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6、“道”第二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无”——走进《老子》






86、“道”第二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无”——走进《老子》

“道”第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变”,其中的表现之一是任何一种事物的变化之道,都是在变化中来的。那么是在那变化中来的哪?老子告诉我们:是从“无”中变化来的。那么,“道”第二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无”。

其主要表现在:1、《道德》经第十四章论“道”是:“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老子很耐心的论到:这个“道”的变化过程呀!看它是看不见,听它是闻不到,摸它是摸不着。可以说你可以看到、听到、摸到万物万事,但是,万物万事各自的变化过程也就是变化之道那就是“无”;2、万物万事的变化之道来至于“无”。可以说每一个具体的“物”或是“事”的产生都是与其变化之道同时产生的,都是同时产生于“无”。都可以说是“来无影”“无中生有”。如我们人类,进化论说明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那么类人猿在哪那?可以说类人猿在进化成为人类的过程中,为了适合自然环境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进化为人类;二是灭绝。剩下的只是猩猩和猴子了。使得人类之源成了“来无影”而争论不休。只有考古才可说明人类的来源不是“无中生有”。所以几乎所有物种进化都缺少中间环节。这样可推到:生物来源于无生物、来源于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直至推到现代科学认为的宇宙大爆炸的那个“奇点”。那个“奇点”就是老子的“道生一”,还是来至于“无”。3、万物万事的变化之道都可以说是“去无踪”。可以说每一个具体的“物”或是“事”的消失都是与其变化之道同时消失的,都是同时消失于“无”。这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例如,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死亡,都是消失于“无”。这里有一个人的思想、灵魂也就是精神世界的问题。在下认为:以思想、灵魂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基本功能,就如同人类能够直立行走一样,随着人的死亡这种功能就失去了。不存在着灵魂超度、精神永存。

综上所述,可以说:整个宇宙的一切名称,都是人思想对宇宙认知的产物。包括“时空”概念在内的所有一切的事物名称,都可谓是老子的:“名可名,非恒名” 也。现代科学发现的“黑洞”,连“光”都无法逃脱,那还有什么“时空”?人们还是在问:那个“奇点”是在那爆炸的?宇宙之外还有宇宙么?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人类命名的“时空”等等思想在作怪。宇宙没有“时空”!连“宇宙”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名可名,非恒名” 也!那就是“道”吧!这也是很勉强的称呼呀!这就是“道”第二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无”!老子真伟大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一句是全文核心,到底讲了什么?
第一章第三节-天道有无
【揭秘】成就伟大的心法:中和之气——摘自赵妙果道德经学用
银河是九天的一粒沙
读《道德经》于时下中国有何现实意义?于个人有何现实意义?
《老子》在教给我们什么(《老子真谛》序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