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青剧”复兴背后,是离不开的乡村

《山海情》里扎根西海固的支教老师,《大江大河》里边插队边读书最终以全县第一名考上大学的宋运辉、《功勋》里转业到贫困山区大干一场的张富清、《人世间》里奔赴广阔天地的周家兄妹……

《山海情》中的白崇礼校长是从南京来宁夏插队的知青,最终放弃返城机会,留在了当地。

近年,这样一群朴实鲜活的人物,在电视屏幕上不断涌现。细心的观众发现了他们的公约数,并不由惊呼:久违的“知青剧”正迎来一场呼之欲出的复兴。

文 | 聆雨子 影视文化学博士

编辑 | 谢芳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书写苦难与走向浪漫化 


先拆解一下,何谓“知青剧”。

众所周知,狭义的知识青年,是指上世纪50至70年代,在“上山下乡”运动中响应国家号召、从城市去到农村“插队落户”的那批年轻人。

相对应的“知青剧”更像一个笼统的民间说法,而非一种学术性的影视剧类别划分。

不同于“都市爱情剧”“古装武侠剧”“家庭伦理剧”“情景喜剧”,“知青剧”不包含任何价值立意、叙述结构、影像语言、情绪节奏上的规定性,它只模糊地描述了剧中主角的身份,且这种身份并不指向一个固定的职业、阶层、种族,而仅仅指向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一次群体际遇。

换句话讲,只要以“知青”为表现对象,乃至只要以“一群人从城市来到了乡村生活”这样一种际遇为背景和主线,就足以被认定为“知青剧”。

模糊性反而给了“知青剧”极大的发挥空间——“知青是个筐,啥都能往里装”,意味着创作自由和延展性。

国产“知青剧”的发展脉络,大致可总结出四个阶段:

第一部“知青剧”,有人认为是1982年的《蹉跎岁月》,有人认为是1988年的《雪城》,有趣的是,二者同为梁晓声的作品。

 《蹉跎岁月》剧照。

在第一个阶段里,主创们大半乃是运动的亲历者,背井离乡的隐痛与战天斗地的豪情,是其肉身与记忆中并存的基因余留,他们拥有着“总结回溯这段经历”和“为这段经历感动自豪”的双重诉求。于是,悲情渲染、苦难表达和英雄书写,这些看似矛盾的情怀,在这一时期的“知青剧”里糅合交融,并行不悖。

它们往往选定了“分享艰难”的悲情式主旨底色:繁重的劳动、亲情的断裂、性的压抑、对未来的迷茫、前景未卜的回城等,但在具象的展开中,坚强、乐观、拼搏奋斗的力量,又往往会在效果上把故事载离艰难。

《今夜有暴风雪》《孽债》以及上面提及的《蹉跎岁月》和《雪城》,正如同它们被归入“伤痕文学”的原作母本一样,都是压抑愤懑和人生无悔的叠加物。

不难看出,中国“知青剧”在源头上就具备了两大根本要素:历史主义(反思)和理想主义(抒情),或者说,理性和诗性(神性)。

于是,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后,“知青剧”就有了此消彼长的倾向:《年轮》《如歌的岁月》《我们的知青年代》等作品,仅从标题里浓稠的意象感,就能看出丰沛的浪漫化倾向。

也许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状况的改善,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迎来全新机遇的知青们,有了更开阔的心绪,能更从容与平和地回望过去,在记忆的美化功能里,把过去变成“追忆青春时光”的一部分。

事业上的进步往往还带来了崭新的感恩心态,将眼下的成就与自己曾经受到的打磨和锻炼挂钩,建立隐形的因果关系,做出类似“成功学经验”的提炼——“是农村锻炼了我”开始成为一种常见语态。

2

弯路和深层矛盾


第三个发展阶段则显得更为复杂,“知青是个筐,啥都能往里装”开始显现出负面效应。

由此,我们看到了大量颠覆消解,大量类型和反类型的嫁接,直白来说,我们看到了大量的“通俗剧”与大量“晚间八点档”:

我们看到《血色浪漫》《小麦进城》的爱情故事和喜剧化书写,田园牧歌的、风景如画的、间接摆脱了原生家庭束缚的他乡,一夜间洗尽铅华,升华为青年男女最完美的试练恋情的乌托邦。然后,在晒谷场和高粱地里,在鸡舍与猪圈旁,频繁响起了属于校园剧甚至青春偶像剧的欢愉、嬉闹、狂欢和跃荡。

《血色浪漫》海报。

我们看到《我们的青春1977》当中,两位知青的感情线已经明显压倒了那个被写入标题的1977,压倒了关乎整个知青圈子运命转折的恢复高考,所有的核心大事——考学、回城,仿佛悉数是为了“在一起”服务清障。

我们看到《甜蜜蜜》里,邓超饰演的放荡不羁的干部子弟,和孙俪饰演的被污名的落魄女知青之间,那个经典的男强女弱结构,建立起的依然是耳熟能详的王子灰姑娘、霸道总裁爱上我的老派桥段。

此风气甚至在《人世间》里依旧留有遗迹:尽管它着力凸显每个人在时代车轮前行中的被催动感,并将之作为绝大多数人物动机,但有意无意,它还是过于泛滥和迷信地,使用了感情戏来解释一切——周秉义不愿去做团级秘书是为了爱情,周蓉去贵州也是为了爱情。

《人世间》中的周秉义与郝冬梅。

上述新趋势,自然可理解为多元化的尝试以及人性的复归:去感知、表达和拥有爱是年轻人共有的诉求,知青也不必例外。

何况,电视剧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很自然地要在某些经过市场检验的,被广泛认可的种类、题材、样式里形成稳定套路,以便观众各取所需。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类型化”,不同的类型,对人物设定、情节走向、视听语言均有相对特定的要求。

而开篇我们即讲过:知青剧并不构成一个类型,至少不是一个显性的大类型。于是,它只能选择与那些强势的、经典的、通用的,甚至俗滥的类型做结合,以求存求强。

但是,知青这两个字里蕴藏的厚重基调,与通俗剧的性质和写法,本身又构成了不可解的悖论。

试图与当代大众文化进行代入感对接,以浓烈的情绪共鸣抓住更多观众,试图在新产业环境里遵循新的游戏规则,开发出更多商业潜能和快速变现能力,结果就是,诸多类型元素被照单全收地附着到知青的生命经验和人际关系里,诸多张狂、浮夸、玩世不恭、高冷傲娇的现代派人格,被粘贴到知青们身上,在不断放大甚至极端化的冲突中,在喜闻乐见的相爱相杀、CP感、大女主、虐心或爽文模式中,知青作为一个简括的背景,一个被淡化的主题符号,替一切煽情的故事提供幕布。

终于,“知青剧”这个大前提,失去了特殊性与不可替代:除了发生在北大荒之外,上述文本与任意一个当代都市爱情童话,有何不同?

这种扭曲和跑偏,也间接导致了创作疲态和收视厌倦,导致了“知青剧”在接下来若干年的荒芜惨淡。

3

重生和当代使命


直到第四个发展阶段的到来——也即我们所说的复兴阶段。

必须看到,知青这段历史所传递出的,知青这一话题在当下依然值得思考的,其实是中国城乡之间、东西部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庞大落差,然后再看,这种落差,能否以人的能动性奉献,来完成弥缝、填补和救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三线”建设、六七十年代的“上山下乡”,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城乡之间的一种特殊互动。这其中,有过弯路、有过创痛,但它们试图解决的问题,理应在今天得到新的对待和回答。

2021年5月18日,游客在贵州六盘水三线建设博物馆内的模拟矿洞参观。图|新华社

一言以蔽之,新时期“知青剧”要触及的深层意蕴在于:我们究竟该怎样看待乡村和“欠发达”,我们怎样看待前往乡村,扎根“欠发达”的人生选择。

可惜,在之前的三个发展阶段里,乡村和“欠发达”,无论作为苦难的根源、青春的炼狱、淬火的熔炉、众生悲喜剧的舞台,都是客体化的、对象化的,其与主人公的自我实现之间是割裂的,是作为道具、舞台、前文本而存在的。

它们的乡村言说,有意无意都带着拉开了距离(时间和空间的)之后,精英化的与他者化的评价——省思的、抒情的、调侃的或者借用为道具的。

即便某些作品试图自我调整,把主体视角放回乡村当中,比如名家高满堂执笔的《北风那个吹》,直接用了农妇而非知青的视角,这种回调也并不圆润,前半部的农村生活与后半部的都市生活之间脱节感非常严重,如果不是发生在同一组人物(一对夫妻)身上,它们几乎可分为两部电视剧。

《北风那个吹》剧照。

相比之下,正在发生的(或者说重生的)“知青剧”,就带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气象和方向:

乡村不再是“我曾经接受磨炼的那个地方”“我度过青春的那个地方”“我收获过或失去过爱情的那个地方”,而是“我最终实现自我的那个地方”,不再是“梦开始的地方”而是“梦栖息与圆满的地方”,“对乡村的建设”代替了“从乡村离开”,成为最大的目标、成就和旨归。

主人公的人生价值和乡村价值,第一次实现了合体。

为什么能够这样?答案要从更宏阔的地方找。回想这些年,我们正在迎来一个怎样的关于乡村建设的历史语境。

四个字:脱贫攻坚。

在一些新的提法和基调中,创作者们拥有了新的理论武装,开始朝着新的目标方向发展。“知青剧”也由“狭义”进阶为“广义”:不再是“上山下乡”,而是大量掌握知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才,再度向乡村第一线进发,是扎根基层,立足乡村资源优势,是新农村建设,是新乡村振兴战略……

4

“新乡村叙事”


最典型的作品就是《山海情》。

不是笼统的一句“青春的淬火与炼狱”,而是真正将乡村建设的全局、全貌、全程细致展现。

把东西部扶贫协作、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输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克服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等如此多的要素,从容、有序、富于逻辑性和节奏感地逐一呈现。

《山海情》中的易地搬迁情景。

前半段埋下当地劳动力大量输出到福建务工的伏笔——这是短期内快速增收脱贫的捷径,后半段就自然引出留守儿童、“控辍保学”等教育扶贫议题,环环相扣,与时俱进。

城乡二元结构、代课教师和扶贫干部的身份界定、医保的适用范围和有效程度、邻里关系和村落关系、商业伦理和传统伦理的碰撞、发展话语和怀旧话语的制衡、作为改革试验田和作为文艺乌托邦的双重想象,该触及的一一触及,能给出答案的给出答案,暂时不能给出的,就在发展中、前行中继续思考。

《山海情》中的乡村学校。

《山海情》为这一题材,立下了一个准则和标杆:从属于知青的年代起步,却不停留于那个年代,而是将这一历史的源流和光谱,导入又一段征途当中。

这才是当代版的知青故事、广义的知青故事、更宏大的更有现实意义的知青故事,也是更加名副其实的让“知识”和“青春”获得实现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甚至可以跃出“知青剧”的老派命名,称之为“新乡村叙事”,更加妥帖。

一旦以“新乡村叙事”观之,对象就不局限于几部电视剧,大银幕上也有回应:《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那样的作品,也是这个序列中的。

从“下乡”到“家乡”,“乡”不是走向未来时必须跨越的路障,也不是等待未来为之输送营养的对象,而是一个凭依,一个根系,一个坐在上面才能更加稳固地看向未来的支点。

这样的故事还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主旋律与类型片的双向增值:常见的青年人热血励志传奇,不仅仅是个人财富自由的实现和公司全球品牌的变现,而是解决意义更深远也更功在千秋的问题——村庄和故乡的空心化困局,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化路径……然后,目标越来越坚定、内心越来越澄澈、脚步越来越踏实,越发看清了自己,也看清了成功、财富、创业这些概念本身的意义。

于是,上一个阶段里“知青剧”存在的问题——类型化之后的扁平化和庸俗化,再上一个阶段里“知青剧”存在的问题——理性和诗性的难于兼容,都在这新乡村叙事的强音中,缓解释怀了。

世上没有观众绝对不喜欢的、已经绝对落伍过时的题材,只有不真诚不能与观众共情的偷懒创作、只有不承担历史使命和时代使命的避重就轻。

改变落后面貌、造福广大群众、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才是当代的“知青”们最值得珍惜的机会,也是当代的“知青剧”们最值得珍惜的机会。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机械工业出版社为库叔提供15本《双重冲击》赠予热心读者。中国经济如何在中美大国博弈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冲击下开新局、树新机?著名经济学家李晓教授从新的战略高度,对中国经济如何在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点赞最高的前2名(数量超过50)将得到赠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春剧不应只关乎爱情——现实题材青春剧的几个叙事维度
【鹰眼头条】《山河锦绣》开机,群像叙事传递中国脱贫攻坚故事
盘点火爆荧屏的八部扶贫题材电视剧,你看过几部?
乡村扶贫劝学
叙事纪录片 我是知青
读书|看见宏大叙事下的具体——张伟著《扶贫笔记》读后随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