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谈我在临床怎么用经方


 经方是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以张仲景的方剂为代表。古今中外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经方的特点可概括为“普、简、廉、效。”

 我在通过对《伤寒论》有关条文的学习中,深刻体会到先圣张仲景组方之玄机,用药之精确,无不体现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不愧是一部圣人的著作。那么我是如何在临床中应用经方呢?首先就是临证察机,这一点非常重要,只要细心的抓住患者的“主证”,加上我们学习熟悉经典中的条文,将主证与条文相结合,治疗病症就会屡屡应期除疾,信心十足。只有这样,你才容易体会,才会有感受。才是中医,才能当好中医。

 下面举几个病例,一年前,时值盛夏之际,一公务员经别人介绍找我,当时我并没有急着把脉,只是静静地听患者讲述病情,一边听一边观察,当听患者讲到近段时间感到乏力,容易犯困,想睡觉时,就这一瞬间,我就抓住了主证。加上四诊合参,我就给他开了麻黄细心附子汤加理中汤。为什么要开麻黄细心附子汤呢?《伤寒论》“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这里讲的很明确,但欲寐,但是只的意思,欲就是想,寐就是睡觉合起来就是只想睡觉。是少阴心肾两脏阳气虚弱,阴寒内盛,神失所养,《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是指阳气能化生精微,奉养心神。因阳气虚弱,精微不化,无所奉养,故出现“但欲寐”之征象。加之盛夏,身体阳气外放,阴气内敛,阴寒内盛,合理中汤温补脾胃,脾胃强则精微、气血生化正常,倦怠少气则去。10剂药则症状全无。另有一七十岁老妇,孙媳妇代述:近两日老人吃不进饭,明明感到肚子很饿,当饭端上来尽吃两三口,就感到有饱胀感。这里就又出现了我们要抓的主证。“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这里讲到了饥而不欲食,就是感到很饥饿,但是又吃不下去,因为肚子满。紧抓住这一病机主证,我开了乌梅丸原方,2剂则能食,症状除。

 还有就是桂枝麻黄各半汤在皮科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太阳病,得之八九日……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此段条文为太阳表证日久,邪气渐微,正气亦虚,属表郁轻证。在皮肤科中多常见的面红而身痒,邪微而游行皮肤则痒;欲汗不得,不得汗则不得邪气外散皮肤,而为痒,均属禀性不耐,多由风寒、风热之邪侵袭,表虚卫外不固,营卫不和,气血不畅,阳郁肌表,治宜辛温开泄、调和营卫、小发其汗。治疗皮科常见病屡获其效,用治于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瘙痒症、银屑病、痒疹、风疹等。

 现在临床医者,仍有很多不轻易使用细辛、桂枝、附子等药物,上述药物有毒,认为经方不治病,每每以自己独创秘方而自居,仍然是见病治病,头痛治头,脚痛医脚,这就违背了中医的本意,我在临床中始终严格恪守“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仲景先圣云:当今居世之士,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都竞逐荣势,企踵权豪,惟名利是务。经典虽不能看好所有的病,但起码可以让我们知道病的根源,我们现在手里拿着这么宝贵的医学经典,都不知道珍惜,实在让人痛惜。如果能好好学习经典,一定会收获很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讲座 揭示条文背后的病机
《伤寒论》从汗论治瘙痒
大熊猫老师玩转伤寒系列081211
西安中医赵红军讲授《孙曼之伤寒论讲稿》太阳 20-28条
如何看病(三)
伤寒论中“无阳”的阳指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