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疟病    2.瘅疟    3.温疟    4.牝疟    5.疟母    6.风发    7.癥瘕   

8.饮食消息止之    9.烦冤    10.分肉    11.消铄肌肉

二、填空

1.疟脉                多热,        多寒。

2.病疟以月        发,当以        愈,设不差,当        尽解。

3.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                名曰       

4.温疟者,其脉如平,                        ,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5.        ,名曰牝疟,        主之。

6.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        ,急治之,宜       

三、单项选择题

1.疟病,脉弦小紧者,治法应为(        )

A.和法    B.温法    C.下法    D.清法    E.吐法

2.疟病,脉浮大者,应用(        )

A.汗法    B.吐法    C.下法    D.和法    E.清法

3.疟病适用温法的脉象为(        )

A.脉紧数    B.脉弦数    C.脉弦迟    D.脉浮大    E.脉弦

4.可用发汗.针灸治疗的疟病脉象多见(        )

A.脉小紧    B.脉迟    C.脉浮大    D.脉弦紧    E.脉弦数

5.《金匮》正文中未明确提出的疟病的治法是(        )

A.和法    B.温法    C.汗法    D.吐法    E.下法

6.疟病,脉弦数者的治法为(        )

A.吐法    B.下法    C.温法    D.针灸    E.饮食消息止之

7.瘅疟的症状特征是(        )

A.热多寒少    B.寒多热少    C.但热不寒    D.寒热并重    E.手足心热

8.温疟的症状特点是(        )

A.寒多热少    B.热多寒少    C.寒热并重    D.但热不寒    E.寒热往来

9.温疟“其脉如平”的含义是(        )

A.脉为平人脉象    B.脉弦    C.脉数    D.脉弦数    E.脉弦紧

10.蜀漆散用何送服(        )

A.清酒    B.苦酒    C.浆水    D.白汤    E.白酒

四、多项选择题

1.温疟的病机是(          )

A.素体阳虚    B.里热炽盛    C.痰饮阻滞    D.表有寒邪    E.阴液不足

2.白虎加桂枝汤的功效是(          )

A.清热    B.生津    C.解表    D.截疟    E.温阳

3.牝疟的病机为(          )

A.阴寒内盛    B.素体阳虚    C.疟邪痰阻阳气    D.里热炽盛    E.表有寒邪

4.蜀漆散的药物组成(          )

A.蜀漆    B.干姜    C.龙骨    D.牡蛎    E.云母

5.蜀漆散中蜀漆的功效为(          )

A.祛痰    B.通阳    C.利水    D.截疟    E.化瘀

6.鳖甲煎丸的功效及配伍特点是(          )

A.行气化瘀    B.除痰消癥    C.截疟    D.寒热并用    E.攻补兼施

五、简答题

1.分析疟脉自弦的机理。

2.简述《金匮要略》对疟病是如何分类的?

3.为什么“疟病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

4.如何理解温疟的“其脉如平”?

六、论述题

1.疟病与少阳病有何异同?

2.试述瘅疟、温疟、牝疟的证治异同。

3.何谓疟母?如何治疗?

4.试述蜀漆散的治疗作用、药物组成、服用时间、副作用及预防措施。

5.病案:张某某,男,28岁。寒热往来间歇性发作1周就诊。发作时微恶寒,继而高热,头痛面赤,身疼,呕吐,持续约6小时后大汗出,高烧退。平素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弦数。曾服中药效不显。查血:疟原虫阳性。请诊断病名,分析病因病机,写出辨证、治法、方药。

6.病案:杨某,女,45岁。脾肿大2年余。患者五年前曾诊断为疟疾,经治疗后症状缓解,2年后,发现脾脏肿大,近1年来逐渐消瘦,贫血,刻下症见:面色黄黑,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便溏。触诊脾大肋下10厘米,质硬,肝未触及,脉涩,舌淡胖有瘀斑。请诊断病名,分析病因病机,写出辨证、治法、方药。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疟病:是感受疟邪而引起的以先寒战,后壮热,汗出而解,休作有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

2.瘅疟:瘅,热也。瘅疟是阳热炽盛,表现为但热不寒的疟病。

3.温疟:指里热炽盛,表有寒邪,表现为热多寒少的疟病。

4.牝疟:牝,阴也。指素体阳虚,疟邪痰阻所致,以寒多热少为临床特征的疟病。

5.疟母:指疟病久而不愈正气日衰致疟邪与痰血结于胁下而形成痞块的一种病症。

6.风发:风,泛指邪气。风发,是感受风邪而发热。

7.癥瘕:癥在本篇原文中是互文笔法,指腹中有痞块,坚硬不移。

8.饮食消息止之:指选择适当的饮食调养方法以辅助治疗。

9.烦冤:谓烦闷不舒,难以言状的样子。

10.分肉:肌肉外层为白肉,内层为赤肉,赤白之间界限分明,故名分肉。

11.消铄肌肉:指阳热之邪灼伤阴液,耗损肌肉。

二、填空

1.自弦   弦数者  弦迟者    2.一日   十五日   月    3.热而少气烦冤   手足热而欲呕    瘅疟    4.身无寒但热   骨节疼烦   时呕    5.疟多寒者   蜀漆散    6.疟母   鳖甲煎丸

三、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D    5.A    6.E    7.C    8.B    9.D    10.C

四、多项选择题

1.BD    2.ABC    3.BC    4.ACE    5.AD    6.ABDE

五、简答题

1.分析疟脉自弦的机理。

“疟脉自弦”,指出疟病的主脉为弦脉,也可以作为疟病脉象的总纲。疟病是以疟邪伏于少阳,以先寒战,后壮热,汗出而解,休作有时为临床特征。由于病邪性质偏寒偏热与兼挟多少的不同,病位上下深浅的不一,以及患者体质的差异,临床上疟病辨证论治可在弦脉的基础上根据弦数、弦迟、弦小紧、弦紧、浮大等不同脉象分别采用相应的治法。

2.简述《金匮要略》疟病是如何分类的?

《金匮要略》对疟病主要是按发作时寒热的多少进行分类。主要有瘅疟、温疟、牝疟及疟母。其中但热不寒者为瘅疟,热多寒少者为温疟,寒多热少者为牝疟。而疟病日久,正气亏虚,疟邪假血依痰,结成痞块,居于胁下可成疟母。

3.为什么“疟病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

古人认为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应,自然界气候变化对于疾病转归有着一定的影响。中国农历以五日为一候,三候即十五日为一节气。天气更移,人身之气亦随节气相应更移。根据节气更换的规律推演,人身之气也以十五日为变化周期。气旺则正能胜邪而疟病愈,故云:“当以十五日愈”。若十五日不愈,说明正不胜邪,需再经一更气,即再过十五日,共三十日疟病可以痊愈,即“当月尽解”。这说明古人十分重视自然界对人体疾病的影响,我们应理解其精神,临床上不能绝对化,而放弃必要的治疗。

4.如何理解温疟的“其脉如平”?

关于“其脉如平”的理解,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看法。其一,认为与正常人的脉象一样。其二,认为与平时所见的疟病脉一样。根据原文描述,温疟是属热多寒少的一类疟病,结合临床,里热炽盛之人,脉多洪数或滑数,很少出现平人的脉象。又原文已明确指出“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所以此处的“其脉如平”应理解为弦数脉较为合理。

六、论述题

1.疟病与少阳病有何异同?

疟病与伤寒少阳病在主症上都有寒热往来、脉弦。但二者在具体病因、症状、病机、治法方面都有区别。疟病的病因为感受疟邪,其症状特点是寒热往来,休作有时,发作时先寒后热,继之汗出热退。病机为邪伏少阳,出入于营卫之间,疟邪与卫气相集,邪正相争则病发,邪入与营阴相争则寒,出与卫阳相搏则热,邪与卫气相离则汗出热退而发作停止。人体营卫运行,日夜有度,故其寒热往来,休作有时。治疗在和解截疟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病情可分别采用汗、吐、下、温、清、针刺、饮食调理等法。

伤寒少阳病多因太阳病外邪不解,传变而来。症状特点是寒热往来,作无定时,伴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口苦,目眩等。证属无形邪热停留在少阳半表半里,正邪分争,互有胜负,故寒热往来,作无定时。少阳胆气不舒,则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口苦,目眩。治疗以和解为大法,因邪气既不在太阳之表,也不在阳明之里,故禁用汗、吐、下之法。

2.试述瘅疟、温疟、牝疟的证治异同。

瘅疟、温疟、牝疟三者都有寒热往来,休作有时,脉弦的特点,但在症状、病机、治疗方面又有不同之处。瘅疟症见但热不寒,少气烦闷,手足热,欲呕,病因病机为邪热炽盛,充斥内外,耗伤气阴,《金匮》未出治法及方药,后世医家多主张治宜清热救阴,方用白虎加人参汤或竹叶石膏汤化裁。温疟以热多寒少为临床表现特点,并伴骨节疼烦,时呕,脉弦数,病因病机为里热炽盛,表有寒邪,治宜清泄里热,散表寒,方取白虎加桂枝汤,用白虎汤清热生津止呕,加桂枝兼散表寒。牝疟以寒多热少为特征,因素体阳虚,疟邪痰阻所致,治宜祛痰通阳截疟,方用蜀漆散。

3.何谓疟母?如何治疗?

疟母是疟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正气渐衰,疟邪假血依痰,结成癥块,居于胁下而成。患者可见腹胁硬块隐痛,寒热断续不解,面色萎黄或黧黑,身体消瘦,纳呆脘胀,精神疲乏。疟母的治疗当以消癥化积,攻补兼施为法,方用鳖甲煎丸。方中鳖甲软坚散结消癥,和牡蛎灶灰浸酒以祛瘀消积为主药,大黄、赤硝、蜣螂、zhe虫、蜂房、鼠妇、桃仁、赤芍、丹皮、紫葳活血祛瘀;葶苈子、乌扇、石苇、瞿麦利水道,清湿热;桂枝、柴胡、黄芩、干姜、厚朴、半夏调理气机,和解表里,平调寒热;人参、阿胶补气养血,扶正祛邪。本方重在理气活血破瘀,软坚除痰消癥,又兼和解表里,平调寒热,通利上下等作用,为防药性峻猛伤正,佐用调补气血之品,共奏消癥散结,扶正祛邪之功。

4.试述蜀漆散的治疗作用、药物组成、服用时间、副作用及预防措施。

蜀漆散由蜀漆、云母、龙骨三药等分组成,方中蜀漆祛痰截疟为君药,云母、龙骨助阳扶正、镇逆安神,兼制蜀漆催吐之副作用为佐药。三药合用,功能祛痰截疟,通阳镇逆,临床用治寒多热少之牝疟。本方服用时间,方后注明:“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临发时服—钱匕”。根据临床经验,用常山、蜀漆一类方剂治疟,以发作前两小时服药为宜,服药过早或过迟,均对治疗有一定影响,“临发时服”则无实际意义。其副作用由蜀漆引起,蜀漆为常山的幼苗,具有催吐作用。预防其副作用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用酒蒸或姜汁炒将蜀漆炮制后使用。②配伍姜半夏、陈皮、竹茹等和胃止呕药同用。③采用冷服、分次服及饭后服的方法。

5.病案:张某某,男,28岁。寒热往来间歇性发作1周就诊。发作时微恶寒,继而高热,头痛面赤,身疼,呕吐,持续约6小时后大汗出,高烧退。平素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弦数。曾服中药效不显。查血:疟原虫阳性。请诊断病名,分析病因病机,写出辨证、治法、方药。

此例诊断病名:温疟。辨证:里热炽盛,表有寒邪。病因病机:疟邪伏于少阳,出入营卫之间,正邪相争,故寒热往来;疟病有休作有时的特点,故间歇性发作。里热盛故平素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弦数,发作时高热,头痛面赤,呕吐,发作时微恶寒,继而身疼,为表有寒邪的表征。治法:清泄里热,兼解表寒。方药:白虎加桂枝汤加减。生石膏15g   知母10g   粳米10g   甘草5g   桂枝5g。

6.病案:杨某,女,45岁。脾肿大2年余。患者五年前曾诊断为疟疾,经治疗后症状缓解,2年后,发现脾脏肿大,近1年来逐渐消瘦,贫血,刻下症见:面色黄黑,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便溏。触诊脾大肋下10厘米,质硬,肝未触及,脉涩,舌淡胖有瘀斑。请诊断病名,分析病因病机,写出辨证、治法、方药。

此例诊断病名:疟母。辨证:气血两虚,疟邪夹痰瘀结为癥瘕。病因病机:患者病疟五年,迁延不愈,正气耗损,气血亏虚,故消瘦,贫血,食欲不振,乏力,便溏;病久疟邪假血依痰,结于胁下,而成癥块,则出现脾脏肿大;腹胀痛,脉涩,舌淡胖有瘀斑是正虚有瘀血的表现。治法:攻补兼施,化瘀消癥。方药:鳖甲煎丸加减    鳖甲15g   党参12g   当归9g   黄芪15g   阿胶10g   桂枝5g   赤芍9g   姜半夏10g   黄芩6g   干姜5g   厚朴9g   石苇9g   瞿麦9g   桃仁10g   蜣螂15g   鼠妇9g   蜂房10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疟病脉证并治篇简答题,讨论题
第22讲:第四篇:概述 疟病证治
疟病(鳖甲煎丸,白虎加桂枝汤,蜀漆散,柴胡桂枝干姜汤,牡蛎汤,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
与才叔死磕《金匮要略》16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疟疾
《备急千金要方》 > 卷十 伤寒方下(凡七类) 温疟第十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