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定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   是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通和刺激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二、诊断依据

   1、 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史。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腰痛并向臀部和下肢放射,腹压增加疼痛加剧(咳嗽、喷嚏时),可有间歇性跛行,并局限于特殊体位以缓解疼痛,少数病人有大小便功能障碍。

   3、脊柱活动受限,并有侧弯,腰椎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病变部位棘突旁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表现为典型的跛行步态,有时需扶拐行走,甚至不能行走。

   4、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减退或过敏,肌肉无力或萎缩,甚或瘫痪,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偶有二便失控或/和鞍区麻痹。

   5、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起坐屈膝试验阳性,抬头屈颈试验阳性、健腿抬高试验阳性(根腋型),屈髋屈膝试验阳性,仰卧挺腹试验阳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L2~3、L3~4)。

   6、X线摄片检查见脊柱侧变、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变窄,相邻椎体边缘有髓赘增生,碘油造影摄片准确率在70%~90%,CT和MRI检查可确诊椎间盘脱出的部位和程度。

   三、证候分类

   (一)中医证候分类

   1、气血瘀阻:腰腿痛如针刺,固定不移,昼轻夜重,不能转侧。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2、肝肾亏虚:腰部酸痛,膝软乏力,劳累加重,卧则减轻,形体消瘦。舌质淡,脉细。

   3、寒湿侵袭: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疼痛不减,得寒则重,得温则舒。舌质淡,苔白,脉浮紧。

   (二)病理分型

   1、旁侧型:多数为一侧突出,少数为双侧突出。

   ①根肩型: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外前方,将神经根压向后内侧,临床表现为根性放射痛,脊柱多向健侧弯曲,向患侧突起,患侧椎旁压痛及放射痛。

   ②根腋型: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内前方,将神经根向后外挤压,临床表现为根性放射痛,脊柱多向患侧弯曲,向健侧突,椎旁压痛及反射痛明显。

   ③根前型: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前方,将神经根向后挤压,临床表现为严重根放射痛,脊柱生理前凸消失,前后活动均受限,多无侧弯畸形,椎旁压痛及放射痛明显。

   2、中央型:髓核从间盘后方中央突出。

   ①偏中央型:髓核突出位于椎间盘后方中央偏于一侧,主要压迫一侧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或两侧均受压,但一侧较轻而另一侧较重。

   ②正中央型:髓核突出位于椎间盘后方正中央,一般突出范围较大,主要表现为广泛瘫痪及鞍区感觉障碍,二便功能障碍,并无神经根刺激或压迫症状。

   四、入院指征

   具备腰椎盘突出指征,腰腿痛影响正常工作,需牵引用药治疗或手术治疗者。

   五、治疗常规

   1、手法治疗

   ①俯卧推拿法:适用于症状较轻,脊柱侧弯不重,直腿抬高可达50°者,患者俯卧,术者在腰腿痛处及相关穴位依次作按压揉摩、拿捏、提腿板动等手法。

   ②斜搬伸腿法:适用于个别症状严重,不能起坐的急性期患者,患者侧卧,术者一手按其髂骨后缘,一手放于病人肩部,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斜搬,这时可在腰骶部闻及弹响声,然后伸直下肢作腰髋过伸动作各3次,术毕可换体位作另一侧。

   ③重手法治疗:手法适宜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首先患者仰卧,术者及助手分别拉患者两足踝及两侧腋窝部,对抗牵引,然后将患肢屈膝屈髋,髋关节顺时针旋转3~4周,再将患肢作直腿抬高,并在最高位置用力背伸踝关节3次,健侧也作3次。患者改换侧卧位,分别用板腿法、斜搬伸腿等手法,随后,患者俯卧,术者牵拉两足踝部将两下肢摇动2~3周此时腰部也随足摇动,医者双手交叉按压腰部,使腰过伸,最后可再拔伸牵引腰部,同时按压腰4、5棘突部,共作3次。

   2、牵引治疗

   牵引可以拉宽椎间隙,扩大椎间孔和神经根管,促使突出物回纳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常用骨盆牵引,每侧牵引重量10~20kg,每次牵引30min,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3、针灸治疗

   常选阿是穴、肾俞、志室、环跳、承山、悬钟、委中等,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也可配合艾灸、拔火罐。

   4、封闭治疗

   常用痛点、穴位封闭,封闭液为醋酸强的松龙2ml加0.5%普鲁卡因4ml,也有采用硬脊膜外腔激素封闭。

   5、手术治疗

   对于症状严重,影响工作,生活,不能接受牵引、手法治疗,或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应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多选用局部浸润麻醉或硬脊膜外麻醉,手术切口为腰部后正中或稍偏向患侧的纵切口,长度应包括术前诊断病变的椎间隙上、下各一椎体。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显露椎板,根据术前病变部位的确定及椎间盘突出的程度,选择性的进行开窗式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单侧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等法摘除椎间盘髓核。术中在分离粘连以及牵拉神经根及硬脊膜时,必须手法轻柔,避免对神经根和马尾神经的损伤;术中要完善止血,术后常规放置引流条,防止积血压迫神经。

   6、其他治疗

   TDP、中药离子透入等对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7、药物治疗

   气血瘀阻型宜活血化瘀,舒筋止痛,药用桃红四物汤加味内服,也可选用三七片,红药片等中成药;肝肾亏虚型宜滋补肝肾、舒筋通络,方用杜仲散加味内服,也可选用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寒湿侵袭型治疗宜祛风除湿,药用独活寄生汤加味内服,中成药可选大活络丹,疏风定痛丸等。

   8、功能锻炼

   ①重手法治疗后,应严格卧床3d,再配合床上腰背肌锻炼1周,注意限制腰部前屈活动,然后带护腰下床活动,逐步做腰部前屈、下蹲活动。

   ②开窗摘除术后1周可下床活动,椎板切除后摘除者当延缓下床活动时间。

   六、出院标准

   优:腰痛消失,活动自如,工作、生活正常。

   良:腰痛明显减轻,腰部活动不受限,能从事一般工作。

   可:腰痛减轻,劳累后可加重,活动轻度受限。

   差:腰痛未减或加重。

   七、康复指导

   避免长久弯腰劳累及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拱桥式、飞燕式)。

   八、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阴性,能恢复原工作者。

   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

   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九、住院天数

   小于28天。

   十、住院费用

   费用控制在4500元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脊椎盘突出的治疗
针?推?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颈椎病腰痛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突症)的推拿治疗
活络效灵丹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临床观察
中药内服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临床观察
腰间盘突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