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活着就是为了快乐(知行合一篇)

人活着就是为了快乐(知行合一篇)

王阳明先生提出的知行合一。我觉得,我跟阳明先生想的些许不同,但我认为同与不同不重要,我解的是这四个字,我认为世人所有的行为都是知行合一。

也就是你的所有认知,导致了你的行为,行为和认知是统一的。

婴幼儿,在泳池中,之所以好像天生会游泳,是因为他们没有淹死的概念,而人的浮力大于水的浮力。

很多时候好像是想的跟做的不一致,比如,每个人都希望自律,甚至把自律和成功划等号,但是往往行动上就很拖延,造成了知行不统一的假象,但忽略了人还有一个潜意识,表面上是这么想的,但是内心潜意识的认知完全是另一回事,就觉得,拖延着真舒服啊,认知跟行动还是统一的,为什么不能那么去做,就是因为认知还不到位,认知到了,自然就做到了,认知到哪一步,行动就到哪一步,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所以无论做的什么,都是你所认为的当下最佳选择,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比如吸烟,为什么吸烟,就是认为吸烟能带来诸如放松解乏快感等,至于未来引发什么后果,那个只是结果,不是选择。认知也分正反面,比如冰山一角,冒出来的想法,是这么认知的,但是海面下巨大无比的冰山,看不到,但是认知的力量巨大,也正是海面下的部分决定了行动,所以根据行动,是可以准确判断认知的,因为知行合一。为什么做了这件事,为什么这么做,是因为认知觉得做这件事有利。所以,认知很重要。

已经稳定的人,已经不求上进的人,已经有固定目标并且踏实努力的人,都没有改变认知的必要。因为他们都已经找到自己的快乐。快乐是基于现实的,基于每个人不同的情况,所以已经可持续获得快乐的人,不需要。

不焦虑的人,无所谓。

只有焦虑的人,之前基于自己认知的知行合一,是什么行动,如何改变认知,从而改变行动,进而解决焦虑,获得快乐。

之所以有很多人觉得,我也懂很多啊,为什么,我就不能那么去做呢,因为,就是没有认知到位,认知到位了,知行合一,就能那么去做。

正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把握住人活着就是为了快乐这个核心本质,无论是做什么,本质上最后都是为了自身感觉的愉悦,广义上的愉悦,包括所有好的感觉,然后有了这个核心认知,再去基于自己的现实,分清楚什么是对于自己真正的快乐,什么是虚伪的快乐,因为知行合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快乐,都是基于认知,但是很多时候的认知,把虚伪的快乐当成了快乐,但其实只是披着快乐外衣的痛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木然:什么是“知行合一”,99%的人都理解错了!(深度)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改变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到底如何理解?又怎样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传习录)书评
18期学习小笔记 | 行为管理分享:知行合一、行知合一
如果你的负面认知得到了验证,完成了知行合一的能量循环,那么它就会显著的影响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