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 文徵明《碧荫坐钓图》

 
明 文徵明 碧荫坐钓图 保利2016春拍估价500万元

 
        明代中叶至明神宗万历时期,是吴门画派繁荣的时期,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他们续承王摩诘一派文人画的道统,推重北宋的山水画,取法董源、巨然的画法,同时汲取赵孟俯及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之长。文徵明之画学出石田之门,惟不专习师法,上探宋元诸家之秘,且工诗善书,文采儒雅,又足以益画中书卷之气,以故气韵神采,独步一时,实有出蓝之誉宜其与石田并驾齐驱,共霸明代山水画坛,而文沈并称也。 《碧荫坐钓图》轴乃是文氏晚年青绿细笔山水作品,绢本绘就,纵163厘米,横61厘米。款署:徵明。钤:文徵明印、衡山二印,此图布景繁复,以小青绿为主,浅绛为辅。用笔工谨缜密,构图间宋人三远之法,远景岩壑翠嶂、飞泉急泻,右侧村舍毗连,林荫遮掩,中景长松积翠,曲径蜿蜒而上,水轩夹涧,轩中一人正望观友人泛舟垂钓,近景古松高大紧密,纵横虬曲,松针蓊郁,其间童仆提壶归庄,白鹤敞门盼望,配以坡脚山石、水际,静中有动,仿佛能听到松声水声,整幅一派悠闲恬适之景。 《碧荫坐钓图》画面右上角有文氏自题行书:“碧荫溪堂六月寒,南轩半入水中安。有时客至拈棋局,常自临流理钓竿” 。经查,此诗未见文氏《莆田集》等相关传世诗集著述,但在2014年浙江某拍卖公司所见一幅名为黄鞠(字秋士)于1840 年所作的《松风草阁图》中,见到相同诗题,诗为:“松荫溪堂五月寒,南轩半入水中安,有时客至拈棋局,常自临流理钓竿。庚子春日,略拟停云馆法,莘泉先生雅正。秋士黄鞠。”按落款可知,停云馆主人即为文徵明,此图黄氏所绘面貌也与《碧荫坐钓图》略似,极有可能是黄鞠曾获见此本,按其画意绘制了这幅《松风草阁图》。 《碧荫坐钓图》为文徵明晚年细笔山水,其因有三: 其一、结构图式。在文氏晚年,繁景的细笔山水,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图式,即坡地和冈阜、山峦由近及远搭连叠积高深的群山叠岭,其间通过宛曲的溪流,构成形体间犄角对应和流动曲折的变化。坡地、山麓上的树木高耸挺拔,这种冈峦山岭向上叠积的构图,使视觉上不失高深的空间感,这正是文派山水的一个重要特征。《碧荫坐钓图》与故宫博物院所藏《绿阴清话图》、《千 岩竞秀图》都采用了这一种结构图式。 其二、题诗特点及落款风格。在文徵明山水画中, “书画合璧”作品不在少数,其中“书”主要时指画心上的题字或者题诗。有的题字或题诗内容所占比例非常大,有的占了画面的一半以上,例如《蕉石鸣琴图》、《湘君湘夫人图》等,有的则是落题五言诗、七言诗或直接落题具体的年款,如:文徵明晚年所绘的《绿荫长话图》北京故宫所藏、台北故宫所藏《影翠轩图轴》、《琴鹤图轴》、《苍崖渔隐轴》以及本幅《碧荫坐钓图》等都是以这种诗题形式出现的。 《绿荫长话图》中题诗首字“碧”以及落款“徵明”都与《碧荫坐钓图》中行笔,字形一致。另,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181页,162、169落款,取自文徵明《行书千字文》(嘉靖乙卯1555年)86岁作、《杂书诗卷》(嘉靖戊午1558年作)89岁作,所属题款比对一致。 其三、绘画技法与整幅作品的精神面貌。文徵明细笔山水“愈老愈益精妙,有细如毫发者。”这种细笔有区别于早年的细笔山水作品,晚年的“细”,不单是笔墨的精到,构图、敷色乃至题款也无不“事无巨细”。晚年的文徵明阅尽了人世的沧桑,所以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具有了深层的韵味和内涵,画面构图繁复层叠而上,用笔挥洒自如,似行云流水般流畅,只为追求画中之趣。追求真性情、无技巧的率真和野逸。如北京故宫所藏的《兰亭修禊图》(73岁作)、《千岩竞秀图》(81岁作),上海博物馆所藏《真赏斋图》(80岁作)与《碧荫坐钓图》都可以看出他对年迈和衰老做了极大的抵抗,例如,他笔下的树木(松树)有着老迈而又硬厚的外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他对人生的无奈,但从用笔的力度又可以看出他虽年老但身体硬朗,自信满满。房屋、树木、竹篱刻画的特别精细。日常的生活题材,如田园风光、竹林树丛、茶会、家禽等都与前代的文人画有所不同。他的山水画融和了文人画和院体画,集中了明代院体和浙派优点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貌。《碧荫坐钓图》给人的感觉是充满恬淡宁静的文人生活,归隐之乐。文徵明有一类作品被人们称为“避居山水画”,此类山水画是在他经过了大量的挫折后的痛苦的退却。所以选择隐居作画,忘记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愉快的事情,力求心灵平静,为了使自己得到解脱,他的许多山水画便往往具有此种意义。文氏最初的理想是考取功名,然十次参加科举考试,结果都未中,直到五十四岁被友人推荐做了授翰林侍诏(从九品)。在北京任职期间,公事繁杂琐事,不能在绘画上发挥他的创造力。于1524年,他亲见了“大礼之争”,看到大量的仕人被诛杀与流放的惨状,他看破了官场上尔虞我诈的黑暗形势,先后三次上书乞求辞官。此后的文徵明不再只求仕途之路,一心作画写字。辞官返家后,少了繁杂琐事的纷扰,他过起了优游、闲适的生活。《碧荫坐钓图》则是他“避居山水”的一种体现,正如诗题一样“有时客至拈棋局,常自临流理钓竿”,心灵在山水中得到皈依,以求人格上的自我完善和肯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特展学术丨董其昌前期山水画再探
朱万章:齐白石草堂题材绘画研究
水光云影——“潇湘八景”山水画的前世今生
中国山水画简史【上】
中国山水画写生绘画技法教学视频
唐寅名作《月泉图卷》——此中有真境 何处问逃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