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校须小心呵护师生原创品质

    ■柳袁照

    学校编一本在职教师散文集的愿望已久,语文组的滕柏、袁佳教师花了一个暑期的时间,终于编撰完成。原不想再说什么了,但定了书名之后,却突然心血来潮,又想说点什么。

    不过,我只是想再讲讲为何要鼓励编撰此书。

    教育是什么?最简单的问题,往往最不好解答。我们每天都在做教育,但是如果不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我们都能结合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作出独到的阐述吗?

    我们确实是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一些问题了。我一直很赞赏泰戈尔的一句话:“教育是为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教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的生命成长,为了人类生命的延续。如今,我们学校教育所做的一切,都在“生命意义”上了吗?

    我曾把教育比作一泓清泉,在天地间清澈而欢快地流动。因为这样的流动,能激起师生生命的澎湃。在一个充满生命气息的校园,学生可以带着纯美的天性自由生长与舒展。教师如何发展?对当下提滥了的“教师专业发展”这个概念,我有些自己的想法。它本身没有错,自有其丰富的内涵,只是与“有效教学”一样,在实际工作中被异化了、窄化了,成为学校与教师个体追逐“高分”的工具。教师发展,本质上是教师的生命成长,“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教师在发展学生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等理念,都是值得肯定的。教师的专业素质,固然重要,但是什么更重要呢?

    现在,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校长,都在提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与日常的学校教育是什么关系?与教师的素质、素养是什么关系?原创精神、原创能力、原创素养十分重要,我们日常的学校教育与课堂教学,对此都给予充分关注了吗?教师对此是如何保护与挖掘的?一个只会在技术层面做教育的人,如何还能保持自身的原创品性?一个丢失了原创精神的教师,如何能以自己的原创精神去影响学生的原创精神?

    因此,要提倡做真教育,不做伪教育、假教育。何为真教育?就是一种真正生命成长意义上的教育,是一种完整的教育。这种完整的教育,首先不可缺的就是能保护与提升学生的原创品质。同样,要让我们的教师都能成为一个真教师,不做伪教师、假教师。最近,苏州教育界提出“像叶圣陶那样做教师”。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绝不是一句时尚的教育口号,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文化直面后的回归。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并不仅仅是指只学叶圣陶一个人,而是意味要回归以叶圣陶为代表的那代人的传统,也不仅仅只指他们那辈人,而是意味着回归以叶圣陶那辈人为代表的整个优秀的民族文化教育传统。

    那么,中华民族的优秀教育传统是什么呢?叶圣陶又是如何做老师的呢?叶圣陶绝不会只以分数、考试为重,仅把学生当作容器,也不会把教师的教育,当作往容器里装东西的一道工序。他也不会像今天这样,为了评职称,而去写那些与教育没有多大关系的论文,或者按照坐在办公室里预设的教学情景那样,如演戏一般去获得评优课的奖项。叶圣陶把语文教学与文学创作结合起来,打通课堂与文学殿堂的通道,从而成为近现代教育史上、文学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的人。可见,由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这一要求,预示着在当下学校实际运行的教育价值观将受到挑战。

    《西花园的雅》是一本我们学校教师,主要是语文教师创作的散文作品集,与作家的专业水准相比,还显稚嫩,不够成熟,但都由自内心。鼓励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一边教书,一边创作,意义不限于写出的作品本身,更在于这样做所焕发的价值。对一个教师来说,学识固然重要,但是他们的情怀、涵养,以及他们的感悟、体验等能力更重要,那将直接影响到其教育的创造与创新能力提升。

    我曾对学校的老师说:现在的教师管理、评价制度,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但我们可以在这个框架内最大限度地做教育应该做的事情。教师晋级需要论文、评优课,需要分数。但在实际学校教育生活中,教师写的那些论文,很少与实际的教育教学相关,有些是无用的,是空谈。那些公开课、评优课离日常的课堂教学相距甚远。那些考试成绩的背后,浪费了师生多少无谓的时间,又牺牲了师生多少健康。为了学校自身的“制度性发展”,我们不得不去做一些形式的事,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只做这些。而应该多做一些能以自己教育情怀影响学生情怀、以教育的原创保护学生原创的事情。是不是说得有些绝对呢?其中谬误,敬请有识之士斧正。(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校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州泉山区风化街中心小学书法特色方案
【陶继新对话名校长系列之四十六】 为师生幸福成长注入生命的活力 《中国教育报》2012年3...
论学校精神的形成:基于强化视角
勇于挑战 书写智慧人生——南宁市明秀东路小学“智慧教育”成就幸福人生(三)
教师的职业幸福在哪里?
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朋友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