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谭(四十九)

481、仁德为本,智慧为能——《论语》谭  卫灵公篇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孔子说:凭借智慧得到的,而不是通过坚持以仁德为基础得到的,虽然得到了,也一定会丧失的。因为,那会失掉民心。仁德为本,智慧为能。

482、严肃认真的措施必须得当——《论语》谭  卫灵公篇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孔子说:凭借智慧得到的,又是通过坚持以仁德为基础得到的,而没有严肃认真的措施来实施,那么百姓也不会敬畏的执行。有了仁德为本,智慧为能,还要有严肃认真的措施必须得当。

483、更重要的是要以礼来规范——《论语》谭  卫灵公篇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孔子说:凭借智慧得到的,又是通过坚持以仁德为基础得到的,还能用严肃认真的措施来实施,但实施起来不按礼的要求来对待百姓,那也是不完善的。有了仁德为本,智慧为能,严肃认真的措施得当,更重要的是要以礼来规范。

484、君子与小人做事之别于义、利——《论语》谭  卫灵公篇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孔子说:君子不可只做些小事,而可承担重任。小人不可承担重任,而只可做些小事。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实际生活中也确实是如此。君子与小人做事之别在于:对待义、利之别。

485、说明了“仁”对百姓的重要性——《论语》谭  卫灵公篇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孔子说:百姓们对于仁的依赖,比对于水火的依赖更迫切。我见过人跳到水火中而死的,却没有见过实行仁而死的。有呀!孔子自己讲过的 :“有杀身以成仁。”看来还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是为仁而死还是如被火烧死一样的,被仁爱死的区别。孔子是为了说明“仁”对百姓的重要性。

486、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论语》谭  卫灵公篇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孔子说:面对“仁”,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孔子是把“仁”摆在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使我想起了几乎与孔子同时代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东西方文化简直就是同出一辙。那个时代真是人类文化里程碑式的飞跃阶段,以至于一直影响到今天、明天的人类思想。

487、大人者,言不必信——《论语》谭  卫灵公篇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孔子说:君子固守“道”,而不拘泥于小信。孔子认为“言必信,行必果”是要在守“道”的基础上的。以至发展到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488、多么简单直白的要求呀!——《论语》谭  卫灵公篇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孔子说:事奉君主,要认真办事而把领取俸禄的事放在后面。多么简单直白的要求呀!两千年多年来又如何哪?……

489、奠定了中国普及教育的基本思想——《论语》谭  卫灵公篇 

“子曰:有教无类。”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至圣先师,奠定了中国教育的基本思想——普及教育。

490、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谭  卫灵公篇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说:对“道”的主张不同,不可能在一起探索“道”的事理;不可能在一起共同谋事。确实如此,否则的话就一是探讨不通的;二是南辕北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孔子的学习观与“忧道不忧贫”的人文情怀
《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⑦
《论语》精华10句,10种为人处世之道,受益一生
细说《论语》(九十二)
国学经典2
寒假孩子天天玩手机,不如学点这个(可直接打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