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之外曹雪芹的另一著作,在50年前被证实的过程

孔祥泽先生是国家级非遗曹氏风筝的传承人,如今已近百岁高龄。孔老先生年幼时曾跟着舅舅学习扎风筝的各种技巧,从此一生都与风筝结下不解之缘。

曹雪芹的著作《红楼梦》在当时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很大反响,曹氏是否还有《红楼梦》以外的其他的传世?一直是不解之谜。直到上世纪初才有了答案,《废艺斋集稿》正是曹的另一著作。而孔祥泽先生也正是这一著作的见证亲历者之一。

他是如何与这本曹氏佚著结缘的?(点击翻阅)

97岁亲历者述,曹雪芹佚著《废艺斋集稿》的发现始末

这部《废艺斋集稿》共八册,16开大小,是用旧账册的背面书写的。内有曹雪芹的自序,清代宫廷画家董邦达的序,附录有曹的友人敦敏的长文《瓶湖懋斋记盛》等。

八册的内容分别是:

一,《蔽芾馆鉴金石印章集》讲述制印如何选料,治钮,刻边款,及章法、刀锋的技巧;

二,《南鹞北鸢考工志》讲述风筝的扎、糊、绘、放四种技艺;

三,为盲人编写的讲述编织的内容,按编织程序写成有韵的歌诀,通俗易懂,便于记忆;

四,为盲人编写的脱胎制作工艺,由盲人做成脱胎,再由有眼人手绘而成;

五,讲织补与染织工艺,是曹家祖上任江宁织造时的传统工艺;

六,讲竹制品和扇骨雕刻,及宫灯、彩扎、宫扇的制作工艺;

七,《岫里湖中琐艺》专讲园林建筑,除文字外还有彩色图录,介绍了81例园林景观;

八,《斯园膏脂摘录》讲菜式制作、制酱及调料、香料、小食品的制作方法。

曹雪芹的这部书,原是一位叫金田的日本人所购,并请来几位中国学者鉴定,他们无意间有了一个大发现,这部书竟然是曹雪芹的著作。后来孔祥泽有幸,负责誊抄这本《南鹞北鸢考工志》,地点就在米粮库胡同21号。

曹雪芹在序中阐述了编著此书的目的,“将以为今之有废疾而无告者,谋其有以自养之道也。”为了帮助残疾人,以艺为养,扶助鳏寡孤独,济世救人为目的

曹雪芹撰写这部书,是为了残疾人

曹雪芹曾有位朋友叫于景廉,因从征兵役而脚部受伤,落下残疾,家中儿女众多,生活艰难,投靠无门,年前来到曹家借贷。

但曹家也身处困境,于是曹雪芹凭借自己精湛的技艺,连夜扎制了几个风筝,让老于拿到市上去卖了换钱。风筝一上市就被几个富公子哥花大价钱买走,老于感动之余用驴驮着酒肉年货来感谢曹雪芹。曹雪芹受到启发,为扶助鳏寡孤独,废疾而无告者以艺自养,济世救人,写出了著作《废艺斋集稿》。

清代画家董邦达在序中对曹雪芹的风筝大加赞赏:“以天为纸,书画琳琅于青笺;将云拟水,鱼蟹游行于碧波。传征鼓丝竹之声于天外,效花雨红灯之趣于空中,其运智巧也,可谓神矣。”

如何证明,书是曹的真作

后来,因特殊时期,孔祥泽也受到了很大的莫须有的历史问题冲击,但仍竭力保存下部分书稿的残篇。后经赵雨山先生介绍结识了红学家吴恩裕先生,并将资料无偿提供给吴先生,供其作红学研究。吴先生经过几年的研究、考证,于1973年在《文物》杂志上发表了长文《曹雪芹的佚著和传记材料的发现》。

此文一发,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红学界引起巨大震动,见真者,见伪者各执一词,十余年间争议不断,甚至对提供珍贵资料者孔祥泽进行恶劣的人身攻击。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提升,新的旁证不断发现并相互印证,红学界已普遍承认了这部曹氏佚著的真实性,及其丰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如今,97岁高龄的孔祥泽老人,谈起当年强加给自己的各种曲解、压制和诋毁,早已淡然处之,不以为然,以宽广的胸怀容纳了。老人家以坚忍的毅力,仍然在为曹氏风筝的传承、发展、繁荣做着有益的工作。

文/陈伟

北京民俗 / 近知北京风物,远播四海民俗

北京民俗,认识民俗君请加微信:beijingminsu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曹雪芹和风筝的不解之缘
纷争
除了《红楼梦》,曹雪芹还有一部伟大的著作,可惜鲜有人知
从<废艺斋集稿>说起
曹氏风筝工艺
曹学的史料漏洞百出,建立在沙滩上的曹学大厦终将崩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