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类方》读书笔记 一

本书作者:清·徐灵胎 江苏吴江人,文武双全,医术高明,为人正直,扶危救困,医德高尚。批阅医书千余卷,非医学著作《乐府传声》《道德经注》《洄溪道情》《时文叹》等。值得学习的医家,特读以笔记之。

注:若添加个人观点,则继续以彩色字体明确注明。若引用其他名家著作观点,为节约文字则不再注明。

1.  表里治疗的优先度次序:里正1(下利腹胀满-四逆汤)>表证(恶寒身痛-桂枝汤)>里证2(心下痞-大黄黄连泻心汤)。

2.  阳气变化: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桂加附汤)----四肢厥冷(四逆汤),从桂枝加附子汤未亡阳到四逆汤的亡阳,渐进。

3.  承上再并列一条阳虚的轻重对比:若轻,桂枝甘草汤(发汗过多伤阳心下悸);若重,真武汤(阳虚重之振振欲擗地)。擗:跌倒。

4.  桂枝加桂汤:我觉得是治疗重复感冒的一个方子,就是感冒还没全好再次受寒感冒加重。理由:“针处被寒”,即复感新寒。加大桂枝用量,一、加重驱寒力度;二、制肾气,味重下达治疗奔豚。我认为这种外感引起的奔豚是因为阳气上冲所致,《素问》认为太阳为多气之经,外感后引动太阳之气上冲,生理的经络阳气失去本身的宁静而躁扰。

5.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本方当着重关注“下之后、胸满”,推论芍药阴寒,有“下”的伤阳作用,临床中发现芍药确实有致腹泻作用,用至50g时比较明显,此处辨证选用。

6.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太阳病基础上,自身喘可用,下后引起的也可以用,“因殊而法一”。别录云:厚朴消痰下气。本经云:杏仁咳逆上气。

7.  小建中汤:腹急迫疼痛,类似于胃肠痉挛疼痛。本条仲景给了两个治法:治太阴(小建中),治少阳疏土中之木(小柴胡)。

8.  :有热之虚烦(栀子豉汤);无热之虚烦(小建中汤之悸而烦,悸可知为虚,猜想是桂枝治悸、治水)。

9.  关于脉沉迟:太阳篇中有两条记载: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瓜蒌桂枝汤。前者讲“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新加汤主之”,后者讲“柔痉,几几然,脉反沉迟,自汗”。对比可知,脉沉迟反映了气、阴两虚的状态,发汗是诱因,根据本篇第6条我们记录的喘病的“因殊而法一”思想,可以推论,其他诱因的脉沉迟,只要符合“气阴两伤”都可以“依法治之”。

10.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发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此汤主之(桂枝4两)。脐下悸是奔豚的前兆,可以提前治疗,桂枝治疗奔豚。如果已经发作,用桂枝加桂汤中桂枝5两,参考本篇第4条。所以“以量测症”,根据奔豚的轻重可以适当加减桂枝用量。这两条为太阳病发汗阳气上扰而导致,不同于《金匮要略》中由惊恐引起的奔豚汤方证。

11.关于悸:心下悸,胸中阳气被扰(桂枝甘草汤补阳);脐下悸,发汗太过,上焦干涸,肾水上救(茯苓制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谈'芍药甘草汤'
【真传一刻】第8期:牛广斌-真武汤临床应用思路
心悸与《伤寒论》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胡希恕讲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临症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