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年的秋收

对于七零后的农村孩子来说,秋收的记忆有生产队大集体时期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两个阶段。

生产队时期,种的最多的是花生和地瓜,花生除有限的保证社员生活油料外,主要为了交公粮换回工分钱,年底好给社员开支。

地瓜分芽瓜和蔓瓜。芽瓜是清明节前后在火炕或塑料棚中用地瓜发芽,然后拔下芽子栽到地里,芽瓜因为比蔓瓜栽得早,因此收获也早。蔓瓜是春天时先寻一块地,把整个地瓜栽进垄中,这叫母瓜,待长出瓜蔓后,剪下一截截蔓儿进行栽植,有时也从长势茂盛的芽瓜的蔓上剪,不过种植时节要稍晚些。

因为玉米、花生、地瓜都不是同时成熟,因此秋收相对于麦收就不是那么紧张,但秋收的时间太长,好像从入秋一直到入冬,一直在忙秋,人就拖拉的很疲累,对每个农民来说,秋收都是要褪几层皮的。

最先收获的是春玉米,掰棒子,砍秸子,统统运到场院上,脱粒,晒干,扬场,称重,然后由生产队的会计根据各家人口分给各户,秸杆儿生产队留一部分喂牲口,其余的也分给各户。

春玉米下了场,花生就好刨了,男社员们负责刨和运,女社员就负责在地里拾和在场院上摘。每块地刨后,社员们都要再“倒”一遍,尽量保证收得干净。

花生差不多都收完了,学校就组织我们学生拐着篓子、拿着抓钩上坡“复收”。复收并不是轻松活,一群小屁孩要在被大人们已经刨抄的溜净的地里再刨出漏网的花生,除了力气,还要靠运气!低年级的小屁孩永远没有高年级的大孩子收获的多。干得累了饿了,就从篓子中拿出大人给准备的地瓜干和用玻璃瓶子装的水吃一点,中午不回家,一天都在坡里,倒满篓子就交给学校在田野中设的收集点,那里一般插着红旗,周边都能看到。

同学们没有偷懒的,因为学校有有效的激励措施,还有深入人心的动员大会,老师会重复给我们讲语文课本上那篇“颗粒归仓”的课文,我们幼小的心灵就知道农民不容易,每一粒粮食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于是,我们就忘记了自己的汗水流了多少,一心想着“颗粒归仓”“颗粒归公”。一季复收下来,嫩嫩的小手掌上,就会结上一层厚厚的茧子,还要磨破凣个泡。

花生收获完,还要掰秋玉米,刨芽瓜。

芽瓜面大,也就是淀粉含量高,生产队里都是用芽瓜切地瓜干,这就是那个年代我们即墨人赖以生存的口粮,这时候,生产队会让学校安排高年级的学生去帮助“割蔓”(或叫拉蔓),就是无论你割还是拉,想办法把蔓拖到别处,露出地瓜垄来好让那些整劳力们刨地瓜。地瓜蔓连同地里落的叶子都要收起来推到场院,那是上等的猪饲料!

队里秋收过后,又轮到我们学生复收了,因芽瓜和蔓瓜是生产队中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所以“倒地瓜”复收的时间就更长。童年的记忆里,几乎没有校园的秋天,占满大脑的全是秋天的田野。

后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给了各户管理,农村的孩子与秋收就更分不开了,学校到时候会放半个月的秋假,回家帮助秋收,另外,学校仍布置复收任务,一般是根据年级高低下达几十斤到上百斤的地瓜任务以及5斤到10斤的花生米任务,秋假后把东西送到学校即可,美其名曰“勤工俭学”。

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晒地瓜干儿。将每一页地瓜干均匀摆在田野中晒,最愁的是没晒干时来了雨,大人小孩齐上阵去抢收,经常是半夜三更摸黑去田野拾地瓜干,雨过后再晒。遇到连阴天,地瓜干会“捂了”长毛,或烂成“眼镜”,卖不值钱,交公粮人家不收,用来换“三二七”的“即墨白乾”还凑合。

当然,收获这些主要作物的空隙里,还要收获诸如高梁、芝麻、大豆、绿豆、小米等作物,还要在倒出的土地中完成小麦秋种。

秋收,让农民们累并快乐着,春天播种的希望,秋天成长为沉甸甸的果实——这一年,没有白忙活啊。庄稼卖了钱,好去实现自己的各种理想!

当然,童年的秋收记忆中,不仅仅是忙秋的疲累,劳作之余,逮个蚂蚱刀郎,捉个乖乖,摘把棘子枣,甚至拾两片山沟沟里霜打的红叶,也算是苦中作乐。小孩子的乐趣,看似简单,却至纯至真,率性恣意,因此刻骨铭心,回味无穷!

作者:王梅成,1972年出生,乡村教师,喜诗文书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散文||话说秋收
第29篇| 知青小故事:​没有自责心
秋收曲
一窗明月几度秋
我是公社小社员
生产队里刨地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