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威跑友会
 本帖最后由 渊缘学步 于 2015-12-17 20:52 编辑


  人生如大海,无日不风浪。生活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人们也难以苛求事事遂心,可以说,压力和伤痛才是人生的常态。然而,多数人在面对它们时,往往选择逃避,让其在心里不断累积,一旦超过承受能力,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就会暴发。

正视压力和伤痛。“人就像一座大坝,而压力和伤痛就像不时袭来的洪水,我们要学会正视它、分流它,才不会被冲垮。”每个人都要掌握“情绪分割法”,将糟糕的一天分割为一件件糟糕的事,并分析这些事如何变为压力和伤痛,或许在分析中,它们就会变得微不足道。如果一件事我们一时间难以消化,最好把解决它的步骤做成规划,每天完成一点,就像愚公移山,压力这座大山终究会被慢慢铲平。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也指出,正视压力和伤痛不仅是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还能督促人们做出积极、正面的改变,内心强大起来便不会轻易受伤。   

学会冥想减压。“我们常被过去和将来所困,忽略当下,身心分离。”练习冥想有助于将察觉力拉回到身体,使压力得以消散,心灵得以涤荡。找一个宁静的环境,闭上眼睛,关上耳朵,让思想自由漂移,想像游荡的白云、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水,暂时忘记功名利禄、恩怨纠葛,每天一两次,每次10分钟以上。每天最好进行几次“微休息”,品味一杯茶、去户外散个步,都和冥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书写消减痛苦。写作必然经历思考,过程中,人们多以观察者的角度记录,与自己拉开了一定距离,距离不仅产生了美,还会产生理智,所以写作后,多数人都能释怀一点。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使用电脑记录,最好手写,因为大脑颞叶与情绪有关,书写能让颞叶变得稳定,从而调节情绪。书写排解不良情绪时最好注意三点:不要限制自己,表达越自由越好;除了记录原始事件,还要加入分析,借助文字思考,把语言变成解剖痛苦的“刀子”;最好以第三人称来写,写完后大声朗读,宣泄情绪。   

寻找聆听者。如果你把痛苦藏在心里,就会蚕食心灵;如果你把痛苦随便宣泄,可能伤及他人;唯有寻求一位合适的聆听者,才能分担痛苦,获得温暖。汪冰表示,好的聆听者必须满足四个标准:很在乎你,替你保守秘密;以听为主,不打断你,愿意把时间给你;像个侦探,常以提问的方式,引导你说更多;站在你的角度,体验你的痛苦,真心去安慰,不提过多意见,不一味地把经验填鸭给你。如果身边暂时没有这样的朋友,不妨咨询心理医生。   

跳出自己的角色与立场。我们的经验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经验看无限的世界,难免有些偏差。马健文也认为,有时不是困难把我们难住,而是我们跳不出狭隘的视角。长期沉浸在既定思维中,就会很难发现问题,容易造成对他人的误解。相反,跳出自己的角色,换个立场,将会得到不同的感受。想要跳出自己的角色,首先,需要假设不同的可能性,比如你和同事打招呼,对方视而不见,你可能猜疑他是不是升职后不想再搭理你了,或是有人在他面前说了你的坏话?然而,换个角度想,他是不是没带隐形眼镜看不清,还是家里出事了,或是刚被领导训了;其次,不能觉得自己所有观点都是对的,而应寻求他人角度的合理性,不去指责。

相信时间会给你答案。“我们都喜欢寻求终极答案,就像爬山时想看到山顶风光,一味埋头苦爬,却错过一路的风景。”生活中,不是所有事都能很快得到答案,急于寻求答案的人,往往将过多注意力放在结果上,却把生活变成一副沉重的镣铐。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认识能力、情感意志、社会经验都在成长,三十岁找不到的答案,到六十岁时可能就懂了,因此我们应该期待成长的力量,相信终有一天,我们有能力找到答案。明白这点,利于我们走到时间的前面,看到未来的希望,忘记眼前的伤痛。哪怕时间最终没给我们答案,善于反思的人随着自我成长,会变得更加智慧,或许到时候,你会发现答案已变得不再重要。   

认清自己。诗人苏东坡说,人之难知,海洋不足比其深,山谷不足喻其险,浮云不足拟其变。可见,认清一个人是件多么困难的事,尤其是认清自己。认清自己是认清他人和社会的前提,是每个人一生的任务,但外在环境的影响常让自我认知变得困难,最常见的影响是挫败动摇自信,让人不知道自己价值何在。认清自己需要证据支撑,出现负面情绪时,找到正面证据,既要看到自己的挫败和不足,也要看到成就和优点。认清自己还需要观察能力,常把他人当作一面镜子,对方的反应能折射出你的样子和性格。当然,别人的反应不一定客观,我们需要冷静思考、摘选信息。马健文则认为,认清自己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做事的动机,生活中最好常问自己几个问题:为什么这件事会影响到我,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反应,是什么推动我产生情绪……

备些“心理补充剂”。每个人解压的方法不同,暴饮暴食、沉迷电子产品、乱服药物等都很常见。这些行为只能在短期内宣泄不良情绪,它们无助于人们提高认知能力,尽管情绪一时被宣泄,新的压力和伤痛又会出现,还会带来近视、肥胖等身心问题。出现负面情绪时,人们容易钻牛角尖、走入心理误区,因此平时就该备些“心理补充剂”,以便不时之需,随时调节自己。运动、旅行、聚会等都是不错的调节方法。读书是一种长效的心理治愈方法,有助于人们打开视野、增加知识和人生阅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压力的进,来领6个心理急救包
关于创伤后遗症
每天坚持的三件事
今日心理学:爱情如战争:不忠后应激障碍(PISD)
长期冥想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悦读|在关爱别人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第11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