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家解密中国最神秘的一个族群(组图)

美丽的喀纳斯日出,博主手机所拍

在中国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脉中,镶嵌着“神的眼睛”——喀纳斯湖;在美丽的喀纳斯湖畔,居住着一个神秘的族群。他们勇敢强悍、精骑术、善滑雪、能歌善舞。他们的村落里散布着原木垒起的木屋,行走着自由的牧群。他们,是传奇的图瓦人。

图瓦人家

图瓦人原本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近年来,随着对喀纳斯旅游的开发,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图瓦村落。通过家访,人们开始了解图瓦人,了解他们的历史和文化。

博主身后就是图瓦人家

中国只有两千多图瓦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喀纳斯村、禾木乡和白哈巴村,其中,喀纳斯村是人口最多的,有894位。按照民族划分,图瓦人属于蒙古族的一个古老的支系,但与蒙古族不同的是,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关于图瓦人是怎样来到新疆这片美丽的土地则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500年前他们从西伯利亚迁徙过来,也有人说400年前他们从蒙古迁徙过来,但是被大多数人比较认可的说法是,他们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大汗西征的时候带来一群士兵在喀纳斯湖边驻守,后来就留在了这里,成为了今天的图瓦人。

图瓦人大多会吹苏尔

图瓦人热情好客,我们进屋落座不久,女主人就请来了曾经参加中央电视台第十三届青歌赛的选手巴图巴依尔·阿尔赞为我们演唱,小伙子还专门为我们表演了图瓦人特有的乐器——苏尔,这是用当地产的芦苇管作的,一尺多长,有三个音孔。制作工艺简单,但吹奏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运用丹田之气,靠牙齿和嘴唇的振动发出声音。对于图瓦人来说,“苏尔”是图瓦人和大自然交流的一种手段。

图瓦人爱喝酒,保留着传统的奶酒制作方法。利用蒸馏法制成的奶酒,度数一般在八九度,看起来透明如水,入口带着淡淡的膻味,有驱寒暖胃的功效。在走访过程中,路过一户人家恰巧在制作奶酒,我们也有幸看到奶酒的整个制作过程。听女主人阿丽说,她每星期一般会烧两锅奶酒,一锅奶一般可以出六七公斤奶酒,一公斤奶酒能卖四五十块钱。平时她都在景区湖边摆摊,因此也学会了说汉语,但她的两个孩子不仅能说图瓦语、蒙语、汉语,还会说英语、哈萨克语。通过阿丽的介绍,我大致了解了奶酒的制作步骤:先将挤出的鲜牛奶发酵一两天,后用大锅熬煮,后放上制酒工具,在上面放上铁锅,然后煮十几分钟待奶烧开后,在铁锅倒入凉水,不一会儿便见奶酒流出。制酒过程中有个讲究,出酒的木槽一定要面向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出一锅酒大概需要两三个小时,上面铁锅里始终要保持是凉水,温了则要换掉。出完酒后,留在锅里的奶则被晾晒制成奶疙瘩。

女主人正在加工奶酒

这个就是做奶酒的工具,这是一棵杨树掏空的木头              

酒具必须面朝东方,让酒伴着日出,表明一种向望

鲜羊奶经过两天发酵,通过柴火加热

用三个石头固定出掏空的木头

这个就是做奶酒的工具,这是一棵杨树掏空的木头。上面的小锅叫冷水锅,下面的大锅叫酸奶锅。炼完酥油之后酸奶就放到这个大锅里开始烧,烧开后蒸汽通过木筒到达上面的冷水锅,冷热交替形成蒸馏水,一滴一滴通过这个木筒往外流,外面用一个木桶接这个蒸馏水,这就是奶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喀纳斯湖畔图瓦村
古老神秘的图瓦人
【最美的时光】八月到喀纳斯去看景
深入白哈巴,探寻中国最后的图瓦人
禾木:图瓦人的“home”
中华五千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