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镜头选择:康泰时手动篇

博主按:入手了康泰时1.4/85镜头之后,才深刻感受到蔡司的魅力。从前读书的时候,能有一架凤凰205相机用都觉得镜头成像真好,后来有了佳能的普及型镜头,觉得佳能镜头的成像就是非常棒的。现在,我已经看不上日本镜头了。虽然那些古老的德系镜头使用起来没有现代日系镜头那么方便──不能自动对焦,小光圈下不能实现光圈优先,其它档的功能也无法实现。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顶级光学的代表还是在德国。

 

镜头选择:康泰时手动篇

上帝武装

 

康泰时(Contax)最早作为久负盛名的德国相机品牌,在全世界享有盛名。其由蔡司设计的镜头是胶卷时代的王者。CY口全名叫Contax/Yoshica接口(康泰时/亚西卡接口),是康泰时和日本相机厂商亚西卡共同制定的接口标准,适用于康泰时早期的CY口胶卷相机,比如167MT

CY口的康泰时镜头群规模庞大,每一颗镜头背后都有一个传奇的故事,天塞(Tessar)迪斯塔根(Distagon)、普兰纳(Plannar,又名高斯)、松纳(Sonnar)这些由100年前的天才数学家们徒手计算出来的的光学结构,更是成为后来者的楷模。尼康佳能无不从抄袭这些近乎完美的结构开始一点一点发展壮大(当然,还有一位不能不提的“徕卡”)。正因为如此,每一颗镜头都被赋予了迥异的个性,在不同的焦段上各霸一方。传说中蔡司最早所在的东德附近,盛产号称世界上最纯净的玻璃,最好的玻璃配最好的结构,让每一束光线尽情地在其中折射变向,毫无保留地贯通前后。

近乎完美的光学设计,辅以德国精良的机械技术,使每颗康泰时CY口蔡司头成为收藏级工业品。康泰时CY口蔡司镜头全金属结构,无论扁到饼干头Tessar 45/2.8、胖到人像皇Planar 85/1.4、长到小钢炮Vario-Sonnar 80-200/2.8,无不给人厚实稳重的感觉。通身乌黑的烤漆与鲜红、纯白、翠绿和金黄的印字相映衬,稳重之下又不失活泼。内外两层铜制高精度的罗口金属套桶,甚至在不使用黄油润滑的情况下就可以保证内外的紧密相贴和柔畅转动,使得对焦的手感温柔又不失硬朗、轻巧又不失粘度。铜制结构的硬度还保证了镜头的寿命,使其经久耐用,哪怕历经数代仍不失当年风采。光圈环方面,其特有的弹珠结构避免了一般的弹簧片结构老化后所带来的沙哑声,让其永葆清脆。

故事到这里还没完,让无数色友们为之倾倒的除了上面的两项以外,其印在镜头正面的红色的T*标志可谓是镀膜领域里的标杆。蔡司专利的T*多层反射镀膜,对射入镜头的光线进行最优化的筛选,去除对成像有影响的杂色。且不说镀膜到底对成像有何印象,光看一眼镜片在照明下的绚丽反光就会让人幻觉眼前的不是玻璃,而是水晶。

由于机身技术的进步,也分为AEMM两种,后者相比前者加入了自动测光功能,具体表现在接口部分的形状有些细微不同,并且光圈拨杆的构造也有些区别。不过最容易辨识的一点,大部分的全黑接口的CY口是AE;银色接口是MM。这两个区别,再加上前面所说到的产地的变换,使得同一各型号的镜头,有了AEGMMGAEJMMJ四种。

从品质的角度来说,四者的顺序为MMG>MMJ>AEJ>AEG。而具体考虑到实际情况,无论是AEJ还是AEG,普遍年代久远,成色较差。而且接口是黑漆,划痕非常明显;MMG虽好但是稀少并且价格极其昂贵;所以剩下MMJ才是合理的选购对象。可惜京瓷也跟不上数码化的脚步,终于在2005年宣布放弃康泰时品牌,停止生产旗下所有康泰时的产品。消息一出,让无数蔡司迷唏嘘不已。

可是康泰时CY口蔡司镜头却并没有因为京瓷的停产而销声匿迹,反而随着数码单反的普及而顽强地生存下来。现在只要使用一个CY-EOS转接环,康泰时CY卡口的蔡司镜头可以轻松地用在佳能的各款单反上。尤其是随着全幅单反平民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为全幅而生的康泰时CY口蔡司镜头相比众多数码镜头来说又横生出了一个无与伦比的优势。这里要提一下的是,喜欢蔡司的佳能用户应该是最幸运的,囿于接口口径大小以及法兰深度的限制,康泰时CY口蔡司镜头只能转接到佳能的机器上,而其他品牌均不可以。其他品牌的用户如要尝蔡司味,那只能购买昂贵的由蔡司和确善能共同生产的各自接口镜头,尼康的用户可以选购蔡司ZF口镜头;宾得是ZK口;索尼是阿尔法口。所以,同样是蔡司的光学结构、蔡司的镀膜,虽然停产,但仍然活跃在二手市场的CY口蔡司镜头,无非是最实惠的选择。

虽然京瓷已经在2005年结束了单反照相机事业,但是其遗有数量庞大的YC口手动镜头,这些镜头素质非凡,无论是在胶片单反相机上,还是转接到数码机上,都具有相当的魅力。

康泰时YC口的镜头水极深,以功能分类,有MM型和AE型两种,以产地分类,又分为德产和日产,还有以镀膜颜色分类,前后期号码的差别,纪念版和普通版的差别,往往使得初涉康泰时的色友们眼花缭乱,而不同种类镜头价格的巨大差异,更令人无从下手。如果对YC口镜头历史不够了解,这里推荐几篇文章,相信诸位阅读后就会有入康泰时之门的想法甚至冲动了。

言归正传,当各位对康泰时YC口镜头有所了解后,我们来讨论镜头的选择和搭配。

 

第一章 全变焦配置

相比日本厂家,康泰时 YC口的变焦镜头并不算多,这并不是说蔡司公司不擅于设计变焦镜头,恰恰相反,由于蔡司对于变焦镜头的设计是非常严谨的,因而使得其变焦镜头几乎支支是可以独霸一方的角色,而且,他们都有一个非常统一的名字——Vario-Sonnar。这其中的Vario,就是变化的意思,意味着这支镜头是变焦镜头,这种人性化的命名方式,更是为蔡司使用者津津乐道。

首先来说说标准变焦,Contax前后一共生产过5支标准变焦镜头,他们分别是:

Vario-Sonnar T* 28-85/3.3-4

 

Vario-Sonnar T* 28-70/3.5-4.5

 

Vario-Sonnar T* 35-70/3.4

 

Vario-Sonnar T* 35-135/3.3-4.5

 

Vario-Sonnar T* 40-80/3.5

 

这其中VS40-80是比较老的镜头,在90年代初期就已经停产,市场上存量很小,虽然有人说这支镜头有浓厚的德味,但是考虑到成色,价格和焦段均不是很合适,这里就不做推荐。

其余4支,都延续到最后期的生产,这其中最值得推荐是VS28-85,这支镜头市场上存量大,焦段覆盖广角到中焦,价格适中,而且全是后期的MM镜头,在功能上没有任何损失,充分具备一镜走天涯的基本条件。最重要的是,这支镜头的成像质量在世界上所有的135标准变焦镜头中独占鳌头,在哈苏实验室的测试中,其得到了4.0的高分,位列标准变焦镜头首位。虽然这支镜头的滤镜口径达到了变态的82,虽然有些蔡司使用者宣称此镜色彩稍淡,蔡司味不浓,但作为便捷性位先的标准变焦镜头,还有比VS28-85更出色的吗?顺便提一下,康泰时当年给VS28-85的定价是154000日元,按照日元/20=人民币零售价的规律,这支镜头市值7700人民币,而现在可以以其一半的价格将其请回家,实在是超值。

对某些荷包不鼓的人来说,VS28-85二手近4千元人民币的价格似乎还稍贵,没关系,蔡司早已为你准备好了廉价的选择,这就是VS28-70VS28-70康泰时最后期的镜头,1997年才开始生产,这支镜头价格不贵,体积小巧,滤镜口径只有很普通的67,而且是康泰时 YC唯一一支使用旋转变焦环变焦的镜头,在使用上非常方便。配合下文介绍的VS80-200,足以构成蔡司变焦的小资搭配,走南闯北都游刃有余。

康泰时的长焦变焦种类不多,一共只有三款,但是每一款都很有来头,他们分别是:

Vario-Sonnar T* 80-200/4

 

Vario-Sonnar T* 100-300/4.5-5.6

 

Vario-Sonnar T* 70-210/3.5

 

首先推出的是小巧的80-200/4,这款镜头由于指标接近佳能著名的EF70-200/ 4L而被亲切的称为蔡司小小白,但实际上,VS80-2001996年就已经被推向市场,整整比佳能小小白早三年。VS80-200虽然镜筒是全金属,但是重量只有区区680,这对于轻便为上的驴友们而言是非常可贵的,更令人兴奋的是,其滤镜口径只有55,和许多蔡司的轻量级定焦一致,充分体贴用户们的荷包。尽管蔡司没有在这支镜头上下猛料用上超低色散镜片(主要是考虑到成本问题),但其在200段全开光圈的解析力表现依然可圈可点,通常的说法仅仅是色彩略有不足,一旦收缩光圈后,饱和度就能大大提升。除了价格,重量上的优势,VS80-200的最近对焦距离全程均为1,可以充当小微距使用(适马近两年主推的XHM最近对焦距离也只有0.95,考虑到10年前蔡司就能做到如此近的对焦距离,实属不易)。

小资搭配推荐

* Vario-Sonnar T* 28-70/3.5-4.5 + Vario-Sonnar T* 80-200/4 (价格大致在5.5千元人民币

标准段加强:

* Vario-Sonnar 28-85/3.3-4 + Vario-Sonnar T* 80-200/4 (价格大致在6.5千元人民币

如果觉得VS80-200过于小巧,则可以考虑Vario-Sonnar T* 100-300/4.5-5.6,这支镜头价格和体积都较VS80-200提高了一个档次(价格6.5K,重量925),最长焦段也提升至诱人的300毫米。千万不要把这支镜头和日系那些规格接近的70-300狗头长焦作对比,因为在它平静的外表下面,蔡司破天荒地使用了3片异常色散镜片;由于蔡司有超强的设计功力,使用异常色散镜片是极为吝啬的,而VS100-300一下子拥有3片,其实力当然在这个规格的镜头中鹤立鸡群。此镜的唯一不足在于镜身太长而没有配备脚架环,导致使用时有些头重脚轻。

长焦加强搭配

* Vario-Sonnar 28-85/3.3-4 + Vario-Sonnar T* 100-300/4.5-5.6 (价格大致在1万元人民币

如果觉得VS100-300光圈大小不过瘾,那蔡司依然为你准备了骨灰级的兵器。那就是传说中的VS70-210,此镜仅仅在80年代在德国生产,是蔡司大跃进时期的产物,其庞大的身躯,重量高达1145克,价格在当时更是天价。由于销路不佳,康泰时1989年就将其停产。然此镜因光圈大,成像极具立体感,且具有12微距的独门绝技,加上传奇的身世,在蔡司烧友中拥有绝佳的口碑。配合VS28-85, 即使在数码横流的今天,亦可天下无敌。

高像质高价格配置

* Vario-Sonnar 28-85/3.3-4 + Vario-Sonnar T* 70-200/3.5 (价格大致在1.3万元人民币

YC口的变焦镜头,不可不谈VS35-135,这支镜头是蔡司唯一的一支大变焦比镜头,集大、重、贵、猛于一身。我虽然没用过这枚镜头,但是蔡友们对此镜头往往用到了最高级别的褒扬,比如超乎想象的微细节,蔡司味很重,全焦段达到或超过定焦水准等等,甚至有传言说:蔡司工程师们都认为这是他们制造的最好的变焦镜头。此镜虽然最近对焦距离颇远,但是其在35段可以进入微距模式,增强了功能上的灵活性。

一镜走天涯配置

* Vario-Sonnar T* 35-135/3.3-4.5 (价格大致在6千元人民币

VS30-70由于其焦段范围小,不适合作为变焦镜头搭配中的一员,不过我会在下文的定变结合篇推荐它。

谈完了变焦,我们进入本文的重点——定焦。通常摄影界的说法是,康泰时系统的变焦虽然牛,但是其精华却在定焦。如果玩康泰时手动系统而不入一两只定焦的话,实在是一件颇为遗憾的事情。

从价格上来分类,蔡司的价格分为低价,中价,高价三类。

 

第二章 全定焦配置低价类

8支:

Distagon 28/2.8

 

Distagon 35/2.8

 

Tessar 45/2.8

 

Planar 50/1.4

 

Planar 50/1.7

 

Sonnar 85/2.8

 

Sonnar 100/3.5

 

Sonnar 135/2.8

 

作为对自己产品极为负责的厂商,蔡司的低价头绝对是低价不低质,D28/2.8, P50/1.4S135/2.8的搭配被称为穷人的劳斯莱斯。在这些低价镜头中,D28/2.8T45/2.8P50/1.4尤其值得推荐。

D28/2.8是蔡司第一批推出的YC口镜头,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不过在这二十多年的历史中,超过D28/2.8成像水平的单反广角镜头却凤毛麟角,在哈苏试验室做的MTF测试中,D28/2.84.3的超高分位列135单反广角镜头之首,如此的低价高质,只有蔡司才能提供。要说D28/2.8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它有个更有蔡司味的哥哥D28/2,导致其被发烧友们所冷落。

作为一支标准镜头,P50/1.4从出世之初到停产后,一直好评不断,其标头中的标头地位无可动摇。即使是佳能那支EF50/1.4,因其色彩和标准ISO还原完全一致而被佳能认为是标头中的标准,但和蔡司相比,总缺乏些写意的味道。P50/1.4实力平均,大光圈时在保持相当分辨率的前提下焦外柔和,反差适中,小光圈时锐度极高,解析力惊人,是一支典型的蔡司风格镜头。

P50/1.7P50/1.4的小弟弟,价格约便宜了800元人民币,但是P50/1.7绝对不是蔡司的小痰盂,在做工上,P50/1.7依然保持了蔡司的高水准;在光学结构上,P50/1.7坚持了76组的改进型Planar结构,而非日系50/1.864组结构;在成像上,P50/1.7分辨率甚至超过了1.4的大哥。不足之处仅仅是色彩偏淡,最近对焦距离稍大。

穷人的劳斯莱斯搭配中的最后一支镜头是S135/2.8,平心而论,此镜除了价格便宜,最近对焦距离稍远外,几乎没有缺点。作为Sonnar镜头,S135焦外柔和,而焦内也足够锐利(大部分人觉得Sonnar不锐是因为受了关于S180流言的影响,其实Sonnar可以做到很锐,S135是一例,G系列的S90又是一例)。

定焦镜头低价配置

* Distagon28/2.8 + Planar50/1.7 + Sonnar135/2.8 (价格大致在5K

* Distagon28/2.8 + Planar50/1.4 + Sonnar135/2.8 (价格大致在6K

进入21世纪以后,小即为美的镜头设计风格开始重新流行,包括宾得、尼康、确善能都推出了又薄又轻的饼干头。然而这些饼干头在压缩体积,重量的同时,却没有压缩价格,令人颇为遗憾。事实上,这些饼干头80%都沿用了蔡司于上世纪初采用的Tessar设计思路。作为蔡司百年天塞的嫡系继承者,T45在各方面的表现并不比后诞生几十年的晚辈逊色,精心的光学设计和T*镀膜进一步加强了天塞结构通透的优势,90的重量和不到2000元的价格使得T45如此的平易近人,把玩性远远超过比它贵几倍的牛镜。T45还有一支百年纪念版,光学结构和标准版完全一致,只是被赋予了华丽的金色外观,把玩性上更上一层楼。只是如此精致的器材,拿到野外拍片却总有些舍不得。

如此小巧的T45,不配一款秀气的中长焦镜头实在是一大遗憾。幸运的是,蔡司生产了S85S85体积小巧,完全不同于那些威猛的85毫米大眼睛;且价格合理,成像优异(有流言传G90就是脱胎于这款S85)。尤其需要指出的是,S85是最容易买到MMG规格的一款镜头,而且由于S85受重视程度不高,MMG镜头的价格相对平易,对于想一亲MMG头芳泽的烧友来说不啻是一种福音。

定焦镜头小巧配置:

* Distagon28/2.8 + Tessar45/2.8 + Sonnar85/2.8 (价格大致在5.5千元人民币

 

第三章 全定焦配置中价类

中价类定焦镜头是康泰时手动系统精华中的精华,大家所津津乐道的几只镜头均来源于此,常见的共11支。

Distagon18/4

 

Distagon25/2.8

 

Distagon28/2

 

Distagon35/1.4

 

Makro-Plannar60/2.8

 

Planar85/1.4

 

Planar100/2

 

Makro-Planar100/2.8

 

Sonnar180/2.8

 

Tele-Tessar300/4

 

Mirotar500/8

 

11支镜头中,最著名的是D25,D35,P85S180,恰好这4支镜头在焦段上也极为互补,这里就作为一套配置逐一推荐。

D25的光学设计最早可追溯到30年以前,也正因为如此,其常常被诟病为大光圈边缘分辨率不够高,无浮动设计导致近摄成像劣化明显等等,这些缺点摆在其他厂商身上肯定就是狗头的代名词。但是蔡司就是蔡司,D25的中心分辨率还是保持了相当的水准,加上D25无可比拟的色彩优势,一旦使用得当,可以拍出非常具有韵味的片子,而缩小光圈后边缘分辨率的提升又使其成为风光利器(D25的色彩在拍摄风光时具有绝对优势)。日本资深器材评论家将它评论为老手的最爱,在蔡友圈子中,D25更是被褒扬为最具蔡司味道的4支镜头之一。

论综合实力,D35也许是最平均的蔡司镜头。大口径非球面镜片不但代表了高贵的身价,而且保证了光圈全开时的边角解析力。浮动镜组结构则成就了近摄成像的出色。出众的暗部细节和柔和的焦外使得其成为沙龙摄影的常客。类似只为此镜入蔡家“D35将成为我最后一支YC口镜头的评论,是对D35最好的注解。

P85虽然不一定是这个规格中最优秀的镜头,但一定是这个规格中最著名的镜头。便宜的价格,出色的MTF,优秀的做工手感导致几乎所有蔡友人手一支,配上RX以上级别的机器在外观上可谓完美。AEG, MMG, MMJ,蓝膜,紫红膜等等差异又使其被传奇的光环所笼罩。大光圈反差较低,小光圈时分辨率惊人,P85是蔡司制造的一支典型的一镜多用的镜头,无论是拍摄人像,还是风光小品,都不会让人遗憾。

S180的身世也许是最传奇的,这支源自奥林匹亚索那的后裔,身上流淌着贵族的血液。然而反差偏低的问题多年来却使其遭受着狗头的恶名。平心而论,S180虽然反差一般(无论怎么收光圈,反差都没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分辨率并不逊色(笔者和佳能EF200/2.8L II对比过,最大光圈分辨率不相上下,用好S180,上三脚架是关键),经得起放大。S180色彩出众,焦外柔和,亦是四支最具蔡味的镜头之一。

定焦镜头标准配置:

* Distagon25/2.8 + Distagon35/1.4 + Planar85/1.4 + Sonnar180/2.8 (价格大致在18K

四支镜头的定焦配置略显繁杂,对大多数人来说,两支定焦镜头的组合足以保打天下。蔡司F2组合中的D28/2P100/2则为这样的色友提供了这样的便捷,而且,这两支镜头素质极高,均为其所在焦段中的佼佼者。

前文提到的D35在弱光下具有异常出色的表现,可是其依然拿不到蔡司弱光之王的名号。D28/2.8虽然MTF极佳,但依然被人忽视。这其中的最大缘由,就是蔡司生产了这支神奇的D28/2。无论何时何地,D28/2都能在分辨率,细节上有着一流的表现,特别在弱光的条件下,D28/2所提供的韵味让人回味无穷,难以抗拒。

P100/2是蔡司较后期开发的镜头,其最大的特点是全开光圈成像优异,无论在什么光圈下都能提供令人极为放心的成像质量,P100明锐度好,紫边控制出色,适合在数码单反上使用,除了色彩略素以外,几乎就没啥大缺点。(赵嘉在其《兵书十二卷》中将P100/2列为顶级135镜头之一)

D28/2P100/2组合需要注意的是,这两支镜头都比较吃光,逆光使用时需要更高的技巧,最好都加上遮光罩。

定焦镜头精简精品配置:

* Distagon28/2 + Planar100/2 (价格大致在14K

最后的一个组合是个人拍脑瓜想出来的,毕竟这个组合的焦段间隔极大,也许只有美国的先锋派摄影师会采用,这个组合的成员分别是D18, MP100(MP60)TT300(M500)

D18是蔡司中最让人矛盾的镜头,位列4支最有蔡司味的镜头之一,喜欢它的人则将其列为蔡司的上上之选,但讨厌它的人直接将其骂为大狗头,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就16-9网站所作的测试开看,D18的解析力并不差。另有小道消息称,由于此头有浮动机制,而二手有些镜头在修理时没有调整过浮动,导致成像劣化。

作为公认的牛镜,MP100的实力不容置疑,无论是远摄,还是微距模式,MP100都能呈现丰富的细节和出众的层次,此外,它还拥有极为出色的手感,让人在操作时信心十足。在强手如林的百微家族中,MP100和莱卡的R100并称为两个不可取代的杰作。MP100用途广泛,亦可以客串人像镜和风光镜,在前两个配置中分别取代P85P100的位置。

如果说MP100还有一个与之比肩的R100MP60以及其前身S-Planar60则将R60抛在身后,这不单是因为MP60可以达到11的微距,更因为MP60可以精确记录最细微的细节和最微妙的光线。在标准微距这个规格上,二十多年前设计的MP60仍然是不可战胜的王者。

TT300M500都位于不常用的超长焦段,一般人很少会购买,但是它们亦分别拥有独特的魅力。TT300的魅力在于仅仅用5枚镜片就完成了超长焦的构架,使得成像通透。而M500,也许是这个价位上最优秀的反射镜头。

定焦镜头极端焦段配置

* Distagon18/4 + Makro-Planar100/2.8 (或者Makro-Planar60/2.8) + Tele-Tessar300/4 (或者Mirotar500/8

  

第四章 全定焦配置高价类

蔡司善于用普通材质制作出效果超凡的镜头,但是当蔡司使用了高级材质高级工艺之时,不可一世的镜皇们就此诞生。以下镜头均为蔡司丧心病狂之作,只要手头有闲钱,拿下后绝对不会让最苛刻的眼球失望。

Distagon15/3.5

 

F-Distagon16/2.8

 

Distagon21/2.8

 

PC-Distagon35/2.8

 

Planar55/1.2

 

Planar85/1.2

 

Planar135/2

 

APO-Sonnar200/2

 

APO-Tele-Tessar300/2.8

 

这九支镜头中F-D16PC-D35P135/2三支相对便宜,平均成交价均低于15K人民币,属于普通发烧友们尚能一亲芳泽的镜头。

F-D16是蔡司YC系统中唯一的一支鱼眼镜头,相比其他日系的鱼眼来说,这支全德制的镜头绝对属于高质高价的范畴,F-D16全开光圈即有突出的表现,抗眩光非常出色,影调浓郁(赌王评)。适合有闲钱的烧友把玩。

PC-D35则是蔡司YC系统中唯一的移轴镜头,和所有的移轴镜头相似,PC-D35像场极大,使得其边缘成像极其出色。相对于其他厂商的移轴头,全德制的PC-D35价格并不显得很贵,喜欢移轴的朋友千万不要忘了将其拿下。

P135/2是这些高价镜头中规格最普通的,价格也是最便宜的,95新以上AEG只要1万人民币出头。P135没有最顶尖的分辨率,但是拥有最通透的成像和最柔和的焦外,层次亦德味十足,可惜网上褒评不多,知者寥寥。

定焦镜头高价配置(多功能型):

* F-Distagon16/2.8 + PC-Distagon35/3.5 + Planar135/2 (价格大致在3.8万元人民币

若要最优异的像质,蔡司并不缺乏,只是对荷包的要求实在太高。

D21的大名相信路人皆知,这支以边缘成像超群的广角镜头在数码时代价格被一再炒高(相对于其最平易时的价格几乎翻了三番),从一支中价类镜头变成了高价类镜头。凭心而论,D21有着吃光较严重,色彩较淡的缺点。但是作为135单反的广角边缘成像王,D21足以凭一招打遍天下无敌手。

P55/1.2是蔡司制造的最昂贵的标头之一,这支仅以纪念版发售的镜头更多时候出现在收藏家的干燥箱中而郁郁不得志(号称全球仅200支),造成其成像风格变得难以考证。蔡司在这款镜头中采用了APO的设计,足以说明其实力。

P85/1.2有着和P55/1.2类似的身世,不过由于市面上二手货多,价格比P55/1.2平易了很多(依然非常贵),采用78枚的复杂高斯结构, 其中有4枚高折射率玻璃, 并拥有浮动式镜片矫正近摄时的像差与变形。1.2的成像就几乎超过了同门P85/1.4光圈全开的表现。

APO-Sonnar200/2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作为长焦手动镜头使用不便。但是单就成像来说,AS200非常完美。按照"镜头性价比 = 镜头价格 / 镜头重量"的公式计算,AS200P55/1.2, P85/1.2合算的多。

定焦镜头高价配置(高价高烧型):

* Distagon21/2.8 + Planar55/1.2 + Planar85/1.2 + APO-Sonnar200/2 (价格超过100K

 

第五章 混搭

混搭是现今时尚界最流行的词汇之一,不同风格的装饰混合搭配,使得帅哥美女们更为青春靓丽;蔡司的MF镜头作为摄影器材中的艺术品,在引入混搭概念后,同样魅力十足。

* 不同价位镜头的混搭:

这是最常用的混搭方式,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常用焦段上投入更多资金购买更优质的镜头。

轻便之选 (推荐人:Luft

成员:D25/2.8P50/1.4S100/3.5T200/4

特点:都很小巧,都是55的滤镜,而且四种结构一样一支。

 

超轻便之选 (推荐人:cycle999

成员:D28/2+S85/2.8

特点:两镜走天涯,都是55的滤镜,适合扫街

蔡司一镜到四镜的理想进阶之路: (推荐人: cycle999

一镜:D35/1.4

两镜:D28/2D35/1.4),P100/2P85/1.4MP100/2.8);

三镜:D28/2D25/2.8D35/1.4),SP60/2.8P100/2P135/2);

四镜:D28/2D25/2.8D35/1.4),SP60/2.8P100/2S180/2.8VS100-300

特点:涵盖绝大部分蔡司名镜,且素质均佳,不会使人后悔。

焦段涵盖最合理的配置(推荐人:Luft

成员:D21/2.8D35/1.4SP(MP)60/2.8, P100/2, S180/2.8

特点:焦段间隙小,其焦段比均为1.7左右,且均为实打实的牛镜。

* 定变混搭:

这是最有用的混搭,集变焦的便捷性,定焦的素质和可玩性于一身。

带标准变焦的搭配1 (推荐人,上帝武装)

成员:D21/2.8 + VS28-85 + MP100 + S180/2.8

特点:带有标准变焦,适合旅游,且支支是响当当的牛头。

带标准变焦的搭配2 (推荐人,上帝武装)

成员:D25/2.8 + VS35-70 + s135/2.8

特点:小巧精致,方便快捷,焦段覆盖合理。

带长焦变焦的搭配1 (推荐人,上帝武装)

成员:D35/1.4 + SP60(mp60) + VS100-300

特点:长焦火力强大,广角和中焦亦名副其实,滤镜皆为67

带长焦变焦的搭配2 (推荐人,上帝武装)

成员:D25/2.8 + P50/1.4 + VS80-200

特点:中规中矩,实力平均,杀人于无形,滤镜皆为55

* Contax G系统混搭:

G系统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自动对焦旁轴系统,虽然在使用便捷上引起摄影界较大的争论,但是其镜头的素质却无人敢于诟病,这里蔡司资深bigric给出了两套G系统和YC系统混搭的组合。(推荐人bigric

三镜:sp60/2.8, vs100-300, g35

四镜:sp60/2.8, vs100-300, g35, g21

特点:引入了G系统优秀的旁轴广角,结合YC系统出色的微距和长焦,构成了一组素质出众,可玩性极强的蔡司中队。

* 数码相机转接的混搭

进入数码时代,由于康泰时这批停产的YC口镜头可以通过转接环转接到佳能的数码单反上,引起了众人的兴趣,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YC口的镜头素质高,有些甚至超前设计。转接数码时,个人推荐后期的MMJ镜头,相对而言这批镜头镀膜改进最大,最适合数码单反发挥。以下推荐的4支镜头特别适合数码单反的转接(尤其是全副数码)。

D21/2.8: 大名鼎鼎,超牛的边角成像使得全副广角不再是噩梦。

D35/1.4:其综合素质保证了一贯的优异表现。

P100/2: 中后期设计的镜头,几无紫边,非常通透,任何光圈都有出色的分辨率。

MP100/2.8: 中后期设计的镜头,在数码,胶片上都没有明显弱点。

(原载色影无忌网站) 

 

附:到二○一二年三月十八日,我已经拥有了康泰时的三枚1.4镜头,分别是35、50和85毫米。此外还有T45和D25两支轻巧的镜头。

1.蔡司 T* Planar 50/1.4
2.蔡司 Distagon 35/1.4:
3.蔡司 Planar 85/1.4 AEG
4.蔡司 Distagon 28/2
5.蔡司 Planar 100/2
6.蔡司 Planar 135/2
7.蔡司 Distagon 21/2.8
8.蔡司 Makro-Planar 100/2.8 AEG 微距
9.蔡司 S-Planar 60/2.8微距
10.蔡司 Distagon 25/2.8 MMG
11.蔡司 Tessar 45/2.8 100周年纪念版
12.蔡司 T* Sonnar 180/2.8 MMG
13.蔡司 T* PC-Distagon 35/2.8 移轴
14.蔡司 T* Planar 85/1.2
15.蔡司 T* Planar 55/1.2
16.蔡司 T* Apo Sonnar 200/2
17.蔡司 T* F-Distagon 16/2.8 鱼眼镜头
18.蔡司 Mirotar 500/8
19.蔡司 Distagon 28/2.8
20.蔡司 Distagon 35/2.8
21.蔡司 Tessar 2.8/45 T*
22.蔡司 planar 1.7/50 T*
23.蔡司 sonnar 85/2.8 T*
24.蔡司 sonnar 100/3.5 T*
25.蔡司 Makro-Planar 60/2.8C
26.蔡司 Sonnar 135/2.8
27.蔡司Contax Distagon 15mm/3.5T*
28.蔡司 Distagon T* 18mm/f4
29.蔡司Contax Tele-Tessar 300mm F4
附:蔡司contax系列镜头大全图

1.蔡司 T* Planar 50/1.4

 

镜头简介、规格以及购买咨询,点击图片进入

玩家A(casinoking):

蔡司镜头是俺的最爱,也是手中焦段最齐的镜头群。
喜欢蔡司也很偶然,起初只想找一枚价廉物美的大光圈人像镜头,在论坛中潜水后选择了蔡司Planar 85/1.4,尽管需要转接环手动调焦,但优良的成像与色彩不得不令人折服,跟着又弄了Planar 50/1.4,最终一发不可收拾,几乎就奔蔡司YC的大光圈镜头而去,前后二年多也攒得七七八八了。

体验蔡司,玩Contax YC口最方便,做工精细结实的庞大镜头群,几乎所有镜头都能转接到佳能EOS机身上使用。更进一步的话,蔡司645就更毒了,适中的重量携带也比较方便,只是镜头少了点,选择余地不多,俺已经攒了一枚Distagon 45/2.8,或许会继续走下去......更大片幅的相机就没有蔡司造的机身,只有蔡司产的镜头,如若玩到这个份上,非骨灰级发烧友不可。

Planar 50/1.4是许多入门者的首选,价格低廉,俺是千把元淘得。有人称这是人类造出的最好标头,其实是指双高斯的光学结构,不过确实很棒,全开光圈结像很实,分辨率很高,在f1.4级别标头中只有Olympus OM50/1.4(编号一百一十后的)能与之匹敌。f1.4时焦点前后出现的光渗成像很迷人,焦外很美,点状光斑呈二线性虚化,配合构图很有特色,色彩饱和,层次丰富,加上蔡司的色彩,拍出的片子非常耐看,f2.8后的成像接近完美。

二手P50/1.4还有一点,就是f1.4与f2的表现会因镜头批次而异,早期的P50/1.4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或者属磨损原因,据反映个别早期镜头的最大二档光圈成像很糟糕,但俺这枚不会,全开的表现相当不错;而后期产特别是最晚期的P50/1.4整体表现稳定。也有人说,编号为58、59、60打头的P50/1.4中存在少量的极品级成像镜头,需要反复比较才能甄别出来。

别以为P50/1.4的超高性价比就认为是免费午餐,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仅仅才开始,体验蔡司单靠一枚P50/1.4是远远不够的,蔡司的水很深,越往后越深入,就只能付出巨额的代价
2.蔡司Distagon 35/1.4

 

玩家A(casinoking):

关于135单反的35mm f/1.4镜头,很多资深摄影用家一致认定Leica Summilux-R 35/1.4、Carl Zeiss T* Distagon 35/1.4、Canon EF 35/1.4L USM为世间三大顶级镜头,其特点是:R35/1.4以高分辨率著称、D35/1.4以完美焦外闻名、而EF35/1.4L以AF镜头及优良成像扬名。

俺求这枚顶级镜头足足用了八个月时间(MMJ),而求到第二枚AEG也花了近五个月,这二枚的成色很新很新,除卡口处能见上过机身痕迹,外观镜片与新品无异。本想一枚收藏一枚用,但架不住好友的劝说,把MMJ让与了他。

Distagon 35/1.4不愧为顶级镜头,第一片玻璃平得如镜面,这是蔡司YC镜中唯一一枚内含非球面镜片和浮动镜组的镜头,也是蔡司首次将非球面镜片应用于摄影镜头的尝试,结果大获成功,奠定了这枚镜头的顶尖地位。

Distagon 35/1.4在设计上完美地兼顾了分辨率与反差的平衡,全开光圈就有良好的分辨率,焦外成像极其柔美,即便收小光圈,焦外依然柔和。丰富的层次,饱和的色彩,浓郁的影调,你可以把最好的形容词用在她身上。用过这支镜头的色友,如不考虑自动对焦,相信不会再摸EF35/1.4L的。

Distagon 35/1.4的最早期产品(如俺这枚586****的AEG)与后期产品风格迥异,俺曾仔细比较过,AEG的分辨率更高,边缘成像更好些,影调也更浓郁,解像的层次极其丰富、浓烈,带有一种强烈的怀旧色彩;而MMJ则表现出反差更大,通透度略高,分辨率稍低与焦外稍硬的特点。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估计是那片非球面镜片使然,据说最早期AEG的那片非球面镜片是手工精密研磨制作,而后期的则是玻璃模铸精加工规模生产。实拍中也能明显感到成像风格的区别(呵呵,欢迎拥有MMJ镜的色友与俺这枚586****作PK印证),俺喜欢这种浓烈怀旧风格,所以肯把日产D35/1.4 MMJ出让,这也是俺钟情于Made in Germany的蔡司的原因。

对于D35/1.4,能找到最早58*****的AEG最好,而MMG则是最后期的德产镜头,集浓郁与通透于一身,非常不错,但产量很少,比较难找价钱很贵,这两类如不好找,寻常的AEG或MMJ也非常不错。
3.蔡司Planar 85/1.4 AEG

 

镜头简介、规格以及购买咨询,点击图片进入

玩家A(casinoking):

这是俺接触的第一只蔡司镜头,全开光圈的结像很实,并不像有人反映的那样发虚。俺估计是焦点没对到吧,不妨拍一斜面看看焦点成像。

关于P85/1.4的品质,存在“蓝玉”一说,据说是镜片中含有微量的镧系过渡元素,综合T*镀膜的影响,从特定的角度能看到泛出幽幽的蓝光,同时这类过渡元素有助于改善像差,能够拍出超越普通P85/1.4镜头的成像质量,直逼人像镜王中王Planar 85/1.2纪念版。虽说有点夸张,但也说明“蓝玉”P85/1.4在蔡味心目中的地位。“蓝玉”隐藏在58-60打头的镜头中,俺起初也不了解,后来无意中发现俺的P85正在这个号段,便对着日光灯各个角度察看,果真有幽幽蓝光出现,结合这枚镜头f1.4和f2的表现,很可能也是一枚“蓝玉”镜头,呵呵。俺用这枚P85/1.4和佳能EF85/1.2L、蔡司P85/1.2纪念版测过,近拍分辨率在各档光圈均差别不大。

关于普通P85/1.4的表现,有妖镜一说,大光圈下的各档表现迥异,f1.4柔柔的软软的,类似柔焦镜头的特点,拍MM很讨好,f2柔中带锐,f2.8起成像很锐,f5.6则有刀削般锐利。全开光圈下的焦外略带二线性,背景近且杂乱时焦外感觉不佳,收小光圈时焦外柔也很美,分辨率高,色调浓郁厚实,直迫EF85/1.2L(俺觉得佳能85L具有很厚实的影调,德派风格),暖暖的调子,相当不错的人像镜,性价比很高,其成像风格更可作一镜多用。
4.蔡司Distagon 28/2

 

镜头简介、规格以及购买咨询,点击图片进入

 

玩家A(casinoking):

普遍认为,蔡司三枚f1.4镜头的全开光圈都有成像偏软的缺点,这显然与市场定位有一定关系,毕竟P50/1.4、P85/1.4属大众化镜头,价格比较亲和,目的是让摄影人感受蔡司镜头的魅力。

体验蔡司的更多精妙,单靠三枚f1.4或一批廉价f2.8镜头还远远不够,进一步发烧时,蔡司的四枚f2镜头是绝不能放过的。蔡司的f2镜头款款都凝聚精华精心设计,成本高昂产量稀少,价格不菲,属于蔡司顶级专业镜头,而D28与P135更是很早就停产,极富传奇色彩。收藏f2镜头,不仅仅是荣耀,而且还能品味蔡司的神奇之处。

还是先从Distagon 28/2谈起。这枚镜头外观更像中焦镜头,分量不轻,全开光圈已有不俗的表现;D28/2的神奇之处是低反差光线下拥有极高的解析力,能轻松把眼睛都不容易分清的细节层次分辨出来,清晨黄昏或者阴霾天气,D28/2的表现力非凡。

总是赞美Distagon 25/2.8的暗部表现力,但D28/2更强,更能突显“黑中有黑白中有白”的再现能力。与D35/1.4相比,D28/2的边缘成像更好,只是焦外略显硬些,二镜风格可作互补。D28/2的成像锐利,色彩浓郁,暗部层次过渡再现极为丰富,即便在大光比下,亮部与暗部都交代得很好。
5.蔡司Planar 100/2

 

玩家A(casinoking):

玩过徕卡R镜的人,总会赞叹徕卡镜头各档光圈下的一致性成像优秀表现。其实蔡司的Planar 100/2也是具有这种优秀表现的镜头。

这枚人像镜头改善了P85/1.4全开光圈偏软的问题,全开光圈就拥有突出的表现,呈高分辨率高反差的特点,如果拍MM,必须注意掩饰好脸上的瑕疵。P100/2属偏离蔡司特点的镜头,影调整体趋淡,清丽之中保持几分浓郁,焦外成像略有些硬朗。俺玩过几枚徕卡镜头,感觉P100/2有些接近徕卡的风格
6.蔡司Planar 135/2

 

玩家A(casinoking):

仅仅五片玻璃就构成了最长焦距的Planar双高斯改良光学结构,显示了蔡司精密准确的镜头装配调校工艺。对照Sonnar结构,P135/2更为接近这种结构,因而成像带有Sonnar的特点。这枚镜头的一些镜片玻璃不再存世,更为P135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P135/2是一枚很特别的镜头,兼有Planar与Sonnar的成像风格。全开光圈的表现很接近Sonnar 180/2.8,柔中带锐,暖暖柔柔的,梦幻般的焦外,极适合拍漂亮MM;收小一档后便类似P100/2的特点,成像锐利,更漂亮的焦外成像。P135/2的发色华贵,恰到好处的黄调彰显贵族般色彩,焦外柔美,层次丰富,分辨率很高。蔡司的中焦镜头极少作APO设计,P135的边缘成像也存在一些色散。

影印自然,感悟人生,记录现实,思考未来。

回复引用管理

 


基本分:3730
登录次数:120
发文章数:287
注册时间:2010-5-14 16:10:13
用户组:普通会员

sentanyone
超高级会员

第1楼发表于:2009-7-13 17:51:11查看资料站内短信123.115.252.243收藏本贴

7.蔡司 Distagon 21/2.8

 

镜头简介、规格以及购买咨询,点击图片进入

玩家A(casinoking):

蔡司的Contax YC口有很多f2.8定焦镜头,大部分的价格平易近人,但成像质量却一点也不含糊,譬如Distagon 28/2.8、Tessar 45/2.8、Sonnar 135/2.8等,蔡司这点算是厚道,能让你花上不多的钱也可享受很高的成像品质。

在蔡司f2.8群体中,也有几枚久负盛名、炉火纯青的顶级镜头,俺也将其收至麾下......

蔡司的广角镜头制作功夫独到,可谓鹤立鸡群,举世无双,就连大名鼎鼎的广角造镜大师施奈德也只能望其项背。在21mm镜头(视场角90度左右,120相机则为35mm焦距)中,如G口的Biogon 21/2.8、YC口的Distagon 21/2.8、C645的Distagon 35/3.5均是绝对的王者。

蔡司Distagon 21/2.8,被誉为超广角之王,135单反超广镜头中无出其右,无论全开光圈的表现还是中央与边缘的成像,其优秀程度都令人吃惊。用过D21的,相信不会对135单反的其他广角镜头成像再有什么期待了。D21其实也是一枚准APO镜头,只不过没标在镜身。用在数码成像上,除极高的分辨率与优秀的反差表现外,对影响成像最为头疼的紫边问题也有非凡的控制能力。D21的近摄不错,影像通透,焦外略硬,德味略淡,比较典型日蔡风格。俺觉得D21在数码上的表现比在胶片上更加出色,尤其在全画幅数码机身,或许因为这一点,D21的二手价格比停产前狂涨二倍左右,目前成色佳的都要20K的高价。D21的唯一缺点是抗眩光能力稍差,尤其在强烈阳光射入画面时要留心,这点比不上B21,但82mm大口径的优点是渐晕(暗边)控制出色,这点比B21强上不少。
8.蔡司 Makro-Planar 100/2.8 AEG 微距

 

玩家A(casinoking):

这是一枚强悍的顶级100mm微距镜头,微距比率1:1,当年问世即令所有同焦段微距镜头为之俯首称臣。徕卡则以其为假想敌全力打造了APO级百微——Leica APO-Macro-Elmarit-R 100/2.8作抗衡,但微距比率仅止步于1:2。

蔡司MP100与徕卡R100雄居100mm微距镜头之巅,成像理想完美,不仅微距的解析力纤细毫发细致入微,而且人像拍摄也超凡卓绝妩媚多姿,实为人像微距珠连璧合之镜。二镜的细微差别体现在风格上,MP100侧重写意强调整体氛围,而R100侧重写实注重主体刻画。

蔡百微的最大特点是焦点处绵密无缝的过渡,演绎了极精彩丰富的层次再现,换句话说,就算没能把焦点对准,同样可以获得精彩不凡的图片。此外,AEG的蔡百微更是把色彩浓郁与细致发挥到极致,充分展示蔡司T*膜带来的空气感与立体感,当然,AEJ的蔡百微也非常强,仅仅德味稍弱些。
9.蔡司 S-Planar 60/2.8

 

玩家A(casinoking):

蔡司精心打造的又一支顶级微距镜头,硕大的镜身.10米以内成像罕有敌手,号称1:10影像之王,另一款60微距王者徕卡Macro-Elmarit-R 60/2.8无法与之匹敌。

S-Planar 60/2.8 AEG是德产,而Makro-Planar 60/2.8 AEJ与Makro-Planar 60/2.8C MMJ则是日产,带C的微距放大倍率仅1:2,显得小巧玲珑。

SP60的风格类似Makro-Planar 100/2.8,成像更为细腻自然很有质感,解析力强,在分辨率与反差之间更侧重于反差与锐度,焦外成像依然柔美,色彩与影调略为趋淡,层次过渡自然丰富,是翻拍与小品题材的强大利器,1:1微距时比MP100容易控制。
10.蔡司 Distagon 25/2.8 MMG

 

玩家A(casinoking):

蔡司的f2.8镜头中还有一些很值得把玩,而且相对便宜却很有特色,俺也没有放过。比如Distagon 25/2.8,焦段有点奇特,介乎24mm与28mm焦距之间,对角视场角约80度,这个视角更有张力但又不过份夸张,容易安排画面元素,人文、风光、小品等均能派上用场。

D25/2.8的中央区域拥有很高的分辨率,但延伸至边缘的分辨率下降很快,近拍更加明显,这也是常为用家报怨之处,俺起初也为此出掉AEG的D25。然而,这枚镜头却受到许多日本玩蔡司名家的大力推崇,几乎是必备的装备。有人问日本摄影名家赤诚耕一有关最值得推荐的蔡司镜头时,他给出了25/2.8,35/1.4,85/1.4的答案。

对于D25,俺一直耿耿于怀,忍不住淘回了一枚MMG的D25/2.8,一番把玩,感觉色彩非常出众,而且近拍的边缘分辨率有所改善,影像通透出色,黄调比AEG的D25淡了很多,而且不乏浓重德味,保持了AEG对暗部细节的出色解析力,让人品味了黑中有黑白中有白的德头风格。如善用大光圈近拍,能拍出很有立体感、空气感的片子。俺觉得选择D25以MMG(即最后期的德产MM镜)最理想。
11.蔡司 Tessar 45/2.8 100周年纪念版

 

玩家A(casinoking):

一百年前,卡尔蔡司天才的光学设计师鲁道夫博士(Dr. Paul Rudolph),结合当时Otto Schott最新研制高折射率的玻璃,在三片式柯克镜头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镜头——采用四片光学元件的非对称结构Tessar镜头。这枚镜头面世后,其卓越的高解像力受到广泛的关注,获得了“照相机的鹰眼”的美誉。Tessar在希腊语是Tessares——就是四的意思。

这枚镜头很小巧很轻便,价格也亲和(钛色的100周年纪念版要贵很多,而且滤镜口径是46mm而不是普通版的49mm),有人说,玩蔡司不能不玩这枚,俺也是受忽悠才进的,用的不多。有人喜欢拿来拍风光,特点是成像锐利反差很大。
12.蔡司 T* Sonnar 180/2.8 MMG

 

玩家A(casinoking):

蔡司T* Sonnar 180/2.8的设计源于1936年柏林奥运会面世的奥林匹克松纳镜头。与徕卡不同的是,蔡司中长焦镜头对使用低色散镜片极之吝惜,或者说蔡司制订的APO复消色散标准很高(不像佳能、尼康、适马、腾龙......等镜头这么稀松就标UD、ED、Apo、LD......)。只要看看,蔡司的135mm焦距以上中长焦望远镜头中,仅APO-Sonnar 200/2、Tele-ApoTessar 300/2.8二枚是APO复消色散镜头,就连使用了低色散镜片的Distagon 21/2.8超广王和Vario-Sonnar 100-300/4.5-5.6二枚也无法在蔡司的Apo榜上题名。

蔡司T* Sonnar 180/2.8有早期AEG胖胖镜及后期瘦身版的AEG、MMG、MMJ等多种版本。AEG版个体差异比较明显,MMJ是日产的,风格更为现代而德味少些,MMG是最后期的德产版本,保留德味的同时更为通透,保有量少,价钱最贵。总的反映,后期瘦身版在保持原有风格上还略为提高了分辨率。S180/2.8总体给人感觉是柔柔的软软的,色彩温馨,焦外特别迷人,而评论这枚镜头时总是褒贬不一,狂热者认为蔡司把这种柔和风格与完美焦外有机地结合取得良好平衡、其特点能充分表现了欧洲中世纪与古老德意志风格特点;指责的则不满其松松的、软软的、肉肉的成像,觉得反差不够锐度不足。

奥林匹克松纳的各款风格迥异,许多狂热的蔡迷为此反复进出,不厌其烦地进行对比以追求完美的S180镜。说实在,S180拍人像尤其是漂亮MM的效果的确非常棒。俺选择的是MMG的Sonnar 180/2.8。

影印自然,感悟人生,记录现实,思考未来。

回复引用管理

 


基本分:3730
登录次数:120
发文章数:287
注册时间:2010-5-14 16:10:13
用户组:普通会员

sentanyone
超高级会员

第2楼发表于:2009-7-13 17:54:13查看资料站内短信123.115.252.243收藏本贴

13.蔡司T* PC-Distagon 35/2.8 移轴

 

玩家A(casinoking):

这是蔡司唯一一支移轴镜头。据说蔡司还曾研制有PC-Apo-Distagon 25mm F3.5与一枚中焦移轴倾斜镜头,但均中途夭折胎死腹中,实在令人扼腕叹息。此外,SP100/4 Bellow也具备移轴倾斜功能,只是无法手持使用。

PC-D35/2.8真是不玩不知道,一玩吓一跳!这绝对是一支做工精湛的完美之镜。色彩表现自不必多言,典型的蔡司色彩而且纯正美丽,极为浓郁厚重,在分辨率与色散控制表现上更体现了蔡司广角设计的独门绝技。俺玩过的移轴镜头中,还找不到能与PC-D35比肩的广角移轴镜头,就算Schneider的移轴镜也无法相比。作正常拍摄时,根本不存在色散,而作最大移轴时,PC-D35的边缘色散只是相当轻微,如换成其他移轴镜,早就散得不成样了。更令人称道是在同样光线下,PC-D35能再现更多的亮部及暗部细节,达到黑中有黑白中有白的理想成像效果。或许有人会说,35mm镜头的视场角小,不适宜拍建筑,但移轴镜头的超大像场特点,PC-D35的复盖角与常规的24mm镜头基本等同,即是能拍出83度范围的图片,更主要是35mm焦距镜头再现的影像很接近人眼视觉效果,显得很自然,船头效应很弱,非常适合建筑摄影。

要玩通YC镜,这支PC-D35/2.8是不能少的,而且用过后,居然能忘掉诸如佳能、宾德、尼康等日产移轴镜头,因为PC Distagon 35/2.8的表现实在太出色了!
14.蔡司T* Planar 85/1.2

 

玩家A(casinoking):

谈起蔡司镜头,绝对少不了二支限量版的f1.2顶级镜头。

Planar 85/1.2有AEG的50年周年纪念版及MMG的60周年纪念版二枚,是蔡司为contax高级会员专门打造的顶级镜头,集合了蔡司最顶尖的造镜技术及最好玻璃材料与工艺,限量发售。

玩过佳能EF85/1.2L的都赞叹其超高品质的成像,然而与P85/1.2相比,仍有距离。尽管都被称为世上仅有的二支f1.2的人像镜王,但EF85/1.2L是靠AF扬名。俺比较过,EF85/1.2L的全开光圈吃光,实际通光量估计比f1.4略多一点,而P85/1.2就不会,这得益于77mm的口径。Planar 85/1.2的成像表现达到理想境界,无法用言词来形容表达,这是一支值得把玩一辈子的神镜。
15.蔡司T* Planar 55/1.2

 

玩家A(casinoking):

对于标准镜头,各厂家都有出产超高品质的顶级镜头,比如徕卡Noctilux 50/1.0、佳能EF50/1.0L、尼康Noct 58/1.2......等,而蔡司T* Planar 55/1.2 100周年纪念版,却被誉为标王之王,足见其超凡的表现。

16.蔡司T* ApoSonnar 200/2

 


玩家A(casinoking):

迷人的大眼睛,仿佛能把魂魄吸进去:
17.蔡司T* F-Distagon 16/2.8鱼眼镜头

 

玩家A(casinoking):

蔡司T* F-Distagon 16/2.8极为罕见,不仅成像难逢对手,价钱也非常牛,Contax停产时报价高达47万日元。

这支鱼眼镜头秉承蔡司广角一贯的优秀特点,全开光圈的表现已经非常突出,成像锐利,色彩浓郁,分辨率及紫边控制表现直迫超广角之王——Distagon 21/2.8。数字时代,鱼眼镜头不仅可以体验独特的180度的鱼眼变形效果,而且还可通过鱼眼 Capture NX(或其他校正软件)达到14、15mm超广角镜头极富冲击力的图片效果。

如推荐超广角,蔡司T* F-D16/2.8 T* D21/2.8堪称完美绝配的解决方案。
18.蔡司Mirotar 500/8折返镜头

 

玩家A(casinoking):

俺用过俄产500/8折反、佳能FD改EOS口500/8折反和尼康500/8折反,感觉蔡司T* Mirotar 500/8折反的表现最突出,精密细致的做工,优异的成像和蔡司浓郁色彩,称得上是500/8规格折反镜头之王。

 

影印自然,感悟人生,记录现实,思考未来。

回复引用管理

 


基本分:3730
登录次数:120
发文章数:287
注册时间:2010-5-14 16:10:13
用户组:普通会员

sentanyone
超高级会员

第3楼发表于:2009-7-13 17:57:00查看资料站内短信123.115.252.243收藏本贴

19.蔡司 Distagon 28/2.8

 

玩家A:

D28/2.8这是一个严重被低估了的镜头!

当我用过莱卡的28再用它(即使是胶片看幻灯对比),我忍不住惊呼:这个镜头真TMD太超值了!!!除了视角比25/2.8稍微小几度,在幻灯上看色彩也非常浓厚漂亮,镜头成像更是非常锐利,边角表现好于D25,但是不及D35/2.8(这个镜头又是一个非常超值的好头)。如果要吹毛求疵的话,D28的色彩虽然非常饱和,但是某些情况下反差略略比D25大一点(D25反差不太大),似乎某些情况下过渡上略逊。性价比最好的是D28/2.8!性价比最不好的无疑是28/2,25/2.8因为其焦段和特色,用户也很多,而且,它是蔡司超广里最便宜的了。

玩家B:

我买的成色近乎完美,价格也不是特贵的东西,所以放心玩了比较长时间,锐度高,色彩浓,全开光圈就很好用,鸡蛋里面挑骨头,这个镜头参数有点太完美,从性能到色彩都没有明显缺陷.....

20.蔡司Distagon 35/2.8

 

玩家A:

最近因緣際會入手Contax Carl Zeiss Distagon 35/2.8這隻鏡頭,但是沒有時間出去拍照 趁著前幾天去基隆廟口吃宵夜 拍了一張照片,發現這隻鏡頭的發色和反差表現 真的是非常的棒。

玩家B:

35毫米镜头有“第二标准镜”之称,于我来看,它反倒是第一标准镜,因为这是我最常用的镜头。约64度的视角,一机一镜行街时,相机就安装着这个镜头。Contax T* 35/2.8Distagon 是一支非常小巧和强劲的镜头,没有可挑剔的地方。Contax T* 35/1.4 Distagon问世之后,有“既生喻、何生亮”的感觉。幸好,两者价钱差距非常大,让我却步而不至于移情别恋。哈哈。

玩家C:
我买的是aeg版本,性价比很高的蔡司镜头,1600搞到,老版德国造,光圈一收缩由于叶片的位置叠加会焦外是“血滴子”形状,很好玩。色彩标准的蔡司色,蓝紫色系的光线处理很专业,上了蔡司的镜头以后,只要对好焦,一般的图缩下尺寸就可以,色彩和锐度本来就好得很,有些曝光问题的,调下曲线效果就出来了。
21.蔡司 Tessar T* 2.8/45

 

玩家A:

1997 購入, 最輕便的CZ鏡頭,也是我器材輕量化的第一選擇。Aria T45/2.8約莫550g,比RX機身還要輕上250g。由於光學設計的關係,在大光圈時銳利度不若其他鏡頭,但是在光線良好的條件下,則會讓人眼睛一亮。

玩家B:

蔡司终于顺应民意,再次推出了康泰时Y/C系Tessar45F2.8 这是一支颇具特色的镜头虽然它四角结像不佳、虽然它收缩光圈焦点漂移、虽然它影调层次不够丰富、虽然它色彩不够浓郁 ,但它拥有极强的线条刻画能力和极佳的空气通透感,拍出的照片给人印象深刻!

由于原本空气接触面就少,再加上多层镀膜技术,T45号称不会漏过最最细微的一丝光线. 到了2002年,天塞百年诞辰的时候,蔡司再次推出T45的百年纪念版选用钛金属材料,配以更为严格的玻璃选材和最新的镀膜技术,而价格几乎与普通版相当!看起来蔡司是把它当作送给执著的蔡司迷的礼物

不过,康泰时自己恐怕不会想到,留给它做这种厚道事的时日已经不多了(真是令人黯然神伤……)
22.蔡司 planar T* 1.7/50

 

玩家A:

蔡司镜中最廉价的一支,成像的风格和P55mmF1.2有些相似,是蔡司镜中的优等生之一。和他的兄长P50/1.4相比,除了在光圈小半档,最短对焦距离略长以外,几乎找不出任何缺点(做工可能塑料一些)。但是他绝对不是为了填补产品线而生产的“狗头”。因为对焦比P50/1.4容易而被广泛的好评。在色彩方面比他的兄长略微素雅一些。对于初心者来讲是最值得推荐的。毕竟“味道”这个东西是很难品位的.

玩家B:

解像力非常优秀,只要对焦准确,全开状态一样很优秀.镜头边缘成像收小光圈后有很大改善,F2.8成像无可挑剔.小巧,便于携带.1000块的蔡司T* 性价比高。

玩家C:

轻巧却又不失手感,配上遮光罩后逆光大有改善,从其锐利程度上来看,不能说是T*1.4的简化版,精确调焦之后锐利绝对胜过T1.4,色彩上稍有差异。
23.蔡司sonnar 85/2.8

 

玩家A:

昨天刚买了个德国本土制造contax MMG 85/2.8,还是84xxxx号段的,相当新,价格是2200整。放在佳能350d上,很小巧。镜头本身的分辨率的确不如同门日产D28/2.8高,但也相当高了。色彩在350d也体会不出来,感觉更柔美一些,由于是相当于135mm镜头的长度,感觉上好像比D28/2.8反差低一些,焦外说实话很满意我,由于从没用过长焦头,但我印象里,sonnar的结构本身焦外都异常优秀,包括C sonnar 50ZM。我个人对镜头结构不懂,但是始终觉得以焦外闻名的Planar 85/1.4和planar 135/2.0都有sonnar结构倾向,至少前组很像,后组只不过分开了,但是整体上sonnar栖息比较重可以讲是几乎没有眩光,即使是直接拍太阳。对焦行程很长,长的我都不适应了,对焦比D28/2.8显然要方便一些,标尺很长,很方便精确对焦,但是也发现在电脑上看,需要仔细对焦才行,不能糊弄,因为景深很浅。我感觉这要是P85/1.4,基本就没有景深了。随手拍了几个实验照,水平太低,大家将就看看吧,PS了一点,350d直出太丑。

玩家B:

论画质 S85/2.8肯定排在P85/1.4之后,但从实用角度来说,1.4的成功率应该很低,景深太浅,但对上了,应该是梦幻中的梦幻,我有P85/2.8的,F2.8基本能对上,而且小巧,和我的D35/2.8大一点点。
24.蔡司 Sonnar 100/3.5 AEJ

 

玩家A:

這是一支很少見的鏡頭,產量極少,據我所看到的,似乎只有AEJ版本.

七八年前不到10K購入,不過長久以來甚少使用,因為100mm的焦段高不成低不就,我用不太習慣。不過,這顆鏡頭的特色很像Sonnar 85/2.8與Sonnar 135/2.8,解像力是三者最高的,但光圈略小,可是重量不到300g.拍無限遠時比不上Planar,但近攝時的銳度和散景,倒是足以扮豬吃老虎.不過在CONTAX鏡群中,較沒自己的特色,所以一直都沒被注意,不過輕便的特點,去爬山時轉接APS-C的DSLR,160mm等效還不錯用說!

玩家B:

就我自己的經驗,S100會比S135好,S100/3.5大約縮光圈到f8無限遠會比較結實.不過,100mm的焦距,王者其實是VS100-300!!!APO般的素質,P100/2除了光圈大之外也很難贏過它.VS80-200其實用望遠端素質會較好(除了周邊失光有點嚴重)。

影印自然,感悟人生,记录现实,思考未来。

回复引用管理

 


基本分:3730
登录次数:120
发文章数:287
注册时间:2010-5-14 16:10:13
用户组:普通会员

sentanyone
超高级会员

第4楼发表于:2009-7-13 17:59:50查看资料站内短信123.115.252.243收藏本贴

25.蔡司 Makro-Planar 60/2.8C

 

玩家A:

S-Planar 60/2.8 AEG是德产,而Makro-Planar 60/2.8 AEJ与Makro-Planar 60/2.8C MMJ则是日产,带C的微距放大倍率仅1:2,显得小巧玲珑。

SP60的风格类似Makro-Planar 100/2.8,成像更为细腻自然很有质感,解析力强,在分辨率与反差之间更侧重于反差与锐度,焦外成像依然柔美,色彩与影调略为趋淡,层次过渡自然丰富,是翻拍与小品题材的强大利器,1:1微距时比MP100容易控制。

玩家B:

S-planar 自90年代开始改名为Makro-planar ,放大倍率均为1:1,之后还演化出“c”版,镜头结构不变,放大倍率变为1:2,镜头缩小一圈,便于携带。S-planar 60mm F2.8于1978-1989年之间生产,其间又细分为3代。第一代的镜桶结构里有一个消光作用的金属桶,在后期的S-planar里面这一结构都被省略掉了。S-planar 60/2.8曾被作为工业用镜头使用,在玩家的眼里,他被誉为2米内的王者,在这个范围内没有哪支镜头可以与之争锋。他的表现尤以1:1的时候为佳,解像度最高,变形几乎为零。其实S-planar 60/2.8在无限远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在无忌上我曾经转载过用这支头拍摄的星空图案,对彗星收差的补正近乎完美,在所有Y/C口蔡司镜头里完全可以算到4个手指里面!他的成像锐利,致密且带暖调,超越人的视觉,镜头中的魔鬼。
26.蔡司 Sonnar 135/2.8

 

玩家A:

穷人的劳斯莱斯搭配中的最后一支镜头是S135/2.8,平心而论,此镜除了价格便宜,最近对焦距离稍远外,几乎没有缺点。作为Sonnar镜头,S135焦外柔和,而焦内也足够锐利(大部分人觉得Sonnar不锐是因为受了关于S180流言的影响,其实Sonnar可以做到很锐,S135是一例,G系列的S90又是一例)。

玩家B:

CONTAX Sonnar 135/2.8人称美人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拍摄人物头像,让我们可以直视被摄者的眼睛。很好的中焦头,最大光圈成像足够锐利,最大光圈基本上就是就佳光圈,所有在产的135mm头中,只有EF135/2L在F2.8时超过此头。适合拍摄1.6米至约10米的对象,色彩饱和度高,bokeh不错。

加上近摄接圈, 微距拍摄效果很好。1.6-3米的对焦行程非常长,有利于精细对焦,手感一流。这是一只SONNAR结构的镜头, 优点是加接圈或皮腔有很好的成像, 因此最佳表现摄距与其它镜头不一样, 宜用于大头人像或自然(微距)摄影. 最大放大比率为1:8左右。
27.蔡司 Contax Distagon T* 15mm/3.5

 

玩家A:

Contax Distagon 15mm/3.5T* & Contax F-Distagon 16mm/2.8T*这两支镜头我都有,而且都价格不菲,
只是适用的场合少,因此长期躲在防朝箱中,这两支徳镜有着浓郁的蔡味,只是过于夸大的变形,并不适合平时使用,尤其是Distagon 15mm/3.5T*既重且大,除非有必要否则真是不想拿出来使用。

玩家B:

这颗镜头很罕见,不是因为他产量少....
而是因为要用到这样的超弩级的超广角镜的机会实在太低...
且稀少和其售价也有关系,此镜年初个人在日本以30万日币以上的价格购入新同品。目前新品的售价约台币15万以上,欧美国家甚至叫价6000美金左右。

这颗超广角镜的块头不小,握起来十分的有重量感...
第一片镜片十分巨大,看起来非常容易受伤的样子...
两旁有两个小小的遮光片,镜筒前无法装设任何滤镜及遮光罩,内建有UV、蓝、橘、黄四种滤镜。但如果松手落地,应该会哭出来吧

提到他的成像,每回带他出门都战战兢兢,毕竟这东西比我拥有的任何一只机丝都还贵重,所以他安居防潮箱里的机会多很多.....

以目前的结果来看,此镜的成像颜色饱和、质感非常棒,但边角成像略嫌松散,所营造的空间张力和透视感十分有趣,光从观景窗望出便令人震撼。

28.蔡司 Distagon T* 18mm/f4

 

玩家A:

就是说D18在收一档光圈的情况下不管中央还是边角解像都没得到改善;和中央解像变化规律一样,D18在F8时候边角成像突变,达到最佳水准;另外D18的成像衰退出现得更早一些,F16就开始出现轻微衰退。当然,在F8-11光圈拍摄风景,D18水准非常的高,和R19ii、ZF21相当,但D18具有更广阔的视角。

所以偶还是要补上一句话:“如果你觉得D18有辱蔡司大名,那么非常抱歉,你没有用好它。当然,如果你了解了D18,你也会忍不住去使用它,风景拍摄毫无疑问D18是超广高性价比之选,它的变形控制可要好于ZF21。

玩家B:

Contax 18mm F4是劣者十年前买的第一颗蔡司广角镜头. 本镜重量为350g,算是比较轻的.Contax 15mm F3.5就重达815g.虽然不是以锐利著称, 表现尚可. 成像很有老蔡司的味道 ,但是光圈太小以及周边失光明显 ,容易产
生暗角. 而且没有像16mm鱼眼镜头和15mm超广角的内藏式滤镜 .70mm的特殊口径要使用专用的70/86的RING 配合86mm L39(UV)MC的超薄保护镜才比较不会产生暗角. 最好此保护镜外使用K-84的金属盖比较安全,所以当D21mm F2.8问世后, 就比较少人使用此镜了。
29.蔡司 Contax Tele-Tessar 300mm F4

 

玩家A:

300/4全开偏软,需收光圈f/5.6~8 才会有较锐利影像,与N70-300mm的300端的解析两者差别不大, 300定焦镜散景及立体感及层次较优加上1.4倍增距镜后的表现表现较2倍镜优秀 影像解晰还不错...Leica 250mm F4 分辨率优于contax 300mm F4。

玩家B:

用contax的同好都认为contax zeiss 300mm f/4是狗头,而转用100~300mm ,其实它并不差 ,只要把Hood加长,它的威力就会呈现,它比100~300mm 的层次,散景和立体感优秀很多....

玩家C:

Tele-Tessar 300/4是Y/C镜头群中除APO长镜外唯一有脚架环的镜头,其特点是通透,反差高,色彩漂亮,非常适合玩增距(Mutar I/II/III),像质的损失较少。
玩这枚镜头最好架在三角架,高光比的地方要注意对焦准确,否则会有显着紫边,要尽量把主体放在中央部位可减少紫边。

TT300/4的MTF曲线尽管很平庸,但那是无限远和低分辨率的数据,不可全信。俺觉得,不到2K的TT300/4属性价比很高的镜头,很值得把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蔡司contax系列29支镜头玩家心得(一)
Carl Zeiss 不朽的经典 (最完整的蔡司历史)
“德味”的诱惑--【康泰时】铭镜
蔡司主义
卡尔蔡司T* contax系列镜头30支,玩家心得 (镜头照、样片、规格、参考价格)
蔡司contax系列29支镜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