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2、只有“真诚”方可实现中庸之道——再谭《中庸》

    《中庸》篇读到此,不得不问:为什么真诚就是承载万事万物的天地之道哪?这与中庸之道的“中和”是什么关系哪?在下百思悟道:包括天、地在内的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中庸之道的“中和”,一个事物在其本质“中”的制约下,因其保持一定“和”的范围而存在。那么人类为了在这个事物中生存繁衍,就必须要认识这个事物,认识这个事物,就是要认识这个事物的本质也就是“大本”的“中”,利用这个事物“和”的状态,来有利于人类更好地生存繁衍。那么,如何更好地去认识和利用这个事物哪?为此,人类只有不存私心去对待万事万物。如果人类只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来对待万事万物,那是永远也不会认识到这个事物的本质“中”的,因为这是由于人的私心在作怪,反而会破坏这个事物“和”的状态,而最终会有害于人类自己的生存繁衍。当下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破坏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对此,人类只有在人本性善制约人私心欲望的状态下,来对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也就是真诚的对待万事万物,按着万事万物“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自然要求,方能正确的认识到万事万物的本质“中”,从而达到万事万物“和”的存在变化的状态,我们人类才能够更好地生存繁衍在其中。也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天、地、人并列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因此,只有“真诚”方可实现中庸之道。这也就是《中庸》同样是“诚”的道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二十五章|《中庸》没有那么难
儒家的中庸思想
《道德经》第52章:1.“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认识世界的正确方法。
中庸启示录028:如何理解君子语大语小
多语数穷,不如守中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