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谈《老子》第一章“无名”“有名”断句



〖如影注〗本贴是我前些日在漏尽阁社区“谈玄论道”论坛,与网友们就《老子》第一章断句等话题参与的讨论,论坛原有两贴,今分别归纳整理,以“正贴”、“续贴”之名列出。蓝体字为我所复文字,绿体字是引用,红体是重点。(2017-6-25



再谈《老子》第一章“无名”“有名”断句

 

一.引子

 

一二三:发表于 2017-6-8 14:12:02

如影道友是修无为法门的吧?

如影:发表于 2017-6-923:01:02

是。我因先悟后修,走的便是文始派的顿修一路。

问“一二三”道兄好,记得我初来漏阁,就是在道兄的一篇关于文始的贴子里发言,距今一晃已七八年过去了,昔时言论,仿如昨日……

七八年的时光,不可谓不长,也不可谓不短,常曰物是人非,所谓人非,也就是人变了的意思。我嘛,也有所变化,比如现在不再跟人争辩了,当然更多的还是不变,比如那一颗不变的初心。

与道兄再次相会,也没什么礼物,就把自家的一篇旧东西,一点心得(全在括号中),相赠与汝,同参共勉。

道可道,非常道。(常道者,有欲也。)名可名,非常名。(常名者,亦有欲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常无欲也,以观其妙;常有欲也,以观其所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注:此段摘自旧文《<老子>第一章校读》)

 

二.正贴

 

一二三:发表于2017-6-1415:53:22

马王堆出土版本,第四十五章:

观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

悬崖勒马:发表于2017-6-1507:42:40

我先挑毛病,你确认这是马王堆版四十五章?而且关于这一段,我看到的是这个版本的: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你把“常无,欲以观其妙”,断句为“常无欲,以观其妙”?你以为同出而异名的此两者是什么?就是有和无啊,一个名天地之始,一个名万物之母。难不成你以为是有欲和无欲同出而异名?

有和无,异名而同出,同谓之玄。玄之又玄,就是在有和无之间鼓捣,此众妙之门也!你以为是在有欲和无欲之间鼓捣?

如影:发表于 2017-6-1507:50:27 

小心!你的书架可能潜伏着一本假《老子》

原创 2017-05-02 傅佩荣 佩荣国学馆)

我看书有洁癖,市面上很多注释《老子》的书籍,翻开第一章,如果第一章是用这样的断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我便不会再接着看下去。

很多研究者读《老子》用这样的断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意即“无”代表天地的开始,“有”代表万物的母体;也就是“无”与“有”分别造成天地与万物。

这种断句的始作俑者是王安石。

王安石声称:古人都错了,“无”和“有”是独立的,不需要和“名”放在一起。

一句话告诉你王安石错在哪里

王安石把“无”与“有”当做专有名词。

但《老子》中,不能以“无”、“有”为专门术语,理由有二:

第一,“无”、“有”是相互对立的概念。

《老子》第二章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老子》第十一章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两句都在说明二者是相互对立的。

既然相互对立,就不能相互承启。因此不能把“无”置于前,把“有”置于后,二者不可分割。

王安石是宋朝人。典籍注疏自汉代开始,中间经过魏晋玄学洗礼,到宋朝时又和道家部分糅合,难免说得很玄、很抽象。但是,在春秋战国时代或更早的人,都不曾这样断句。

读哲学的人很喜欢讲“无”和“有”,讲得玄之又玄,似乎别人听不懂,就成功了。我们并不能因为王安石注释的《老子》比较有哲学玄想的味道,就认为是值得参考。

第二,“无”和“有”指代“无形”与“有形”。

《老子》全文中,“无”、“有”先后承启的只有一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

根据王弼的注解,这里的“有”、“无”是指“有形”、“无形”。天下万物生于有形,有形再生于无形;也可以解释为“有名”、“无名”,天下万物生于有名,有名再生于无名。

无形之物不是不存在,只是对人来说“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所以说它是无形而已。

如果按照王安石的版本,单谈“无”、“有”,“有生于无”的另一种说法就是“由无生有”,但“无”就是什么都没有,怎么可能生出“有”?如果赞成“无”能生“有”,反而使自己陷入困惑,“道”从“无”变“有”了,老子恐怕要掀棺材板了。

所以,王安石的版本很难自圆其说。

不论是王弼本还是帛书本,断句都是“无名”与“有名”,而不是王安石的“无”与“有”。

王弼版老子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帛书本老子注: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帛书甲本不避汉高祖刘邦名讳,完成应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前。

何为“无名”与“有名”?

“无名”与“有名”是针对人的认识作用及过程而言。

“无名”即人的认识还没有运作,代表万物的起源,是思想无法企及的阶段;万物的起源是名称出现以前,因为一有名称就可以了解了。

“有名”代表万物的母体,有母必有子,“有名”,万物就出现了。“有名”代表有名称,于是就可以说这是山、这是河、这是天、这是地。

有母必有子,思想由此领悟万物如何配合名称一一呈现。

举个简单的例子,小时候读书,一定要靠老师先说名称,才能界定对象。比如小朋友去动物园,看到一只很奇怪的动物,等到老师说那是老虎,才知道长这个样子的动物就叫老虎。“老虎”这个名称就跟着实际的“东西”一起出现,此谓“有名,万物之母”。

人的思想开始运作的时候,有名称出现,“东西”才能具体地出现,这就是“有名,万物之母”,这个描述对于认识事物是很有用的。

我们在依据最新出土的资料修订《老子》通行本的同时,还是要把焦点置于老子学说的阐释上。

在探讨老子学说时,会发现材料最多的是历代的注解与引申。从最早的庄子、韩非等人,经过河上公、王弼,甚至唐玄宗这位帝王,以及宋朝的王安石、苏辙、朱熹等人,无不发表心得,增益老学。

《老子》似乎是一面镜子,人们总能藉它照见自己的长相,而未必说得清楚它原来的用意是什么。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者,他所谓的“道”,是指“真实”,更确切的是“究竟真实”,亦即要将人生依托在永恒不变的基础上,再由此观照人间,安排适当的言行方式。他在儒家之外,另外开辟了一条路,并且是更为宽广的路。奈何天下人却难以体认他的美意。

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第七十章)我们不妨欣然接受此邀请与挑战,一起认真研读《老子》。

悬崖勒马:发表于2017-6-15 08:20:19

有,有象也,无,无象也,又都不只是这个意思。恍惚之中寻有象,杳冥之中觅真精。

悬崖勒马:发表于2017-6-1509:28:06

(回如影)算了,我先明确的问你:这是你转过来的文章,那你自己是否赞同文章中的观点?你认为“无名”、“有名”的断句是对的,还是“无”、“有”的断句是对的?

打人就要打脸,打脸伤自尊呢。

如影:发表于2017-6-15 11:57:24

“打人就要打脸,打脸伤自尊呢。”

先答复你最后一句话。我并不认为探讨问题就是谁打谁脸、谁对谁错的事情,除非你不认为这是探讨,或者认为探讨就是在争个谁对谁错、谁打谁脸,那么你可以不必阅读我的下文。

我以为,一个良好的探讨心态应是开放和包容的,我也愿意以此心态和各位道友进行探讨——深入而细致的探索与讨论。为什么需要开放和包容?因为许多问题本就不是一个谁对谁错的事,因为许多问题的答案并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姑且不论这些并不存在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领域,即便是存在着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领域,那么在开始的探讨中,不抱持已有的一定之见,以一种清空的心态,倾听别的各种意见,并试图理解别的各种意见之背后的合理处,也是可取的。我想这才是“开放”的应有之义。至于包容,当你倾听了别的各种意见,有些甚至是互相矛盾对立的意见后,你自己会有所选择。基于各人的具体情况,每个人的选择会不同。我选择了此见,但切莫以为我就执于此见,事实上我对于选择和持有彼见的同仁仍抱有尊重,甚至赞同,即赞同他的选择,只不过我是我而他是他,使得我们各自有别地选择彼此之一见。

为什么不执于一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在不断深入而又细致的探讨过程中,最后得到的也只是一个“相对”的对,而不是绝对的“对”。所谓的“错”,也只是指,相比较后来的深入和细致而凸显出来的先前的“薄浅”和“粗疏”。

一个不执于一见的人,也就是一个正见的人,觉悟的人。庄子《寓言》曰:“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翻译过来就是:说可以是有缘由的,说不可以也是有缘由的;说对是有缘由的,说不对也是有缘由的。怎么是对?对有对的道理。怎么是不对?不对有不对的道理。怎么是可以?可以是可以的道理。怎么是不可以?不可以有不可以的道理。事物本来就有应当认为对的道理,事物本来就有应当认为可以的道理。事物没有不能认为对的,事物没有不能认为可以的。如果不是不执于定见的话经常新出,和自然变化相符合,还有什么话可以长久流传呢?

好了,讲了这么多,是不是离题了呢?

“算了,我先明确的问你:这是你转过来的文章,那你自己是否赞同文章中的观点?你认为‘无名’、‘有名’的断句是对的,还是‘无’、‘有’的断句是对的?”

这是傅佩荣教授的文章,前阵在微信上读到,现转来。傅教授的观点我并不完全赞同,他的观点分两部分,一是指出王安石错了,二是解释何为“无名”与“有名”,具体说来,我赞同他对“无名”与“有名”的解释,但对他批评王安石错的观点不完全赞同。

至于你问我“你认为‘无名’、‘有名’的断句是对的,还是‘无’、‘有’的断句是对的?”,当你读完上面大段的离题文字时,我反问一下:你看呢?

你不妨读读我写的文章《老子第一章校读》。由于文章里“常道者,有欲也”“常名者,亦有欲也”两句话(括号中的句)发自我的创见,为创见计,我选择的自然是“无名”与“有名”的断句。但我并不执于此见。此外,从文法上读,“无名”与“有名”的断句也更较恰当,因为若是“无”、“有”断句,大可以直接说“无,万物之始也;有,万物之母也”而不必再添“名”字。

如影:发表于2017-6-15 12:41:22

“你以为同出而异名的此两者是什么?就是有和无啊,一个名天地之始,一个名万物之母。难不成你以为是有欲和无欲同出而异名?”

此两者,究竟是哪两者?就让我们以开放和包容、不执于一见的心态,把所有的“此两者”罗列出来,看看(并试图理解)它们各种意见之背后的……

1)道、名

2)无、有

3)无名、有名

4)无欲、有欲

5)始,母

6)妙,

7)天地,万物

……

一二三:发表于2017-6-1620:59:00

有、无的断句是对的。

 

三.续贴

 

悬崖勒马:发表于2017-6-1514:49:29

钻窈冥&凝神入气穴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以描述,但是道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死物;如果要给它取名,是可以取名的,但没说就只能是这个名称了。

就把“无”,拿来象征天地之始的那东西,;把“有”,用来象征万物之母那东西。

这里为什么不直接说“无,天地之始;有,万物之母”呢?

因为第一句就说了“名可名,非恒名”,你给它取的名称,终非其本体,不可直接代替。

而且,对于常识公理,可以直接百度到类似“常识,普通知识。一般人所应具备且能了解的知识。如:「生活常识」。”而在对一个新的物体或者理论进行描述时,也会是“将之命名为...”的格式。

所以常体会“无”,可以感知到道的妙变;常体会“有”,可以觉察到道的轨迹、边界。

《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里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利”的理解,“利”在此处的意思是结构、基础,与“用”相对。很多人都不知“利”的含义,只知道“器用者空”:“我这个杯子的作用就是接水,如果不是中间是空的,就完全没用了”。这句话没错,但如果只是无脑推崇“无”,岂知如果没有外面的“有”,你从哪拿杯子去接水?所以,“有”和“无”同等重要。

所以《悟真篇》才感叹:始于有作人难见,及至无为众始知。但知无为为要妙,岂知有作是根基。——众人都只能看到它发挥用途的时候,而看不到它的基础。

“有”和“无”这两者,有不同的命名,却同出于道,我就把它们都称为“玄”,分为“玄1(有)”和“玄2(无)”吧。

《道德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道”这个东西,既是先天地生,又可以为天下母。无论是“无”这个“天地之始”,还是“有”这个“万物之母”,虽分异名为“无”和“有”,其实都出自于道。

在“玄(有)”和“玄(无)”之间互相感悟,才是众妙之门也。

《悟真篇》云:“恍惚之中寻有象,杳冥之内觅真精。有无从此自相入,未见如何想得成。”

所谓“钻杳冥”,其实是“钻窈冥”,窈冥之中自有精。而“钻窈冥”呢,又要“凝神入气穴”,即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之意,有无相抱,有无交相入。

《道德经》云:“孔德有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总结:

我为什么要怼如影呢?

如果是自己开个单章,发一篇别人的帖子,意思可能是让大家来看一下他的这些观点,评述一番;但在一二三的帖子里,你针对他的观点贴一篇文章上来,就是强势怼他呀。而且事后还能说“我也不是完全赞同文章内的观点,就是发过来让一二三看看不同的论述观点”,机智!(还真不是我妄自悱恻,他确实说“傅教授的观点我并不完全赞同,他的观点分两部分,一是指出王安石错了,二是解释何为“无名”与“有名”,具体说来,我赞同他对“无名”与“有名”的解释,但对他批评王安石错的观点不完全赞同。”~)

一千多字的作文,累死我了。

探索求真:发表于2017-6-1517:13:37

(回复悬崖勒马)我们可以把文字的力量概括为文章、语言、文明、理解等。但是很多东西无法用言语文字来叙述表达,所以古人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言语用文字来阐述有描述不清,还可能会扰乱别人对自己的理解。

你所说的是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认知,并不能真正的概括完全,怼如影也是这样同理,用如影的话说就是执于一见。

道这个东西一直在那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但我们每个人所得到看到的不尽相同,于是我们探讨,有了思想的碰撞,才有智慧的火花。

悬崖勒马:发表于2017-6-1517:16:37

“并不能真正的概括完全”,这没错。但如果说,断句怎么断还能有两种正确答案,我是绝对不赞同的。毕竟《道德经》这么长一篇,可不是老子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探索求真:发表于2017-6-1518:35:29

两种断句得出的结论不同,其实这是站队,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我们的教育非黑即白,可实际上很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可以有不同观点相互碰撞。不能跳出这种模式化思维,就不会有真正的成熟。

你这篇作文整得真心不错,花花绿绿的,好看。(如影注:悬崖勒马《钻窈冥&凝神入气穴》一贴在论坛发表时字体整得花花绿绿。)

可是君若执迷不悟,怎能悬崖勒马?

君不能审细察微言,难以承受我的学问。(如影注:此句引自隐芝先生。隐芝先生乃漏尽阁论坛上流传的仙道人物。有热心的网友整理隐芝语录编成文集。)

天逸子:发表于2017-6-1521:38:50

试试不断句。

如影: 发表于2017-6-17 04:16

“试试不断句。”人心总想着断句,因为人心惟危。

如影:发表于2017-6-17 04:12:21

“君不能审细察微言,难以承受我的学问。”此乃真句也。曾几何时,隐芝文章当我读到“审细察微言”此五字时,真是悠然心会。

“为什么不执于一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在不断深入而又细致的探讨过程中,最后得到的也只是一个‘相对’的对,而不是绝对的‘对’。所谓的‘错’,也只是指,相比较后来的深入和细致而凸显出来的先前的‘薄浅’和‘粗疏’。”

儒家治学有16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一个好的学问家,求索的是惟微道心,于细微处见功夫,在愈细愈微处显露见识。为什么好学问求索的是细微而不是所谓的“正确”?因为接受者的程度不同,按修炼的话讲,也就是根器不同。

一个好的说话者也是如此,他提供的是愈细愈微的材料,提供各种各样的选项,告诉你每个选项的结果,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每个结果之间的细微异同,然后由读者你来取舍,选择你的立场与见解。当然说者其实也有立场与见解,当需要他做出选择的时候。但是,在他面对各种读者时,他尽可能地不执一见,因为他知道最终的“正见”其实只存在于每个读者心底,因读者的根器不同其“正见”也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心惟危。这里的危字,倾侧之义,俗解为危险。危,人在厓上,高、陡之形,为倾侧象,故而危。人心总是追求倾侧、偏向的意见,以为这是在求“正”,其实偏也、不正也。

道心惟微,微到极处,便是无漏。当你达到无漏的功夫,你即使不持一见,也已尽得正见。但好的学问家,即使达到了无漏的细微功夫,仍不说这是“正”,而只说是“大”。所谓微言大义,而不说微言“正”义。为什么“正”反不如“大”?因为你一正,就显其偏,倒不如大,而显其小。故治学从小处、细微处下手,以得其“大”也。大者,道也。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史书。一部《春秋》,不称史而称经,何也?微言大义之故。反观《史记》以下,24部正史,愈往后,“正”见愈多,却离“经”愈远也。因为正史“正”见,偏见也就显现,小人窜改历史也就容易了(如《魏书》)。君子治史,道心惟微,然后于微言处显大义。至此小人束手,为何?因为小人改“正”易,察微难。小人不能“审细察微言”,小人只知晓有“正”,而不知有“大”义,而这正是小人之本性决定了的。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所惧何来?所惧者正是此“春秋大义”。而春秋大义,就藏在了那微言处处。

再回到《道德经》第一章,如何断句?最好的断句,就是无漏句,也就是不断句。因为惟有(即使)作者不断句,读者心底方能(还是)有断句。原因无他?作者无别(执),读者有别(执)也。

探索求真:发表于2017-6-1716:29:07

原来抛砖真的可以引玉。看完你的回复,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有人求索三十年,所得不过伤痕累累而已。

悬崖勒马:发表于2017-6-1719:31:37

“再回到《道德经》第一章,如何断句?最好的断句,就是无漏句,也就是不断句。因为惟有(即使)作者不断句,读者心底方能(还是)有断句。原因无他?作者无别(执),读者有别(执)也。”

看如影这句话,他的意思是“《道德经》是老子写出来和读者探讨的”,然而实际上,老子写出这段话就是传道,指导后学的,差距太大,不需要探讨。

嗯,老子说出这段话不是来探讨的,是来指导的。

探索求真:发表于2017-6-1721:02:28

“所谓微言大义,而不说微言‘正’义。为什么‘正’反不如‘大’?因为你一正,就显其偏,倒不如大,而显其小。故治学从小处、细微处下手,以得其‘大’也。大者,道也。”

我喜欢这一段。

“一个好的学问家,求索的是惟微道心,于细微处见功夫,在愈细愈微处显露见识。为什么好学问求索的是细微而不是所谓的‘正确’?因为接受者的程度不同,按修炼的话讲,也就是根器不同。

“一个好的说话者也是如此,他提供的是愈细愈微的材料,提供各种各样的选项,告诉你每个选项的结果,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每个结果之间的细微异同,然后由读者你来取舍,选择你的立场与见解。当然说者其实也有立场与见解,当需要他做出选择的时候。但是,在他面对各种读者时,他尽可能地不执一见,因为他知道最终的“正见”其实只存在于每个读者心底,因读者的根器不同其‘正见’也不同。”

套用到修炼中,就是根器不同,各自选择不同见解与立场,“正见”不同,那当然结果不一样。其实我们该回头看看各自得到的。

如影:发表于 2017-6-1806:04

再谈《老子》第一章无名有名断句

现在我们知道,《老子》有通行本、帛书本、竹简本等,学术界一般认为帛书本是最接近老子原著的版本。

关于第一章第二句如何断句的问题,历来存有两种句读,一种是在“无”、“有”下断句,一种在“无名”、“有名”下断句。但自帛书本一出,我们知道断句其实应当是在“无名”、“有名”之后了。帛书本第二句是:“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断句后读成:“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从语法上看,这也是最自然的读法。

但有一些读者,原先接受“有”、“无”断句的读者,在思维上由于惯性使然,仍转不过这个弯来。他们接受帛书本《老子》,但却不能接受“有名”、“无名”断句,而仍坚持“有”、“无”断句的读法。于是句读就成了这样:“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句子不能说不通,句意也顺,但是就成了“……,名……也”这样的句式,其实已无必要,既然句尾有了“也”字作结,句前就没必要再添“名”字,你可以使用“……,……也”的句式,或者“……,名……”的句式,但同时既“也”又“名”,就显得多此一举了。

究其“无”、“有”断句,宋儒王安石是这种句读的始作俑者,台湾傅佩荣教授因此批评王安石“错了”(见《小心!你的书架可能潜伏着一本假《老子》一文),但我却要说傅教授对王安石的批评是错了,至少他的批评已是一种苛求,故我不能完全赞同。理由如下:

1.从王安石这一介大儒所引用的《老子》版本,可见是通行本(王弼本),那么《老子》第一章第二句就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时候“无名”、“有名”和“无”、“有”两种断句,都行得通,言之有顺,特别是句尾少了帛书本的“也”字,你断成“无”、“有”,读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语法上读得通。

2.王安石大儒是这种句读的始作俑者,所谓始作俑者,就是指第一发明者。我们知道,语言说话的意义不仅仅指语言本身,也包括语境,即说话者的情境。设想一下,在王安石之前,大家都是以“无名”、“有名”断句的读法,千百年来大家都是这样子去读。然后某一天,或者某一夜,王大儒手捧《老子》,仍像往常一样翻阅,口中还不时地诵读,忽然灵光一闪,在诵读中,他竟读成了破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然后一时怔在了那儿,然后……再然后,作为后人的我们,现在便看见了,王安石发明了这种句读,成为始作俑者。王安石使用了“无”、“有”这样的断句,关键是这样的断句,不仅自圆其说,还别开了另一番境界。相信王在那一刻,是欣喜如狂的,当时手足舞之蹈之,也不为过。王因此声称“古人都错了”,他当得起这个资格声称。原因无他,他是“第一个”之故,即始作俑者也。

197312月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帛书本《老子》,199310月湖北荆门市郭店村郭店一号楚墓发掘出竹简本《老子》,至此加上通行本《老子》,我们得以窥见《老子》各版本的全貌,对各版本的《老子》得以进行比较。

好古的我们,常常会羡慕前人,因为他们比今人更接近古人,但作为后人的我们,其实是更幸福的,因为后人总是比前人拥有更多的时间长度,从而站在了历史的高度,一览无遗地纵观前人的他们,指指点点,批评批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本《德道经》校正今本《道德经》,下篇《道经》第一章
《德道经》怎么就变成了《道德经》?发生误差的原因何在?
《老子》第一章新解
不调整《道德经》第一章的理解方向,就别想领悟《老子》的真相
【第一章】无欲,有欲:有欲望未必是坏事
《老子》通行本与帛书本对照注解(一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