岁备物,火气司岁,则备温热之药。经曰:司岁备物,专精者也。非司岁备物,气散者也。后世不能如上古之预备,故有附子火炮之说。近世皆以童便煮之,乃因讹传讹,习焉不知其非耳.
天雄气味辛温,有大毒。主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疮,强筋骨,轻身健行。
附子种在土中,不生侧子,经年独长大者,故曰雄也。土人种附子,地出天雄,便为不利,如养蚕而成白僵也。时俗咸谓一两外者为天雄,不知天雄长三四寸许,旁不生子,形状各异。天雄、附子,《本经》主拾稍异,而旨则同,故不加释。
李士材曰:天雄之用,与附子相仿,但功力略逊耳。李时珍曰:乌头、附子、天雄皆是补下焦命门阳虚之药,补下所以益上也。若是上焦阳虚,即属心脾之分,当用参芪,不当用天雄也。乌附天雄之尖皆是向下,其气下行,其脐乃向上,生苗之处。寇宗爽言其不肯就下,张元素言其补上焦阳虚,皆是误认尖为上耳。惟朱震亨以为下部之佐者得之,而未发出此义。卢子由曰:天以体言,雄以用言,不杂干阴柔,不惑于邪乱。若夫风寒湿痹证,及积聚邢气、金疮,嫌于无阳者,乃得行险而不失其正。
乌头附气味辛温,有毒。主治诸风,风痹,血痹,半身不遂,除寒冷,温养脏腑,去心下坚痞,感寒酸痛。《洁古珍珠襄》附。
乌头乃初种而未旁生附子者。乌头如芋头,附子如芋子,本一物也,其形如乌之头,因以为名。各处皆有,以川中出者药,故医家谓之川乌。
李士材曰:大抵寒证用附子,风证用乌头。乌味附气味辛温,有大毒。主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其汁煎之,名射阁,杀禽兽。《别录》附。
《本经》名乌头,《别录》名乌喙,今时名草乌,乃乌头之野生者,处处有之。其根外黑内白,皱而枯燥。其性大毒,较之川乌更烈,与前条洁古所言者,不可一例用也。
草乌头今杭人多植于庭院,九月开花淡紫娇艳,与菊同时谓之鹦鸽菊,又谓之双弯菊,鸳鸯菊,僧鞋菊,皆以花之形状名之。根有夫毒,与川中所出之乌头大别。古时或名乌头,或名乌喙,随时所称,未有分别。后人以形正者,有似乌鸟之头,其两岐相合而生者,有似乌鸟之喙,以此别之。然形状虽殊,主治则一,亦可不必分别。隐庵以乌头判属川乌,以乌喙判属草乌,盖恐后人以混称误用,或致伤人故耳。虽属强分,其用心大有益于天下后世。
乌喙虽亦名乌头,实乃土附子也。性劣有毒,但能搜风胜湿,开顽痰,破坚积,治顽疮,以毒攻毒,不能如附子益太阳之标阳,助少阳之火热,而使神机之环转,用者辨之。
草乌之毒甚于川乌,盖川乌由人力种植,当时则采。草乌乃野生地上,多历岁月,故其气力尤为勇悍,犹之芋子,人植者无毒可咬,野生者有毒不可咦,其理一也。又,川乌先经盐酸杀其烈性,寄至远方,为日稍久,故其毒少减。草乌未经醉制,或兼现取宜,其毒之较甚也。卢不远曰:人病有四痹风瘩厥。草乌力唯宣痹风。阳行有四,日升降出入。草乌力唯从升出,但阳喜独行而专操杀业。如刚愎人所当避忌。采乌头捣汁煎之,名曰射罔。猎人以付箭铁射鸟兽,中者立死,中人亦立死。《日华本草》云:人中射罔毒,以甘草、蓝汁、小豆叶、浮萍、冷水、算龙皆可解。用一味御之。
澄空按:综如上述附子分炮川附子与生川附子,炮附子气温热,野性已去,善走腑荡涤腑中冷积寒聚,善走表固阳。生川附子辛辣麻嘴善入脏去陈寒痼冷。总之,附子益太阳之标阳,助少阳之相火。
附子气味辛温,有大毒。主治风寒咳逆邪气,寒湿痿蹩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破症坚积聚,血瘕金疮。
乌头附气味辛温,有毒。主治诸风,风痹,血痹,半身不遂,除寒冷,温养脏腑,去心下坚痞,感寒酸痛。
乌喙虽亦名乌头,实乃土附子也。性劣有毒,但能搜风胜湿,开顽痰,破坚积,治顽疮,以毒攻毒。
附:附子的用药指征及停药标准
1、附子的用药指征:
附子原是火中君,奈何世人不知情,小便清长勤又频,
大便稀溏不成形,此是坎阳被阴伤。鼻流清涕畏寒风,
无热恶寒少阴病。
2、附子停药指征:
小便淡黄,大便成形,口渴之人服药后口渴减轻,津液满口不思饮之人服药后知道口渴,这时就需要停药观察。


6.4 石硫黄
石硫黄气味酸温,有毒。主治妇人阴蚀,疽痔恶血,坚筋骨,除头秃,能化金银铜铁等物。奇,疑作等。石硫黄出东海牧羊山谷及太行河西山中。今南海诸番岭外州郡皆有,然不及昆仑、雅州舶上来者良。此火石之精所结,所产之处必有温泉,泉水亦作硫黄气。以颗块莹净光腻,色黄,嚼之无声者,弥佳。夹土与石者,不堪入药。
硫黄色黄,其形如石。黄者,土之色。石者土之骨。遇火即焰,其性温热,是秉火土相生之气化。火生于木,故气味酸温,秉火气而温经脉,故主治妇人之阴蚀,及疽痔恶血。秉土石之精,故坚筋骨。阳气长则毛发生,故主头秃。遇火而焰,故能化金银铜铁等物。
澄空按:硫磺色黄入太阴,秉少阴,厥阴之气,酸温善去冷积,阴结便秘,磨粉冲服。


6.5 天门冬
天门冬气味甘平,无毒。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益气,延年不饥。天门冬,一名天棘,又名颠棘。始出奉高山谷,此山最高,上奉于天,故名曰
天,曰颠。藤引蔓延,茎梢有刺,故名曰棘。其根白色或黄紫色,柔润多汁,长二三寸,一棵一二十枚,与百部相类。
天门冬,《本经》言:气味苦平。《别录》言:甘寒。新出土时,其味微苦,曝干则微甘也。性寒无毒.体质多脂,如生高山,盖真寒水之气,而上通于天,故有夭冬之名。主治诸暴风湿偏痹者,言风湿之邪,暴中于身,而成半身不遂之偏痹。天冬票水天之气,环转运行,故可治也。强骨髓者,得寒水之精也。杀三虫、去伏尸者,水阴之气,上通于天也。水气通天,则天气下降,故土中之三虫,泉下之伏尸,皆杀去也。太阳为诸阳主气,故久服轻身益气,天气通贯于地中,故延年不伏尸者,传尸鬼痉,泉下尸鬼,阴而为病也。天门冬能启水中之生阳,上通于天,故去伏尸。凡治伏尸之药,皆从阴达阳,由下升上。
天、麦门冬,皆秉少阴水精之气。麦门冬秉水精而上通于阳明。天门冬秉水精而上通于太阳。夫冬主闭藏,门主开转,咸名门冬者,咸能开转闭藏而上达也。
澄空按:天门冬上纳太阳巅顶之气,下吸少阴水精,因此能交通水火。凡阳证伤阴之证咸可用之。


6.6 玄参
玄参气味苦,微寒,无毒。主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精,令人明目。
玄参近道处处有之,二月生苗,七月开花,八月结子黑色,其根一株五七枚,生时青白有腥气,曝干铺地下,久则黑也。
玄乃水天之色,参者参也,根实皆黑。气寒味苦,秉少阴寒水之精,上通于肺,故微有腥气。主治腹中寒热积聚者,启肾精之气,上交于肺,则水天一气,上下环转,而腹中之寒热积聚自散矣。女子产乳余疾者,生产则肾脏内虚,乳子则中焦不足,虽有余疾,必补肾和中。玄参滋肾脏之精,助中焦之汁,故可治也。又曰补肾精,令人明目者,言玄参补肾精,不但治产乳余疾,且又令人明目一也。中品治病,则无久服矣,余俱仿此。
澄空按:玄参苦寒,疗热伤津液之咽喉疼痛。治病偏阳证阴虚。

6.7 泽泻
泽泻气味甘寒,无毒。主风寒湿痹,乳难,养五脏,益气力,肥健,消水。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
泽泻《本经》名水泻,主泻水上行故名。始出汝南池泽,今近道皆有,唯汉中者为佳。生浅水中,独茎直上,根圆如芋,有毛。
泽泻,水草也。气味甘寒,能启水阴之气上滋中土。主治风寒湿痹者,启在下之水津,从中土而灌溉于肌膝皮肤也。乳者,中焦之汁,水津滋于中土,故治乳难。五脏受水谷之精,泽泻泻泽于中土,故养五脏。肾者作强之官,水精上资,故益气力。从中土而灌溉于肌腠,故肥健。水气上而后下,故消水。久服耳目聪明者,水济其火也。不饥延年者,水滋其土也。轻身面生光者,水泽外注也。能行水上者,言此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以其能行在下之水,而使之上也。
澄空按:泽泻生水中,下泻地之水精(太阴、少阴之气),上秉天之精华,以此能交通心肾,化水饮邪气。凡舌苔水滑者用之,无不收功。

6.8 栀子
栀子古写为卮子,气味苦寒,无毒。主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糟鼻,白癞,赤癞,疮疡。
卮者酒器也,卮子象之,故名,俗作栀。《本经》谓之木丹,《别录》谓之越桃,今南方及西蜀州郡皆有之。木高七八尺,叶如李,厚而深绿,春荣夏茂,凌冬不稠,五月花开,花皆六出,洁白芬芳,交秋结实,如诃子状,生青,熟则黄赤,其中仁攘亦红赤。入药宜用山危子,皮薄而果小,刻房七棱至九棱者为佳。李时珍曰:蜀中有红桅子,花烂红色,其实染物亦诸红色。
栀子气味苦寒,其色黄赤,春荣夏茂,凌冬不凋,盖秉少阴之寒气。少阴寒水在下,而君火在上也。花多五瓣,而栀花六出。六者水之成数也。梢枝结实,味苦色赤,房刻七棱九梭,是下秉寒水之精,而上结君火之实,主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者,秉寒水之精,而治热之在内也。面赤,酒(皮包)鼓鼻,白癞,赤癞,疮疡者,结君火之实,而治热之在外也。
栀子能启寒水之精,清在上之火热,复能导火热之气以下降者,如此。栀子生用能起水阴之气上滋,复导火热以下行,若炒黑则但从上而下,不能起水阴以上滋,故仲祖栀子豉汤生用不炒。有交媾水火,调和心肾之功。而后人危言桅子生用则吐,炒黑则不吐,且以桅子豉汤为吐剂,此是大错,愚每用生栀及栀子豉汤,并未曾吐。
澄空按:栀子秉少阴之寒气,交通心肾,少阴心火得之即降。

6.9 猪苓
猪苓气味甘平,无毒。主治疟,解毒蛊疰不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耐老。
猪苓始出衡山山谷及济阴、冤句,今蜀州、习州亦有之。乃枫树之答也,其皮黑,其肉白,而坚实者佳。任时《异述记》云:南中有枫子鬼木之老者,为人形,亦呼为灵枫,盖瘿瘤也。至今越巫有得者,以之雕刻鬼神,可致灵异。《尔雅正义》云:枫子鬼乃枫木上寄生,枝高二三尺,天旱以泥涂之即雨。荀伯子《临川记》云:岭南枫木岁久生瘿,如人形,遇幕雷大雨,则暗长三五尺,谓之枫人,则枫为灵异之木,可知矣。之理,他木皆有,枫树为多。卢于由曰:木之有余于气与脂者,唯松与枫,松则兼气与脂而咸有余,枫则余气为答,不复余脂为香。余脂为香,不复余气为答,荃与香各秉气与脂之体与用也。合诸说,观之荃虽他木皆有,唯枫树下者,入药为良。犹寄生、螵蛸二物他树亦有,而唯取桑上者入药,亦此理耳。谓之猪苓者,以其形似猪矢命名。
枫树之瘿,遇雷雨则暗长,以泥涂之,即天雨,是秉水精所主之木也。猪苓新出土时,其味带甘,猪苓淡渗、故曰甘平。疟,阴疟也。主治疟者,秉水精之气以奉春生,则阴疟之邪,随生气而升散矣。解毒蛊疰不详者,冬秉枫树之精华,结于中土,得土气则解毒,秉精华则解蛊疰不祥也。味甘平而淡渗,故利水道。久服则水精四布,故轻身耐老。
澄空:猪苓皮色黑,内质色苍,入少阴、太阴,专渗湿化痰。

6.10 紫草
紫草气味苦寒,无毒。主治心腹邪气,五疮,补中,益气,利九窍。
紫草出场山山谷及襄阳、南阳、新野所在皆有,人家或种之。苗似兰香,赤茎青节,二月开花紫白色,结实白色,春社前后采根阴干,其根头有白毛如茸,根身紫色,可以染紫。
紫乃苍赤之间色,紫草色紫,得火气也。苗似兰香,得土气也。火土相生,能资中焦之精汁,而调和其上下,故气味苦寒,主治心腹之邪气。疮者,干也,津液干枯也。五疮者疮、食疮、气瘤、筋疮、骨疮也。紫草秉火土之气,滋益三焦,故治小儿之五疮。补中者,补中土也。益气者,益三焦之气也。九窍为水注之气,补中土而益三焦,则如雾如沤如读,水气环复,故利九窍。
澄空按:紫草气味苦寒,无毒,秉少阴水火之气,水火烫伤取汁涂沫效佳。


6.11 细辛
细辛气味辛温,无毒。主咳逆上气,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
细辛始出华阴山谷,今处处有之。一茎直上,端生一叶,其茎极细,其味极辛,故名细辛,其叶如葵,其色赤黑。辽冀产者,名北细辛,可以入药。南方产者,名杜衡,其茎稍粗,辛味稍减,一茎有五七叶,俗名五蹄香,也叫南细辛,入药效差。
细辛气味辛温,一茎直上。其气上达下蹿,其色赤黑,色赤入手少阴,色黑入足少阴,其气而上交于太阳之药也。少阴为水脏,太阳为水府。水气相通,行于皮毛,皮毛之气,内合于肺。寒凝太阳,则病咳逆上气,而细辛能治之。大阳之脉,起于目内眺,从巅络脑,若循行失职,则病头痛脑动,而细辛亦能治之。太阳为一身之藩篱,其气主皮毛,少阴之气主骨髓,少阴之气不达太阳,则百节拘挛。节,骨节也。百节拘挛,致有风湿相侵之痹痛。风湿相侵,伤其肌腠,细辛根细长为雄厚,故能透达脉络关窍,因此死肌细辛能治之。久服则水精之气,濡入空窍,故明目,利九窍。九窍利,则轻身而延年。
澄空按:凡久病寒痰凝滞之病,离之乏效。
细辛乃《本经》上品药也,味辛臭香,无毒。主明目利窍。宋元佑陈承谓:细辛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闭不通而死。近医因此语忌用过钱,凡药所以治病者,有是证,用是药,不达剂量不起效。细辛煎服剂量在3---45克,只要配伍精当就没有毒副作用。


6.12 枸杞
气味苦寒无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风湿。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
张隐庵曰:枸杞根苗苦寒,花叶紫赤,至严冬霜雪之中,其实红润可爱,是秉少阴水精之气,兼少阴君火之化也。
主治五内热中消渴,谓五脏正气不足,邪气内生而为热,热中消渴之病,枸杞得少明水精之气,故可治也。
主治周痹风湿者,兼得少阴君火之化也。歧伯曰:“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 枸杞能助君火之神,出于血脉之中,故去周痹而除风湿。
久服益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者。亦得少阴水火之气化,精神充足,阴阳交会也。
叶天士曰: 枸杞子气寒,秉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
五内者,五脏之内也,邪气者,邪热之气也。盖五内为藏阴之地,阴虚所以有邪热也,其主之者,苦寒清热也。心为君火,肾为寒水,水不侧火,火灼津液,则病热中消渴,其主之者,味苦可以清热,气寒可以益水也,水益火清,消渴自止。
其主周痹风湿者,痹为闭淀,血枯不运,而风湿乘之也,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枸杞子苦寒益血,所以治痹。
久服苦益心,寒益肾,心肾交,则水火宁而筋骨坚,筋骨坚则身轻,血足则色华,所以不老。耐寒暑者,气寒益肾,肾水足,可以耐暑。味苦益心,心火宁,可以耐寒也。
陈修园曰:五内为藏阴之地,热气伤阴,即为邪气,邪气伏于中,则为热中。热中则津液不足,内不能滋润脏腑而为消渴,外不能灌溉经络而为周痹,热盛则成风,热郁则生湿,种种相因,唯枸杞之苦寒清热,可以统主之。
久服轻身,不老,耐寒暑三句,则又申言其心肾交补之功。以肾子从坚,补之所以坚之也。坚则身健而轻,自忘老态。且肾水足可以耐暑,心火宁可以耐寒,拘为服食之上剂。然苦寒二字,若单论子,严冬霜雪之中,红润可爱,是秉少阴水精之气,兼少阴君火之化,为补养心肾之良药,但性缓。不可以治大病、急病耳。
黄杰熙评:枸杞是概指苗花子而言,枸杞子则专指果实。两者录而有之。叶氏之注专指枸杞子而言。
枸杞苗
气味苦寒,主除烦益志,补五劳七伤,壮心气,去皮肤骨节间风,消热毒,散疮肿。
茎叶主升清,苦寒主清热补阴,清气生,皮肤骨节间风自去。
地骨皮
气味苦寒,主去骨热消渴。(孟说)
枸杞子
《食疗本草》:“气味甘平,主坚筋骨耐老,除风去虚劳,补精气。”
澄空按:枸杞子秉少阴水精之气,兼少阴君火之化,为补养心肾阴虚之良药,但性缓。

 

6.13 黄连
气味苦寒无毒,主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癖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张隐庵曰:黄连生于西蜀,味苦气寒,秉少阴水阴之精气,主治热气者,水滋其火,阴济其阳也。
目痛眦伤泣出者,火热上炎于目。则目痛而眼肉伤,眦伤则泣出。又曰明目者,中明治目痛眼伤泣出,以其能明目也。
肠癖者,火热内乘于阴,夫热淫于内,薄为肠癖,此热伤阴分也;腹痛下痢者,风寒暑湿之邪,伤其经脉,不能从肌肤而外出,则下行肠胃,致有腹痛下利之证,黄连泻火热而养阴,故治肠癖。
妇人阴中肿痛者,心火协相火而交炽,黄连苦寒,内清火热。大凡苦寒之药,多在中品下品,惟黄连列于上品者,阴中有阳,能济君火而养神也。少阴主水,而君火在上,故冬不落叶。
凡物有性,寒热温清燥润,及五色五味,五色五昧,以应五运;寒热温清燥润。以应六气。是以上古司岁备物,如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司岁,则备温热之药,太阳寒水司岁,则备阴寒之药,厥阴风木司岁,则备清凉之药;太阴湿土司岁,则备甘润之药,阳明燥金司岁,则备辛燥之药。歧伯曰:司岁备物,得天地之专精。非司岁备物,则气散也。后世不能效上古之预备,因加炮制以助其力,如黄连水浸,附子火炮,即助寒水君火之义。后人不体经义,反以火炒黄连,尿煮附子,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制也,非制也。譬如鹰犬之力,在于爪牙,今束其爪,缚其牙,亦何贵乎?

澄空按:黄连气寒,秉冬天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治阳证邪热。凡药之用,有是证用是药,则病愈身安。


6.14 牡蛎
气味咸平微寒,无毒,主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挛,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鬼延年。
张隐庵曰:牡蛎假海水之沫,凝结而成形,秉寒水之精,具坚刚之质。
太阳之气,生于水中。出于肤表,故主治伤寒寒热。先热后寒,谓之温疟,皮毛微寒,谓之洒洒,太阳之气,行于肌表,则温疟洒洒可治也.
惊恚怒气,厥阴肝木受病也,牡砺南生东向,得水中之生阳,达春生之木气,则惊恚怒气可治矣。生阳之气,行于四肢,则四肢拘挛自除。
鼠瘘乃肾脏水毒,上淫于脉,牡砺味咸性寒,从阴泄阳,故除鼠瘘。
女子带下赤白,乃胞中湿热下注。牡蛎秉水气而上行,阴出于阳,故除带下赤白。
具坚刚之质,故久服强骨节;纯雄无雌,故杀邪鬼;骨节强,则邪鬼杀,则延年矣.
澄空按:牡蛎气平微寒,秉少阴太阴金水之气,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咸无毒,得地北方之水味,入足少阴肾经;气味俱降,阴也。凡水饮寒热错杂停留太阴俱可用之。

6.15 阴水

高山大川之阴坡或者地下之水叫阴水,富含人体必需的元素。可以补充元阴、阴精。低洼之地的水叫浊水、死水,不可食用。
6.16 阳水

山之阳坡见阳光的水叫阳水,经太阳照射含气,可以补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顺从自然《太极本草导论》(原创)刘文澄+上、中、下药之说+伤寒论方证“象限说”
本草崇原 卷中 本经中品款冬花
中药|乌头,天雄,附子的区别
中品—款冬花
《金匮要略》活用“少火生气”、“壮火食气”探析
《本草纲目》卷十七 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