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温经典 】造釉细胞瘤


造 釉 细 胞 瘤

【医学影像园】

彭泽标 供稿

2016年2月16日


临床资料

男,22岁,无意间发现右侧下颌肿胀,无疼痛感。



影像学表现


右侧下颌支可见囊性低密度影,测CT值约为10Hu,周围骨质变薄,向上累及牙槽骨,周围软组织无肿胀。



结果

造釉细胞瘤


讨论


造 釉细胞瘤为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在牙源性肿瘤中较为常见,关于造釉细胞瘤的组织来源,尚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认为由釉质器或牙板上皮发生而来,造釉细胞瘤肉眼观为实质性或囊性,亦可在同一肿瘤中存在实质性及囊性两种成分。


临床上可见颌骨膨隆及面部畸形:下颌骨发病较上颌骨多,好发于磨牙区域及下颌角部,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颌骨的膨隆变形常为患者就诊时主诉。肿瘤波及牙槽骨可致牙松动吸收,移位。骨质破坏多时可出现病理性骨


X线检查可见颌骨膨隆,不规则多房性囊性透光影像,此影像边缘不光滑,有半月状切迹,分房大小悬殊,波及牙槽骨者可有明显的“根尖浸润征”--牙根尖的牙槽突骨质呈不规则的破坏与吸收,牙根可呈锯齿状或截断样吸收,如有迅速长大同时伴疼痛溃疡等症状,X线表现骨间隔破坏消失,呈斑点状影时,应疑有恶性变。

C检查可显示病变的内部结构和囊内容物的密度。



鉴别诊断


于发病率与手术方式的需要,造釉细胞瘤主要需与牙源性角化囊肿及其他非角化囊肿鉴别,非角化囊肿如含牙囊肿,根尖囊肿,残余囊肿及面裂囊肿等,这些囊肿从发病部位,内部结构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特征性,与造釉细胞瘤鉴别不难。


由于造釉细胞瘤与牙源性角化囊肿在发病部位,病变形态及生物学行为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之处,且治疗方法不同于其他非角化囊肿,因此二者的鉴别是颌骨囊性病变鉴别诊断的重点和难点。

造釉细胞瘤囊性部分的MR信号多为长T1,长T2信号,有时囊内出血可见短T1信号;角化囊肿的囊内容物因富含角化蛋白及固态胆固醇结晶,其T2信号明显低于造釉细胞瘤,此征象被认为是区别二者囊液性质的重要特征,无论CT或MR增强检查,造釉细胞瘤的囊壁,分隔,乳头状突起及壁结节均明显强化; 角化囊肿的囊壁及分隔无强化。




  • 微信投稿信箱

    yxyxybbs@163.com

总编:花亭湖       审稿:春晓        编辑:小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颌骨囊肿
网站好文推荐丨牙源性良性囊肿的病理类型
【颌面部】根尖囊肿
看病例学影像,角化囊肿、含牙囊肿和根尖囊肿鉴别起来不费劲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复习口诀(建议收藏备用)
口腔之家每日习题并附带解析(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